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還有不到2年退休,在單位每天幾乎什麼都不幹,不關心單位的事,也沒人理,這種人是什麼想法?

清風雲影590


看了好多朋友說這樣人混日子,還有說臉皮厚的等等,基本都是貶義詞,我覺得這種現象不是即將退休的人能掌控的,是單位已經不想把重要的事情交給她做了,因為她有可能做不到善始善終的處理了,有些事情需要長時間推進的,她一旦退休了,還得換手,領導也覺得你精力體力都不如年輕人,交給你事情多了,不夠惹閒事的,索性你就乾點無關緊要的,有活幹,沒活歇就完了。所以年輕的不要用這種心態看待要退休的,他們也曾風風雨雨拼搏過,都有這天,別覺得自己是顆蔥,沒有誰都能熗鍋。


Rona49


當一個人在面臨退休的時候,認為自己再努力的工作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很容易在精神上和身體上都徹底的放鬆下來,從此以後對單位的事情都漠不關心。


任何將要退休的人,從心理上認為自己可以徹底放鬆下來,不願意再面對工作中的任何事情,把目前的工作當成一種負擔


1、每一個人在退休之前,心理變化都是十分大的,認為自己將要退休了,單位已經不再需要自己了,自己對於單位來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2、很多人在面臨退休的時候,很容易徹底的放鬆下來,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根本提不起任何興趣,一心想著就是自己趕快退休去享受生活。


3、有許多人在退休之前,不願意去管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就是擔心自己管的事情太多,會有許多麻煩,使自己不能夠安心的退休。


4、單位裡的領導其實也是默許這些事情的,因為他們面對一個將要退休的老員工,也不願意節外生枝,反而喜歡他們少管一些事情,能夠順利的退休。


5、其他員工也不想讓老員工再幹工作,以免老員工退休以後工作中出現了問題,造成沒人負責的情況,出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考慮,有些工作儘量避開了老員工。


6、有些人認為他現在已經快要退休了,就算自己不做工作單位也不能把他怎麼樣,領導也不會針對一個將要退休的老員工,自己還落得一個清閒。


當一個人在面臨退休時,他的工作心態有很大的轉變,已經不像以前,充滿了幹勁與活力。而且面對工作反而採取了迴避的態度,其實是為了不去工作而找藉口。



作為一名兩年以後退休員工,應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工作,和調整自己的心態


第一、作為一名將要退休的老員工,不要以為退休了,工作就和自己沒關係了,任何人要對自己幹過的工作負責,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雖然你有兩年才可以退休,但是你不能因為這樣而徹底的放鬆自己,兩年的時間可以幹許多事情,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再幹出一份成績。


第二、面對將要退休的老員工,許多同事面對他逃避工作的行為,大多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願意去說什麼,畢竟人家要退休了,互相留一個好的印象。


但是將要退休的員工可不能這樣想,我們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有始有終,不能讓自己的工作生涯胡亂結束,要把自己最後一份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三、雖然許多將要退休的人員,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他們的體力與精力都不如年輕人了,但是自己也要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不要給同事們留下話柄。


其實和同事們在一起工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你應該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好好的和同事們相處,要做到在自己離開的時候,同事們還能夠想著自己。



第四、其實我們每個人在工作中都希望升職加薪,但是將要退休的人員,不會再看到這樣的希望了,所以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的工作,也不會放在心上。


任何人的價值並不能完全體現在他的薪酬上,而是你通過自己的工作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越是自己將要退休,就越要做好自己每一份工作。


第五、我在面對退休的時候,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能用將要去享受的態度去面對工作,拿出自己剛參加工作的精神,去完成領導交代的每一項任務。


有些有幹勁的老員工,並不會把退休放在心裡,而是希望單位能交給自己更艱鉅的任務,攻克新的技術難題,為自己的退休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我們對待自己的工作,無論這份工作是好是壞,都應該有始有終,不能夠因為自己將要退休了,而徹底的放棄自己的工作,這樣只能讓你自己提前的頹廢下去。



最後總結


根據我多年的工作經驗,一位將要退休的老員工,應該做到以下幾個點:


一、多與同事們溝通,把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傳授給新的同事。

二、認真完成自己的每一份工作,用飽滿的熱情面對退休。

三、不要在工作中帶有任何牴觸情緒,用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工作。

四、在退休之前再幹出一份成績,讓自己的退休更加有價值。


你人雖然將要退休了,但心不能退休,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堅持到最後一分一秒,不要給自己的工作生涯留下遺憾,讓自己問心無愧。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


喜歡的朋友請不要忘了點贊、關注;有不同觀點的可以留言討論哦!

