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元朝第一個起義領袖方國珍,為何能得以善終?

sgill-理


朱元璋是一個多疑的人。他因為擔心和他一起打江山的那些功臣們會造反,對他們大開殺戒。蒙古人雖然已經退守漠北了,但是朱元璋擔心他們會死灰復燃,還對他們一通窮追猛打,前後發動了八次北伐。朱元璋對曾經的農民起義領袖也非常猜忌,元末農民起義早期領袖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最終被沉入江中淹死,這件事據說與朱元璋有極大的關係。陳友諒的兒子陳理投降朱元璋後,朱元璋對他也很不放心,把他送到遙遠的朝鮮,嚴密地看管起來。

但是,奇怪的是,朱元璋對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卻相當優待。他不但封方國珍為廣西行省左丞,讓他只享受不幹事。而且,方國珍在洪武七年去世後,朱元璋還親自為他設祭,並且還讓大文豪宋濂給他寫了一篇《神道碑銘》,刻在方國珍的墓碑上。

(方國珍雕像)

其實,朱元璋是不該對方國珍這麼好的。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他應該忌憚方國珍才是。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方國珍是“首義”。也就是說,方國珍是元朝末年第一個農民起義領袖。我們都知道,“第一”總是具有特別意義的。因為方國珍是“第一”,因此,其號召意義是很大的。朱元璋留下一個標誌性的人物,難道他不擔心嗎?

其二,方國珍戰鬥力強悍。方國珍曾經起義造反又投降元朝後,率軍和張士誠作戰,七戰七捷,最後打得張士誠也投降了元朝。由此也可以看出,方國珍有多麼強悍的戰鬥力。朱元璋把一個有強悍戰鬥力的人留了下來,難道他不擔心嗎?

(張士誠雕像)

其三,方國珍反覆無常。方國珍在造反起義後,曾多次投降元朝,最後又再次造反。當時,由於江南沿海一代,元朝鞭長莫及。因此對方國珍,只能以招撫為主,多次對方國珍加官進爵。但是方國珍一直不滿足,仍然還是要造反。從這些事可以看出,方國珍實在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人。留著這樣的人,不危險嗎?

其四,方國珍兩面三刀。當朱元璋強大起來的時候,方國珍一面表示臣服朱元璋,一面又和元朝暗通款曲。同時,他為了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多次對朱元璋耍心眼。當朱元璋要對他封官的時候,他就裝病不能勝任,其實是推辭。同時又主動要把兒子派到朱元璋那裡去當人質,實際上是為了有個內應,好刺探朱元璋的軍情。朱元璋早就看出他這一點,多次去信指責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朱元璋派軍打敗他為止。一個兩面三刀的人,朱元璋不怕被矇蔽,給他造反留下機會嗎?

可為什麼,朱元璋還會對方國珍優待有加,讓方國珍得以善終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朱元璋雕像)

一、方國珍沒有大的志向。

《明史》記載:有張子善者,好縱橫術,說國珍以師溯江窺江東,北略青、徐、遼海。國珍曰:“吾始志不及此。”謝之去。

這段話說的是,當方國珍還是農民起義領袖的時候,有個叫張子善的謀士,勸方國珍往長江上游打,乃至問鼎中原。但是方國珍說,他還沒有那麼大的志向,不願意做這樣的事情。由此可見,方國珍並不是一個膽大的人,並沒有問鼎天下的野心。在手握重兵的時候,都沒有這麼大的野心。投降朱元璋,手中沒有兵權的時候,他哪裡還有造反的野心呢?

二、方國珍人品不受尊敬。

方國珍由於多次投降元朝,又多次反覆造反。再加上他對朱元璋兩面三刀。雖然其目的是為了自立,但是,這也讓他在天下人面前有了壞印象。就是他的謀士丘楠說他的那樣,“惟智可以決事,惟信可以守國,惟直可以用兵”。方國珍做事沒有誠信,因此得不到大家的敬重。如果方國珍後來想造反,跟著他的人一定會考慮,如果方國珍突然又投降了,不是就把大家給出賣了嗎?

