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史書上記載的,就是真的嗎?

木子樹下看歷史


這個並不一定的,歷史都是由勝利的一方書寫的,難免會有抹黑的嫌疑,更何況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裡,還有很多時候是沒有歷史記載的,早期的時候甚至連文字都沒有,後人在寫歷史的時候根本無法考證,所以對於早期的歷史很多都帶有傳說的性質在裡面,真實性可想而知。

在古代還沒有出現紙的時候,人們基本上是在竹簡上書寫文字,而竹簡不方便攜帶,也不易保存,經常都會造成很多文獻丟失的情況,再加上我國從秦朝開始就實行“焚書坑儒”,後來的歷史上又出現過很多次,所以導致很多的歷史都是不完整的,甚至出現偏差,同一件事出現了很多版本都是常有的事。

我國在還沒有出現史官以前歷史都是由個人書寫的,所以難免出現侷限性,後來國家專門成立了史官部門,才有了官方記載的正統歷史,然而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為了更好的統治國家,經常都會抹黑前朝的歷史來宣揚當代朝廷是多麼多麼的美好,這就更加讓人懷疑某些歷史的真實性。


源始緣終


你好,我是眉畫張敞,我來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史書上的記載,有一部分是真實的,就像歷史界有句行話:“你永遠無法達到真實,只能無限地接近它。”


一、哪些東西較為真實?

1.歷史人物,特別是有史書記載以來的人物基本是真實的。

2.大的歷史事件,比如皇帝登基、戰爭、叛亂、自然災害等是真實的,大的歷史事件的時間和地點會比較真實。

3.國家法令、政策、改革措施等。


二、哪些東西不真實?

1.一些不應為當事人之外的人所知的情節。編史者站在上帝視角,用文學色彩較濃的文字進行的描述,往往不夠真實,這個在《史記》中表現較為明顯。

2.一些年代久遠的人物和事件。比如現在爭議較大的“夏朝的存在與否”這個問題。另外一些事件的意義和影響不夠真實。總之,越久遠的歷史越不可信。

3.一些較為隱秘或者牽涉到統治階級的醜聞、統治者名譽、不利於國家統治的歷史。三、史書為什麼會失實?

1.史書是為統治階級編寫的,是為統治階級的統治服務的。個人編史往往是違法的,所以不利於統治階級的內容是不允許出現的,或者是改頭換面出現的。

2.編史者是有個人感情與好惡。編史者會美化自己喜歡的人物或事件,而對自己不喜歡的人物或事件進行醜化,斷章取義,甚至顛倒黑白。

3.由於當時通訊和統計等手段不發達。很多史實是根據野史和前人著作編撰的,甚至來源於編史者蒐集的軼聞舊事,甚至是傳說流言,肯定會導致史書失真。

4.中國歷史上的多次焚書和修史對史書的真實性也有很大的影響。本來歷史是可以通過互相佐證來接近真相的,但是統治者的焚書,讓很多野史、筆記毀掉,讓很多不利於統治階級統治和形象的東西被刪除和篡改,讓史書更加失實。


總之,“盡信書不如無書”,史書也只能讓你瞭解部分歷史的真實。我們也要抱著存疑和考證之心去讀史,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你解決問題。


眉畫張敞


馬未都經常說:歷史沒有真相 只殘存一個道理!

確實!沒有任何一本史書是可以完全相信的,

史書 畢竟也是人寫的, 而歷史大多是後世寫前世 當朝寫前朝!難免會受個人感情及朝廷政治需要的影響!

我覺得讀歷史有三個必備的因素

第一

存疑不存惑

無論哪本史書 任何史實我們都是可以問一句,也應該問一句真的嗎? 這就是存疑!但既然存疑那就應該去客觀證明, 而不可憑個人喜好甚至直覺去定論 ,甚至更不能為了反對而反對 人一旦刻意就會很容易犯錯 ,要推翻一個說法 往往需要幾個甚至十幾個證據去證明 否則只會落個一知半解有失偏頗!

第二

證有不證無!

! 讀史書我們可以懷疑 駁斥 推翻 只要有證據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但唯一不可以的就是 ‘這事兒不可能’或者‘根本不存在’

要知道我們研究歷史最主要的兩個途徑就是 史書和實物!而獲得實物的最主要方法 就是考古!即使現在鐵證如山的歷史事件 ,沒準哪天挖出來個墓碑 ,刨出來個竹簡 一兩句話就把這事兒推翻了! 又沒準兒挖出來個夜壺,都可能牽扯出另一段歷史!.

第三

看史不聽史!