職場幸福路


我就是單位這樣的人,單位領導比我年輕10多歲,中青年一大把,人家給我什麼任務也不分了!我實際處在尷尬的境地時多,去年省上某部門徵文,剩10天,領導打電話要我幫忙,我勉為其難,給給完成了,發過來的文件中,要求作者並一名領導開會,但正式會議沒通知我,年終總結,向上級彙報,說單位參加省上徵文獲3等獎之類,就沒人提到我,我也沒臉面問!自己在如此環境中,能不知夕陽西下,氣息奄奄的味道麼?在以官職大小決定人生價值的當今,他們早視我為累贅!我想這樣的老人不止我一個吧!青年人見了都不好稱呼


月湧大江流795


正所謂退休前見人品,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是無法區分的,只有到了快退休之前,無法提拔了,職位也到了天花板,才能分辨。


我單位裡面有個老李和老張,都是我的前輩,我參加工作的時候,他們都是年輕的幹部,那時候身壯力健,兩個人的工作都很積極,給予了我很多的幫助。但是到了他們快五十歲的時候,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老李還有幾年就要卸任科長了,但是他工作還是加班加點,早上7點多就到辦公室,開始整理辦公室的衛生,他從來不用阿姨幫忙搞衛生,凡事都是親力親為,有時候當天工作做不完還要加班完成,他經常對我說:當日事要當日畢。很多時候我都開玩笑跟他說:你幹嘛這麼認真呢,你都快退休了,老李笑著對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所以我要珍惜在位的時間,努力為人們服務,退休後我再好好休息。


反倒是老張這個人變化挺大的,經常遲到早退,滿腹牢騷,私下經常跟我說:我都快退休了,反正事情慢慢幹,如果你們誰要急的,那就自己做,不要催促我,偶爾還對積極工作的我冷遭熱諷。


老張之所以這樣肆無忌憚,是因為現有的體制下,他只要不犯嚴重錯誤,領導和組織都拿他沒辦法,不能開除,不能處分,甚至獎金也不能扣除,領導也希望他早點退休,用他的編制重新再進一個人。


這個年紀的人,領導對他也降低要求,只要不吵不鬧,不過分要求,哪怕工作少做一點,領導已經很滿意了。


為什麼老張會有這種想法呢?


1、把升職加薪當成目標


老張覺得這個時候職位已經到頂了,不可能還能有升遷,以前年輕的時候幹勁十足,是當初有盼頭,還有機會升職加薪,所以火力全開,現在就算加班加點也沒有用,不管再怎麼努力付出都不能再升職,所以慢慢就什麼事情都不想管了,只是在等退休。


2、做這個事情有什麼好處


老張凡事都會算計,做了這個事情對升職有幫助,立馬乾,做了這個事情對升職沒有幫助,那我不幹。以前還經常在我們面前說某人的資格不如他,某人的能力不如他,自己要不是某個領導不開眼,早就提拔了他了。


3、心態發生變化


老張心態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心理上認為自己可以放鬆下來,不願意面對工作中的事情,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負擔。而且經常都會埋怨同事,埋怨領導,給他安排的事情太多了。面對工作採取了迴避的態度,經常就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持豐富的經驗,喜歡倚老賣老,尤其喜歡對年輕人指指點點。


關注@令狐開講了,專注職場領域,致力於讓更多的人活的更明白、更清楚、更成功!

令狐開講了


幹了一輩子了,離退休還有兩年,真好輕鬆的過度一下,適應退下後的空閒!不該對這些老人再說三道四了!還是厚道些好!


教堂下


反正過不了多久就退休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好,省心,省事,也省力。

後臺有一位朋友的留言就是如此,他在機關事業單位上班,離退休還差幾個月,但他真正閒下來卻是兩年之前。

兩年之前他特別焦急,因為自己就如同一個局外人,想要幹活卻不知道怎麼幹,他之前所從事的工作已經有人接手,而他如同一個擺設。那段時間,他很焦急,因為他害怕在退休之前便被辭退,最重要的是他所從事的工作已經分離出去,而他每天如同一個閒人一樣,每天三點一線,即輕鬆又緊張。

就這樣,在焦慮中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他發現並沒有人管他,領導也沒有想要請退他的意思,他才安心下來,清閒到現在。

他在留言中說,他現在在單位如同空氣,只要每天按時上下班,根本沒有人管他,也沒有人理會他,而他,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之前是他想要找事做找不到事做,現在是他每天除了消磨時間,不會再想著任何主動找任何事做。

這種情況可以理解,雖然他很清閒,但他起碼曾經主動想要去改變這種現狀,主動去找過事情做。

回到問題上來,還有不到2年退休,在單位每天幾乎什麼都不幹,不關心單位的事,也沒人理,這種人處於什麼心態?

這種人處於什麼心態,要看他處於什麼立場。

如果是因為他找不到事做或者不知道自己做什麼,再或者說自己的工作已經被人取代,自己充當的角色形同擺設,那麼這是可以理解的。

作為員工來講,他不清楚自己適合做什麼工作,那麼這時候管理層也對其不聞不問,不理不睬,員工什麼都不幹責任在於管理者的分工除了問題。

但如果管理者給此員工安排了工作,此員工在單位還什麼都不幹,不關心單位的事,那麼是員工的不對。

作為員工,既然還沒有選擇離職,那麼就有責任與義務做好領導安排的工作,即便領導沒有安排工作,那麼也有義務關心單位的事,不然就是一位不合格的員工。

所謂在崗一天,就得敬業一天,作為員工既然你還在用人單位工作,那麼就要遵守用人單位規則與維護用人單位利益。


肖軍說職場


我見過2種退休人的狀態,這2種人是兩個極端。

第一個,我大伯,提前3年內退,退下來後,兩耳不聞單位事,一心就去釣大魚。後來家人不讓他往遠的湖邊跑,他就在鄭州紫金山公園,那裡有個釣魚的小鋪子,他每天早上去那花錢釣小魚,釣了放,放了釣,不圖錢不圖魚,就圖個樂子。

