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農民工說“難”,包工頭說“更難”,到底誰“最難”?

如今搞工程是怨聲載道,農民工說自己辛辛苦苦一年的工資沒有發放,包工頭說上面撥下來的錢,給下面工人發工資都不夠。具體實情又是怎麼樣的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一、包工頭與農民工的關係

很多人看到社會上如此多的討薪事件,都認為包工頭和農民工是對立關係,其實他們之間是一種相互依靠、互惠互利的關係。包工頭承接工程,組織人員施工,是賺取他的人脈資源費、信息費、管理費。而農民工則是出賣自己的體力,賺取自己的人工費。所以說,缺少任何一方,這些錢都是賺不到的。


農民工說“難”,包工頭說“更難”,到底誰“最難”?

二、農民工的產生及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大量富餘勞動力外出到各大城市務工,形成了農民工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現在建築勞務市場人工費最便宜的小工也要180元一天,平均一個月下來也有5000元以上。這還只是最簡單的體力工作,稍微帶點技術含量的工作,一個月10000元也是很正常的。而如果他們留在家裡種地,一年下來全家全年收入也只有幾萬塊左右,這還不包括有的人土地被徵收,無地可種的情況。所以說,雖然隨著我國這幾年人口老齡化嚴重,很多地方出現了所謂的“用工荒”的情況。但建築市場的農民工仍是一個龐大的群體,畢竟從業門檻低,收入水平高。

國家也出臺了各種保障農民工工資的各項措施,如採取農民工實名制,一人一張工資卡,每月按工資表足額髮放到每個人的工資卡里等等。但實際情況確是,農民工的工資卡及密碼統一由包工頭保管,農民工為了繼續在包工頭下面做事,就必須接受這種方式。這也就給年底農民工討薪埋下了伏筆。

農民工說“難”,包工頭說“更難”,到底誰“最難”?

三、包工頭的生存現狀

包工頭名義屬於工程承包商,實際就是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實際施工人。通俗理解為不能通過投標的方式承包工程,只能做分包方或轉包方。所以包工頭想要拿下一個項目有可能都分包過好幾次。本來項目中標單價就低,再通過這種層層分包,單價就更低了。再加上中間介紹人的信息費;跑動關係的各類開銷、打點;進場人員的車旅費、房租、生活費;進場施工所需的小型工具設備採購費等等。這些費用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對一般的包工頭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之後,隨著工程的推進,各類開銷加大,而項目撥款卻一推再推,好的項目能確保你造的農民工工資表金額足額髮放,差一點的項目可能只能發點工人生活費。這就造成了上面所說的包工頭統一保管農民工工資卡的情況出現。如果年底項目付款情況不好的話。包工頭的寒冬臘月也就隨之而來。要不包工頭自己從家裡拿錢來支付農民工工資,要不就是帶著農民工一起去找甲方討薪,要不就躲起來讓農民工自己去找甲方討薪。不管是哪種情況,都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農民工說“難”,包工頭說“更難”,到底誰“最難”?

四、結語

不管是包工頭也好,農民工也好,只要處於這種資金不到位的項目上,誰都難。真正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要從源頭抓起。國家有政策有監督、建設單位有行動、施工單位有落實、包工頭及農民工有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覺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