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互聯網的“流量焦慮時代”,自媒體和品牌是否迷失了初心?

互聯網的“流量焦慮時代”,自媒體和品牌是否迷失了初心?

如果說4月是短視頻的“謊言”(抖音&快手盛世之下的危機——“外強中乾”),那麼5月的第一週就是屬於騰訊的“小時代”。最初微信上線“熱議話題”攪動了一池春水,後續小程序又一度因為小遊戲的火爆退居幕後;一直到訂閱號功成身退,訂閱號助手App姍姍來遲,小遊戲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

互聯網的“流量焦慮時代”,自媒體和品牌是否迷失了初心?

不過因為潘亂的亂入打亂了微信的節奏,一張PS的出現更是引起了半個互聯網圈的“口水戰”,一直到張一鳴“因勢利導”正式“叫囂”騰訊封殺,馬化騰終於站了出來。

但是這場神仙打架的戰役結束的未免太過草率,直到滴滴的安全事故再一次成為眾矢之的。

不管是抖音、快手盛世之下的焦慮“算法問題愈演愈烈”,還是微信一次又一次的給自己“打補丁”透支自己的潛力,又或者是張一鳴因為微信封殺問題二“破口大罵”,這其實也是兩個生態系統的“焦慮”。

直到滴滴成為眾矢之的,二更給自媒體人當了“反面教材”,這又有償不是大企業的焦慮與自媒體人的“病入膏肓”。

互聯網的“流量焦慮時代”,自媒體和品牌是否迷失了初心?

聯繫到五月份連續三天發生的大事件:

據科技博客AppleInsider北京時間5月14日報道,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週日回到了母校杜克大學,對2018屆畢業生髮表了畢業演講;庫克在演講中談到了許多話題,包括氣候變化、蘋果使用可再生能源,並明確號召畢業生們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5月15日下午,瑞幸咖啡告訴《中國企業家》,將起訴星巴克涉嫌壟斷。同時,瑞幸咖啡發佈一封公開信(附文末),指出星巴克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第14條和第17條的有關規定,擬向有關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並同時向國家反壟斷行政執法機構進行投訴。

5月15日,在大雨中,羅永浩將錘子科技的發佈會開到了北京鳥巢,除了發佈搭配高通驍龍845處理器的旗艦機堅果R1,還發布了此前被熱烈宣傳的“工作效率提升300%”的一體機電腦——堅果TNT工作站。

北京時間5月15日晚間,微軟公佈了新一代的產品Surface Hub 2。這款Surface Hub 2目前尚未正式發佈,微軟只是公開了一些宣傳資料,告訴大家這款機器是存在的。

據《金融時報》報道,滴滴已獲得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公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許可證;另外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ofo 已經拒絕了滴滴的潛在收購邀約。

5月16日凌晨,周杰倫發佈了自己填詞填曲最新的作品《不愛我就拉到》不到1小時,歌曲評論超過10W,因為“土味歌詞”引發刷屏。

5月16日消息,國外媒體Quartz撰文稱,從今年的I/O開發者大會來看,谷歌想要你少使用它的產品,那樣它就能避免重蹈深陷隱私危機的Facebook的覆轍。

我們不難看出庫克又在“販賣”喬布斯的“初心”給蘋果“續命”了;至於瑞幸“碰瓷”星巴克,總有一種“網紅”咖啡為了營銷而營銷的味道;大雨中的羅永浩“圖窮匕見”,情懷固然可貴但是產品確實只能算是“差強人意”;對比晚間微軟Surface Hub 2的亮劍,用心“險惡”,但確實一瞬間就把錘子打落了神壇;

滴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獲得自動駕駛許可證固然可喜,但是在國內卻是“第二次”被ofo拒絕;至於周杰倫的新歌《不愛我就拉到》,這一次不再那麼注重雕琢“詞曲”,總有一股揮之不去廉價的味道;最後,谷歌在今年的I/O開發者大會上透露,想讓用戶少使用它的產品,卻僅僅只是害怕自己重蹈Facebook的覆轍。

我們不難看出即使是銷量最好的IPhone X也沒能挽救蘋果的頹勢;瑞幸“碰瓷”星巴克明顯有些操之過急;羅永浩以一己之力拔苗助長讓錘子從手機進入工作站時代;微軟發佈會的時間如此湊巧卻僅僅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滴滴在牆外開花牆內卻是一片狼藉;周杰倫在《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等流水線造型模式的圍剿下難免有些“不太舒服”;至於谷歌明顯就有些“因噎廢食”?

以上種種,無不證明著不管是爆款黑馬、社交巨頭、出行首選、自媒體人,還是國際馳名商標、網紅品牌、情懷大師、還是流量明星,他們都在“焦慮”。

這種焦慮一方面固然是互聯網流量的枯竭逼迫大家“動起來”譁眾取寵尋找新的解決辦法;另一方面就是互聯網架構的固化讓越來越多的人以及企業陷入了資本和市場博弈的戰場。

一方面是2進制64位操作系統下的互聯網已經被互聯網新秀和傳統巨頭以及那些夾縫求生的創業企業“蠶食乾淨”;另一反面就是微博旗下的網紅、微信旗下的自媒體以及今日頭條旗下的抖音號都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被大企業、MCN機構以及個別自媒體人填滿;面對大企業、MCN的規模化渠道化運作以及大量資源的傾斜,在這些新生態平臺新人也只能“絕地求生”。

於是這一波大企業像八爪魚一樣“打劫”流量、MCN有流量卻被商業化綁架、自媒體人只能苛求流量的“大焦慮”時代就已經形成了。

那麼,在這個“全民焦慮”的大時代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克服並且擯棄這種焦慮呢?

