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世界之最—鯨

從小就一直很喜歡鯨魚這種生物,生活在藍色的大海里,體型龐大又讓人為之感嘆。

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有胎生哺乳動物。中國海域就有30餘種。“鯨”本身定義比較模糊,鯨目可以包含所有鯨類,還有特定科的鯨類。鯨目中還包括海豚殺人鯨巨頭鯨屬於海豚(Delphinidae)科。鯨目主要分為兩個子目:鬚鯨(Mysticeti)齒鯨(Odontoceti)。鬚鯨的種類較少,但體型巨大,目前已知最小的種類體長也超過6米,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也屬於。
齒鯨類的體形差異比較大,最小的種類體長僅有3分米左右,最大的——抹香鯨也在20米以上。重量上,目前最大的鯨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也有兩千公斤重。鯨並不屬於魚類。鯨屬於哺乳類。

龍王鯨

世界之最—鯨

龍王鯨(學名:Basilosaurus,意為帝王蜥蜴),又名 械齒鯨(Zeuglodon),已經絕種古代海洋哺乳動物,現代 鯨的近親,是鯨類中的一種,生存於3900萬34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 龍王鯨剛開始被誤認為是巨大的海洋爬蟲類的化石,所以被命名為帝王蜥蜴。它最早是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被發現的,隨後古生物學家從埃及巴基斯坦發現的化石中辨認出至少存在兩個其他的種。龍王鯨平均身長為18米,最大可達21米,不過那個只是疑似龍王鯨。而且擁有比現代鯨更為

修長的身體。古生物學家對於它們已經退化的短小後肢非常感興趣,因為它可以證明現代鯨魚原先是由陸生哺乳類動物演化而來。龍王鯨也是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的化石。

世界之最—鯨

  • 動物介紹

龍王鯨 ,又稱帝王蜥蜴 械齒鯨,是龍王鯨科中的一個屬,被認為是現代鯨的祖先,約生活於晚始新世4500萬-3600萬年前,現已滅絕。目前科學研究發現它的天敵可能是鯊魚類的鼠白鯊。龍王鯨為肉食性動物,體長(length)約為18~21米。

械齒鯨是人們已知的原始鯨類之一,它是由陸地動物進化而來的,隨後它又進一步進化為兩種現代的鯨類。雖然屬於鯨魚的一種,但是械齒鯨的外貌特徵卻和巨大的

海蛇相似,當它首次被發現時,古生物學家還曾經把它當成是爬行動物

擁有最強咬合力的哺乳動物或為史前鯨魚。龍王鯨生活在4000萬年前~3400萬年前,並以捕食其他鯨魚為食。事實上,正是通過分析另一種史前鯨魚——矛齒鯨傷痕累累的顱骨,科學家才得以評估龍王鯨的咬合力。研究人員基於矛齒鯨頭骨的損傷程度,計算出這種水生捕食者可以摧毀一個超過1600公斤重的頭顱 。

龍王鯨的骨骼暗示它起源於陸地動物:一雙小腳

。雖然埃及的化石並不常得到良好的保存,但在一個械齒鯨化石的胸腔找到一團魚化石。這似乎是它胃內的東西,其中包括幾種不同的魚類骨骸,以及一隻五十釐米長鯊魚足以證明:龍王鯨並非性格溫馴的動物

世界之最—鯨

  • 特點

埃及的沙漠,有個鯨類骨骸沙中蝕出的奇怪地方,「鯨之谷」是個淺灘的化石遺蹟,在三千六百萬年前,鯨類常遊近這裡岸邊。 械齒鯨就是此地所發現的兩種鯨類之一。晚始新世溫暖的沿岸水域非常像現代的熱帶海洋,那裡是巨大的早期鯨魚械齒鯨的家。

械齒鯨是一種巨型鯨魚。它們那巨大的尺寸意味著它們需要大量的食物維持肌體,人們猜想大多數械齒鯨終日悠遊在淺海,尋找潛在的獵物。

世界之最—鯨

械齒鯨屬於食肉類動物,它短而鋒利的牙齒是用來捕獲鯊魚和其它獵物的。與目前僅存的鯨魚不同,械齒鯨沒有呼吸孔,所以這種古代的龐大海洋生物不得不把頭探出水面才能呼吸。械齒鯨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它從它的陸地祖先那裡承傳了一雙小腳。械齒鯨不是一種十分挑剔的掠食者,魚、鯊魚、烏賊、海龜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都在它的食譜上。械齒鯨可以用它敏銳視力聽力尋找和抓住獵物。像現代的鯨魚一樣,械齒鯨是呼吸空氣的,它不能長時間的待在水下。械齒鯨的鼻孔不是生在頭頂的,所以當它上浮的時候必須把鼻子的頂部抬離水面。龍王鯨是類似鰻魚般

