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三國機密》中皇后伏壽之死有好幾個版本,您更相信哪個說法?

推薦:

《三國機密》中皇后伏壽之死有好幾個版本,您更相信哪個說法?

【作者簡介】 段生軍 甘肅民勤人,《作家薈》《寫乎》簽約作者,《中外文藝》特邀作者。一個閒暇時喜歡讀書碼字的人。

近日有一部熱播劇《三國機密》,深受網友歡迎,裡面的女主角是漢獻帝的第一任皇后伏壽。

在電視劇中,皇后伏壽不再是那個倍受凌辱的皇后,編劇和導演讓她經歷了一段美好的情感。漢獻帝死了,他的孿生弟弟劉平進入宮中,繼續著漢獻帝的夢想,同時皇后伏壽愛上了劉平,兩人卿卿我我,朝朝暮暮相處。中原局勢穩定了,劉平急流勇退,帶著心愛的女子伏壽,隱身民間,行走江湖,懸壺濟世。

《三國機密》中皇后伏壽之死有好幾個版本,您更相信哪個說法?

這樣的結局,是眾所期盼的結局,也是善良的人們對弱者給予的美好生活的嚮往。真實的歷史,果真是這樣嗎?

一、第一個版本:《三國演義》版本

在《三國演義》中是這樣寫的:曹操進宮去拜見漢獻帝,隨身帶著劍,當時皇后伏壽正好在場,看見曹操氣勢洶洶的樣子,就有點害怕。

曹操沒有理睬皇后伏壽,而是向漢獻帝告狀說:“皇上,孫權、劉備各霸一方,各自為政,不尊重朝廷,不把您放在眼裡,您說怎麼處理這些逆臣?(孫權、劉備各霸一方,不尊朝廷,當如之何?)”

漢獻帝聽後,無可奈何地對曹操說:“怎麼處理他們,你看著辦吧!(盡在魏公裁處)”

曹操一聽,頓時大怒,對漢獻帝不客氣地說:“皇上您這麼說就不對了,讓外人聽了後,外人會說我在欺負您老人家呢!(陛下出此言,外人聞之,只道吾欺君也。)”

《三國機密》中皇后伏壽之死有好幾個版本,您更相信哪個說法?

漢獻帝早已窺出曹操的野心了,可是他又無能為力,只好說:“你若肯幫助我,就輔佐我,我就感激涕零了;如果你不肯,我也就只好聽天由命了。”

曹操聽完漢獻帝的話,勃然大怒,對漢獻帝怒目而視,然後再沒說話拂袖而去。

曹操離開後,左右近侍對漢獻帝悄悄地說:“最近外面傳聞說,曹操想自立為王,今日舉動完全可以看出曹操的野心來,他將來一定會篡位的,皇帝您要小心啊!”

漢獻帝和皇后伏壽聽完抱頭痛哭了一場,然後伏壽皇后對漢獻帝說:“我的父親付完曾有誅殺曹操的心思,不如現在我給我父親寫信一封,告訴他,有機會把曹操殺了,省得留下後患(妾父伏完常有殺操之心,妾今當修書一封,密與父圖之)”。

伏壽皇后寫好信後,派人給她父親送信的過程中,不幸事情敗露,這封信落到了曹操手裡,然後曹操下令命尚書令華歆和郗慮去皇宮抓捕伏壽皇后。

《三國機密》中皇后伏壽之死有好幾個版本,您更相信哪個說法?

伏壽皇后聽到曹操派人來抓她,就緊閉門戶匿藏牆壁中,結果被華歆伸手給牽出。當時漢獻帝就在外殿,郗慮坐在他身旁。當伏壽皇后被披頭散髮帶著經過漢獻帝面前時,伏壽皇后向漢獻帝求救說:" 皇上,求您救救我吧?"

漢獻帝望著自己深愛的女人被拖出去斬首時,心再次被撕裂,鮮血滴滴,可是無可奈何,只是無能為力地說:"我連我自己的性命都難保,我能有什麼辦法救你呢?!"

於是曹操將伏壽皇后下於掖庭暴室亂棍打死,還把伏壽皇后的兩個兒子也處死了。

二、第二個版本:史書之說

《三國演義》中伏壽皇后的信還沒送出宮就被曹操搜走了,它和史書的記載有一定的差距。《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伏壽皇后的信中只是提到漢獻帝因為董承被殺而怨恨曹操,言辭十分惡毒,而不是要其父謀劃剷除曹操。再說這封信是建安五年寫的,伏完是在建安十四年去世的,直到建安十九年曹操才發現了這封信。

《三國機密》中皇后伏壽之死有好幾個版本,您更相信哪個說法?

再看曹操的履歷表:建安十七年曹操就稱魏公了,建安十八年開建魏國,建安十八年七月份,曹操開始修建魏國的社稷和宗廟,並且讓漢獻帝娶了自己的三個女兒,全都被封為貴人。

接著魏國建立好了,建安十九年正月曹操首次舉行籍田親耕儀式。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11月份伏壽皇后因為她的已故父親屯騎校尉伏完的一封信而犯罪,上面說到漢獻帝因為董承被殺而怨恨曹操,言辭十分惡毒。

此信不幸外洩,伏氏被廢黜處死,他的兄弟也無一倖免。也就是說伏皇后是代漢獻帝而死了,接著在建安二十年正月漢獻帝立曹公的二女兒為皇后,難道曹操是想讓伏壽皇后挪位置嗎?沒這麼簡單吧,一封隱藏了那麼多年的信,就一點作用都沒有。雖然伏完建安十四年就死了,可是伏完真的沒有做點什麼嗎?伏家謀劃了十四年的計劃,是不是威脅到了曹操?

曹操誅殺伏壽皇后或許和這件事有關。

《三國機密》中皇后伏壽之死有好幾個版本,您更相信哪個說法?

三、第三個版本:史學家之說

民國史學家呂思勉對伏皇后被誅殺一案存有不同看法,他認為以曹操的地位和氣魄不會簡單的因為伏壽皇后給其父親的一封有詆譭他之言的信而加害與她,而且漢獻帝也不會因為董承被害而遷怒曹操(董承本身也不是靠得住的忠臣),認為這個案件背後一定另有原因,而且背後的事情很大、不便於記載到正史之上。

呂思勉推測認為伏壽皇后有一個通盤的政治計劃而且事關大局,因此曹操不得不動手。

伏壽皇后的死因經過民國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的分析,成了一件非常有爭議的事情,或許這也是三國最大的機密之一。

《三國機密》中皇后伏壽之死有好幾個版本,您更相信哪個說法?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