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跌宕起伏大器晚成的一生

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耳,青年時期被流放到蒲城,四十三歲被父親追殺逃出晉國避禍,周遊列國十九年,漂泊半生,嚐盡人情冷暖,六十二歲才得以回國上位,之後

僅用了短短几年時間,先後平定周王室之亂,擊敗楚軍,於踐土大會諸侯,被推為盟主,從此奠定了晉國的大國地位。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跌宕起伏大器晚成的一生

史書記載公子重耳身體有殘疾,肋骨是相連的,眼睛瞳孔也是重疊的,身體異於常人,自幼就被許多人認為這是聖人的氣象,他少年時期就喜歡結交德行賢良的人,與五個才華過人的賢士成為推心置腹的朋友。這也讓重耳禮賢下士的美名在晉國流傳,受到臣民擁護。

重耳晚年問鼎春秋五霸,究其原因,是有眾多賢人輔佐追隨,不離不棄,也是晉國內無明君禍亂不止,是天命所歸機緣巧合,也是諸侯國各懷鬼胎被重耳利用。我們撥開迷霧,一覽其中撲簌迷離的過程。

  • 第一階段:驪姬亂政,駐守蒲城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跌宕起伏大器晚成的一生

公元前666年,驪姬受到晉獻公寵愛,想讓兒子取代儲君將來繼承侯位,就賄賂大臣向晉獻公進言,說曲沃,蒲城,二屈三個地方是重要城池,需要派三位公子親自鎮守才能穩定民心,震懾外敵,從而保障國家安全,晉獻公聽從了,就讓太子申生鎮守曲沃,公子重耳留在蒲城,公子夷吾留駐屈地,只有驪姬和她妹妹的孩子留居都城。以此為起點,晉國宗室陷入內鬥時期,史稱驪姬亂政。

公元前656年,驪姬設計陷害太子申生下毒害父,有人對申生說,你先逃出去保命,大王以後一定會明白你的冤屈。申生回答,父王沒有驪姬,會睡不好,吃不飽,我跑了,驪姬必定獲罪受罰,父君老了經不起折騰,這不是我想看到的結果。況且,我揹負著害父罪名逃出去,誰敢收留我。於是申生自己上吊自殺了。

驪姬乘機又對晉獻公說,太子畏罪自殺,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都知道太子謀反這件事。二人得知被誣陷後連夜逃回各自駐地。晉獻公見二人不辭而別更相信驪姬,就派寺人披帶人去攻打蒲城,捉拿公子重耳,重耳對眾人說:“誰違抗父王的命令,就是與我為敵。”說完之後翻牆往外逃,寺人披趕上來用刀砍下了重耳的衣袖拿回去交差。重耳逃到了翟國避難。次年晉獻公又派人攻打屈地,捉拿公子夷吾,夷吾守不住就逃到梁國去了。

點評: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跌宕起伏大器晚成的一生

這一系列事件證明驪姬是做了周密計劃的,先抓住晉獻公弱點,找了一個完美的藉口調虎離山,邊緣化三位公子。而晉獻公也覺得自己的兒子大了,讓他們去外地守城畢竟比用外人放心,還能讓他們歷練一下。

等到驪姬兒子長大了,驪姬一計離間了晉獻公父子三人關係,害死太子申生,逼走重耳和夷吾,為兒子奚齊奪位掃清了障礙。晉獻公老邁昏庸,對申生猜忌心重,才會中計相信驪姬,而申生愚忠丟掉性命。重耳此時已經顯示出了過人的智慧,臨走時不反抗,留下一句話讓國人明白他的冤屈和忠誠,給晉國人留下賢明的印象,為以後擇機回國做好了鋪墊。追隨重耳流亡翟國的有五位賢人,這年重耳已經四十三歲,在翟國娶妻生子,暫時安頓下來。

  • 第二階段:
    獻公病逝 晉國內訌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跌宕起伏大器晚成的一生