的方式來活動。甚至更古怪的是,龍王鯨在一些情況下可能也會以水平的似鰻魚般的方式來移動。

一角鯨

一角鯨(Narwhal)又稱為冰鯨獨角鯨角鯨,是一角鯨科其中一個種類,而這個種類只有一個品種。

雌性一角鯨通常長在牙床,但是雄性的左會生出來,變成一條長牙,可長達三米

一角鯨可能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動物之一,它們只生活在北極水域

速度極快神出鬼沒,又叫海洋獨角獸

中世紀,一角鯨的牙被當作獨角獸的角遠銷歐洲東亞,醫生們相信把角磨成粉可治百病

一角鯨主要分佈楚科奇海北冰洋巴芬海灣格陵蘭海等海域。

世界之最—鯨

  • 動物介紹

北極角鯨身長6米,雄性上頷向前長出一根或兩根2.4~2.7米長筆直的螺旋狀的長角,類似於中世紀重裝騎士的長矛。人們尚未搞清楚這長角在角鯨的生活中有什麼用處。

角鯨的“角”實為一巨齒。從其胚胎髮育來看,角鯨的牙齒共有16枚,只不過到出生時大部分牙齒退化消失了,僅上顎的兩枚保留下來,並且雌鯨的齒終生隱於

上顎而不外現,僅雄鯨左側的一枚,突破上唇向前伸出,其長度可達2~3米,頗似中世紀重裝騎士的長矛;右側的一枚也藏而不露。但在極個別的情況下,其兩枚長齒也有同時向前伸出的,那便成了雙角鯨了。

一角鯨喜群居,通常是5~20只為一群,性情溫順,以魚類為食。角鯨體長4~5米,重900~1600公斤,腹面幾乎呈白色背面黑色,並點綴著稀疏的

藍灰和黑色斑點。在生殖方式上屬一雄多雌,每年當冰雪融化之時,成群結隊的一角鯨便開始覓食,在海中嬉戲交尾。但一角鯨的繁殖率極低,每3年才產一獨生仔孕期15個月左右哺乳期長達20個月。剛出生的仔鯨體長約1.6米,重僅80公斤,待哺乳期期滿時,才自謀生路。

世界之最—鯨

  • 特點

獨角鯨在冬季繁殖,它們在水下冰穴裡交配。那是最冷的時候,北極圈內一片漆黑,空氣溫度可降到零下51°C.洋流的侵蝕在冰層中留下縫隙,讓獨角鯨可以游到水面換氣。由於極度寒冷,幼鯨生下來就很強壯。成年獨角鯨體長約12英尺,重約2000磅。幼鯨一生下來,體積相當於母親的1/3,在哺乳動物中算是體型碩大的寶寶。像白鯨

北極露脊鯨一樣,獨角鯨身體的50%為脂肪;其他鯨類脂肪占身體的比例約為20%30%.沒有人見過獨角鯨在水下進食的樣子。萊德曾研究過121頭獨角鯨的胃,發現它們在夏季節食,在冬季瘋狂進食

由於喜歡吃深海居住的大比目魚,獨角鯨擅長潛水。萊德的丹麥同事馬德斯·約根森於上世紀90年代首創給獨角鯨安裝追蹤器的技術,他的跟蹤器經常在深海由於無法承受高壓破裂。鯨類有著可以壓縮的胸腔,根據跟蹤器的記載,它們可以

潛到1800米深處

作為受保護的北極物種,獨角鯨是群居動物,主要生活在大西洋的北端北冰洋海域,在格陵蘭海也發現少量的獨角鯨。因紐特人喜歡獵取獨角鯨的長牙。科學家早就知道,獨角鯨可以在海里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下潛大約900米,而且每天多次重複這樣的動作,絕對稱得上是潛水高手

世界之最—鯨

長鬚鯨

長鬚鯨(學名:Balaenopteraphysalus),又名長簀鯨鰭鯨長績鯨,是須鯨屬中的一種水生哺乳動物。是全球第二大的鯨,也是現存第二大的動物僅次於藍鯨。長鬚鯨體型呈紡錘形,長約25米,體重約70噸。單隻或2~3只一起活動,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餌,冬季溫暖海域繁殖。長鬚鯨一般不靠近沿岸

最高時速為20海里,下潛深度200米以內。食物為磷蝦類、糠蝦類、橈足類等小型甲殼動物,也吃鯡魚、秋刀魚、帶魚等群遊性魚類和烏賊等。主要分佈南極海域。長鬚鯨在20世紀期間被大量捕撈,屬瀕危物種

世界之最—鯨

  • 動物介紹

分類學家在很久以前已對長鬚鯨略有所知,在1675年首度由弗萊德里克·馬汀(Frederick Martens)發表有關的分類學資料,其後再次於1725年保羅·達德利(Paul Dudley)發表。這些對長鬚鯨的描述後來成為卡爾·林奈描述此物種的重要參考,並將共命名為Balaena physalus(1758),當中種加詞中的physa來自希臘語,意指噴氣。這個學名一直沿用至19世紀初,直至法國自然學家博內德·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de Lacépède)重新整理了鯨目的分類,並將長鬚鯨改置於鬚鯨科(Balaenoptiidae)鬚鯨屬(Balaenoptera)以下,而其原有的屬名(Balaena)則由弓頭鯨保留,併成為

