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關於習近平改革思想,這份最新權威解讀請收好!

關於習近平改革思想,這份最新權威解讀請收好!

关于习近平改革思想,这份最新权威解读请收好!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全國各家媒體都對改革進行深入報道、解讀。今天,小理給大家推薦一篇關於改革的重磅文章。文章是刊發在《學習時報》頭版,字數超過7000字,篇幅用一個整版,一個主題就是深刻闡釋了習近平改革思想。乾貨不少,不妨一起學習。

立即收藏

关于习近平改革思想,这份最新权威解读请收好!

在習近平改革思想指引下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何毅亭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發端於40年前的改革開放開啟了當代中國歷史一個嶄新階段,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而且深遠影響了世界。40年來,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改革開放對於中國的意義,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對於中國共產黨的意義,改革開放對於科學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意義,怎樣評價都不為過,都有它的道理。

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迅速成長為一座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大城市,40年來始終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方熱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改革開放的重要象徵。黨的十八大剛剛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到地方調研,首站就來到深圳,發表了振奮人心、振聾發聵的重要講話,向世界發出了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時代宣言。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在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合併重組這樣一個重要歷史節點,全國黨校系統齊聚深圳,共同回顧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總結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研討全面深化改革之策,這是很有意義的。

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為習近平改革思想奠定了深厚的實踐基礎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的主旋律。40年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繩繩相繼,推動改革開放從全面探索到全面推進再到全面深化,走過了波瀾壯闊的偉大曆程。習近平改革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來源於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同時也深深植根於40年改革開放的恢弘實踐。

說習近平改革思想植根於40年改革開放實踐,不僅僅因為改革偉業持續推進,黨的指導思想也隨之一脈相承、與時俱進,還因為習近平總書記親歷40年改革開放全過程,從參加領導一線改革實踐和推動中央改革舉措落地,開展重大改革探索,一直到參與中央改革決策,乃至成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的改革勇氣、改革遠見、改革立場、改革韜略、改革方法、改革藝術、改革作風,就是在這樣長期而又豐富的改革實踐中鍛造和歷練而成的,並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改革思想中得到集中展示。

習近平同志從政起步於改革開放的開創之時。

1982年3月他到冀中平原的農業縣正定縣委任職,當時國內一些省份正在醞釀“大包乾”,他和同事們解放思想,選擇經濟比較落後的公社進行“大包乾”試點,一舉成功後在全縣推開,開啟了河北省“大包乾”的先河。他提出正定“半城郊型”經濟發展路子,圍繞這個戰略改革人才制度,實行科技興縣、工業興縣、旅遊興縣,奠定了正定經濟起飛的基礎。他大聲疾呼,“改革戲必須大家唱”“要做改革的擁護者,做改革的實踐者,做改革的清醒者,做改革的保護者”。在30多年前,改革就是習近平同志的主旋律。

1985年6月,他來到廈門經濟特區,分管體制機制改革,直接領導推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他推動“放水養魚”激活了廈門港,也激活許多身處困境的國企。他推動了我國第一家合資經營、企業化運作的廈門航空公司的發展,還組織抽調人員率先開始了對探索實施自由港的政策研究。從那以後,他一直在東南經濟先發地區工作,既主政過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也主政過省會城市;既當過一省之長,也當過省委書記,還主政了上海這個中國最大的城市。不管在哪一個地方、哪一個崗位上,他都是改革的篤行者。

在福建工作期間,他衝破思想和體制的重重阻力,推動福州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他六年七下晉江總結出的“晉江經驗”,明確了縣域經濟發展方向;他堅持放膽、放權、放手、放活,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他親手抓起、親自主導開展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被譽為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我國農村經營制度的又一重大變革;他在全國率先提出並以餐桌汙染治理為抓手,著力打破部門藩籬,建立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的17年,正是八閩大地由以往的海防前線轉化為我國對外開放前沿的重要時期,他在每一個崗位上都堅持開放發展的思路,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結合,堅持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並重,在改革開放浪潮中不懈探索著、實踐著。

習近平同志於2002年10月起主政浙江這樣一個改革開放的先發地。他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提出省域治理總方略,同時也是浙江全面深化改革路線圖的“八八戰略”,推動浙江從經濟體制改革一馬當先,向政治、社會、生態、文化等各領域全面推開,建設創新型省、生態省、文化大省,打造“活力浙江”“法治浙江”“平安浙江”,浙江改革由此開闢全新境界。他倡導“跳出浙江、發展浙江”,堅持“接軌上海、借‘海’出海”,堅持經略海洋、港通天下,堅持發展開放型經濟,以擴大開放促進改革深化,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在浙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雖然在上海工作時間不長,但他強調把上海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繼續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他推進浦東綜合配套改革,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為上海城市精神賦予“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新內容,強調上海要更好服務長三角地區、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

黨的十八大之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開放大旗,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推進改革,用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改革,推動新一輪改革大潮澎湃湧起。黨中央果斷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決策,召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行總體部署,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加以推進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以此為標誌,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壯麗開啟。黨的十八大以來這5年,是我國改革集中推進、全面深入、成果顯著的5年,黨中央先後出臺重點改革文件360多個,推出改革舉措1500多項,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改革開放邁上了新的臺階。

習近平改革思想,就是在這樣的改革實踐中孕育形成和不斷豐富發展的,它既是改革的重要經驗總結,也是改革的重大理論創新,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