當然這句話不是說不能聽別人講, 相反 要想研究歷史必須要多聽各家言論 尤其是一些權威大師 各個領域的專家 ,都是必須要多聽多問的!但

更重要的是看,因為歷史觀的形成是需要積累的 但如果只聽別人說 而自己不去看 那最後形成的也只能是別人的觀念,最後落個蕭規曹隨就有些可惜了!






費率特


史書上的記載並不一定是真的,但也並非子虛烏有、憑空杜撰。

即使在正史中,時間、地點也不一定就100%地準確,對於事件的描述或表述,也肯定摻雜了記錄者的某些有目等個人因素。其中也可能有來自外部環境的干預或影響,難免有杜撰、製造之嫌,更何況所謂的野史了。反觀從歷史中流傳下來的文學、藝術作品,尤其是詩歌,在某種程度上到顯得靠譜得多。那些個人色彩及其強烈的文藝作品就像自歷史長河遺落碎片,雖不完整,但起碼自它們誕生的年代,因容易引發共鳴,才得以世代相傳、流傳;並非制度之手筆的編纂。既然史由後入所記,那已逝的風月與塵囂在時間撲朔的風中,已迷離成遙不可及的不確定以及靠想象與演繹架構而起的亭臺樓榭……

就拿《史記》為例

司馬遷寫《史記》,主要資料來源是他之前的史官記錄,這些記錄真實不真實是沒人知道的,或者說哪部分真實那部分不真實也是沒人知道的。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已經經過了大量的篩選工作,認為記載不實的都不引用,但是肯定不能去偽存真。從秦始皇到漢武帝時期,真實度應該能高一點,但是也不能說完全真實,因為歷史都是由人記載的,記載的歷史會受到記載人主觀感受的影響,所以有時候基本歷史書記載的同一件事情過程或結果不一樣。所以《史記》記載的歷史並非完全準確。


奉史為師


史書上記載的內容,肯定有假的。

以大名鼎鼎的《史記》為例,司馬遷在高祖本記中,明確的記載了劉邦的親爹,是一條蛇,還是一條白色的大蛇!同時,劉邦的親爹還積極響應、現身說法,在多個公開場合多次說明,劉邦不是自己的親兒子,而自己,帶的是綠帽子。

這就是史書上的高級黑!

鑑於這種史料,實在是爛得厲害、假得出奇。也讓後世的人都知道了,司馬遷確實很苦,如何說實話,那是會掉腦袋的。也讓漢武帝的暴君形象,昭然若揭。

然後再說說李世民。當李世民在位的時候,他要求看看史官寫的材料,看看史官是怎麼寫自己的。按照制度設計,為了約束皇帝的行為,皇帝本人,是不能看史官怎麼寫自己的。這個制度,本來就很假,因為皇帝的兒子,可以看到這些材料的,如果不往好處寫,皇帝的兒子也不答應。

就這麼一個很微弱的約束,李世民也不願意接受。

他前後找了史官三次,前兩次,史官都沒答應給他看,到了第三次,終於還是看到了。這段歷史被記載下來,也是史官在甩鍋。因為給李世民看到的內容,肯定是經過大量修改、美化後的結果。唐朝的史官,也想多活幾年,或者是活好一點。

李世民這樣做的結果,讓滿朝文武都大吃一驚,人人都嚇壞了,就連魏徵這種,以敢於說實話著稱的官員,都趕緊寫文字,肉麻的吹捧李世民。

魏徵撰寫的《醴泉銘》,狠狠的吹捧李世民。“說他二十歲就從事統一天下的活動,三十歲便做了億萬百姓的君主,……皇帝捨身以利天下黎民,風裡來雨裡去,一心為百姓著想,憂國憂民積勞成疾,皮膚和堯帝一樣變成了乾肉,手腳上的繭子超過了大禹。 李世民功勞高於大舜,勤勞勝過大禹,空前絕後,超過了三皇五帝。……”

皇帝閱罷,高興得很。

在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的時候,乾脆就直接說明,本書就是歷史經驗合集,供統治者借鑑使用,順便,還附帶了中國歷史。

盡信書,不如不讀書!所有的歷史,都可以看作,是寫作者眼中(或者是飯碗裡)的世界。

特別再補充一點,歷史不會指引未來,我們的老祖宗,根本不會從墳頭裡,顫顫巍巍的伸出手來,給我們指引未來。


圓窗觀點


1:由於年代久遠,對古代的事件人物的相關認識,我們只能通過古人遺留下來的記載來獲得。

2:秦代開始正史記載的準確性還是很高的,至少在沒有其它佐證證明它是假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本著尊重歷史的原則來相信。