單型屬

長鬚鯨屬鬚鯨科,同科異種的還有座頭鯨藍鯨布氏鯨塞鯨小鬚鯨。鬚鯨科早在中新世中期時就從其他鬚鯨亞目的科中分裂出來。可是直到現時為止,仍未有科學家能研究出此科的成員是在何時分裂成不同的物種的。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的海域,偶爾會有藍鯨跟長鬚鯨雜交的情況出現。

直到2006年,人類發現的長鬚鯨亞種有二:一為北長鬚鯨(B. p. physalus(Linnaeus 1758)),出沒於北大西洋一帶的海域;另一個亞種為

南極長鬚鯨(B. p. quoyi(Fischer 1829)),出沒於南冰洋的海域。很多專家認為出沒於北太平洋海域的長鬚鯨將會成為第三個長鬚鯨的亞種。就現時人類所知,這三個長鬚鯨族群甚少出現混交的情況。

世界之最—鯨

  • 特點


長鬚鯨體呈紡錘形,長約25米,體重約70噸,雌雄獸最大者長達26.8米最大體重95噸。中國捕到的獸僅有20.3米,獸僅有18.4米。長鬚鯨的體形小於北極露脊鯨黑露脊鯨藍鯨,居鯨類第4位。頭部約佔體長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體型龐大頭部顏色不對稱,背鰭小,頭上有縱脊,頭部後方有灰白色的人字紋, 是近距離鑑別的有利特徵。 右側下唇、口腔

以及鯨鬚的一部分白色,而左側則全部都是灰色。 長鬚鯨的部有56到100條褶溝,在其進食時,胃部需要更多空間容納食物,此時褶溝可以張開,以增加其腹部的容量。它們的背鰭呈弧形長約60釐米。它們的鰭足(flippers)小而尖細,尾部寬廣,吻部較尖

世界之最—鯨

抹香鯨

抹香鯨(學名:Physeter macrocephalus):頭部巨大,下頜較小,僅下頜有牙齒。主要食烏賊體長可達18米,體重超過50噸,是體型最大齒鯨頭部可占身體的1/3,無背鰭;潛水能力極強,是潛水最深,潛水時間最長的哺乳動物。體型似魚,用肺呼吸頸短,頭似與軀幹相聯;頸椎癒合;鼻孔為噴孔,位於吻端,前肢成鰭,前臂退化,掌部變長,趾數增加,但從外部看不出趾和爪;後肢退化;尾似魚,有水平尾鰭,游泳靠尾揮動。

抹香鯨腸內分泌物的乾燥品稱“龍涎香”,

為名貴的中藥,用於治療咳喘氣逆、心腹疼痛等症。抹香鯨廣泛分佈於全世界不結冰的海域,由赤道一直到兩極的不結冰的海域都可發現它們的蹤跡。

世界之最—鯨

  • 動物介紹

抹香鯨是齒鯨中

最大的一種,頭極大,前端鈍,所以又稱為巨頭鯨,也名真甲鯨,它主要棲息於南北緯70°之間的海域中。體長18~25米,體重20~25噸。它體色呈灰黃色,頭部特別大,呈楔型,佔體長的1/3,身體粗短,行動緩慢笨拙,易於捕殺。現存量由原來的85萬頭下降到43萬頭。

分佈於全世界各大海洋中,大多數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溫暖海區,極少數到達北極圈內。在中國見於黃海、東海、南海和臺灣海域。其腸道內分泌物是極名貴的香料“龍涎香”,因此常遭捕殺,現數量稀少,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世界之最—鯨

  • 特點

抹香鯨屬齒鯨亞目抹香鯨科,是齒鯨亞目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雄性最大

長達23米,雌性17米,體呈圓錐形,頭部約佔體長的l/3,呈圓桶形,上頜齊鈍,遠遠超過下頜。由於其頭部特別巨大,故又有“巨頭鯨”之稱呼。

抹香鯨這種頭重腳輕的體型極適宜潛水,加上它嗜吃巨大的頭足類動物,它們大部分棲於深海,抹香鯨常因追獵巨烏賊而“屏氣潛水”長達1.5小時,可潛到2200米的深海,故它是哺乳動物潛水冠軍

抹香鯨的英文名為 Sperm whale 來自鯨蠟(Spermaceti) 一詞,那是因為它那方形巨頭中有一特殊貯藏裝置裡的油狀蠟,頭部的鯨蠟器官的作用是一個超級傳導體,有極其靈敏的探測系統即“聲納”,能用發出超聲波的喀嗒聲而聽其迴音,用以在漆黑的深海探尋食物,以“聲納”替代不發達的

小眼睛

抹香鯨常與無脊椎動物之最的大王烏賊展開一場刀光劍影的相互殘殺,大王烏賊最大者達18米重30噸。有人曾在熱帶海洋看到抹香鯨巨烏賊搏鬥的激烈場面,它們從深海一直打到淺海不是抹香鯨吃掉大王烏賊,就是大王烏賊用觸腕把鯨的噴水孔蓋死使巨鯨窒息而死,那樣,抹香鯨反倒成為大王烏賊的“美餐”了。

世界之最—鯨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