公元前651年

晉獻公病逝,託孤荀息,驪姬之子奚齊即王位,太子申生黨羽,舊臣裡克等人趁機聚眾作亂,公然在靈堂之上刺殺幼主奚齊,荀息第二天又擁立更小的公子卓子為王,裡克等人在朝堂殺死卓子,又把驪姬活活鞭打致死,然後眾人派出使者迎接公子重耳歸國繼位。

重耳接到使者後推辭不受,說道:“我違抗父王君令逃了出來,本是死罪,父王過世我又沒有按照兒子的禮節治喪守孝,哪裡還敢妄想繼位的事情,你們還是找別人繼位吧。”裡克只得再派使者通知夷吾回國即位,夷吾不放心,以劃分河西土地給秦國來換取秦國支持,並承諾分給功臣裡克封地,內外安定之後才回國。

公元前650年夷吾歸國即位,史稱晉惠公,他不但沒有兌現給秦國和裡克土地的承諾,還殺死裡克及另外兩位德高望重的大臣,由於失信失去了民心,很多人對夷吾心存不滿。

公元前643年,晉惠公擔心有人支持重耳回國爭奪王位,對自己構成威脅,就派寺人披帶人去翟國追殺公子重耳。此時重耳已經在翟國生活了十二年。

點評:

晉獻公一過世報應就來了,驪姬作惡多端,激起公憤,不僅害死了自己的孩子,也丟掉了自己的性命,處心積慮謀劃的王權,也歸屬於別人。

公子夷吾意外成了受益者,但他繼承王位卻不知道好好珍惜,得罪了扶他上位的朝中重臣,得罪了幫他安全回國的友邦,還失去了信譽和民心。其實他是處於一個兩難的境地,如果兌現承諾,把土地分給秦國,就等於為了王位賣國求榮,有可能招致殺身之禍。分封土地給裡克,是壯大了大臣的勢力以後更無法控制,所以說福禍相依,公子重耳正是明白這個道理,覺得不是時機才推辭不受。

公子重耳在這一階段,雖然身在他國卻平安無事,國內朝中勢力爭鬥不休,雖然說驪姬一派已經被剷除了,但是朝中大臣黨爭暗流湧動,兩個繼位公子接連被殺,如果此時回去很有可能成為別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外圍還有夷吾和其他國家虎視眈眈。

如果以流亡公子的身份出行,繼續結交其他國家,不但可以近距離了解其他國家的情況,爭取到外援政治資本,還能保障人身安全,博取國人的同情心,讓晉人更加懷念重耳。試想,誰會去加害一個流浪公子,不喜歡的話大不了不接待罷了。

  • 第三階段:周遊列國,秦晉之好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跌宕起伏大器晚成的一生

重耳在翟國得知夷吾要派人來殺他,匆匆拜別妻兒,又帶領手下開始長達七年的漂泊生活,他先後交好齊國、楚國、秦國三個大國,並受到這三國的禮遇,還與齊國秦國宗室政治聯姻,娶了齊姜和五個秦王皇室女子,展現了超人的外交智慧。

流亡期間重耳等人也遭受了衛國、曹國、鄭國輕視冷落,嚐盡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但是重耳能聽從手下建議,忍辱負重繼續前行。

公元前637年九月,晉惠公夷吾病逝,夷吾留在秦國作為人質的兒子,拋棄秦女潛逃回國繼位,史稱晉懷公。晉懷公擔心重耳回來復辟,殺死了重耳的外公狐突,進一步得罪了朝中大臣。

晉惠公晉懷公父子先後三次失信於秦國,此時秦穆公得知公子重耳流落楚國,有意結好重耳助他奪位以結秦晉之好,就派人去楚國邀請他到秦國,楚王樂得做這個順水人情,就告訴重耳,:“楚國距離晉國遙遠,我無法幫你,秦國緊鄰晉國,而且秦王久聞公子賢德,有意助你完成大業,現在正是你大展宏圖的時候。”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跌宕起伏大器晚成的一生

