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袁绍并非短视:“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193年,由于李傕郭汜等人的内讧,汉献帝在朝臣的帮助之下逃出了长安,此时的汉献帝在人困马乏之下不得已发出了“勤王”的诏令,诏令各地的州刺史前往营救。此时袁绍集团的沮授、曹操集团的荀彧等人都已经看到了“汉献帝”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实惠,为此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都各自向自己的主公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就是所谓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的主张则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袁绍并非短视:“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单纯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和袁绍的差距在这件事情上则是一目了然:

  • 从曹操的角度来看他意识到了当时的汉室虽然衰微,天子形象虽然已然崩塌,可在那个大时代之下天子还是一杆大旗,至少当时的社会上还是有一大部分士人对汉室还是有敬畏之心的,所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主张可以为他带来巨大的利益,可以说此时的汉献帝就是一个送上门的“新手大礼包”。
  • 从袁绍的角度来看的话汉献帝当时登基之时他曾经是持强烈的反对意见的,此时他出面去救汉献帝对于他来说面子上也是挂不住,更主要的是他认为自己把汉献帝接到河北会让自己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倘若汉献帝下诏书令其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那么此时的他听还是不听呢,从袁绍的角度来说此时的“汉献帝”则是一个“烫手山芋”。

可以说两人在大局观上的利益考量不同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从大局观上来讲,曹操的确是更胜袁绍一筹,在争和不争的问题上他选择了争,抢先袁绍一步把汉献帝接到了许昌附近,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掌握着这张王牌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而袁绍在大局观上的利益考量由于过分的斤斤计较以至于他只看到了负面效果却并未看到正面影响,从而失去了汉献帝这张“王炸”。

也因为此点,后人常把袁绍和曹操二人作比较,以袁绍的目光短浅来衬托曹操在大局观上的雄才大略,可是看待历史并不能如此片面。的确,在大事上袁绍的确是经常犯糊涂,可是如果他真的是草包一个的话又怎么能够成为汉末第一诸侯呢?“挟天子以令诸侯”确实是一步好棋,可是如果抛开成见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给曹操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可是却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那么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我们来聊聊“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并非短视:“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挟天子以令诸侯”为曹操集团带来了哪些巨大的效益?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争霸中原过程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棋,也就是从此开始曹操在掌握了“天子”这张王牌之后其势力开始进一步的扩大从而定鼎中原,那么“挟天子以令诸侯”究竟为曹操带来了哪些巨大的效益呢?

  • 舆论上的巨大优势:对外征伐,从此师出有名

之前的文章我们就说了,在当时那个大时代之下,汉室虽然衰微,可是汉朝四百余年的影响力并不会因为“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的爆发就彻底的烟消云散,从王允的“连环计”到毛玠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主张再到刘备的“刘皇叔”这个身份一直受人尊敬就可以看到当时的天下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心存汉室的。

虽然当时各地战乱频频,可是当时各地的州刺史大部分都是汉朝廷明旨册封的,故而彼此之间对外攻伐都需要有一个理由,否则就等于出师无名。我们从陈琳骂曹操一事上就可以看出站在“

大义”名份上的舆论有多么重要,而能够将舆论导向引向自己这边在我看来至少有两个目的:

  1. 博取诸侯的同情,可以趁此机会发展盟友建立外交关系等。
  2. 师出有名,免得因为师出无名从而陷入多线作战的局面之中。

而曹操将“汉献帝”掌握在手里等于是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也就是说曹操从此以后可以借着天子的名义明目张胆的征伐各地的诸侯,而这种舆论优势又有两个好处:

  1. 以天子的名义对外征讨实际上可以趁此机会扩大地盘,比如袁术谋反后曹操明着是奉旨剿贼,实际上却是趁此机会将势力扩张到了淮南等地。
  2. 将汉献帝抓在自己的手中可以让野心家缩手缩脚,毕竟曹操是替天子征伐,攻打曹操等于谋反,这在当时那个大环境之中有些不得不有这方面的考量。

我们可以看到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的数年时间里,他的势力急速扩张,凭借着“汉献帝”这张“王炸”对外征伐可谓异常胜利,可以说掌握了"天子”就等于掌控了“话语权”,掌控了“话语权”就等于掌握了舆论导向。

