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從阿里的中臺化,到我理解的中臺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fQ98fe3XH6imxzNhwiNaNA

中臺最近又成了比較熱的話題,結合我對中臺的認知,試圖解答一下這些問題:

1.互聯網公司的中臺到底是什麼?

2.中臺有哪些類型?

3.中臺有哪些困境?

4. 互聯網公司中臺的現狀

5.關於中臺的建議


中臺化據說是馬雲參觀 Supercell 後在阿里巴巴提出的,要求“大中臺、小前臺”的模式。目標也很明確:小前臺距離一線更近,便於快速決策、敏捷行動;剩下的交給支撐部門做。

Supercell 的中臺化究竟是什麼呢?

首先,Supercell 一直倡導“Less is more”的組織文化,整體公司員工數量保持在極度精簡的水平,在去年底也沒有超過 400 人,而 2018 年營業利潤大約是 5.1 億歐元(39 億人民幣)。在這樣精英文化的氛圍下,CEO Ilkka Paananen 力求員工不要被流程和管理機制束縛,給每個小團隊足夠的決策權。而且由於資源稀缺,每個小團隊可以更加聚焦手中的資源,選擇做最重要的事情。(Supercell 中的 cell 也是表達這個意思。)

從阿里的中臺化,到我理解的中臺

Supercell 的中臺理念示意圖

這是組織中臺化

組織中臺化對遊戲的價值顯而易見。遊戲本來是創意行業,把決策權給業務前臺、中臺結構放權、CEO 主要來完成大家資源的支撐和整合,是合理的。

其次,據說 Supercell 是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技術中臺化,即前臺業務團隊可以利用現有的各種技術模塊,快速敏捷地試錯。(這點待求證,畢竟遊戲的複雜度很高,不知能中臺化到什麼程度。)

這是技術中臺化

技術中臺化的核心目的是成本。成本可以從兩個維度看,一個是資源浪費方面的成本,即公司有三四個業務線都在做同樣的事情了,那技術上實現能不能融合可複用的部分?另一個則是時間成本,即新業務能夠足夠敏捷地去使用既有的技術模塊去做探索。

實際上,實現中臺化的環境是相當苛刻的。連 Paananen 自己都說,他認為Supercell 的經驗不是對所有公司都有效,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他覺得 Supercell 的每個員工,都是能在外面成立公司自己當老闆的,因此這種精英文化和中臺化在公司得以保持。


反觀國內的互聯網公司,這幾年都陸續提到了、或者在踐行中臺化。我瞭解到的許多中小企業,也在追隨大公司的腳步,搭建中臺能力。

不過中臺化顯然不是萬能的提效方案,也不是適用於各種公司各種領域的。誇張點說,很多人口中所說的中臺化,每個字兒看起來都一樣,但壓根都不是一件事情

除了剛剛提到了組織中臺和技術中臺,還存在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我們按照難易程度倒序逐一論述。

其一,技術中臺(基礎服務中臺)。

技術中臺指的是將大家都通用的技術能力聚合到一起,由同一個團隊負責,防止重複造輪子,是最容易實現的中臺化。核心價值是降成本,剛剛提到了。

各公司的基礎服務,以賬號體系為代表,都已經是中臺化的了。淘寶、天貓、飛豬等業務之間,快車、專車、順風車等業務之間,美團外賣、酒旅、團購之間,必然要做打通。

其二,數據中臺。

顧名思義,表面上數據中臺是各業務的數據能夠打通。不過在實際運用中,又分為多種。

基本的數據採集、數據倉庫建立和數據分析能力的共享,其實是數據技術中臺的範疇,是將做數據相關工作的技術團隊整合,來支持各業務。核心價值是降成本。

各業務線的數據打通、數據共享和協同運用,則屬於業務中臺的範疇,是以業務目標牽頭的(比如阿里的88VIP會員的前提就是用戶數據打通)。

有時這兩者是耦合在一起的,既有技術能力的共享,又有業務支撐。不過在國內數據分析的認知還比較淺(認為數據都是拉報表的),後者往往效果不佳。前者在不少互聯網公司倒是確實落地了。

