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木心 ‖ 最後一課

木心 ‖ 最後一課

木心 ‖ 最後一課
木心 ‖ 最後一課

最後一課

不要講文學是崇高偉大的。文學可愛。大家課後不要放棄文學。文學是人學。至少,每天要看書。我是燒菜、吃飯、洗澡時,都會看書。湯顯祖,雞棚牛棚裡也掛著書,臨時有句,就寫下來。

電視儘量少看。

西方人稱電視是白痴燈籠。最有教養的人,家裡沒有電視。最多給小孩子看看。電視屏幕越來越大,腦子越來越小。

理解事情,不可以把一個意思推向極端:我也看電視。尼采,剋制不住地手淫:這樣他才是尼采。

鴉片、酒,都好。不要做鴉片鬼、酒鬼。什麼事,都不要大驚小怪,不要推向極端。

木心 ‖ 最后一课

讀書,開始是有所選擇。後來,是開卷有益。開始,往往好高騖遠。黃秋虹來電話說在看莊老,在看《文心雕龍》。我聽了,嚇壞了。一個小孩,還沒長牙,咬起核桃來了。

開始讀書,要淺。淺到剛開始就可以居高臨下。

一上來聽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樂,你會淹死。一開始聽《聖母頌》、《軍隊進行曲》,很好。我小時候聽這些,後來到杭州聽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居然完全不懂。

對西方,一開始從基督教著手。要從完全看得懂的書著手。還得有選擇。至少到六十歲以後,才能什麼書拉起來看,因為觸動你去思考,磨礪你的辨別力,成立你自己的體系性(非體系),你們現在還不到這個境界。

認真說,你們還不是讀書人。不相信,你拿一本書,我來提問,怎麼樣?要能讀後評得中肯,評得自成一家,評得聽者眉飛色舞,這才是讀者。

由俄羅斯為例。可以先是高爾基,然後契訶夫,然後托爾斯泰,然後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有時會頑皮地想,你們七八個人,一天之中看書的總閱讀量,還不及我一個人寫作之餘泛覽手邊書。

這樣說,是為了激動你們去讀書的熱情。

也有一種說法:我們是畫畫的,畫也畫不好,哪有時間讀書?這就對了——大家看書不夠,就去畫畫了。

大陸的新文人畫,是文盲畫的文人畫,看了起雞皮疙瘩。識字不多的作家,才會喝彩。中國的文人畫,都是把文學的修養隱去的。李太白的書法,非常好。蘇東坡畫幾筆畫,好極了。

我不是推銷文學,是為了人生的必備的武器和良藥。大家要有一把手槍,也要有一把人參——最好是手槍牌人參,人參牌手槍。

大家還在青春期。我是到了美國才發育起來的,臉上一大堆看不到的青春美麗 痘。第一見證人是丹青。他看到我怎樣成長起來。在中央公園寒風凜冽中,讀我的原稿。

木心 ‖ 最后一课

我很謙虛哩,在心裡謙虛哩。

這樣嘛,才能成大器——中器、小器,也要完成。五年來,好處不少的。這些好話,留到畢業典禮上講。我給每個同學一份禮物——每個人都有缺點,克服缺點的最好的辦法,是發揚優點。發揚優點,缺點全部瓦解——不是什麼一步一個腳印,像條狗在雪地上走。狗還有四隻腳呢,許多腳印。

五年來,我們的課遭到許多嘲笑。我知道的。一件事,有人嘲笑,有人讚賞,那就像一回事了,否則太冷清——只要有人在研究一件事,我都贊成,哪怕研究打麻將——假如連續五年研究一個題目,不謀名,不謀利,而且不是傻子,一定是值得尊重的,欽佩的。五年研究下來,可以祝大家大器晚成。

認真做事,總不該反對。嘲笑我們講課,不是文化水準問題,是品質問題。有品質的人,不會笑罵。

文學是人學。學了三年五年,還不明人性,談不上愛人。

文學,除了讀,最好是寫作。日記、筆記、通信,都是練習。但總不如寫詩寫文章好。因為詩文一稿二稿改,哪有把自己的日記改來改去的?魯迅寫——喝豆漿一枚,八分錢——那麼當然八分錢,有什麼好改的。