三、方國珍得不到大家支持。

方國珍在戰爭的最後階段,其實已經呈現出一種眾叛親離的態勢。當時他不願意投降朱元璋,日夜打造戰船,準備把金銀珠寶裝在船上,逃到海里去。當時就已經有很多人悄悄棄他而去,不願意跟著他去做海盜。後來,當朱元璋派軍前來攻打他的時候,他本來戰鬥能力強勁,卻竟然那麼不堪一擊。就是因為有很多人投降。而且,當初他打張士誠時,七戰七捷,那是因為有朝廷的背景。當他沒有這個背景的時候,打仗就很困難了。

方國珍沒有大的志向,又沒有什麼人支持,因此,朱元璋對他非常放心,不用提防他,也不用打擊他。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方國珍的聰明之處。

朱元璋曾經有三大敵人: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

其中陳友諒實力最強,比朱元璋還厲害;

張士誠實力大體和朱元璋旗鼓相當。

而方國珍的實力最弱。他本來是浙江的私鹽販子。

私鹽走私在當時可是殺頭的大罪,一般只有亡命徒才敢去做。

方國珍其實就是一股黑社會分子的頭目。

後來見私鹽賺不到太多錢方國珍乾脆下海做了海盜,集中了幾千人。

但方國珍根基不好,實力不強,僅僅盤踞浙南而已,手下兵力也不多,屬於土皇帝,地頭蛇。

相反,陳友諒的實力是方國珍的十倍,張士誠也比方國珍強得多。

然而,陳和朱元璋決戰時被打死,張士誠兵敗被朱元璋俘虜後斬殺。陳張死後,家族基本都被誅滅。

有意思的是,方國珍卻是善終。

洪武七年(1374年),也就是朱元璋稱帝7年後,方國珍病死,終年56歲。在當年,這個死亡年齡不算小了。

方國珍死後,被朱元璋賞賜葬於南京城東20裡玉山。朱元璋親自設祭,命翰林學士宋濂作《故資善大夫廣西等行中書省左丞方公神道碑銘》為祭。

那麼,方國珍為什麼會有善終呢?

因為他聰明。

1362年,方國珍和蒙古人以及福建陳友定結盟,一通對付朱元璋。

5年後,掃平強跌朱元璋出動大軍攻打方國珍。

僅僅1個月的時間,朱軍攻佔黃岩、溫州,並在曹娥江擊潰方水軍,方國珍退守舟山,

這種情況下,方國珍沒有頑抗,2個月後交出了地盤和軍隊,投降了。

因為主動交出地盤和軍隊,朱元璋雖惱怒,當年指責方國珍反覆無常,是小人。

即便如此,朱元璋仍然任命他高官,無權但享受很高的待遇。

這就是識時務的好處,打的贏就打,打不贏投降就是了,反正地盤都是搶來的。


薩沙


方國珍之所以得以善終,其實主要有兩點:

1、方國珍不同於陳友諒和張士誠,他威脅小並且是主動乞降的;

方國珍可以說是元末農民起義運動的首義,他在1348年(至正八年)就聚眾數千人,反抗元朝,不斷劫奪海運漕糧,比韓山童和劉福通所領導的紅巾軍起義,還要早三年。

儘管方國珍是首義,但他的勢力卻並沒有發展到十分大,只是佔據著浙東慶元、溫臺等地區,始終都不是爭奪天下的有力競爭者。他不像陳友諒和張士誠那樣,都曾稱王稱帝。因此,方國珍對朱元璋所造成的威脅並不大,朱元璋自然也就沒必要非得殺掉他不可。

雖然,方國珍一向反覆無常,開始時一面討好朱元璋,一面又接受元朝加封官職;之後又開始轉而對抗朱元璋,與北方元朝的擴廓帖木兒和南方福建的陳友定聯通。

但等到朱元璋轉而對方國珍出手時,那時的朱元璋已經相繼蕩平了陳友諒和張士誠兩股主要的漢族勢力,大明王朝也建立起來了。加之,面對朱元璋的征討,方國珍抵抗沒多久,就主動乞降了,這與張士誠寧死不降的態度不同。因此,朱元璋也沒必要對方國珍下狠手,甚至還有點同情戰敗的方國珍。

2、方國珍得以善終,還有一點就是他死得早。

方國珍歸降後,被朱元璋授為廣西行省左丞,只享食祿而不上任。實際上,方國珍之後就是頂著一個有名無實的官,在朱元璋的嚴密監視下活著。而且,沒幾年就離世了。公元1374年5月,方國珍病死,朱元璋親自設祭,並命翰林學士宋濂撰《神道碑銘》為祭,那一年是洪武七年。

方國珍死時,朱元璋尚沒有開始對功臣勳貴們展開大肆殺戮。之後,朱元璋所掀起的“空印案”、“胡藍之獄”等,針對功臣勳貴們的大規模屠戮清洗行動,方國珍都很幸運的沒遇上。

所以,方國珍能夠得以善終,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他死得早。而假如他再晚死十年八年,恐怕也是難以躲過朱元璋的屠刀的。



這些歷史要讀


方國珍得以善終的原因在於:他的死恰逢其時,方國珍死的時候,朱元璋因為天下未穩,還沒有顧著大開殺戒呢。

(1)朱元璋是從1375年開始逐漸對功臣進行屠戮,1380年以後才第一次集中屠戮功臣,而方國珍1374年就病死了。

1375年三月(1375年4月),廖永忠因為僭用龍鳳等事宜被朱元璋賜死,死時53歲。廖永忠和廖永安兄弟乃是“巢湖水軍”勢力的領袖,屬於第二批次投降朱元璋的勢力,屬於朱元璋的親信。

