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為啥不喜歡黛玉?

墨白說

元春之所以不喜歡黛玉,可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元春之所以為元春,就在於她是“三春爭及”的初春,能夠在見不得人的深宮中倖存下來並且晉升為賢德妃,這本身就說明了元春不是個簡單的角色。後宮佳麗三千,個個羊車望幸,而元春竟然能夠憑藉自己的出色脫穎而出,讓皇帝老兒青睞自己,這不能不讓人佩服元春的手腕。薛寶釵足夠理想完美吧?可是連個才人、贊善什麼的都沒選上,而薛寶釵本身的才情,大家都有目共睹吧?連元春都交口稱讚吧?林薛二人,論才情樣貌,哪個不是出類拔萃?元春自己也說過,在寫詩方面,自己不怎麼樣。可見,她之所以能夠在皇宮裡面如魚得水,靠的可不僅僅是才情,甚至主要都不是才情。若說家世呢?多少也能幫上一些忙。但是,這皇宮裡面家世厲害的,實在也太多了。元春能夠突出,恐怕還是跟她的為人處世方式有關係。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樣的道理,想必元春不會不懂,不然也不至於當著父母的面說皇宮是“見不得人的去處”,需要對那一套規則與潛規則熟稔於心,小心翼翼,時時刻刻,擔驚受怕,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此,方能保全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她能認為一個處處直率而不懂世故的黛玉適合自己的兄弟寶玉嗎?

皇宮是什麼樣的地方?賈府是什麼樣的地方?在元春看來,什麼絕世容貌或者才情,都不如會來事兒來得實際,薛寶釵會管家,會籠絡人心,會節省開支,會低調行事,而且,身體也好,這不會讓自己的兄弟剛一娶妻就面臨正妻亡故的危險。這麼多現實的原因,元春不會不考慮。

再者,元春的母親王夫人不喜歡黛玉,自然會將自己的意思轉達給女兒,女兒聽多了,再加上考慮自己身處的環境和賈府的環境,也自然不會對不能規勸寶玉走上正路的黛玉有什麼好感。

其實元春除了在寶玉的擇偶問題上更傾向於寶釵外,在其他方面並沒有表達出明顯的對黛玉的不滿,至少不會像王夫人一樣,把一個長得像林妹妹的晴雯趕出賈府(她認為晴雯長得跟妖精一樣,自然也認為黛玉是如此了)。但她在省親的時候,明確提出將“紅香綠玉”改為“怡紅快綠”,脂批認為這是因為不喜歡黛玉的緣故。這也極有可能,畢竟元春和寶釵都是有“抱負”的女人,二人所考慮的都是家族大事,而非個人卿卿我我,黛玉則是單純地為愛而生,為愛而死,既然性格志趣都不相同,元春不喜歡黛玉也在情理之中了。


半瓣花上閱乾坤

元春不喜歡黛玉嗎?她倆只見過一次面,元春還誇“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薛林並提,絲毫沒有“不喜歡”的表示。

提這個問題,唯一的根據就是端午節賜禮,寶釵的禮物與寶玉的相同,黛玉的少了一部分。這並不是一件小事,寶玉自己也說“這是怎麼個原故?怎麼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樣,倒是寶姑娘的同我一樣。別是傳錯了罷?”

從親疏上來說,探春是同父異母的親妹妹,迎春是堂妹,惜春是族妹。黛玉是姑舅表妹,寶釵是兩姨表妹。五個妹妹中,寶釵是最疏遠的一個。然而她得的禮物卻是和最鍾愛的弟弟一樣。顯然,這是一種賜婚的暗示或者先兆。


既然沒有不喜歡黛玉,為什麼僅僅三四個月後(省親是元宵,賜節禮是端午),在賜節禮的時候就顯示出如此明顯的傾向性呢?一般認為,是王夫人的作用力。因為省親結束告別時,元春說過,每月初二、十六允許家屬進宮探望,而賜節禮以後寶玉也於次日一早五更進宮謝恩。那麼平時,進宮探望的是誰呢?可能性最大、去得最多的,當然是王夫人,元春的生母。而在每月兩次的見面時,王夫人一定會把自己的意願傳達給元春,對元春施加影響。

