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逆势前行20年,她为“中国智造”铺平“锶路”

锶,这个很少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字,却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手机、电脑、电视……所有液晶屏幕的玻璃板里,锶都必不可少。

今年45岁的申静,与锶打了近20年交道。从2000年“下海”开始,一路摸爬滚打,如今她和她的新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高端含锶新材料翘楚,年销售收入数亿元,更与京东方等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一起,扛起了液晶屏“中国制造”的脊梁。

下海

​ 26岁不敢自称总经理

逆势前行20年,她为“中国智造”铺平“锶路”

20多年前,申静还是重庆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进出口部业务主管,负责进出口贸易事务,“投身这一行之前,我端的是‘铁饭碗’。”回忆起当年的经历,申静不无感慨。

长期从事进出口工作,申静逐渐发现,受限于技术水平和意识,国内做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在细节方面经常遭遇客户投诉,“国际客户对质量标准把关非常严格,但国内供应商经常在一些质量细节上把控不到位,以致引来客户投诉。”

处理这样的问题多了,申静便慢慢产生了“自己来控制质量细节”的想法,加上当时行业内也鼓励国企员工“下海”创业,于是,申静在2000年办理了辞职手续,正式“下海”。

“当时很多人‘下海’的方式是停薪留职,编制还保留着,只有我辞得干净利落,编制也不要了。”申静笑着说,那时26岁的自己还是“太年轻”。

但也正是这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催生了如今的“新申”,2000年3月8日,申静和创业的同伴一起,在洛碛租了个车间作为厂区,开办了“新申锶盐公司”,申静担任总经理。当时的新申被戏称为“大学生厂”,因为核心团队成员是十几个大学生,这在当时国内同行企业里十分少见。

申静告诉界面重庆,刚开始出去跑业务时,名片上都不敢印总经理,只敢印销售部经理,“不然别人会觉得你这个总经理太年轻,靠不住。”

26岁的“销售部经理”申静,带领着这个大学生扎堆的工厂度过了初创的艰难时期。2002年,创办仅仅两年后,搬迁到铜梁的新申,其产品就获得了国外高端液晶玻璃行业巨头的认可,成为多家全球500强企业的供应商。

崛起

严苛标准带来30%增长

逆势前行20年,她为“中国智造”铺平“锶路”

作为一家新企业,为何能赢得国外行业巨头的青睐?

对此,申静表示,这首先得益于当时国内的环境,21世纪初,含锶新材料行业在国内才刚刚起步,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初创的新申在当时并不“显小”。而另一方面,申静在进出口贸易行业多年积攒的经验发挥了作用。

“虽然我们这个厂是新创的,但我们在生产工艺、管理流程等各个方面,都是以国际标准来要求自己,这种国际化的意识,在当时国内是很少见的。”申静表示,很多国外客户来到新申谈业务时,会感到十分轻松舒服。“因为我们的思路和方法跟他们是完全接轨的,客户谈起来轻松,自然也就会更倾向于我们。”

有了国际化的思维,自然也有国际化的标准,在当时,新申的生产要求在国内几乎可用“严苛”来形容:产品放置的地方必须保持绝对干净;产品从生产出来直到移交客户,绝对不允许接触地面;工人绝对不允许坐在产品上……靠着这些近乎严苛的标准,新申平均每年产值增长高达近30%,创造了业界罕见的增长速度。

开拓

挺进新市场挂牌新三板

逆势前行20年,她为“中国智造”铺平“锶路”

正当申静踌躇满志准备更进一步时,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了她沉重的一击: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家重要客户在长达一年时间里一个订单都没有,严重影响了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转。

“从2008年开始,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申静表示,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选择,要么战略收缩,要么逆势上扬,加大投入、创新技术,继续前进。

申静选择了后者。

从2014年开始,新申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产业升级,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研发投入不断上涨,产品不断向高端迈进。

而在销售环节,申静痛定思痛,意识到了不能过于依赖单一的客户和市场,开始寻求开拓新市场。此时,正值国内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华为等一大批消费电子企业龙头崛起,带动了国内液晶面板行业的迅速发展,申静敏锐地抓住了这一趋势,开始改变过去外贸为主的路线,开始将业务逐渐转向国内市场。

2015年,京东方在重庆考察上游供货商,作为本地高端含锶新材料企业的佼佼者,新申进入了京东方的视野。经过长达一年的考察,京东方与新申正式签约,如今,新申已成为重庆京东方等超大型企业的一级配套服务商。

2016年,新申登陆新三板,成为行业内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

规划

紧盯未来三年一次升级

逆势前行20年,她为“中国智造”铺平“锶路”

如今,新申不但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影,更跃上了新台阶,每年仅销售收入就达到数亿元,年纳税额近千万元。

“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生命线。”谈及这些年的经验教训,申静总结说,现在新申自己建立了研发机构,同时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时刻紧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平均每3年就要进行一次产业升级。而新申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不仅高于国家标准,还牵头起草了部分行业乃至国家标准。

在行业内,目前新申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在技术上突破了行业的高端领域,在质量上从未出过大问题,“可以说,在高端含锶新材料这个单一产品领域,新申已经是国内的隐形冠军。”

取得的成就背后,除了申静和同伴的努力,也有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自从加入民建以来,在资源、信息、培训等方面,申静时常得到来自民建组织和会员的助力。“作为一位民建会员,我的事业得到了民建以及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获取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申静说。因为受助,所以回馈,申静不但多次参与社会慈善和扶贫活动,更在多个乡镇开启了产业扶贫项目。“不仅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更在当地投资建立和发展本地产业;不仅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

申静表示,作为一名企业家,“办好企业,推动国内新材料领域的不断进步,为中国光电材料产业和半导体材料产业等进步作出贡献,就是对民建、对社会和国家最好的回报方式。”

图/受访者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