他做的最秘密的行動就是淹死“小明王”(1366年),小明王一死,朱元璋就可以公開的沒有任何道德限制的“自立為王”了。

淹死“小明王”後,表面受到懲罰,但實際上一直被重用。對朱元璋如此重要的親信,因為“簪越”就被賜死了。由此,人們將廖永忠的死,視作朱元璋對功臣有目的做法的開始。

方國珍在1368年十一月徹底投降明朝後,仍然活了五六年,1374年病逝,顯然沒有趕上。1375年是“孤立事件”、1375年的“空印案”(一說為1382年)則屬於集體試探行為、1380年的“胡惟庸案”則是大規模正式屠戮地開始。因此,方國珍死得真是時候。

廖永忠

(2)怎麼一個病,為啥得病不知道,只能靠小說家的籌劃了,學歷史的人沒有證據只能當做其正常死亡

另外,方國珍投降後兩個多月就來到南京被“監視居住”,一直到死幾乎都在朱元璋地控制之下。他的勢力早已經被剪除了,他的心理其實一直處在煎熬中。

朱元璋實行“禁海政策”,大規模反元時期的“反元海上部隊”被朱元璋遣返。然而,在海上生活的人忍受不了“禁海”。

由此,“海上部隊”造反的情況非常多。而在這些部隊中,作為“海上反元領袖”的方國珍幾乎天天都得到自己的原有下屬造反的消息。最有名的就是舟山群島的蘭山起義。

您想,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四面八方都是朱元璋的人,天天接到自己的原有部隊造反消息後,這些人會對方國珍什麼態度。

由此,可想而知,方國珍的心理受了怎樣地煎熬。要知道,朱元璋手下大老粗居多。


坐古談今


在元末風起雲湧的起義者中,方國珍的名字不如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等人那麼如雷貫耳,但是他卻獨享一個記錄:元末第一個掀起反元大旗的領袖。

方國珍起義後,割據浙東二十餘年,遊走在各方勢力之中,最後得以善終,關鍵要素有兩個。

第一是懂得生存:在反叛與招安之間率做文章,

方國珍,浙江人,他的家族世代以販鹽為生。

當時浙東的確百姓民不聊生,民間有句歌謠暗中流傳:“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元至正八年(1348年),方國珍的某個同鄉實在活不下去了,入海為匪,朝廷沒能平定,方國珍便認識到“天下亂自此始”。趕巧他的一個仇家告他通匪,他便殺死仇家,和兄弟逃亡海上,召集數千人開始打劫元朝的海運皇糧,正式開始了反元之路。

接下來,他與元朝周旋,時叛時附,把造反和招安玩的很溜。

至正九年,朝廷派三萬水軍揖捕方國珍,兵敗。方國珍請命於朝廷,被授為定海尉。

至正十年,方國珍再次反元,攻打溫州。

至正十一年,元朝征討失利再次招降他。

至正十二年,他重新反叛。

至正十四年,方國珍再次接受朝廷招安。

在一次次反叛與招撫之中,方國珍的勢力越來越大,官至行省參政,據有慶元、溫州、台州之地。

方國珍可謂諳熟懂得生存法則的,由此有個稱號:“海精”

不過方國珍的行為在史學家看來便是:反覆無信。其實在亂世,反覆無常也只是是為了生存。

第二是他格局偏小,缺乏王霸志向——也可以理解為識時務。

再一次次反覆之間,也使得方國珍太在於生存,目光有些短淺,只想著浙東這一畝三分地,缺乏爭奪天下的志向。

這也可以認為是識時務。

至正十五年,除了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外,方國珍擁有“千百之舟、數十萬之眾”,算得上一方霸主,有爭奪天下的資本。

他身邊的謀士勸他主動出擊,成就霸業。

但方國珍卻認為“朝廷雖無道,猶可以延歲月;豪傑雖並起,智均力敵”,“保境安民,以俟真人之出,斯吾志也”。

從事後馬後炮的角度來看,方國珍的選擇是正確的,很識時務。

在朱元璋和張士誠以及和元政府相互爭鬥之際,方國珍採取觀望的態度,立足割據浙東。當朱元璋做大後,他主動遣使納款降服。

但是朱元璋非要讓他納土歸降,對他納款降服的做法朱元璋也認為是“陰持兩端”。

最後朱元璋大軍出動,方國珍眾叛親離,逃亡海上不久便不得不奉書乞降。

朱元璋也難得大度一回,接受他的乞降,讓他進京,一直到洪武七年在京病逝。

“國珍首亂,反覆無信,然竟獲良死。”這是《明史》中對方國珍的評價,對於第一個起來造反的人,方國珍最後卻得好死,連修史者都有些驚訝。

其實,“海精”的綽號就能解釋他的為何能善終了。


微史春秋


誰告訴您放國珍是“元朝第一個起義領袖”的?