元春身處深宮,與家人接觸那麼少,當然非常珍惜母親帶來的消息。而在最鍾愛的弟弟的妻子選擇上,元春肯定也會尊重母親的意見。尊重不是盲從,元春有知識、有才幹,也不會是一味愚孝的女兒。關於王夫人的林黛玉性格的不滿、對林黛玉美貌的反感,未必會影響元春,但是有一點,元春一定非常在乎:林黛玉的身體多病。


黛玉的病是胎裡帶來的,幾乎是不治之症。說她生不了孩子,還在其次,好在寶玉將來一定會有侍妾。但黛玉的咳疾,很像是肺病,是具有傳染性的。元春怎麼不會擔心寶玉受到傳染?

當時人已經知道傳染和隔離預防。晴雯生病,彙報李紈,李紈就派人傳話:“吃兩劑藥好了便罷,若不好時,還出去為是。如今時氣不好,恐沾帶了別人事小,姑娘們的身子要緊的。”晴雯還只是一個丫頭。如果讓寶玉娶了黛玉,朝夕相處,怎麼會沒有被傳染的可能性?

也許有人會說,寶釵也有病,“胎裡帶來的一股熱毒”,需要吃冷香丸。但黛玉一見面,人們都看出“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自有一段風流態度,但知他有不足之症”,她的病非常明顯。而寶釵病了幾天,周瑞家的還問:“只怕是你寶兄弟衝撞了你不成?”如果寶釵自己不說,恐怕別人還不知道她的病。再說,寶釵就是發病,也“只不過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症狀不重,並且很少發病,更不會傳染。


不管有多少性格、背景、家世方面的差異,只憑身體條件,元春就足以選定寶釵、摒棄黛玉。不是不喜歡,只是認為這一個更適合做弟弟的媳婦。所以才有端午節賜禮,獨寶釵寶玉是一樣的。

但這只是個暗示,還遠遠不到決定下來的時候。因為尊敬的祖母偏愛黛玉,因為寶釵還雄心勃勃渴望“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因為他們還小,還有許許多多的不確定因素。等到年紀漸長,賈薛兩家漸漸衰落,寶釵再也沒有高攀的機會,賈家又迫切地需要一個懂世務、能理家的媳婦。對於雙方而言,對方都成了無可奈何中最好的選擇。到那個時候,元春才會正式出面賜婚,“金玉良緣”才會真正實現。

紅樓似海,相逢是緣。為免失聯,請關注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在《紅樓夢》第二十八回中,元妃為賈府的人頒發端陽節的賞賜,賈寶玉的一份與薛寶釵相同,而黛玉與眾姐妹的賞賜一樣,卻降了一等,這就意味著元妃為自己的弟弟指定薛寶釵為弟媳。元妃為何會指定寶釵,而非黛玉呢?這其中的緣故其實很簡單。

元妃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只有過一次正面的出場,那就是省親。也是她惟一一次與寶釵、黛玉見面。當時眾人均向元妃行禮後,元妃進入正室歸坐,因問:“薛姨媽、寶釵、黛玉因何不見?”於是便傳了三人覲見。“賈妃見寶、林二人亦發與別姊妹不同,真實嬌花軟玉一般。”可見,她對寶釵、黛玉的第一印象是一樣的,並沒有分出高下。而後,賈妃命眾姊妹和寶玉作詩,呈上去後,“賈妃看畢,稱賞一番。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可見,此時的元春對於兩位妹妹的評價也是一致的,沒有分出任何的彼此。包括最後頒賞的時候,“寶釵、黛玉諸姊妹等,每人新書一部,寶硯一方,新樣格式金銀錁二對。寶玉亦同此。”在整個省親過程中,對於薛、林二妹,無論是容貌還是才學,賈元春的評價都是一致的好,但是,僅僅時隔半年,二人的賞賜就分出了高下,這是為何呢?其中的原因就是她們在作詩時的一個小小的舉動。