我這麼說,是有點挖苦的。他們寫這些瑣事,有點“浮生六記”的味道。

日記,是寫給自己的信,信呢,是寫給別人的日記。

你們傳我一句話,或描述我的有關情況,到傳回來時,都走樣了。我的說話和文學的嚴密性,我的生活的特異,由我傳達別人的話,別人的情況,可以做到完全達意,而慢慢做到可以達人家的意,比別人更透徹。

外人聽了,會說自吹自擂,你們要替我作證:木心不是妖怪,是個普通的健康的老頭子。

木心 ‖ 最后一课

我講這些,有用意的。

文學背後,有兩個基因:愛和恨。舉一例,是我最近的俳句:

“我像尋索仇人一樣地尋找我的友人。”

這可以概括我一生的行為。你們見過這樣強烈的句子嗎?說起來,是文字功夫,十五個字,其實不過是有愛有恨,從小有,現在有,愛到底,恨到底。

各位都有愛有恨,苦於用不上,不會用。請靠文學吧。文學會幫助你愛,幫助你恨,直到你成為一個文學家。

接著講,“生活是好玩的”。

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的書,我推薦給大家,很好讀的。良師益友。他繼承了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個中間人。我現在還記得紀德的好處。當時我在羅曼·羅蘭家裡轉不出來,聽到窗口有人敲,是紀德,說:“Come on,come on!”把我帶出去了,我永遠心懷感激。

紀德有書叫《地糧》(要找盛澄華的譯本)。他說:“人應該時時懷有一種死的懇切。”(原話記不真切了。我是慣用自以為達意的方式重述)這句話,你們能體會嗎?

我可以解釋,如果你們能領悟,聽我的解釋是否相一致。

人在平時是不想到死的,好像可以千年萬年活下去。這種心理狀態,就像佛家說的“貪、嗔、痴”——“嗔”,老怪人家,老是責怒;要這要那,叫“貪”;一天到晚的行為,叫“痴”。總之,老是想佔有身外之物,買房,買地,買首飾,買來了,就是“我的”,自己用完還要傳給兒孫。放眼去看芸芸眾生,不例外地想賺錢,想購物。

學林有個親戚,打三份工,心肺照出來,全是紅的,然後就死了。心理學上,這是個工作狂,其實還是想佔有。

他數錢時心裡有種快樂。拼命打工賺錢,筋疲力盡到死,這不是幸福。那些億萬富翁億萬富婆,也不是幸福。一個人不能同時穿兩雙鞋,不能穿八件衣。

木心 ‖ 最后一课

家裡小時候也是萬貫家產,我不喜歡,一點樂趣也沒有。

推到極點,皇帝皇后總算好了吧?你去問問他,如果他們看得起你,就會訴苦。

所以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

生活是什麼?生活是死前的一段過程。憑這個,憑這樣一念,就產生了宗教、哲學、文化、藝術。可是宗教、哲學、文化、藝術,又是要死的——太陽,將會冷卻,地球在太陽系毀滅之前,就要出現冰河期,人類無法生存。可是末日看來還遠,教堂、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煞有介事,莊嚴肅穆,昔在今在永在的樣子——其實都是毀滅前的景觀。