陳吊眼、許夫人這些殘宋未亡時就已經起兵的起義領袖,才是“元朝第一個起義領袖”,如果我們把條件放寬到蒙古進入中原,那麼還得加上李璮和武仙。方國珍僅僅是元末一干起事者中起事最早的。元朝中葉還有蔡五九等一干起事者,他上哪裡去爭這個最早?

但這個“最早”其實是“水汪汪”的:他在元順帝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因為被人誣告逃入松門島避禍,並在隨後進行過幾次武裝拒捕——但這種“起義”是否應該被納入元末起義範疇,實在是大有疑問的,因為當時這樣做的人恐怕比比皆是,只是他熬到天下起義並也成為其中一分子而已。

大家都知道元末大起義中絕大多數義軍屬於紅巾軍系統,而紅巾軍系統的共同紐帶是白蓮教,這個宗教的歷史可一直追溯到南宋高宗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第一次以白蓮、紅巾為號的反元起義,是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的河南息州白蓮教趙醜廝、郭菩薩起義。

儘管元末大起義中紅巾系統的宗主——韓林兒龍鳳起義,是至正十一年爆發的,比方國珍晚了三年,但起義爆發時紅巾已遍及天下,這顯然需要很多年的組織和籌劃;不僅如此,後來成為紅巾起義重要人物的彭瑩玉,第一次確鑿證據下組織起義,是在至元四年(1338年,這是元順帝的後至元,江西袁州),比方國珍跑到島上去“起義”,早了整整十年。

方國珍之所以能夠善終,是因為他造反就半心半意,反元時動輒受招安,先後接受過元朝海道運糧萬戶、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太尉兼江浙行省左丞相、福建及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等官職,而從未自稱過任何職銜,也未接受過紅巾軍或其它起義政權的官職,歸附朱元璋雖然三心二意,但最終還是趕在朱元璋稱帝前一年(1367年)納土。

此後他循規蹈矩低調做人,頂著資善大夫廣西等行中書省左丞的虛銜壽終正寢,不但比張士誠、陳友諒等“不得好死”者強得多,也比投降的明昇、陳理強(這兩位都被趕到半島某國去了),之所以如此,原因有幾條。

首先,他從未“僭號”即稱帝王,這樣的人就比較容易安置,不會擔太多嫌疑;

其次,他雖然動輒當牆頭草,但並沒有頑強抵抗明軍進攻,而是先撒腿就跑,然後找了個文學家寫信求饒,對他的處理,當然要比對“僭號稱帝”且曾頑強抵抗、戰敗才投降的明昇、陳理緩和些;

第三,他投降時元大都還未攻下,明夏等起義政權和陳友定等地方實力派也未平定,朱元璋還要做做寬大的樣子以招撫各地——事實上這時候除了被打死的張士誠等,包括陳理在內“表現更惡劣”的投降者,也仍然被善待;

第四,他不屬於白蓮教系統,沒有太廣闊的社會關係,對明朝威脅不大;

第五,他死得及時。方國珍死於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而公認的“建國後殺功臣”始於殺廖永忠,恰在其死後第二年,至於幾乎把明初朝堂株連一空的“四大案”,最早的胡惟庸案也要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才爆發,當然,很多死在“四大案”爆發前的功臣宿將,其家族也被秋後算賬,但這主要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複雜的朋黨、鄉黨或姻親關係,而方國珍從歸附明朝開始就是個被功臣宿將和方方面面鄙視、排斥的“死狗”,“社會關係”一乾二淨,因此反倒因禍得福,沒有受到太多株連。

順便說,方國珍本人固然被“寬大”,他的舊部卻被打入“疍民”、“惰戶”另冊,終明朝一世都不得做官、科舉,甚至不能務農、不能上岸定居,所謂“寬大”,不過如此。


李厚何


方國珍是元末群雄中不怎麼突出的一位,但他的結果算起來卻是很不錯的,悅史君先簡單說一說。

元朝延祐六年(1319年),方國珍生於台州黃岩(今浙江黃岩)一個以海上販鹽為業的家庭,方國珍長大後,成了“洋嶼青,出海精”中的“海精”。

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蔡亂頭帶人在海上打劫財物,官府派兵追捕,方國珍的仇家告發他通寇,方國珍殺死仇家,逃亡海上聚集數千人,做起了海盜。