元妃命令眾姊妹每人作一首詩,命寶玉為“瀟湘館”、“蘅蕪苑”、“怡紅院”和“浣葛山莊”四處各賦五言律一首。眾姊妹都已經作完交上去了,只有寶玉尚未作完。這時,薛寶釵、林黛玉分別幫助寶玉。同是幫助,卻有兩種不同的行為:

“彼時寶玉尚未作完,只剛作了“瀟湘館”與“蘅蕪苑”二首,正作“怡紅院”一首,起草內有“綠玉春猶卷”一句。寶釵轉眼瞥見,便趁眾人不理論,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他爭馳了?況且蕉葉之說也頗多,再想一個字改了罷。”寶玉見寶釵如此說,便拭汗道:“我這會子總想不起什麼典故出處來。”寶釵笑道:“你只把‘綠玉’的‘玉’字改作‘蠟’字就是了。”寶玉道:“‘綠蠟’可有出處?”寶釵見問,悄悄的咂嘴點頭笑道:“虧你今夜不過如此,將來金殿對策,你大約連‘趙錢孫李’都忘了呢!唐錢珝詠芭蕉詩頭一句:‘冷燭無煙綠蠟幹’,你都忘了不成?”寶玉聽了,不覺洞開心臆,笑道:“該死,該死!現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來了,真可謂‘一字師’了。從此後我只叫你師父,再不叫姐姐了。”寶釵亦悄悄的笑道:“還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誰是你姐姐?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認我這姐姐來了。”一面說笑,因說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開了。寶玉只得續成,共有了三首。

此時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負,自是不快。因見寶玉獨作四律,大費神思,何不代他作兩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處。想著,便也走至寶玉案旁,悄問:“可都有了?”寶玉道:“才有了三首,只少‘杏簾在望’一首了。”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錄前三首罷。趕你寫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這首了。”說畢,低頭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寫在紙條上,搓成個糰子,擲在他跟前。寶玉打開一看,只覺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過十倍,真是喜出望外,遂忙恭楷呈上。賈妃看畢,喜之不盡,說:“果然進益了!”又指“杏簾“一首為前三首之冠。”

可以說,林黛玉的才華再一次得到了賈妃的認可。也許在這個時候,寶玉的破綻還沒有被姐姐看出來,但是,元春“又命探春另以彩箋謄錄出方才一共十數首詩,出令太監傳與外廂。”我想,等他們看完、論完之後,元妃還會將眾姊妹所作的詩帶回宮中,等閒暇之時細細品味。畢竟這一次省親是難得的機會,帶回姐妹們的詩作,在宮中煩悶,想家的時候拿出來看看,也是一個溫馨的回憶。

兩個人幫助寶玉的一幕,元妃或許沒有看到。但是,如果她帶回了詩,再細細看看,就會發現破綻所在。寶玉的才學自然有進步,但是遠不及黛玉。人說:“文如其人”,寶黛二人的文風必不一樣。脂硯齋對於這些詩作都有評論,對於“杏簾在望”一首,他是這樣評的:“分題作一氣呵成,格調熟練,自是阿顰口氣”,“阿顰之心臆、才情原與人別,亦不是從讀書中得來”,“以幻入幻,順水推舟,且不失應制,所以稱阿顰”。而對於寶玉的三首,脂硯齋只是說:“妙”,“極切”等讚語。即使賈妃不太精通詩作,但憑她的才華,加之細細賞讀,便會發現破綻。再者,作詩的時候,雖然賈妃高高在上,看不到下面的情形,而太監、宮女們站了一屋子,他們最善於察言觀色,打小報告,寶釵、黛玉的行為肯定被他們盡收眼底,回宮之後報告給元妃,元妃再拿出所作的詩一比對,便會發現問題。

寶釵幫助寶玉,是顧及了元春的感受,因為元妃不喜歡“綠玉”二字,所以讓寶玉改成“綠臘”,是多麼的尊敬;而黛玉幫助寶玉,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華,恃才傲物,在貴妃眼皮底下徇私舞弊,教唆寶玉打小抄矇混過關,豈不是“欺君”?二人的表現,奠定了她們在元妃心中的位置。作為姐姐,自然不會讓弟弟取一個不誠實的人做媳婦。而且,王夫人每月都有一次進宮探視女兒的機會,母女見面,除了必要的官場話之外,二人能夠談論的就是寶玉了。王夫人免不了在元春面前提起金玉良緣,說到寶釵的賢惠,識大體等諸多好處,也免不了說黛玉體弱多病,小肚雞腸,甚至更不利於黛玉的話,從而讓貴妃為寶玉賜婚。

