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时常用这句话来解释为何会梦到一些事情。

好端端的为啥梦见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呢?一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似乎难以完全解释。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因此,解梦的人就出现了,很多人也热衷解梦。

快过年了,相信大家又要面对一些寓意吉祥的民俗了。

有些民俗被部分人认定为迷信,但那真不是迷信,而是对美好的一种向往。

比如说,不贴对联就过不了年了?新的一年就不顺利了?都不是,年照过,顺利也照有,但大家还是会贴对联,那是对美好的向往。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人们去解梦,也是这样的一种心态,想从自己的梦中寻找出美好的预兆。

好梦,那就是好梦了,有些梦不好,所以人们为了图个吉利,就会说“梦是反的”,这其实是自己骗自己,因为梦本就不真,你怎么想都行,往好处想就行了,不要被梦牵绊。

当然,有些梦是好的,有人认为“梦是反的”,坏事可能要来了。

在古代,人们热衷于寓意吉祥的一些东西和事情,所以对梦特别特别的重视,特别是皇帝做梦,梦的好坏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前程,后宫生下皇子的嫔妃对梦也很重视,有些梦甚至左右了谁当皇帝这件大事。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还有一些造反的人打着自己做梦梦见龙等象征权力的事情制造舆论,为自己造反造势,更有一些妇女为了体现自己孩子的不同,说怀孩子的时候梦见龙等象征权力的动物或者器物,等儿子真当上皇帝的时候,就会四处说,以体现皇帝的不同。

这些事儿不光出现在皇宫里,在民间也是一样,比如《水浒传》里的井木犴郝思文的母亲,她说怀孩子的时候梦见井木犴投胎,郝思文也就有了“井木犴”的绰号。

这种鬼把戏现在还有,相信大家身边也曾遇到过。

真假难辨,也没必要去辨,不努力的人的母亲梦见啥也不管用。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虽说这种事情奇葩,但在皇家还是很管用的,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里,就出现过。

1、朱高炽

明仁宗,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被立为燕世子,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替父亲朱棣理政。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获胜后,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朱棣经常外出作战,监国的重担就落在因体胖需要人搀扶着才不会摔倒的朱高炽身上。

永乐一朝的文臣,很多都是太子门生,朱高炽的势力很强。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朱高炽不受朱棣喜欢,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徐皇后喜欢他,朝中重臣也喜欢他。

朝中重臣喜欢朱高炽是因他的仁德,而徐皇后喜欢,是因当初怀他的时候做过一个梦。

洪武九年,有“女诸葛”之称的徐达长女被册封为燕王妃。

两年之后的洪武十一年八月十六日,燕王朱棣长子朱高炽出生,当时燕王年仅18岁。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朱元璋又添了孙子高兴,徐达当了外公高兴,朱棣当了父亲高兴,燕王妃当了母亲高兴,还有更高兴的事儿,燕王妃怀孩子期间的一个梦。

据说,徐氏怀孩子的时候曾经梦见有冠冕执圭者进见。

圭,此处指的是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代表着权力。

徐氏在自己丈夫已经被封为燕王的情况下做了这样的梦,说明她所怀的孩子是天命之人,是未来大明朝的皇帝。

这件事不能大肆宣扬,毕竟朱元璋已经立了太子,燕王也只是燕王。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不能说,但朱棣和徐氏都明白,也期盼着儿子能成为未来的皇帝,他要是皇帝,那朱棣必须在他前面是皇帝。

朱棣不喜欢朱高炽,但他对这个儿子有着特殊的感情,那就是他的出生象征着权力的到来。

我们知道,朱元璋没多少文化,所以对文化人也是尊敬的,而朱高炽就是文化人,他不喜欢舞枪弄棒,喜欢研究儒学,所以朱元璋很喜欢他。

朱高炽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优势早在年轻时期便已体现,有一次朱元璋让他协助审阅几份官员的奏章。

朱高炽没有马上去看,而是先把奏章分为文武两类,然后再看,之后慢慢汇报,朱元璋看后很是高兴,一顿猛夸。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不管朱棣喜不喜欢朱高炽,他都给权力欲极强却不能承继大统的朱棣“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朱棣对皇位的争夺更加的有信心。

2、朱瞻基

明宣宗,明仁宗长子,与父亲一起开创了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的“仁宣盛世”。

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那个时候他的爷爷燕王承继大统已经没什么希望了。

但是,皇帝梦还在,朱棣恨不得朱元璋马上废立,让他承继大统。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还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整天想着当皇帝的朱棣做了一个梦。

梦见自己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将一个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了他,并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醒来以后很高兴,觉得十分的吉祥啊,这与他媳妇徐氏当年怀朱高炽时的梦几乎一样。

朱棣还没高兴完,就传来了嫡长孙出生的消息。

朱棣马上去看孙子,看到小家伙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后,朱棣想到了自己的梦,于是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媳妇怀儿子的时候做过“圭”的梦,孙子出生的时候他做过“圭”的梦。

这也太巧了,不相信巧合的朱棣认为这不是巧合,而是天意,于是更加确信自己必须发动靖难之变。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发动靖难之变与这梦究竟有没有关系,也只有朱棣自己清楚。

君权神授,这不是大明皇帝的专利,只是见人学样,汉高祖刘邦玩过这种把戏,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更是玩过。

老百姓信什么,帝王便编点儿故事,为了民心嘛。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故事靠编,民心靠骗,古代君王也是绞尽了脑汁儿,但这也是对老百姓的一种尊重,也是为了更好的统治,说到底也算是好意。

书生说:

梦,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梦好还是坏,皆由人心。

被梦牵绊,那是愚蠢的行为。

朱棣因媳妇和自己的梦决定了一些事,但都不全是因梦而去做,而是权衡利弊之后的决定,他真是一个信梦的人,那他早就在朱元璋驾崩后马上造反了。


《大明风华》这对父子的命运被梦主导?不得而知,反正都当皇帝了

真是那样,朱瞻基恐怕就不存在了,朱棣早就被灭了。

“梦是反的”,这样的解释就是典型的被梦牵绊了,朱棣假如这样想,那他永远不会造反,大明朝也就不可能有“仁宣盛世”了。

梦,应该让我们有更强的信心和更高昂的斗志,而不是受它的牵绊,管它是好是坏,都往好处想,都往目标上奔,成功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明史》

注: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图片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书生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