行省參政朵兒只班率軍征討方國珍,結果被方國珍打敗並抓獲,朵兒只班不得已幫方國珍請命,元朝授方國珍為定海尉,不久方國珍反元,進攻溫州,成為反元第一人。

元朝任命孛羅帖木兒為行省左丞,督軍征討方國珍,但也兵敗被捉,只好派大司農達識帖睦邇再次招降方國珍。

不久,方國珍再次反叛,誘殺台州路達魯花赤泰不華,逃亡入海,後賄賂權貴,再次投降被授為徽州路治中,方國珍不接受,率軍攻台州、焚太倉,元朝又以海道漕運萬戶之職招降方國珍。

方國珍進升為行省參政,進攻張士誠,七戰七捷,張士誠投降後,方國珍才退兵。

朱元璋攻取婺州後,方國珍派使者給朱元璋送信,並送上大量金銀珠寶,朱元璋先後派鎮撫孫養浩、博士夏煜回覆,任命方國珍為福建省平章事,但方國珍卻心存疑慮。

朱元璋寫信勸說方國珍,方國珍卻顧念元朝衢國公、江浙行省左丞相的高位,不聽。

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手下大將胡大海被叛徒蔣英殺死,蔣英投奔方國珍沒有結果,就殺死了攔截他的方國珍弟弟方國璋。

朱元璋派使者悼祭方國璋,後來方國珍的堂侄方明善與朱元璋參軍胡深爭奪平陽被擊敗,胡深進兵溫州,方國珍只好請求朱元璋高抬貴手。

元朝至正二十七年,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攻克杭州,方國珍派間諜偵察朱元璋的情況,又通好元將擴廓帖木兒,朱元璋大怒,寫信威脅方國珍,方國珍為逃亡海上做準備。

同年九月,朱元璋命參政朱亮祖進攻台州、溫州,徵南將軍湯和攻打慶元,方國珍逃亡入海又被打敗,只好奉表投降。

朱元璋可憐方國珍,授他為廣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師(今南京)。

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方國珍去世,明太祖朱元璋親自設祭,還命翰林學士宋濂寫了《神道碑銘》。

看到這裡,方國珍其人大家應該很清楚了,他最後能善終,悅史君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方國珍對元朝、朱元璋沒有直接威脅

方國珍雖然起事最早,但他一直盤踞在東南一隅,而且滿足於投誠後的利益,不會威脅到大局。

第二,方國珍軟手段較多

方國珍剛開始並沒有準備投降,但他一直跟朱元璋示弱,又是上貢又是送人,沒有激烈對抗和反覆。

第三,方國珍格局小易滿足

方國珍與朱元璋、陳友諒等人不同,他的目標不是要爭奪天下,而是富貴安寧,這是決定他能夠善終的最根本原因。

(寫有趣的歷史,說不盡的傳奇,我是悅史君,更多精彩歡迎關注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歷史這樣說


我是霄林天,我來回答這一問題。

方國珍在元末群雄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的起義時間在至正八年,早於紅巾軍起義的至正十一年,因此往往被認為是有"首義之功",掀起了反抗元朝政府的大潮。

但是他在"起義"後的行為卻讓人大跌眼鏡,反反覆覆地投降和叛變元朝統治者。朱元璋崛起後,他又在元廷和朱元璋之間左右逢源,直至最終歸順朱元璋。

十分奇怪的是,同時期的其他地方割據勢力都在朱元璋的攻伐下城破身死,而方國珍這個反覆的騎牆派何以安然投奔到朱元璋手下,一直活到洪武七年呢,霄林天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 。

獨特的政治資本

實際上,同樣得以善終的還有另外一位地方割據勢力——廣東的何真,又被稱為東莞伯,一直活到洪武二十一年,比方國珍的命運還要好很多。不同於方國珍的反覆,他是正經效忠元廷的地方勢力。

但是何真和方國珍之所以能在元末亂世中堅持到元亡明興,都是因為同樣一個原因——特殊的政治資本。

這個政治資本就是他們所處的勢力範圍,一個在嶺南、一個在浙東,都是較為偏遠的地區,遠離中原和江淮的爭鬥。當朱元璋在和陳友諒、張士誠等人生死搏鬥的時候,何真和方國珍只是在"保境安民"。

方國珍的政治資本還更為特別,浙東儘管在位置上遠離爭鬥最為激烈的地區,但是卻很受元廷重視,因為它關係到元朝的海路漕運。實際上有元一朝,浙東地域一直不穩定,經常有海盜肆虐,方國珍的起事正是利用了浙東舟山一帶的島嶼密佈的地利,大肆劫掠元朝從福建、廣東而來的海運漕糧。這種海盜式的劫掠讓元廷很是頭疼,因此地方官員決定招安方國珍。

