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油田員工創新創效激活長慶“智造”

長慶油田員工創新創效激活長慶“智造”

4月25日,記者從一份公示上看到,景忠峰創新工作室成員——楊君,被評為集團公司技能專家。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2014年以普通技師身份進入景忠峰創新工作室學習研究,不到5年時間,迅速成長為高級技師、油田公司技能專家、集團公司技能專家。這份“創客”成長路線圖,是油田公司重視員工個人成長,由創新創效激活長慶“智造”建設現代化油氣田的真實寫照。

在“磨刀石”上快速崛起的長慶油田,油氣當量從十年前的2000萬噸攀升至今已連續六年穩產5000萬噸,而員工人數依然保持在7萬人左右。面對日益複雜的地上地下環境,馳騁在“二次加快發展”快車道上的長慶油田,將全員創新創效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槓桿,從政策、培訓和資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激勵,在全油田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以《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成果評審獎勵辦法》為抓手,長慶油田持續舉辦四屆公司員工“五小”成果展,展示了近5000多名員工參與的580餘項創新成果,逐步形成了“兩年舉辦一屆五小成果展、命名掛牌一批創新工作室、推廣應用一批有效創新成果”的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員工“五小”成果展,共推動了182項成果獲得國家專利,400餘項成果廣泛應用於生產一線。

為了大力激發職工創新能力,長慶油田將員工“五小”創新成果納入公司“科技進步獎”評審體系,以每年100萬元重獎20項優秀創新成果,創新工作從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延伸到操作員工,極大激發了全員的創新熱情,加速了創新成果向生產力的高效轉化。

“創新不一定是高精尖技術,有時就是將複雜的工作簡單化。從細微處創新開始,小創新一樣可以創造大效益。”長慶油田公司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基層員工總結出的“創新靈感五找法”,即“從員工抱怨中找,從安全事故中找,從老員工的經驗中找,從新員工問題中找,從‘金點子’中找”。

今年初,“草根發明家”景忠峰主導研發的《油井套管氣回收新工藝》獲得長慶油田公司科技進步獎(“五小”成果類)第一名。該技術不用任何管線改造和外部動力,利用抽油機上下衝程中井下油管柱伸縮產生的體積差,用兩個自行設計的單流閥,直接將0.2兆帕的低壓套管氣分段進入到2兆帕的高壓井口流程中,投入產出比預計在100倍以上,解決了油田發展史上的大難題,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非常可觀。

大量“小而管用、新而實在”的創新成果,成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控制生產成本的“獨門利器”,長慶油田逐漸形成了55個創新工作室輻射、178個攻關小組推進、五千名創新骨幹帶動、近萬名一線員工參與的創新網絡。以程少春密封器、劉美萍井口套裝工具、景忠峰管線快速堵頭為代表的一批員工創造、員工製造、員工改造創新成果,在生產現場得到應用推廣,實現降本增效、消減安全風險的作用凸顯,成為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小引擎。

除此之外,長慶油田堅持每年承辦陝西、甘肅省部級員工職業技能大賽,形成了以採油、採氣主體工種,電工、消防等輔助工種,開發、培訓等技術跟進的全領域競賽體系,打造一崗多能、一人多技的複合型人才隊伍。通過高層級競賽比拼、多區域技術交流、線下實戰與網絡競技聯合競賽,培養了310多名省級技術狀元能手,有效拓寬員工技能成長渠道。

隨著楊君、張伊鮮、趙衛軍等一大批“善於鑽研、樂於創新、勇於創造”的崗位先鋒和創新工作室領銜人,相繼走上管理崗位,員工創新創效從星星之火迅速呈現燎原之勢,激活長慶油田一盤棋,成為激發全員體現個人價值、實現自我發展的重要途徑。

目前,長慶油田已建立8個省級、23個公司級、24個廠級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178個一線技術攻關小組和由數千名基層創客組成的四級技術創新網絡,擁有創新成果519項、國家專利77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