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芝加哥大学最新研究发现:稻麦种植不同导致中国南北人群行为差异

芝加哥大学最新研究发现:稻麦种植不同导致中国南北人群行为差异

稻麦种植不同导致中国南北人群文化差异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最新一项研究分析了中国各地人们的行为模式,结果发现,中国南方传统的水稻种植文化导致南方居民更加相互依赖,甚至远离农业的城市居民也是如此,而中国北方小麦种植文化导致北方人比南方人更为独立一些,北方人更倾向于对环境进行控制。

这篇名为“星巴克移动椅:观察性研究发现中国日常生活中的稻麦文化差异 ”的研究报告由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家Thomas Talhelm撰写,他对中国六个城市的星巴克咖啡馆里的8964消费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中国南方城市的人们不太可能独自坐着。

芝加哥大学最新研究发现:稻麦种植不同导致中国南北人群行为差异

中国南方传统上种植大米,中国北方则种植小麦和其他旱地作物如小米

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椅子放在咖啡馆中,以便它们部分阻塞过道。这项研究发现,中国北方的居民更有可能将座椅移开,这与北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相契合,北方人更可能尝试对环境施加控制。这符合北方小麦农业的实际,即相对于稻田,小麦田的管理更为独立,更不依赖于邻居的田地。

中国南方人更可能通过这些咖啡馆的椅子,而非移开它们来适应环境。原因在于:来自中国南方的传统稻农不得不分享劳动力和协调灌溉,这是大多数中国北方小麦农户所不具备的耕作方式,因此使南方人更相互依赖,更加融入社会关系,而不是自由地独立行事。

Talhelm说:“我认为中国人给外人一直都有一种感觉,北方人的行为与南方人不同。这项研究从农业耕种的方式不同解释了这种差异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