但是方國珍反覆無常,元廷只是在長江一帶加強水軍勢力防範張士誠,就引起了方國珍的懷疑,再度反叛。然而此時元廷在陸地上還掌控著江浙行省和江西行省,可以通過陸路來打擊方國珍勢力。一度打壓到方國珍逃到海上,不得不派人北上元大都賄賂高官,請降受封。

等到徐壽輝、朱元璋、張士誠等人在長江中下游不斷崛起後,元廷在江南的勢力範圍已經被擠壓到了嘉興和杭州一隅,對方國珍十分依賴。此時經過反覆叛降的方國珍看到元廷在浙江的勢力已經被架空,也樂得表面上遵奉元廷、暗地裡做保境安民的地方割據。

當然,方國珍對元廷的命令也選擇性的執行了一部分,比如七戰七捷成功打壓張士誠,以及 源源不斷地向元大都運輸漕糧,而作為交換,方國珍也擁有了在慶元、台州、溫州三路的絕對權力,以及一支強大的水軍。

而正是在浙東的合法割據和強大的水軍,成為了方國珍在元末亂世生存的根本基業。

沒有遠大的政治抱負

有了基業和實力,說明方國珍有條件在亂世中存活下來,但是決定他命運的,還是他對於發展道路的抉擇。

元末地方勢力中,有因為野心超過了自身實力而失敗的,比如劉福通;也有因目光短淺而錯失良機的,比如張士誠。但是他們都早早地割據一方,立國稱王,只有朱元璋和方國珍一直低調行事。

當然朱元璋是在行韜晦之計,而方國珍卻是壓根就沒有什麼遠大的政治抱負。

方國珍起事的原因很簡單,他並非是窮困潦倒、生計所迫,也不是居心叵測、所謀者大。他只是因為被仇人誣告通賊,就把仇人殺了,不得逃到海上造反起事,純屬逼上梁山。

所以方國珍從來沒有堅定的反元意念,也隨時可以接受元朝的招安。他甚至抱有一種通過擴大自己勢力來尋求元朝官方認可的念頭,而這種念頭也順利得到了實現。如果不是朱元璋在江淮一帶的快速崛起,方國珍十分樂意在浙東三路保持這種表面服從元朝政府的合法割據狀態。

也恰恰是方國珍這種沒有政治抱負的表現,讓朱元璋能夠安心地接納他。儘管他曾經在元廷和朱元璋之間反覆無常、左右逢源,但是朱元璋清楚他這種"真小人"的行為並不可怕,元廷一旦垮臺,方國珍也別無選擇。他沒有稱帝的野心,自身實力又多依仗水軍,朱元璋只是簡單地封了他一個廣西左丞,收編了他的水軍,就沒有再搭理他了。

結語

再次與何真進行比較,方國珍歸順朱元璋後的待遇並沒有何真好,因為畢竟方國珍曾經反覆無常又沒文化,何真是很低調的而且是飽讀詩書的儒生。

所以說方國珍的善終,只是因為朱元璋打心眼裡就瞧不起他,並沒有太多把他放在心上而已。


霄林天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帶頭造反的人,通常都不會有好下場。

比如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西漢末年的綠林赤眉軍首領王匡和樊崇,東漢末年的黃巾軍首領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以及隋末的翟讓、唐末的黃巢、明末的兩代闖王等,都先後被殺害。

然而,在這些人當中,卻有一個人,竟然能夠做到善終,他叫做方國珍。或許很多人對他並不熟悉,但說起元朝末年的農民起義,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朱元璋、劉福通、徐壽輝、陳友諒、張士誠等,一個個都是耳熟能詳。但是,他們卻都不是最先起來反抗元朝的,唯有方國珍。

方國珍是浙江黃岩人,家中有五兄弟,主要靠在海上販鹽為生。後來方國珍的仇人,向朝廷誣告他通倭寇,方國珍一怒之下將仇人殺死,然後帶著兄弟們逃亡到海上,幹起了海盜的營生。

再後來,元朝政府派大軍征討,結果被方國珍擊敗,於是元朝只好招降方國珍,並授予他定海尉的官職。

但此後不到半年,方國珍再次反叛,並且直接豎起推翻元朝的大旗,由此正式拉開元朝末年農民起義的序幕。當時方國珍的反元,要比劉福通、徐壽輝等起義早兩三年,比郭子興起義早四年,為當之無愧的反元第一人。