3:而關於先秦史,我們可以抱著懷疑的態度去研究它裡面的事件人物,畢竟秦始皇焚書以後所有的先秦史料幾乎都是靠口口相傳得來的,並無史書為證。

4:歷代還有許多個人記載的歷史和民間的野史這些,我們可以經研究考量後選擇性的相信。

5: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不管正史野史有值得懷疑的地方,我們都可以,都應該去求證,去考量。




南公懿


史書指古籍中專門記載歷史的書,在四庫分類之中就是史部。早期的史書都是以編年史的形式存在,晉朝太康年間汲冢出土的《竹書紀年》也是編年體。東漢末年,荀悅撰成《漢紀》,開創了編年體的斷代史。

史書發展

中國西周末年各諸侯國已有歷史記載,如晉國之《乘》、鄭國之《志》、楚國之《檮杌》、魯國之《春秋》等,《墨子》裡面說墨翟曾見過“百國春秋”。

早期的史書

都是以編年史的形式存在,晉朝太康年間汲冢出土的《竹書紀年》也是編年體。東漢末年,荀悅撰成《漢紀》,開創了編年體的斷代史。北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鑑》,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編年體的優點是方便考查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瞭解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繫,還避免敘事重複,《資治通鑑》的成功開創了撰寫編年史的高潮。陳寅恪曾說:“中國史學莫盛於宋。”。編年體盛行起來,從而產生了綱目體與紀事本末體,梁啟超以為:“蓋紀傳體以人為主,編年體以年為主,而紀事本末體以事為主。夫欲求史蹟之原因結果以為鑑往知來之用,非以事為主不可。”

范曄撰著《後漢書》時曾對紀傳體和編年體進行過比較。他說:“《春秋》者,文既總略,好失事形,今人擬作,所以為短;紀傳體,史班之所變也,網羅一代,事義周悉,適之後學,此焉為優,故繼而作之。”張輔根據《史記》、《漢書》字數多寡來評價作者,“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所以認為《史記》優於《漢書》。幹寶《晉紀》,“其書簡略,直而能婉,鹹稱良史。”

袁宏談及寫作動機說:“予嘗讀後漢書,煩穢雜亂,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為《後漢紀》。”袁山松撰寫《後漢書》,他總結說:“書之為難也有五:煩而不整,一難也;俗而不典,二難也;書不實錄,三難也;賞罰不中,四難也;文不勝質,五難也。”

杜佑推出《通典》後,史書增加了典制體,又衍生了會要體。

章太炎在《中國通史略例》主張以《表》、《典》、《記》、《考紀》、《別錄》等五種體例來撰寫歷史;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主張以《年表》、《載記》、《志略》、《傳志》四種體例撰寫歷史。

梁啟超在《新史學》將史籍劃分為十種二十三類,即正史(官書、別史)、編年、紀事本末(通體、別體)、政書(通體、別體、小紀)、雜史(綜記、瑣記、詔令奏議)、傳記(通體、別體二)、地誌(通體、別體)、學史、史學(理論、事論、雜論)、附庸(考據、註釋)等。

史書分類

按真實性分類

正史:以紀傳體、編年體的體例,記載帝王政績、王朝歷史,人物傳紀和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等諸方面情況的史書叫正史。如,通常所說的二十四史。除少數是個人著述(如司馬遷的《史記》、范曄的《後漢書》、陳壽的《三國志》、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外,大部分正史是由官修的。

別史:主要指編年體、紀傳體之外,雜記歷代或一代史實的史書,如《東觀漢紀》、《東都事略》、《大金國志》以及《通志》等史書都屬於別史。由此可見,別史實際上是正史類史籍的重要補充部分,猶正史之別支,所以《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別史類敘》中才有“猶大宗之有別支”的說法。由著名學者創作的,有時與雜史難以區分。如《漢晉春秋》。

雜史:只記載一事之始末,一時之見聞或一家之私記,是帶有掌故性的史書。它不同於紀、傳、表、志等體例齊全的正史,也不同於關係一朝執政的別史。它不受體例限制,博錄所聞,雖雜荒疏淺,卻可彌補官修史書的疏漏與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類別。

野史:有別於官撰正史的民間編寫的史書。

稗史:通常指記載閭巷風俗,民間瑣事及舊聞之類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類鈔》,近代人徐珂的《清稗類鈔》。有時也泛指“野史”。

按體例分類

紀傳體:紀傳體史書創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它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用“本紀”敘述帝王;用“世家”記敘王侯封國和特殊人物;用“表”統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書”或“志”記載典章制度;用“列傳”記人物、民族及外國。歷代修正史都以此為典範。又如《漢書》。有個別的正史沒有書或者志,比如《三國志》

編年體: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順序編寫,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繫。以編年體記錄歷史的方式最早起源於中國。如《左傳》、《資治通鑑》等都屬於這一類。《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紀事本末體: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這種體裁的特點是以歷史事件為綱,重要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順序編寫。現有九部紀事本末體的古籍。