袁绍并非短视:“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 提高了声望:洗刷了家庭带来的耻辱,为其招揽人才

我们都知道曹操的出身是很不好的,他的父亲从小就被送给了宦官当儿子,在东汉末年士人集团和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有着巨大的仇恨,所以曹操早年的这个出身也一直为人所瞧不起,这也是何进为什么宁可听袁绍的也不听曹操的重要原因。

可是当曹操日夜兼程前往洛阳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可以洗刷出身带来的污名,要知道没有什么功劳可以抵得上“救驾”,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的“救驾”举动一下子让他洗刷了出身带来的耻辱,这对于出身不好的曹操一下子让他的声望开始水涨船高。

而声望的提高外无疑是对自己招揽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外加上有“汉献帝”这张王牌握在自己手中,也是令心存汉室的士子迅速归附曹操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看到自曹操将汉献帝挟持至许昌之后,“弘农杨氏”、“河内司马氏”以及“清河崔氏”等世家的领袖和青年才俊无论其自身愿不愿意都得在曹操的手底下做事,而这点正和沮授等人提出的“士子归附”正好吻合。

袁绍并非短视:“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所以这几点来说曹操的眼光确实有独到之处,他并未像袁绍那样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最终他的这一步棋帮助他打下了曹魏的江山。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双刃剑,对于曹操的局限性

很多人由于曹操自始至终一直是以“汉臣”自居认为曹操的心中是存有汉室的,那么对于这种我只能以“呵呵”两字来说明。

臣子不能做的事曹操其实都做的差不多了,他打破了“非刘姓者不能称王”的汉朝祖训,杀伏皇后以及董贵妃和汉献帝未出世的皇子,比起后世的司马昭和刘裕他其实也不遑多让。

袁绍并非短视:“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他自始至终都未称帝并不能说他是心中存有汉室,只是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让他称帝,而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从几个角度简单的来看待他的负面影响:

  1. 替曹操招揽了人才却也带来了动乱:赤壁之战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曹操内部一直处于政局不稳的情况,荀彧、崔琰等忠于汉室的大臣相继为曹操所除去,而汉中之战爆发期间,曹操内部又爆发了“魏讽之乱”。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负面影响,他打着“振兴汉室”的旗号为其招揽了大量的人才,可是当这些忠于汉室的士人意识到曹操只是一个玩弄汉献帝的权臣之后两方之间的摩擦则不可避免,所以也造就了赤壁之战的十几年曹操一直忙于清除汉室的残余力量没有多余的精力对外征伐,汉中之战时正是由于“魏讽之乱”的影响才让曹操匆匆撤兵。
  2. 无法号令实力比他强劲的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确让一些实力弱小的诸侯相继成为曹操的手下败将。可是我们从袁绍拒绝曹操的任命就可以看出,面对袁绍的拒不接受他也只有乖乖认命的份。说明了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其征伐四方,可是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他也没辙,他虽然站在大义的名份上,可是他却也不可能因为这些事而出兵去讨伐袁绍,从这点上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局限性,指挥不动那些实力比他还强大的诸侯。
  3. 看似尴尬的天子却是嬗代之路上的障碍:曹操后期其实已经和司马昭差不多了,天子身边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势力了,他只要称帝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可是曹操并未称帝恰恰就是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限性,曹操由始至终都是打着“振兴汉室”的名号,可是如果自己行嬗代之事那不就等于自相打脸吗?这不是“名不正言不顺”吗?天下人如何会看待曹操?曹魏内部会不会因为他的这个举动而再次分裂?后世的口诛笔伐又会如何?所以汉献帝虽然已无实力可以依靠,可是打着“振兴汉室”旗号的曹操由始至终只能成为汉臣,不能成为真正的天子。
袁绍并非短视:“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综上所述,“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把“双刃剑”,只不过曹操将其运用到了极致并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消除了负面影响故故而其一直为人们所疏忽。可是如果拨开这层迷雾,就会发现当年袁绍的考量并非没有道理,袁绍的大局观虽在一定程度上不如曹操,可是他的某些眼光还是有些独到之处的,比如和“天子”如何相处则成为了曹操后期一直头疼的一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