當黛玉還在為自己的才華能夠得到大姐姐的賞識而高興的時候,殊不知,元妃已經對這個妹妹有很大的偏見了。怪不得脂硯齋說“黛玉一生是聰明所誤。”黛玉何嘗會想到自己的聰明和才華會害了自己呢?


紅樓尋夢

賈母親自帶在身邊,調教出來的人有賈敏,賈元春,賈寶玉和林黛玉。

從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興趣愛好,審美,價值觀來看,非常相似。賈元春也是賈母調教出來的,她的身上也會打上賈母的烙印,賈母的價值取向,愛好特長,也應該影響到賈元春。因此賈元春和寶玉黛玉有相似的地方。

元春不會不喜歡黛玉。

元妃省親時,對釵黛一視同仁。甚至可以說,稍稍喜歡黛玉。

元妃喜歡黛玉的詩,更喜歡黛玉的稻香村詩,並且因為黛玉詩中的一句話,“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把”浣葛山莊“改為”稻香村“。

元春進宮前,也應該是一個活潑、才華橫溢的,和黛玉一樣的女孩子。她喜歡機靈、聰明的女孩子,勝過少年老成的孩子。黛玉和寶釵,一個活潑,一個老成;一個直率,一個藏拙。元春的心底是喜歡單純直率的女孩,勝過心機深沉的女孩的。她更應該傾向於黛玉。

常言道愛屋及烏,元春在看戲時,喜歡了一個叫齡官的小戲子,這個小戲子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都像黛玉。元春對這個小戲子非常眷顧,賞賜了很多東西。無獨有偶,賈母也喜歡這個齡官。喜歡齡官說明她們喜歡黛玉。王夫人討厭晴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晴雯的眉眼像林黛玉。

端午節賜禮,寶玉和寶釵一樣,黛玉和賈府三春一樣。似乎又說明元春喜歡寶釵。

有人說,是黛玉在元妃省親時,公開給寶玉傳紙條,所以然元春厭惡了黛玉。潤楊有異議。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是願意要一個全心全意愛弟弟的女孩子,還是要一個會揣摩大姑姐心思的女孩子當你的弟媳婦呢?如果真愛這個弟弟,尤其是知道這個弟弟,不擅長勾心鬥角,是個單純的小弟弟。你會選擇哪一個女孩子?如果是潤楊,潤楊不會選擇那個會揣摩我的心思的女孩子,因為我的弟弟鬥不過她,也許被她賣了還替她數錢。潤楊寧願要一個,可以不顧全世界人的感受,只注重弟弟感受的人,只要那個不怕冒著欺君之罪的風險,也要替弟弟排憂解難的女孩子。

元春和寶玉名為姐弟,情同母子,元春一定會喜歡那個為了弟弟,敢與世界為敵的林黛玉。

至於端午節賜禮釵黛不同的原因,很多人都說了,是因為王夫人的介入。後來賈母清虛觀打蘸後,元春再也沒有在賜禮上,釵黛有所不同。

潤楊閬苑的一家之言,如果您有不同意見,可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潤楊閬苑

對於這個問題應該是有一個轉變的過程,因為從最開始相見的時候,元春是喜歡黛玉的。

文/陌遊常樂

這個時期元春是很喜歡黛玉的:



第一,元春回家省親,讓眾姊妹每人寫一首詩。寶玉一人要寫四首,明顯力不從心,寫不出來。這個時候黛玉便說替他寫一首。黛玉寫好之後用紙團扔給了寶玉。

這個小伎倆,遠處的其他人沒有看見,可是近處的元春想必是知道的,而且笑而不語。

就算元春沒有看到那個小插曲,她對黛玉的詩還是很認可的。詩作的風格是不一樣的,那首詩一看就不是寶玉所寫的。



黛玉所寫的詩《杏簾在望》得到了元春的好評,還是是寶玉所做的四首詩中最好的一首。從這裡就足矣見得元春對黛玉是很欣賞的。

第二,元春特別喜歡齡官。

齡官是大家都認為長得很像黛玉的姑娘,元春對齡官特別的喜愛,而且很優待。

齡官的性格和黛玉也很像,她很有的個性,會堅持自己的想法,曲子也唱得很好,有驕傲的資本。她不會曲意迎逢,即便對象是貴妃和寶玉。

元春會喜歡齡官,就說明她很喜歡這種性格的姑娘。所以可見她也是喜歡黛玉的。

第三,賈母和寶玉都很喜歡黛玉。

元春自小就在賈母處教養長大,她的三觀也是成教於賈母,對人的喜好也是相同的,賈母這麼疼黛玉,元春自然也會對黛玉另眼相看,發現黛玉確實是個很好姑娘,自然也就喜歡她。

寶玉也喜歡黛玉,元春又是很喜歡寶玉,黛玉也能給寶玉帶來很多積極的影響。也許有點愛屋及烏的意思吧,元春也會很喜歡黛玉。

元春不喜歡黛玉應該和這些原因有關:

第一,王夫人有意無意的說黛玉的壞話。



賈母年紀大了不便經常入宮,但是王夫人確是可以的。為了讓寶釵可以順利嫁給寶玉,王夫人就好得到元春的支持。

那她自然就會在元春面前對兩個有所評價,不用想就知道,王夫人肯定會有意無意的說黛玉的壞話,影響元春對黛玉的印象。

第二,元春其實一直都沒有對寶黛釵的婚姻表態,也從來沒有說過不喜歡黛玉。賈府正在慢慢衰敗。選擇寶釵只是一種權宜之計。

總的來說,我一直覺得元春是喜歡黛玉的,所謂不喜歡只是其中有誤會,對黛玉不瞭解造成的。



常樂紅樓

元妃見到黛玉唯一的一次機會,就是在省親的時候。那時候見到的黛玉容貌脫俗,再加上詩做得好,和寶釵兩個人雙峰對峙,又相得益彰,所以元妃看了非常高興,講到:終是薛林二妹非愚姐妹所能及”!這是把她們放在一起相提並論的,並沒有明顯的傾向,同時賞賜的東西也是一樣的。


題主所提到的元妃對黛玉不喜歡,可能證據也唯有端午節賞賜的禮品,寶釵和寶玉的是一樣的,黛玉和其他姐妹一樣,東西相對比較少。但僅從這一點而言,就能夠說明是元妃不喜歡黛玉嗎?

元妃省親的時候,有賈家採買的女孩子上來表演戲曲,齡官是得到了元妃的賞賜的。元妃看這孩子,唱的好,扮相又漂亮,賞了很多的東西,大家都會感到,元妃對齡官格外看護。

這是否可以說明元春當時對黛玉是非常認可的,可能並不是從未來弟媳婦的角度來評價。元春本人也是一個以內在秀氣、外在才華而晉升妃位的人,自然對於靈慧的女孩子有較強的心理認同感。再說她在未進宮時一直是賈母親自教養,那麼賈母的價值觀無疑也會影響到了元妃。再者,她進宮後也會聽說老祖母對黛玉是非常看護的,因此她也會愛屋及烏,對老祖宗關照的人,格外要高看一眼。

試想當時省親的時候,元妃叫眾姐妹來作詩,寶玉又是元春最最喜歡的小弟弟,未入宮當時親自教授詩文,雖是隔著許多臺階,或是有眾多太監宮女在側,如果真的是極其關心這位小弟弟,且又適逢如此難得的機會,目光必追隨著寶玉的行動。寶釵和寶玉說話,黛玉擲了紙團子給寶玉,寶玉急急展開,覺得這一首比他做的其他首都好,忙忙地抄了上去。所有這一切,元妃必是看在眼裡的。她不點破,未嘗不代表她不知道!也許在她看來,自己已高高在上,又是大姐姐,看著一幫弟弟妹妹在這裡玩笑般的做個弊,指點指點,討論一下,也沒有什麼打緊,於是也不會放在心上。

黛玉當時代寶玉做的一首《杏簾在望》,更是在寶玉所有詩作當中出類拔萃,既展露了黛玉的才華,同時又為寶玉面子上爭了光,元春也未見得是不歡喜的。更兼這是元春入宮多少年以來,難得的一次共享天倫之樂的機會,下一次又不知道要等待何時,或者也許永遠沒有了!