國別體:國別體史書創始於《國語》。國別體史書是一部分國記事的歷史散文。分載多國曆史。如《戰國策》都屬於這一類。

按時空分類

通史:連貫地記敘各個時代的史實的史書稱為通史,如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因為他記載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代,歷時三千多年的史實。

斷代史:記載一朝一代歷史的史書稱為斷代史,創始於東漢班固的《漢書》。二十四史中除《史記》外,其餘都屬斷代史。

按學科分類

記載各種專門學科歷史的史書稱專史,如:經濟史、思想史、文學史、史學史等。

史書未必一定能如實紀錄歷史,而是收集各地事件,再編集成書。

中國王朝歷史的真實性一直受到質疑,被指是統治者的治國工具。

劉知幾稱之:“自戰國以下,辭人屬文,皆偽立客主,假相酬答。”

其中有諸多不合理或以神鬼描述的文字,如皇帝未出生便有龍氣包圍之類。而在當時修書時皇帝必定會對史官加以控制,增加奉承之說話,刪除負面事件,如唐太宗的皇位問題。而後代的皇帝亦會對前朝的歷史加以篡改,以保證江山正統,清朝的歷史則被指是褒揚滿族對中國的貢獻。

即便在現代,不論資訊如何發達,也常常出現消息被封鎖的情況,所以學者認為史書中也有不少虛構成分。



凝祥聚瑞


司馬遷的史記是建立在歷史遺留下的記載--史書,以及民間的一些傳聞,我們叫他為素材,經過大量的考證,分析,推測。才成就了之後的《史記》

但不乏其中有司馬的個人思想感情因素在其中,只是說《史記》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全面,也是比較能為眾多學人所接受的一部歷史記載書籍。

現在很多學者都在對其中的一些記載抱有懷疑態度,其中有些的東西還待後人進一步考證。但是說實話,《史記》真的是一部很偉大的著作。史記裡也有事實錯誤,自相矛盾的。而且有些事件太過久遠,有些事情太過深密,到太史公那裡,失實也是有可能的。

  司馬遷治史的態度本身相當嚴謹。


戰鬥大黃蜂


史書上記載的,就是真的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是也不是。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史書真假摻半。

史書一般是古代史官或民間散人記錄編纂出來的,有官方記錄的也有野史演義的,你說哪個更權威,這個說不好,有時候對正史的研究也要結合著野史去看。

在古代,官方的史官主要分為兩類,分類記錄類和編纂類

前者主要隨侍皇帝身邊,記錄皇帝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但是皇帝是否真的能做到不去閱讀修改這些內容嗎?

回答是不能。

就算英明神武的唐太宗也做不到不對史官的記錄進行干涉,唐太宗在位期間不止一次要求查看國史和起居注,原因說是為了改正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這種行為本身就是違規的,現在很多人認為唐太宗有修改玄武門的記錄,刻意將自己塑造成遭太子李建成打壓的弱勢對象。

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官方歷史,比如說唐修隋史,有刻意抹黑隋煬帝的情況;清修明史,也有刻意隱匿“遼事”,隱匿對清廷不利的史實。

野史一般是民間編撰的歷史,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的,正史不敢寫的,野史會對它進行一些補充。

但是可信度上要大打折扣,畢竟很多部分都是捕風捉影的事。


北緯38度半


當然不一定是真的,史書可以說也是一種歷史現象,史書的發展概括起來可以分一下幾個階段。

1.史書的出現。這個時候人們簡單的記錄下一些當地的事,這個還不能成為史書,頂多類似於地方誌。等到有人把幾個地方的志聯繫的統一抄錄,才算是史詩,這時候的事實比較客觀。

2.史詩受當地學著的重視,這個時候學著對史詩有一定的認知,認為很重要,有公信力,此時的史也有很高的真實性。

3.史詩收君王勢力的重視,由官方組織編纂,這個比較規範,但必然代表了官方的立場,歌功頌德之類的不會少,分事情,自然現象,大災大難有一定客觀性,為什麼說是一定的客觀性,比方天降祥瑞之類的當然不是很可信了。對於社會現象,只能說代表了階級意志。

4.史詩非常規範,已經成為統治階級的工具,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些人有著令人敬佩的精神,冒著殺身之禍客觀真實的記錄歷史,也反映了這個時期的史書真實性,肯定有真的,但是必然是經過加工的,不排除有某一段完全客觀真實的。

5.社會高度發展。形成了完整的記錄史的道德規範,被人們遵守,也倍加受人重視,這個時期客觀真實性強的多,但是也有可能會出現虛假的,被篡改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