第二個,我遠房大爺,他在公職機關退下來後,一刻也沒閒著,先是返聘,返聘到70多,實在是不行了,就開始管理老家的一個商會,一個70幾歲的人了,整天跑來跑去參加各種活動,剪裁,忙的不亦樂乎,生怕自己跟不上步伐。 這是我見過的兩個極端。你說的那種應該是我大伯這種,不關心單位的事,不理人,也沒人理。

其實這種人,可能是兩種情況:

第一是在單位本來就混的一般,馬上要退下來了,也不想得罪人,別人呢,也是看他快退下來了,無利可圖,也就不上趕著巴結。大多數人都是唯利是圖,沒有利益支撐,那門可羅雀是必然的。

第二是在自己看開了,本來就是快退下來的人了,辛苦一輩子,平平安安退下來,拿著養老金,比什麼都強,懶得管太多人情冷暖,都是沒用的東西。所以你不理我,我倒還謝謝你了。


職場精髓


我媽就是這樣的,體制內工作,2018年端午節尿毒症住院開始透析,每週三次,沒有辦法上班。按照正常時間,她應該是在2020年5月退休,期間剛好兩年。


得病之後,基本沒有再去上班,連混日子都算不上吧,期間,分管領導找過談話,意思是說要不就病退下來,把機會留給年輕人。我媽是高級職稱,事業單位,高級職稱聘任也是有指標的,所以她不退,意味著有的人就沒有機會上,影響別人工資水平。

我們一家商量後,覺得雖然病退比正常退休的工資會少一些,但是領導既然都要求了,自己身體又不允許繼續上班,那就退吧,退了回來安心養病。

2018年底,我們把相關病退資料都交上去了,等市人社局通知,結果卻被駁回病退,說尿毒症需要連續透析一年以後才能申請病退。

於是,我們一合計,透析一年後再申請,等辦下來離正常退休的時間也就差不了幾個月了,提前這麼幾個月,退休後工資還要少一截,感覺也幫不了別人什麼,還讓自己緊吧了,於是就算了,等到今年5月走正常流程退休就好。

其實,有的時候並不是說還有兩年就混吃等退休,有的時候也確實身不由己。像我媽每個月工資一多半都交醫院去了,這還是國家提高了尿毒症透析的報銷比例後,如果沒有醫保報銷,我們根本承受不起!我們也想給大家方便,不願一直佔著位置,但是規定也多啊,不是你想退就能退得了的,所以,經歷了我媽這事,我就特別理解那些老同志,希望大家也能多理解下他們!


曉琴是誰


我覺得這種事情第一得分人,第二得分單位

1.兢兢業業的人


有的人屬於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自己的活幹的特別好,無論自己是什麼崗位,這樣的人心裡都會有一種信念,那就是隻要在這崗位上一天,就要幹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有的人因為年紀大了,單位的領導一個比一個年輕,他們更喜歡把活安排給自己年輕的職工。年紀大的,尤其是快要退休的人想多幹都沒機會,感覺自己慢慢被邊緣化了。有心想幹,也沒機會,久而久之肯定是什麼也不管了。

2.渾渾噩噩的人


很多人從年輕都是渾渾噩噩,天天混日子一樣,這樣的人難不成還能年紀大了更優秀嗎??不可能!58歲的年齡,還有兩年退休,渾渾噩噩的對單位一切事都不關心,拿工資吃閒飯,這樣的人每個單位都有,而且和年齡沒關係。有很多年輕人一樣混日子,吃閒飯,活不好好幹,天天混吃等死。這樣的人之所以沒有解除合同,一是法律保護這些距離退休不足五年的人,二是很多人否慣著他。

3.單位風氣不一樣

別說我們小時候學的南方的橘子到了北方是苦的,就是人也是一樣的。每個單位的風氣不一樣,比如說有些領導看不見那些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幹活的人,天天就喜歡那些阿諛奉承見風使舵的人,無論是分獎金還是晉升,踏踏實實幹活的人得不到任何的好處。如果在這樣的單位幹活,大部分人都會變得渾渾噩噩,混吃等死。當然,也有極少部分人依然會踏踏實實幹活。如果單位風氣好的話,單位必然是所有人堅守崗位好好上班的。無論年齡大小,都以工作,奉獻為榮。


HR雜談


哈哈哈哈,我55了,雖然調來現在的單位才九年,但由於隨和性格,讓我很快適應並融入新工作和新環境。儘管不擔任任何職務,但絕大部分同事都願意和我吹大炮,領導知道我當過原單位一哥,形式上還是表示尊重,縱然有一堆嚴肅的制度規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