朝廷聞訊後,又派兵前去征討,結果以失敗而告終,主帥都被方國珍給活捉。沒辦法,朝廷只好再次招降,最後被元朝授予海道漕運萬戶。

不久,張士在浙江起兵造反,朝廷讓方國珍前去平亂,於是方國珍和張士誠先後打了七仗,七戰七捷,逼得張士誠率軍投降。

當時元朝在浙江的官員劉伯溫,對於方國珍招降張士誠一事非常不滿,他向朝廷提出要嚴肅處理方國珍,但朝廷又哪裡有精力和能力來對付方國珍呢?所以這個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隨著方國珍的勢力越來越大,他身邊也開始不斷有人勸他背離朝廷,自己建國稱帝。但方國珍認為自己的實力並沒有達到這種程度,於是就說自己沒有這麼大的志向,還是留在元朝做官。

後來,朱元璋開始崛起後,方國珍又奉命前去征討,結果大都以他的失敗而告終。方國珍自知打不過朱元璋,就有意想和朱元璋搞好關係,於是他就假意將溫、臺、慶元三郡獻給朱元璋,還派自己次子到朱元璋那裡為人質,但被朱元璋給拒絕。

朱元璋的要求很明確,希望方國珍能夠歸降自己,但方國珍卻不願意,於是雙方又繼續展開大戰,最終朱元璋一路打進溫州,方國珍終於害怕,他請求每年供給朱元璋大軍白金三萬兩並等朱元璋攻下杭州時,就馬上納土前來歸附,朱元璋這才下詔班師返回。



然而,等到朱元璋攻下杭州後,方國珍不但不來投降,反而聯手陳友諒,企圖共同對付朱元璋。朱元璋獲悉之後大怒,派徵南將軍湯和率大軍圍攻方國珍,方國珍的弟弟方國瑛戰敗逃走,方國珍也只好跟著重新逃亡海上。

在朱元璋的強勢進攻下,方國珍的隊伍逐漸被打散,部下中的將領也先後投降。方國珍自知堅持已經沒有多少意義,況且當時力量也十分微小,最多也只能勉力抵擋明軍的進攻。這時湯和也多次派人向方國珍說明順從與抗拒的不同後果,最終方國珍選擇向朱元璋投降。

這個時候的方國珍,真有點窮途末路的感覺,朱元璋都覺得他可憐,所以在警告他一番之後,便接受了他的投降。隨後,朱元璋授命他為廣西行省左丞,只享食祿而不上任,也就是按照廣西省左丞的職位給他發工資,人則老老實實呆在南京。

後來,方國珍也算老實,從此呆在南京城裡低調做人,也不參與任何與政治有關的事情,再加上當時朱元璋正忙著統一天下,需要表現出心胸開闊的模樣以拉攏各方人才,所以方國珍得以一直活到洪武七年,隨後因病去世,享年55歲。

方國珍死後,朱元璋將其葬於南京城東20裡玉山之源,他還親自設祭,並命翰林學士宋濂為《神道碑銘》為祭。他的三個兒子,都在明朝擔任重要官職,最後也都是善始善終。從這層意義上說,方國珍的一生,算是擁有一個個比較圓滿的結局。


我是趙帥鍋


方國珍,出生於1319年,台州黃岩人,元末明初浙東農民起義軍領袖。1348年,方國珍首義反元,在浙江打響了反抗蒙古人統治的第一槍,拉開了元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比起北方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發動的紅巾軍起義要早三年。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由於王朝統治日益腐朽,天災人禍加持,普通百姓無以為生,還要繳納沉重的賦稅勞役。這個時候就會引發農民起義,而且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百姓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聲勢浩大。腐朽的朝廷就會派遣大軍與地方地主武裝一到進行鎮壓,農民起義軍只能四處流竄,越打人越少,而起義領袖在兵敗後,要麼自殺,要麼被殺,反正沒有好結果。

這樣的例子很多,如三國演義裡面的黃巾軍起義,如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等等。

那麼,方國珍作為元朝第一支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為何能夠得以善終呢?

這是一個關於國家政權重建的問題。

當一個國家,政府無法維持社會生產秩序的時候,社會經濟就會崩潰,民眾就會流離失所。這個時候,民眾就會要求重建國家政權,重建的辦法有三種:政變、變法、起義。起義是最為徹底的重建,以起義的方式重建國家政權,不僅是要推翻以往的政權,還要另起爐灶建立起全新的政權,直接而暴力,難度係數極高。

國家即最大地聚集財富進行地理環境擴大的政治權力機構,這個政治權力機構崩潰的原因就是兩個:無法聚集財富、地理環境無法擴大。元朝的崩潰與秦朝、隋朝一樣,都是因為國家政權對外擴張失敗而導致的。