重耳來到了秦國,受到秦王優待,秦王同時把五個宗室女子嫁給重耳,晉國大臣也都紛紛派人入秦告知重耳,如果他們回國願意做內應。秦王見時機成熟了,就派出三千人的衛隊護送重耳歸國奪位,晉懷公派出大軍迎戰,晉人見到重耳和秦軍居然不做抵抗,反而是晉懷公倉皇逃竄。

公元前636年,重耳入宮即位,時年六十二歲,史稱晉文公,隨後派人追殺了逃跑的晉懷公,和兩個謀反的大臣。

點評:

夷吾父子得罪朝庭大臣,失信於晉國臣民,不守諾言,屢次三番欺騙強大的秦國,無異於飲鴆止渴,自掘墳墓,重耳看似受制於人,任由秦王擺佈,任由諸侯小國欺凌,實際上是在不斷樹立自己和善不爭的君子形象,廣泛受到各方面的鼎力支持,最終得人心得天下。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跌宕起伏大器晚成的一生

晉懷公剛剛繼位立足未穩就殺死狐突,激起民憤和朝中動盪不安,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打開了重耳歸國的最後一扇門。重耳以六十二歲高齡迴歸,深受臣民擁戴,又有了豐富的遊歷閱歷,再加上強秦的大力支持,可以說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從此終結了晉國動盪不安的局勢,上下一心,使晉國進入強盛時期。

  • 第四階段:平周攻楚 會盟諸侯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跌宕起伏大器晚成的一生

晉文公重耳重用追隨自己流亡十九年的五個人,大力改革內政,安撫百姓。公元前635年,重耳抓住機會幫助周襄王平定了周王室子帶之亂,周天子感動不已,親自向重耳敬酒,分封土地,並讓他坐領諸侯盟主。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會同諸侯圍攻宋國,宋國向晉求援,晉文公採納狐偃意見,結盟齊國,進攻曹國衛國,迫使楚國回兵救曹衛,既解除宋國危急,又能以逸待勞,坐收漁利。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跌宕起伏大器晚成的一生

楚成王不想與晉國結怨,楚國大將子玉驕縱,瞧不上重耳,執意與晉國開戰,楚成王無奈之下分給子玉一部分兵力,自己回國了,這時重耳見秦、齊兩個同盟國各懷鬼胎,就採納先軫的意見,離間秦、楚、齊三國,然後激怒子玉,退避三舍誘騙楚軍進入伏擊圈,大敗楚軍,子玉帶著殘兵敗將逃回楚國,羞憤自殺。

晉文公大勝,仰仗兵威,解圍宋國,恢復衛國,曹國。公元前632年又以周天子的名義,召集諸侯會盟於踐土,奠定了晉文公霸主地位。

點評:晉文公上位之後勵精圖治,發展農業支持商業,快速壯大晉國國力,團結臣民,掃除亂黨,穩定了國內形勢。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跌宕起伏大器晚成的一生

重耳剛即位恰巧趕上週王室內亂,及時果決的出兵鎮壓,獲取了周天子賞識。不但分封領土擴大了疆域,還得到周天子支持,獲得安撫四方,懲罰諸侯的霸主權利。

外交軍事上重耳巧妙利用各諸侯國利益關係,公正處置別國爭端,對外樹立了軍威,征服楚國,震懾秦國齊國,保護並恢復了弱小國家,讓他們臣服聽命。通過這一系列舉措,終於在短期內完成了圖霸中原的宏圖大業,晉升到春秋五霸的地位。

尤其是退避三舍這個小插曲,本來是流亡楚國時說過的一句無關緊要的話,在戰場上卻被運用成了破敵計策,既完成了自己當初的諾言,先禮後兵取信於天下,又驕縱了對手,誘敵深入圍殲了楚軍,得以揚威於諸侯國,不得不說重耳行事詭譎狡詐卻令人無懈可擊。

孔子曰:齊桓公正而不譎,晉文公譎而不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