再進行大膽推測,試想當時元春還在賈府未入宮的時候,與黛玉的母親賈敏或許還有一定的交集,她也許親眼目睹過這位讓人尊敬的姑姑的通身的大家閨秀氣派,以及謙和靈秀的個性、不同凡響的文化氣質。從一般的經驗而言,就算是自己的母親和姑姑有一些說不出的矛盾和彆扭,但是侄女兒和姑姑一般來說還是會處得很好的!愛屋及烏,對黛玉,元春必然也會另眼相看的。


至於後來,在端午節賞禮的時候,把寶玉和寶釵的禮弄成一樣的,大約總是受了王夫人的影響的。姑姑已逝,而媽媽的意見也就占主導地位了。由是看來,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沒媽的孩子是棵草。此言不虛啊!

再繼續討論一下,有人認為,元妃賞賜寶玉和寶釵的東西是一樣的,特別是有芙蓉簟這樣的禮物,好像是賜婚的意義就很明顯了,但是其實也不見得,因為這禮物是老太太、太太、老爺和姨太太也都有的。那麼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做這樣的解讀一一因為王夫人有機會見到元妃,那麼她會誇讚寶釵,那麼從母親的角度來看,寶釵的血緣關係顯然就比黛玉的要離元妃近些,所以對更直接和經常被提及的親戚稍微關照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這種賜禮也可以做多樣的解讀,大家都把它解讀為為寶玉賜婚的意思,這恐怕是王夫人和薛姨媽共同散播出來的一種傾向,連賈母也無從知道元妃的真實意圖了!


冰珊醉紅樓

元春在這個弟弟的婚事中,始終是站在賈家長姐的角度來為弟弟——賈家的家中寶,賈母的心頭肉寶玉選擇好無論是家庭、處事、還是未來在賈家是否能夠方方面面到位的弟媳婦。首先說到底黛玉是林家之女,雖然是賈家的外孫,但卻不免冠上“外戚”二字,與顯赫的四大家族之一薛家寶釵不同,元春是皇宮裡的寵妃,她深諳家族階級的重要性,也把這些當做最基本的條件;


其次的一個原因是元春讓大家作詩的情節中,寶釵和黛玉交卷之後,看著寶玉還在作詩中,這時候兩人都想要幫忙,可是,她們兩人想要幫忙的表現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的態度讓我用原文做如下闡述: 寶釵的幫忙:彼時寶玉尚未作完,只剛作了“瀟湘館”與“蘅蕪苑”二首,正作“怡紅院”一首,起草內有“綠玉春猶卷”一句。寶釵轉眼瞥見,便趁眾人不理論,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他爭馳了?況且蕉葉之說也頗多,再想一個改了罷。”寶玉見寶釵如此說,便拭汗說道:“我這會子總想不起什麼典故出處來。”寶釵笑道:“你只把‘綠玉’的‘玉’字改作‘蠟’字就是了。”寶玉道:“‘綠蠟’可有出處?”寶釵見問,悄悄的咂嘴點頭笑道:“虧你今夜不過如此,將來金殿對策,你大約連‘趙錢孫李’都忘了呢!唐錢珝詠芭蕉詩頭一句‘冷燭無煙綠蠟幹’,你都忘了不成?”寶玉聽了,不覺洞開心臆,笑道:“該死,該死!現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來了,真可謂‘一字師’了。從此後我只叫你師父,再不叫姐姐了。”寶釵亦悄悄的笑道:“還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誰是你姐姐?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認我這姐姐來了。”一面說笑,因說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開了。寶玉只得續成,共有了三首。