在有些公司,數據中臺只是很粗淺地把數據整合到一起,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或者讓整合產生什麼價值。阿里雲中間件架構總監謝純良曾經說過,許多公司的數據中臺就是把數據加工成“大屏”,搞一個展示用的“大屏”就以為實現了中臺。意思就是,數據中臺如果不為業務服務,或者說為業務中臺服務,那就沒有價值。

其三,業務中臺。

既然技術模塊可以抽象出來複用,那業務模塊是不是也可以?在淘寶時用過的營銷策略,能不能直接挪到飛豬用?專車的策略能不能直接給快車用?這就是業務中臺的概念。

很顯然的,由於業務存在更高複雜度,因此難度更大。

業務中臺是各大公司追求的最終效果:前臺業務敏捷推進,後臺業務穩固支持。不過真實情況往往事與願違,難盡人意,真正做到業務中臺運轉良好的,很少見。

其四,組織中臺。

組織中臺剛剛講 Supercell 時提到了,是嫁接在前三種中臺基礎上,再加入“放權機制”的中臺結構。

阿里的中臺業務支撐能力可以支持新的電商相關業務快速創新;字節跳動把增長能力中臺化,頭條的增長部隊可以快速投入到抖音中去,甚至可以投入到海外各個國家各個產品;美團有試錯小團隊,會利用既有的技術能力、用戶流量等資源快速試錯,找到新的方向,包括外賣在內都是這樣來的。

這些都是組織中臺的體現。組織中臺與其說是中臺能力,倒不如說是內部創業的空間。它的核心價值應該在於“舊業務能否幫到新業務”,很考驗組織能力。有的公司內部創業,封閉隔離,跟這個公司自己投資了個新團隊,沒啥區別。


中臺的難點有幾個關鍵矛盾:

  • 中臺團隊離業務遠
  • 中臺需求的優先級難排序

先說中臺團隊離業務遠。

為什麼中臺化的難度是:技術-數據-業務-組織?因為越往後,越需要業務團隊的介入,越要有業務認知才能做到中臺。而中臺團隊,天然就是離業務遠的。

各公司跟中臺團隊的協作,都存在很大的低效問題,一線的前臺業務團隊,要反覆與中臺溝通,才能講清楚業務需求的背景,在大公司,跨部門協作都會徒增成本。另外對於中臺業務團隊來說,長期離業務很遠,沒有成長性,在判斷需求時也不準確,很難獲得前臺業務團隊的信任。

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中臺團隊純支撐、被動接需求的狀態,成為“雞肋中臺”。更大的問題在於,中臺團隊的價值就是整合需求、抽象能力的,在對用戶和業務不夠了解的前提下,這塊就會做得特別吃力。如果是多個前臺業務的需求有了衝突,中臺團隊未必能做好協調,多方要反覆溝通扯皮。

針對這個問題,通常有兩個解決方案:

第一,中臺職責直接由最大業務方來擔任。

像貝殼的中臺模塊,就是由二手房先行推進的;而大多數通用的乘客司機產品流程,在滴滴也都是快車先發起的。最大的業務方離業務足夠近,能自己決策判斷大多數需求,更加高效。

這樣以來,就從“硬找一箇中臺團隊來收集大家需求”變成了“老大哥發揮餘熱,把自己的能力共享出來”,具體要怎麼用,仍然是各自團隊來決策和執行。

第二,讓中臺團隊做業務閉環。

這隻適用於少部分情況,即中臺業務本身可以自閉環。常見的比如各公司的賬號體系(包括註冊登錄)、阿里的支付和訂單流程、滴滴的地圖和導航。這些業務與其它業務的關聯度不大,可以解耦,可以自己完成從用戶到業務的認知和決策,那就可以獨立出來自己做,其它業務希望使用的時候,對接通用接口就可以了。