西方哲學史上有過這麼一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個問題放在現在最適合不過。只不過在這個互聯網人士普遍焦慮,因為流量迷失初心的大環境,我們或許也該換一種姿勢?

第一:我是誰?你能為用戶提供什麼

互聯網的到來確實降低了信息溝通的成本,也在某種程度上完成了資本和資源的全球戰略以及重新分配。但是互聯網的誕生不只是對於傳統行業“掠奪性”的顛覆,它對於互聯網原生世界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方面,互聯網降低了時間和空間的溝通成本;但另一方面,互聯網的出現卻給資訊、社交、購物等這些“生活軟件”提供了有形的介質;類似於手機、電腦等各種處理終端的出現讓互聯網“物化”成為了人類不可或缺的生活需求。

但也正是因為互聯網原生世界社交、購物等對於現實世界的顛覆,才讓支付寶、微信、微博、抖音等這種生態孤島成為了現實。一旦它們搞不清楚自己的“界限”,企圖越界,不是每一個都能像支付寶一樣連接生活繳費,像微信一樣成為大雜燴。

支付寶不是沒嘗試過社交,校園日記&白領日記的失敗徹底斷了支付寶的念想。但是微信在微信紅包成功之後,小程序就一直被寄予厚望,知道他們發現小遊戲才是自己的核心。

微博在2015年的第二次重生,只不過是因為它找到了“弱社交鏈”的軟肋,腦殘粉和追星。

抖音雖然在2018年迅速躥紅成為風口之後帶來了龐大的流量,但是就算它給自己賦能打通電商按鈕,普通用戶也很難通過擦邊(不專業的)視頻廣告買單。

而這四者裡面最焦慮的莫過於揹負著今日頭條變現壓力而“病急亂投醫”的抖音。

第二:我從哪裡來?你秉持的初心是什麼

創業者總喜歡說什麼不忘初心,尤其是當企業陷入畢竟又或者是公關風波的時候,不忘初心似乎總能夠振奮人心。

但是就像在週一的文章《潘亂挑起馬家事,二更驚醒夢中人》中說的,亂花漸入迷人眼,發展和增長很容易就能讓一個人一家公司走上“歪路”。

最具代表的當然就是比特幣,雖然我們無法否認比特幣存在的“價值”,但是這種價值明顯沒有貨幣屬性,它只是區塊鏈的一種應用場景。而且對於很多人鼓吹的區塊鏈就是未來的互聯網,明顯這種效率低下、繁冗,51定律的網絡結構就有很大的缺陷,它不符合互聯網“信息高效率低成本”的傳播法則。

在這裡我們並不鄙視瑞幸“碰瓷”星巴克,我們也不眼紅羅永浩繼續拿蘋果出來作文章;但是如果瑞幸忘了自己的初心,只是想給大家在咖啡上的另一種選擇變成了現在的二選一的話;以及羅永浩一直盯著蘋果“閉門造車”卻忘了微軟的Surface就開始“大言不慚”,這多多少少就有些缺憾。

雖然作為互聯網公司,我們為用戶提供的產品和功能很可能一直都在變,而初心也並不意味著“一塵不變”,但是如果你只是想打著“不忘初心”的旗號來愚弄觀眾的話,難免就會弄巧成拙。

第三:我要到哪裡去?你的產品價值觀是什麼

不管是百度、攜程,還是滴滴又或者是今日頭條和快手,算法至尚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沒錯,但是百度的競價排名、攜程的大數據殺熟、滴滴的安全問題和今日頭條和快手的未成年孕婦等問題,算法在某種程度上只是“某一小撮人在某種價值觀的導向”;尤其是對於今日頭條和快手這種興趣引擎,它們會在某種程度上放大情緒的傳播。

而在2016年百度就開始押寶,全世界跟上的“人工智能”這一塊,它在某種功能程度上卻是能夠解放出人類的時間和空間,但是它在某種程度上也幫助人類決定和決斷,能夠更大更快更高效的影響人的決定;在這裡,算法沒有對錯明顯不成立,因為算法也有價值觀。

雖然現在談“人工智能”未免有點遠,但是對於這一種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們確實需要足夠的思量。

對於未來是像App生態一樣的覆蓋各種興趣領域的人工智能平臺,還是屬於個人的超級人工智能終端,很可能未來它就是我們在互聯網世界的通行證;萬一算法有某種傾向,這和《黑鏡》又有什麼不同?

更近一點,說回每一個移動時代的App孤島,社交關係和興趣關係本身就是最原始和最低效的組織形式;內涵段子被封可見一斑。

最後,不管是因為趨勢還是大環境使然,一個產品能夠生存下去最大的要素就是你能夠繼續為用戶提供獨家特色的東西,秉持初心才不會讓你迷失方向,確定正確的價值觀才能讓你乘風波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