接著讓我們再來看黛玉的幫忙: 此時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負,自是不快。因見寶玉獨作四律,大費神思,何不代他作兩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處。想著,便也走至寶玉案旁,悄問:“可都有了?”寶玉道:“才有了三首,只少‘杏簾在望’一首了。”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錄前三首罷。趕你寫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這首了。”說畢,低頭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寫在紙條上,搓成個糰子擲在他跟前。寶玉打開一看,只覺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過十倍,真是喜出望外,遂忙恭楷呈上。

寶釵黛玉二人的幫忙方法上我們可以看出很多的細節,寶釵做事兒考慮周全的性格在這裡很突出,元春不喜歡的字眼她即刻讓寶玉來避開,而黛玉則是隨心隨性,做出了自己水平的詩,也不會迎合不會遷就。這裡元春對黛玉的詩詩很滿意的,但我們說詩不代表對人滿意,況且這個時候她還不知道是否為寶玉親自所做。所以,在這個方面,對誰更中意,就一目瞭然了。

最後很重要的一點,紅樓夢中,黛玉是香消玉損了的,也許不管是天生多愁還是她不被世間紛紛擾擾所改變,她始終我行我素,不懂得迎合。可是寶釵卻是健健康康,靈活多變且處事周全的,這樣的性格在封建社會中是為媳婦典範,所以元春一開始就不喜歡黛玉。

希望我的回答有點兒用。謝謝。


小會哆來咪

我認為元春是喜歡黛玉的。甚至是支持“木石姻緣”的。以下是我的理由。


一,元春身在深宮,毫無自由,更不可能釋放自己的個性,所以她更懂得寶玉的“我為的是我的心”和寶玉追求精神和靈魂伴侶的珍貴。而且這個問題還有例證,那就是元春很喜歡無論長相還是個性都頗似黛玉的齡官,在聽了齡官的戲後誇獎她“

齡官最好,再做兩出”,賈嗇要她唱《遊園》《驚夢》,她因不是本角戲,不肯做,定要做《相約》《相罵》,賈嗇也扭不過她,只好依她。你看齡官堅持自己,連元妃、賈嗇的面子也不給,元春卻表現得很欣賞,書裡說(元春)“甚喜”並說“不可為難這女孩子,好生教習。”又賞賜齡官東西,每看到這裡,我總有一種感覺,元春如此喜歡齡官,而且從誇獎到甚喜,是先誇她業務好又喜歡她的精神追求,其實一定程度上,齡官是黛玉的一個影子和替身,元春格外喜歡這個女孩子難道不正影射她喜歡黛玉嗎?

二,元春也和寶玉一樣從小由賈母教養長大,深受賈母審美情趣、品格養成的影響,賈母收藏的稀世珍寶“慧紋”(這可是又高雅又珍貴,皇室,貴族們也少有的),進上(皇上)了兩套,這很有可能和元春有關。再元春遊幸大觀園時,將寶玉所題匾額、對聯又進行一番修改,而且可以看出她的水平高於寶玉,又很有興致的同寶玉和妹妹們一起做詩,如果元春和她的弟弟妹妹們一起生活,她一定會像湘雲黛玉探春一樣起詩社,享受這種美好時光。她要求寶玉和姐妹們一起入住大觀園讀書,卻從不要求他學那些仕途經濟學問。元春在元宵節制了燈謎讓太監送出來,又命姊妹們做了後給帶進去,這些都說明元春在文化上、在情趣上、在人情人性上和她的祖母比較一致,卻和她表面吃齋唸佛、實際虛偽冷酷母親王夫人性格截然不同。從這種價值取向上,我認為元春是會和她祖母一樣欣賞和喜歡黛玉的。

三,元春認為皇宮是“不得見人的去處。”“雖富貴已極,然骨肉分離,不能享天倫之樂,細想終沒有意趣。”省親本是榮耀之事,元春是多次哽咽、哭起來、滾下淚來。其對自由和平凡生活的嚮往溢於言表,對比寶釵嚮往皇宮,“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釵於奩內待時飛”,勸寶玉對仕途經濟的追求,元春和寶釵二人價值觀完全相反,因此,我大膽猜則,元春是不欣賞寶釵這樣的女子,也不會支持寶釵成為寶玉的妻子的。



