03.03 傅佩榮:無意義的爭論就是浪費生命,最高明的方法是這樣做

西方哲學始於“驚奇”,接著提出各種問題,一個人想不通,就找人談談。

《柏拉圖對話錄》正是各種主題的談話記錄。

其中多為溫和的與理性的思辨過程,較少激烈的與情緒的爭論吵鬧。

哲學之所以為哲學,在於且說且想,尤其要反思自己的處境,然後再作評價。

不過,自古以來的人,大都不是哲學家,也沒有必要成為哲學家。

那麼,一般人的爭論是否另有特色?

這個提問,值得我們稍作剖析。

1 “瘋子”與《偏見》

首先,一個人發表意見時,內容如果限於個人感受,自然引不起爭論。

譬如,今天雖然30℃,但是我可以說:“好冷啊!”

誰會與我爭論“冷”的標準呢?

也許我是正感冒發燒,也許我是在感嘆人情。

就像尼采筆下的瘋子,大清早提著燈籠在市場穿梭。

何以提著燈籠?

因為他覺得大地一片漆黑。

光明與黑暗,固然可以由視覺去判斷;

但是誰能禁止他人由心靈去判斷呢?

我們暫且不談哲學家的洞識與卓見,回到日常世界。

有句話說:“討論是交換知識,辯論卻是交換無知。”

在此,“交換”一詞十分重要。

它的前提是敞開心胸,不但準備接受新知,甚至準備承認錯誤。

我以前不喜歡“偏見”這個詞。

後來,偶然在書店看到一本以《偏見》為名的字典,內容是一位社會學家對各種觀念的理解與詮釋。

這本書給了我不少啟發。

只要承認自己的想法是偏見,就不會武斷或獨斷地要求別人苟同。

多元時代不妨百花齊放,何必勉強求同?

2 上帝的“魚”與孔子的“餅”

但是,“辯論”則大異其趣。

法庭上的辯論,固然有撥雲見日的功效;

但是技術上與程序上的細節,卻往往阻礙大家對真相的判斷。

學術上的辯論,則有許多詭計。

譬如,明明題目是“上帝是否存在?”

但是,反對者可以通過否定《聖經》中文字記載的可信度,進而來否定上帝的存在。

他們是怎麼辯論的?

問:諾亞方舟裝有各種動物,一對一對的,其他的都淹沒於洪水中。無一倖存嗎?

答:是的。

問:那麼,魚呢?

大家啞口無言。


傅佩榮:無意義的爭論就是浪費生命,最高明的方法是這樣做


《聖經》中對此確實沒有說明。

那麼,據此就可以論定上帝不存在了嗎?

果真如此,就不能免於“交換無知”的諷刺了。

那我們是否可以說:“參加辯論,並不需要什麼知識”?

由此,我想起海峽兩岸大學生在新加坡的一次辯論賽。

題目是:儒家思想能否抵抗西方歪風?

奇怪的是,我看完整場辯論賽,既未明白“儒家思想”所指為何,也不清楚“西方歪風”是怎麼回事。

唇槍舌劍之中,一方聲稱:

孔子說“畫餅不能充飢”。

另一方則面面相覷,不知道此話是真是假。

五位裁判表情冷靜,大概也未必知道真相。

這不是典型的“交換無知”嗎?

3 最難駁斥的是沉默

亞里斯多德說:“如果雙方坦誠界說名詞,許多辯論只要一段話就解決了。”

界說名詞之外,還須提出命題。

法國哲學家巴斯卡說:“人們通常比較相信自己找到的理由,卻往往忽視別人提出的理由。”

羅素說:“先有結論,再找理由;這不是哲學,而是巧辯。”

不過,理由找得完嗎?

並且,找理由的時候,總是需要預定的路線及方向,其中難免隱含了立場。


傅佩榮:無意義的爭論就是浪費生命,最高明的方法是這樣做


哲學可以是“永遠在提出問題”,也可以是“持之為生活指標”。

人的理性難道只能從事思考及反省,而不能作些冒險的判斷嗎?

進一步來說,人難道只能依賴理性,而不能參考情感及意志的指示嗎?

甚至可以問:人在理性尚未啟蒙之前,不是早已生活了一段時期,並且也相安無事嗎?

看看我們生活的世界,爭論照樣不斷出現在每個角落,平添不少樂趣。

必須留意的是:“無話可說時,只好人身攻擊”,這是爭論之劣化。

不想爭論時,可以保持沉默。

因為最難駁斥的,顯然是沉默了。

老子說:“大辯若訥。”

不言之辯,誰能勝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