我是懷著悲傷的眼光,看著不知悲傷的事物。

張愛玲這點很好。再好的書,你拿去,不執著。這一點,她有貴氣。

不過你們可不要來向我借書——很奇怪。我一到哪裡,一分錢不花,書就會流過來。小時候學校因為戰爭關門了,書全拿到我家裡來。現在我的書又多起來了。各種書。

連情感,愛,也不在乎了。愛也好,不愛也好,對我好也好,不好也好,這一點,代價付過了。唯有這樣,才能快樂起來,把世界當一個球,可以玩。

諸位還是想買這個球,至少買一部分,但不會玩。

莫扎特會玩。他偶爾悲傷。他的悲傷,是兩個快樂之間的悲傷。論快樂的純度,我不如莫扎特。他是十足的快樂主義。我是三七開,七分快樂,還有三分享樂主義。

奉勸諸位:除了災難、病痛,時時刻刻要快樂。尤其是眼睛的快樂。要看到一切快樂的事物。耳朵是聽不到快樂的,眼睛可以。你到鄉村,風在吹,水在流,那是快樂。

你是藝術家,你就是人間的鳳凰,一到哪裡,人間的百鳥就會朝鳳——你這鳳凰在百鳥中是一聲不響的。

我外婆家開地毯廠,曬開來,有一天忽然飛來一隻鳳凰,周圍都是鳥叫。學徒看見了,回來告訴老闆,老闆趕過去,什麼也沒有。

鳳凰在萬物中一聲不響。頂多,寫幾句俳句。

上次我們不知不覺走到中央公園,你們問一句,我答一句,就是百鳥朝鳳。是一次彩排。我平常散步,靈感比那次還要多。

可是這鳳凰的前身是個烏鴉,烏鴉的前身呢,是隻麻雀。

安徒生說得比我好。他說,他從前是個醜小鴨。他的畫和用具到上海展覽過,我摸過他的手提箱。

在座人人都是醜小鴨,人人都會變成天鵝——也有人會醜一輩子。中傷誹謗之徒,拿了我的一根毛,插在頭上也不是,插在尾巴上也不是,人家一看,是天鵝毛。

諸位將來成功了,也有羽毛會給別人拔去用的。對這種事,最好的態度,是冷賢。

所謂“冷”,就是你決絕了的朋友,別再玩了。不可以的。決絕了,不要再來往,再來往,完了,自己下去了。人就怕這種關係,好好壞壞,壞壞好好,後來炒了點豆子,又送過去(送過去,碗沒有拿回來,又吵)。小市民,庸人,都是這樣子。

我已經是絕交的熟練工人了。

“賢”,就是絕交後不要同人去作對,放各自的活路。他們要墮落,很好,懸崖深淵,前程萬里。他們如果有良知,他們會失眠。

最好的學生,是激起老師靈感的學生。丹青是激起我靈感的朋友。

只要還有百分之零點幾的良知,他就會失眠。推出山門,回來後就不像樣了。他們背離的不是我,而是我所代表的東西。這是我不願意有,但避免不了的象徵性。從小就有,我不要有,就是有,沒有辦法。

這種現象的存在和激化,就是生活中的快樂。耶穌行了許多奇蹟,我們是凡人,不會有奇蹟。但有一點,被你拋棄的人,後來都墮落了。和你一起的人,多多少少有成績,這就是生活中的快樂。

我們作為耶穌的後人,教訓慘重,再不能上當了。耶穌太看得起人類。猶大,我指叫那些背叛的人為“由他”——由他去吧。

生活像什麼呢?像上街去買鞋,兩雙同價的鞋,智者選了好看的,愚者選了難看的。生活像什麼呢?傍晚上酒吧,智者選了美味的酒,愚者買了爛酒,還喝醉了。

所以,快樂來自智慧,又滋養了智慧。

今後到歐洲去旅行,一路看一路講,我們可以看看會發生什麼。

生活聽起來沒有奇怪,人人都在吃喝玩樂。沒有享受到的生活,算不上生活。把生理物理的變化,提升為藝術的高度,這就是生活、藝術的一元論。

生活嘛,庸俗一點,藝術,很高超——沒那麼便宜。

木心 ‖ 最后一课

本文摘自《文學回憶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版

文 / 木心

圖 / 網絡

木心 ‖ 最后一课

雪 小 禪 全 新 原 創 隨 筆 集

《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頭》

木心 ‖ 最后一课

所有美的事物,

都值得慢慢思量,一生珍賞。

我們來這世間相逢,只為向美好低頭。

-

有趣的靈魂終會相遇,

就像你等到我,而我等到你。

-

謹以此書向生活致敬,

重新定義中國式的理想生活。

用充滿人性溫暖的耕作,抵禦世俗的粗糙。

木心 ‖ 最后一课

新書購買方式

掃描下方二維碼購買新書

總編:邱 木

文編:半 夏

圖編:宴 之

排版:左 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