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改革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髓要義

習近平改革思想,涉及改革開放的歷史地位、前進方向、基本原則、總體格局、實施重點以及方法論等等,是一個層次分明、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科學回答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什麼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理論。

習近平改革思想內容十分豐富,以下從八個方面談點認識。

關於準確把握改革的歷史地位。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又鮮明提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總書記提出的新的偉大革命、活力之源、重要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等重要論斷,深刻闡述了改革開放對於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極端重要性,深刻闡明瞭改革開放對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極端重要性。

關於堅持改革正確方向。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一定要高舉改革旗幟,但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推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這裡面最核心的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偏離了這一條,就南轅北轍了。從這些重要論述中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改革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任何時候都不能偏離和動搖。

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總目標的提出,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理論的重大創新。黨的十九大將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並載入黨章,集中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願。

如何準確把握這一改革總目標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總目標這兩句話是一個整體,前一句規定了根本方向,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後一句規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指向。兩句話都講,才是完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黨的十九大對全面深化改革確定了“三步走”方略:第一步,到2020年各項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重要戰略安排,進一步明確了實現改革總目標的時間節點和方法路徑。

關於堅持“三個不能變”的改革原則。中國改革開放是有原則、有底線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改什麼、改到哪一步,堅持黨對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不能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不能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不能變。”這“三個不能變”是中國改革的基本遵循,其中,黨的領導是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總目標是改革的努力方向,以人民為中心是改革的價值取向。只有牢牢堅持改革原則不動搖,才能確保改革順利進行、行穩致遠。

關於注重全面推進改革。黨的十八大以來啟動的全面深化改革,更加註重製度間的協同和聯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就需要有管總的目標,也要回答推進各領域改革最終是為了什麼,要取得什麼樣的整體效果這個問題。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

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我們推動了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民主法制領域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以及國防和軍隊改革等諸多領域的改革,目的在於通過貫通各領域的全面改革,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

關於抓住改革重點。經濟建設是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改革的重點歷來是經濟體制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仍然是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實際上就是要處理好在資源配置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這個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次全會圍繞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明確提出了“六個緊緊圍繞”的改革路線圖,實際上指明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等領域的改革重點和思路,為各領域改革提供了方向性指導。

關於堅持改革正確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改革的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推進改革的方法論。一是準確把握改革內在規律,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二是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協同,既抓改革方案協同,也抓改革落實協同,促進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著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聚焦發力。三是改革要於法有據。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調,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

關於抓好改革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他把抓落實作為一項重要的執政本領鄭重向全黨提出來,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要抓鐵有痕,要一張好的藍圖繪到底。為抓好改革落實,他還提出強化責任擔當,抓好改革督察,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撲下身子抓落實,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幹家。

以習近平改革思想為指引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開放推動中國高速發展40年,創造出震驚世界的發展奇蹟。中國現在已處於從小康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階段,從區域性大國邁向世界性強國的關鍵階段。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階段,必須牢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改革思想為指導,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持續動力。

一是狠抓落實,持續提升群眾的改革獲得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把民生疾苦放在心頭,把改革發展責任扛在肩上,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順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歷史性變化的實踐要求,著力解決我國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更高水平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全面深化,就要以習近平改革思想為指導,圍繞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狠抓落實、真抓實幹,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中,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匯聚起磅礴的改革民心民力。

二是駕馭風險,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面臨的重大風險,既包括國內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社會風險以及來自自然界的風險,也包括國際經濟、政治、軍事風險等。如果發生重大風險又扛不住,國家安全就可能面臨重大威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就可能被迫中斷。我們必須把防風險擺在突出位置,‘圖之於未萌,慮之於未有’,力爭不出現重大風險或在出現重大風險時扛得住、過得去。”今後,我們要牢牢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築牢防範風險的人心根基。要不斷增強駕馭風險本領,健全各方面風險防控機制,善於處理各種複雜矛盾,勇於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三是盯住重點,正確處理政府市場關係。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輝煌成就的重要原因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更加註重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重視和善於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要在保證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場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關鍵在政府。今後要進一步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凡屬市場能解決的,政府要簡政放權、鬆綁支持,不要干預;凡屬市場不能有效解決的,政府應當主動補位,該管的要堅決管、管到位、管出水平。只有抓住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這個重點,實現“兩隻手”優勢互補、協同發力,才能確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良性運轉,進而確保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利推進,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四是牢記使命,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黨員幹部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抓改革的責任,通過一系列決策部署和制度設計,不斷壓實黨員幹部肩上深化全面改革的擔子。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保障和調動黨員幹部的改革積極性,特別是今年5月,中央專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確立了明確的導向,強調要為改革創新和奮發有為的領導幹部解除後顧之憂,必將進一步激發和調動黨員幹部的改革積極性主動性。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就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在其位、謀其政、幹其事、求其效,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努力改革創新、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努力作出無愧時代、無愧人民、無愧歷史的業績。

回望改革開放40年偉大征程,中國收穫的最珍貴的啟示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在習近平改革思想指導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改革開放一定能夠劈波斬浪,不斷贏得新的成功、取得新的勝利。

(這是作者2018年7月7日在全國黨校系統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理論研討會上的主旨報告)

溫馨提示

※ 薈萃思想精華,雲集評論名家,更多評論理論精粹、話題互動,敬請下載理論頭條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