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员工创新创效激活长庆“智造”

长庆油田员工创新创效激活长庆“智造”

4月25日,记者从一份公示上看到,景忠峰创新工作室成员——杨君,被评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2014年以普通技师身份进入景忠峰创新工作室学习研究,不到5年时间,迅速成长为高级技师、油田公司技能专家、集团公司技能专家。这份“创客”成长路线图,是油田公司重视员工个人成长,由创新创效激活长庆“智造”建设现代化油气田的真实写照。

在“磨刀石”上快速崛起的长庆油田,油气当量从十年前的2000万吨攀升至今已连续六年稳产5000万吨,而员工人数依然保持在7万人左右。面对日益复杂的地上地下环境,驰骋在“二次加快发展”快车道上的长庆油田,将全员创新创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杠杆,从政策、培训和资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激励,在全油田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评审奖励办法》为抓手,长庆油田持续举办四届公司员工“五小”成果展,展示了近5000多名员工参与的580余项创新成果,逐步形成了“两年举办一届五小成果展、命名挂牌一批创新工作室、推广应用一批有效创新成果”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员工“五小”成果展,共推动了182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4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一线。

为了大力激发职工创新能力,长庆油田将员工“五小”创新成果纳入公司“科技进步奖”评审体系,以每年100万元重奖20项优秀创新成果,创新工作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延伸到操作员工,极大激发了全员的创新热情,加速了创新成果向生产力的高效转化。

“创新不一定是高精尖技术,有时就是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从细微处创新开始,小创新一样可以创造大效益。”长庆油田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基层员工总结出的“创新灵感五找法”,即“从员工抱怨中找,从安全事故中找,从老员工的经验中找,从新员工问题中找,从‘金点子’中找”。

今年初,“草根发明家”景忠峰主导研发的《油井套管气回收新工艺》获得长庆油田公司科技进步奖(“五小”成果类)第一名。该技术不用任何管线改造和外部动力,利用抽油机上下冲程中井下油管柱伸缩产生的体积差,用两个自行设计的单流阀,直接将0.2兆帕的低压套管气分段进入到2兆帕的高压井口流程中,投入产出比预计在100倍以上,解决了油田发展史上的大难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可观。

大量“小而管用、新而实在”的创新成果,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控制生产成本的“独门利器”,长庆油田逐渐形成了55个创新工作室辐射、178个攻关小组推进、五千名创新骨干带动、近万名一线员工参与的创新网络。以程少春密封器、刘美萍井口套装工具、景忠峰管线快速堵头为代表的一批员工创造、员工制造、员工改造创新成果,在生产现场得到应用推广,实现降本增效、消减安全风险的作用凸显,成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小引擎。

除此之外,长庆油田坚持每年承办陕西、甘肃省部级员工职业技能大赛,形成了以采油、采气主体工种,电工、消防等辅助工种,开发、培训等技术跟进的全领域竞赛体系,打造一岗多能、一人多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通过高层级竞赛比拼、多区域技术交流、线下实战与网络竞技联合竞赛,培养了310多名省级技术状元能手,有效拓宽员工技能成长渠道。

随着杨君、张伊鲜、赵卫军等一大批“善于钻研、乐于创新、勇于创造”的岗位先锋和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相继走上管理岗位,员工创新创效从星星之火迅速呈现燎原之势,激活长庆油田一盘棋,成为激发全员体现个人价值、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长庆油田已建立8个省级、23个公司级、24个厂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78个一线技术攻关小组和由数千名基层创客组成的四级技术创新网络,拥有创新成果519项、国家专利77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