要解釋這個定義需要大量的文字,就不解釋了。簡單地說,也就是元朝秉承國家的意志,在內進行大規模的水利道路建設,對外進行版圖擴張,而這兩樣都需要大量的財富。

因為國家意志不可動搖,這兩樣國家政權都要完成,失敗了那就再幹一次。因為消耗了過多的社會財富,導致民生艱難。可即便民生艱難,國家政權還是要秉承國家的意志去幹。

這樣的話,民眾的生存與國家政權的生存便產生了矛盾,這便是秦隋元三朝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這種情況下導致的起義,沒有階級矛盾,農民起義軍不會流動,不會破壞生產。

而漢唐明清四朝,其農民起義軍的流動性就很明顯,階級矛盾也很明顯,四處流動搞破壞,裹挾民眾,搶劫官府地主,殺人如麻。如果仔細對比,這四朝末年的農民起義非常恐怖,簡直就是流寇土匪。

方國珍得以善終和國家政權重建問題有什麼聯繫?

一:不流動,不破壞生產,就不會與朝廷產生根本性的矛盾。

方國珍作為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率領一支農民起義軍反抗國家政權元朝的統治,只要他不流動,不破壞生產,那麼就不會與元朝朝廷產生根本性的矛盾,就有招安的可能,畢竟不管怎麼說,國家政權始終是為了維護社會生產秩序而存在的。

方國珍就是這樣,元朝見無法剿滅他,就招降了他,這樣的話,多少還是能收到一點賦稅的,再不然少了一股添亂的勢力也是好事。

方國珍在多次擊敗元朝的軍隊後,被元朝招降,成為了江浙行省的參知政事,相當於現在的省長。

二:不流動,不破壞生產,就不會與地主階層產生根本性的矛盾。

許多農民起義軍的領袖都是地主階層,再不濟,多少也讀了一點書。雖然朱元璋是實實在在的農民,可是他是地主郭子興的義子,其地位也是繼承了郭子興的,與他的生父沒有關係。從一定關係上講,朱元璋也是一個地主二代。

既然沒有階級上的矛盾,方國珍作為農民起義軍領袖,被地主階級鎮壓或者痛恨殺死的危險就基本上沒有了。

三:不流動、不破壞生產,地域之間就不會有根本性的矛盾。

不流動的話,各個起義軍之間就不會產生根本性的矛盾。要說有矛盾,那也是起義領袖之間野心的矛盾,與起義軍之間沒有關係。

這一點,從元末各個起義軍之間的對抗就可以看出來。打一仗,打得贏就招降對方,打不贏就投降對方,起義軍之間的兼併更多的是起義軍領袖之間的競爭。

比如說,方國珍領了元朝朝廷的旨意去打另一支起義軍張士誠,結果將張士誠打敗了,於是方國珍就招降了張士誠。後來,方國珍又被朱元璋打敗了,方國珍就投降了朱元璋。

再比如說,陳友諒與朱元璋,陳友諒這個人野心特別大,殺了好幾個自己的同事上級,這才兼併了他們的隊伍,迅速地壯大起來。而朱元璋呢?也是陳友諒在戰爭中一不小心被流矢射死了,陳友諒的兒子就帶著隊伍就投降了朱元璋。

也就是說,起義軍之間,只要肯投降,基本上不會被殺。張士誠被朱元璋擊敗,朱元璋也沒有殺他,張士誠這個傢伙太驕傲了,是自殺的。

方國珍就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專業投降戶,小日子過得很好。

四:一方山水養一方人,江浙這個地方是養富商大賈的,養不出帝王。

拋開元朝的政權,重建一個國際政權,那麼就需要一個根據地。起義軍不流動,那麼最後出帝王的地方一定是南京這個龍氣環繞的古都。

哪一支起義軍能擊敗元朝奪取南京這個地方,哪一支起義軍就能勝利。不要看朱元璋的地盤小隊伍小,但是這個地方政治經濟文化昌盛,是出人才的地方。朱元璋手下人才多又強,其他起義軍勢力幹不過他的。

方國珍就沒有想過要幹得過朱元璋,而是等著真龍天子出再去歸降。方國珍的想法是有傳統的,方國珍的所作所為基本上就是參考錢鏐,堅持保境安民,靜待真龍天子出。

五:重建一個政權,聚攏的是民心士氣。

各個起義軍的目的就是要重建國家政權,怎麼重建呢?無非就是五點:整頓吏治、興修水利、重視教育、發展商貿。這幾點,方國珍都乾得很好,百姓安居樂業,在江浙一帶有很大的聲望,朱元璋得到方國珍就是得到江浙一帶的民心,自然不會殺掉方國珍。朱元璋會殺野心家,但是不會殺英雄,朱元璋能成為一個帝王,這一點自然明白。

除了方國珍,其它的起義軍領袖都是如此。

綜上所述:除了大勢所趨之外,方國珍秉承江浙人特有的秉性,堅持保境安民,這是他一生得以善終的根源。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