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孔融:成於盛名也死於盛名

中國還有一句古話,人怕出名豬怕壯;還有一句是,槍打出頭鳥,豬挑肥的宰。

所以有點名氣的人都知道藏住鋒芒,都很低調,不被盛名所累,也不靠盛名招搖。但是孔融先生似乎不太注意這一點,最後惹火燒身,枉自丟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對孔融,人們說到他都會提到“有重名”,名頭很大。連他向曾經賣草鞋的劉備求救時,劉備都會很驚訝地說,“孔北海乃知天下有劉備乎”,孔先生怎麼會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劉備這個角色,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

孔融不知道他這個“重名”其實是浪得虛名,是國人對一種徒有口舌之利的人的盲目崇拜,誰要是嘴巴子厲害就會被佩服得緊;可能還跟他說孔子是他的祖爺爺有關。

另說三國 | 孔融:成於盛名也死於盛名

孔融被人追捧,自以為是真人才

其實這是一種捧殺。可惜孔融沒有清醒的認識,以為一次次得手是他的虛名真的管用,別人真的不敢對他怎麼樣。

他開始在司徒楊賜家當差。河南尹何進(何太后的弟弟,想殺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殺)要升遷為大將軍,楊賜派他去何府拜賀,哪知道通報了半天人家根本不理他,他氣得拿了帖子回家去了,還要彈劾人家。

他氣鼓鼓的原因是,他10歲以白身進京,說要見——也是河南尹,李膺,說見也就見了,還一時風頭無兩,你何進也是河南尹,怎麼能對我擺臭架子?

何進的下屬覺得孔融太失禮、太不像話了,私底下派劍客要去追殺他。有人對何進說,您不能這麼幹,孔融名氣太大,您殺了他,有識之士都會跑光了。就這樣,孔融因禍得福,反而被舉薦為侍御史。

孔融可能不知道這背後的刀光劍影,只道是自己耍了一通脾氣,何大將軍怕了自己

孔融遇到的第一個真正的大魔頭是董卓。他當時已經是虎賁中郎將。看到董卓這個西北來的粗野小子隨意就要廢立皇上,孔融想到自己是孔聖人之後,最看不得這種亂臣賊子,就梗著脖子和董卓爭辯。除了袁紹,當時還真沒有別敢這麼幹,但是袁紹跑了,孔融卻留下了。

就在人們都以為孔融小命不保的時候,董卓也沒對他怎麼樣,只是把他改任為議郎,後來又找個藉口讓他去做北海相。

董卓這麼做,還是因為孔融的名氣大。董卓知道不能把人都殺光,而且董卓有時候也比較敬重讀書人,那個蔡文姬的爸爸蔡邕就敢於反對董卓稱“尚父”,董卓還接受了蔡邕的建議。

這也給了孔融一個錯覺,以為不管怎樣的混帳無賴都不敢把他怎麼樣


他後來遇到曹操,還是沒有認清形勢,也沒有認清曹操和他以前遇到的人確實不同。何進優柔寡斷,董卓也沒有遠見,曹操是要成大事的,他雖然不太看重人才的道德,但看重人才的真本事,處亂世之中,稱得上人才的,是能做事的,能幫得上忙的。

曹操看透了孔融的本質,除了嘴上誇誇其談,沒有什麼真本事。這也沒關係,如果孔融這張嘴能給自己吹吹打打,憑藉他那點虛名做做宣傳,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另說三國 | 孔融:成於盛名也死於盛名

孔融除了名氣大,對曹操沒有什麼太大用處

但是孔融連這一點也做不到。曹操征伐烏桓,他冷嘲熱諷。曹操禁酒,他也是堅決反對。不但陰陽怪氣,還出言不遜。這樣一來,孔融所做的就是負面宣傳,就是站到了反對陣營。

這樣一來,對曹操這種實用主義者來說,孔融一點點存在的價值都沒有。

孔融以為他和曹操同朝為官,是同事關係,他的前途命運不是曹操說了算,而是取決於獻帝。但是他錯了,終獻帝一朝,獻帝基本上都得聽曹操的,連自己皇后和皇子都保不住,曹操已經是真正的老闆,是獻帝的老闆,更是孔融的老闆。

作為屬下,對老闆所思所言所作所為,你得緊緊跟上,理解的要支持,不理解的勸說自己理解後支持,做不到這一點,還時時處處跟老闆唱反調,下場只有一條,就是死路一條,而且是死得很慘。

果然,曹操自己都不出面,讓別人羅織多項罪名,假朝廷之名,咔嚓就把他和全家都殺了。


孔融的言行代表著東漢末年興起的所謂名士之風,只尚清談,裝神弄鬼,故作清高。孔融同期的禰衡和楊修也是這樣的人物。

禰衡和孔融互相吹捧,禰衡說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則說禰衡是“顏回復生”,禰衡最出名的典故是“擊鼓罵曹”,出了氣、出了名,可什麼用處都沒有。

另說三國 | 孔融:成於盛名也死於盛名

禰衡脫光衣服,擊鼓罵曹

楊修也是經常在曹操面前耍小聰明。曹操一時興起,在裝酥的盒子上寫下“一合酥”,他竟然自作聰明,說曹操的意思是“一人一口酥”,和大家分而食之,弄得曹操氣不得惱不得。

這還是無關宏旨的小節。一次曹操以“雞肋”作為軍中口令,他竟然自作主張,招呼軍隊準備退兵,因為他覺得雞肋是“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另說三國 | 孔融:成於盛名也死於盛名

楊修老耍小聰明,結果被曹操殺了

這種名士風流的風氣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使得中原大地幾百年間充滿著花天酒地、放浪形骸、胡吹海侃,很多人基本上是“人死口沒死”,上上下下竟無一人是男兒,全都以此為榮,幾乎被胡人政權亡國滅種。

到了宋朝還深受此種風氣影響,不但在士大夫中間瀰漫,而且波及朝政和外交。兩宋被稱作“弱宋”,這指的是它在國際關係中腰桿子不硬,不是它的財富和繁榮。

但現在有人要為它翻案,說兩宋對異族的妥協退讓贏得了和平空間,也贏得了人民安逸和國家繁盛。這是該打屁股的論調,也是很危險的言辭。不要說遼、西夏、金以及後來的蒙古以落後文化和殘暴統治肆虐漢人,“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就看後來它們對漢人的屠殺、對文化的破壞,就知道那一點點苟且偷安得來的瞬間安寧是多麼的短暫和微不足道。

看看漢,看看唐,從來沒有和平和強大是靠輸出絹帛銀兩和尊嚴換得的,也不是靠吹吹捧捧換來的,民眾的安逸背後,必是有一個強大的國家。

<code>參考資料:范曄《後漢書》、陳壽《三國志》、羅貫中《三國演義》等/<code>
  • 文中圖片都來自網絡。轉載本文請註明出處,嚴禁抄襲。更多歷史好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九公讀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