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奶奶育有八個子女,卻獨自生活直到九十九歲去世

我奶奶十九歲那年就嫁給了爺爺,爺爺在外打拼掙錢,奶奶在家相夫教子,他們那個年代沒有計劃生育,一生育有六個兒子二個女兒,我父親是家裡的長子,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我比最小的叔叔還大一歲。

1.奶奶的青年

農村有句話:半大小子,吃窮老子。試想想,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生活困難時期,每頓飯都是十口人吃飯,而且還是六個大小夥子吃,奶奶的日子是多麼的不容易呀!但奶奶是一個樂觀的農村小腳女人,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

這期間,奶奶的妹妹妹夫因車禍去世了,奶奶又收養了外甥來家,當作自己親生兒子撫養。

雖然生活過得很清貧,奶奶卻堅持讓八個子女和外甥讀書。我父親他們打小也都比較獨立孝順,一個個從學校畢業後,秉承“父母在不遠游”,都回到爺爺奶奶不遠處的城裡娶妻生子安了家,兩個姑姑也都沒有遠嫁。

我奶奶育有八個子女,卻獨自生活直到九十九歲去世

2.奶奶的中年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爺爺奶奶身邊的人越來越少,待小叔結婚時,爺爺已經六十二歲了,用爺爺的話說:他已經完成任務了,該清閒清閒了。所以,雖然爺爺奶奶跟小叔在一個院裡住著,平時也是各過各的,只有在過年時,全家人才會湊到一起,也是最熱鬧的時候,一大家子變成了二十五口人。

雖然人多,但奶奶從來沒有跟七個兒媳吵過架。一是兒子兒媳結婚後,還沒有出現婆媳矛盾時就分出去單過了。二是奶奶孫子孫女都不看,她說,這麼多我看不過來了,就一碗水端平,我誰的也不看。在當地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大家庭。

也許是常年勞累過度,爺爺在六十六歲突發急病去世了。我父親他們都想把奶奶接去一起過,但奶奶沒答應,非要獨自一人過。天天早起在院子裡蹓達,鍛鍊身體。沒事時,就今天去這家明天去那家看看,解解悶,這時候,奶奶已經四世同堂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平時無論誰家有事情,需要幫忙,奶奶總是第一人選,有求必應。奶奶也是一個勤快人,兒媳們的針線活不好。每年冬天,十個孫子,九個孫女的棉襖棉褲,都是奶奶戴著老花鏡親手縫製的,孫子孫女也都跟奶奶親,奶奶享受著天倫之樂。奶奶的身體也非常棒,有個頭疼腦熱的吃點藥就扛過去了。

我奶奶育有八個子女,卻獨自生活直到九十九歲去世

3.奶奶的晚年

記得奶奶八十七歲那年,奶奶被自行車撞倒了,腿部骨折,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我父親他們輪流值班照顧她,都覺得她這麼大歲數了,這下肯定起不了床了。沒想到,奶奶竟又奇蹟般地站起來了。

我父親兄弟幾個商量,不能再讓奶奶自己住了,想讓她一家待一個月,奶奶同意了。先從我父親家開始,結果奶奶只待了五天,說啥也不幹了。我母親問她為啥?奶奶說:我覺得你們的家都不是我的家。你們待我都挺好的,只是我自己不適應。你們也都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你們既要照顧你的一大家子,還要照顧我,這麼多人太累了,我耳聾眼花幫不上你們的什麼忙,就是一個閒人。再說,我跟你們的生活習慣不一樣,吃飯又慢,不如我自己在一邊自由。

我奶奶育有八個子女,卻獨自生活直到九十九歲去世

奶奶又開始了她獨身的生活,她的六個兒子加上外甥,實在不放心她,每人一天負責給她做飯陪她睡覺,哈哈,一週剛好輪一次。兩個姑姑也常來看望她,這時家裡人口已達五十八人。

奶奶真是幸運,在她九十歲時,又趕上了拆遷,奶奶主動要求要了一套60平的小二室自己過。她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不願意麻煩別人。

奶奶一直到九十七歲還能自理。這時已經五世同堂了。在九十九歲那年,突發急病,在床上躺了五個多月病世,送葬隊伍光自家就有六十四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