很多觀點都以元春給賜的端午節禮上寶玉寶釵一樣又比別人豐厚就認為這是元春支持“金玉良緣”的鐵證。原諒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在元妃賞端午節禮之前,有一段全書除黛玉入府當天之外的唯一的一次王夫人和黛玉的對話,王夫人問黛玉你吃鮑太醫的藥感覺怎麼樣,黛玉回答:“也不怎麼著,老太太還讓我吃王太醫的藥呢。”這是王夫人給黛玉換了大夫了,而且從公認“好脈息”世家王太醫換成了鮑太醫,古時文學作品有一個傳統,一個人物姓鮑,往往都含有貶意,比如書裡的鮑二和與賈璉有染的鮑二家的。還有一點,寶玉的禮是襲人從老太太屋裡取回來的,原文“你的是在老太太屋裡的,我去拿了來了。”如果所有的禮都在老太太屋裡,是不會這麼說話的,就是說:一些人的在老太太屋,還有一些人不在;還有可能是:只有寶玉的被送到老太太屋裡,其它的都在別處。這個別處只能是王夫人屋裡,因為王夫人是元妃的母親,也是榮府事實上的女主人。王夫人可以和薛家炮製出“金玉良緣”輿論、可以換了黛玉的醫生,就不能換了黛玉的節禮嗎?王夫人有絕對的動機和可能將與兒子一樣的禮物換給自已的外甥女寶釵,為“金玉良緣”製造一個他人無法辯駁的砝碼。



屏山語紅樓

元春並沒有不喜歡林黛玉,只是相比於薛寶釵,更偏心後者一些罷了。這是因為:

1、從情感上來講:元春與寶玉姐弟情深,元春未入宮時,寶玉的功課、衣食住行她操心更多。所以,雲春對寶玉,有一種長姐如母的感情。所以看到寶玉對黛玉的痴情,自然有一種婆婆見到媳婦兒的感覺。

2、從理智上來說:首先,寶釵最開始入住賈府,是為了自己的“選秀”而去,也就是她也有可能會成為元春的宮中姐妹……;其次,相比於弱不經風的林妹妹,寶釵更有一家主母的風範,更適合一個大家族長久的發展;第三,林家的敗落導致表面看上去,薛賈聯親更似強強聯合,比林賈聯親更勝一籌;第四,林妹妹聰穎過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對於自己弟媳的選擇上,還是看似穩重、懂得世故人情的寶姐姐更合適一些。

作為筆者,真真為林妹妹委屈。


沫沫的靜好歲月

個人觀點,元春省親是寶釵一次淋淋盡致的表演!在那種無御外男(親弟弟)都不敢擅入,賈母鬥屏聲靜氣的場合,寶釵,一個姨表姐妹,眾目睽睽之下,湊進寶玉,又是耳語有是調侃,整得親近異常。先說綠玉不好,指導用綠蠟,然後調侃誰是寶玉的姐姐。想來平日賈府規律森嚴,平常吃飯都是但見人頭攢動,卻悄無聲息。娘娘考試,得是如何的規律,安靜?寶釵平日也是最有分寸,最守禮儀的,怎麼偏偏這時候如此唐突,不顧娘娘面前的禮儀,不顧男女的大防?

應該是有意為之,於是不明就裡的元春姐姐,有了寶釵和寶玉感情非同一般的印象。元春的言語,表現出了嚮往恩愛的夫妻生活,又格外心疼寶玉,況且姐姐較父母更能理解弟弟,所以寶釵成功的給元春一個錯覺……寶玉喜歡寶釵。元春賞他們一樣的禮物,原是表明,弟弟,姐挺你!

再看那個平時從不愛花呀,粉呀的寶姐姐,得了娘娘的手串,迫不及待的帶上四處閒逛,還有意無意的在眾人面前露出手臂,這也不符合大家閨秀的舉止吧?惹得寶玉看饞了,甚至想摸一摸呢!她是在昭告天下,我是寶二奶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