而大多數中臺團隊負責的業務不太容易自閉環。比如滴滴不同業務線的接單流程,就很難抽象出來讓中臺團隊直接閉環自己做;或者像阿里不同業務線的商品部分、訂單流程部分和支付部分可以抽象,但用戶體驗方面,不同前臺業務差異太大,則很難抽象。

再說,中臺需求的優先級難排序。

很現實的問題是,中臺團隊會面臨無數的需求,要處理優先級問題。怎樣處理,很難有標準。

你可以說,用業務指標即可,比如哪個前臺業務方的需求能創造更大業務價值。這當然可以,但這有悖於前面提到的“中臺化是為了前臺業務更高效,尤其輔助創新業務”的作用。因為很簡單,你的創新業務沒幾個用戶的時候,就永遠得不到中臺支持,那還做個毛線。

結果往往就是,若嚴格按照量化收益來排序,小業務和創新業務的個性化需求永遠排不上,最後就只能自己完成,又是在“去中臺化”了。

這個問題暫時沒有什麼太好的解法。跟每個公司的人聊,幾乎都會碰到,小業務或者邊緣業務對中臺業務部門的詬病,認為不夠支持,需求都被堵死。除了自己做,只能寄希望於,自己需要的,中臺部門恰好已經提供了。

各公司的中臺化現狀,基於我的訪談和了解,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描述。

騰訊從大半年前提出中臺化之後,已經由 TEG 牽頭陸續實現底層技術的一些整合,以賬戶體系為主。數據的整合也在做了,不過應該更多類似數據倉庫的建設這種底層整合。從業務中臺來說,搜索、廣告、信息流都在陸續整合,基本是欽定某家的方式,分別是瀏覽器、廣點通、FCC(信息流與內容社區業務線) 牽頭做。微信仍然是飛地,不受任何中臺化影響,自給自足。

騰訊的難度應該是最大的,因為眾所周知,山頭林立,遍地賽馬。一些新業務,無數團隊都在做,而且是完全“去中臺化”的方式在做。我有個朋友所在的團隊,對內部嚴格保密地做新項目,怕被發現成了靶子,對外反倒是沒有那麼保密,很是魔幻。

阿里的業務中臺化應當是做得最好的。網傳的這張示意圖較好地描述了阿里中臺架構的情況。

從阿里的中臺化,到我理解的中臺

中間的“業務平臺”中,各中心(Center)承擔自閉環的業務,是我前文中提到的對“離業務遠”的第二個解決方案。由於電商環境下各環節的用戶需求和體驗都有較高相似度,且阿里的組織文化建設得足夠高效,在阿里的中臺部門不會存在太多“中臺雞肋”的情況,能夠深入參與業務。

比如,阿里的用戶中心( User Center )就是統一賬戶管理部門,負責用戶畫像、用戶標籤等一系列基礎能力建設,同時也會負責前端體驗(比如“我的淘寶”)。商品中心(Item Center)會負責商品詳情頁,既有後端的信息邏輯,也有前端的體驗。不管是“我的淘寶”還是“商品詳情”,中臺部門都是提供一套完整的基礎能力,由淘寶、天貓以及各種前臺業務部門自己去個性化使用(可以簡單理解成換皮)。

貝殼的中臺剛剛提到了,是由二手部門牽頭做,把二手和其他業務都面臨的業務模塊(房源管理、CRM系統、經紀人帶看/跟進能力、合同簽約等)抽象出來,提供給大家使用。中臺部門沒有單獨拿出來,而是跟業務部門強耦合。

滴滴除了基礎服務會有平臺產品部和一些支持部門(基礎信息、風控等),快車的不少業務模塊就是實際上的中臺(例如提供接單流程、營銷工具)。網約車雖是核心業務,但與其它業務相對解耦(單車、代駕、順風車、國際化、車服),對外中臺化的模塊不多,主要還是一些基礎服務。

字節跳動的中臺以用戶增長(投放拉新為主)、技術(算法為主)和商業化(廣告為主)三個部門為主,近期新增了直播中臺。很明顯的,這幾塊業務在各個方向業務上覆用性比較強,業務獨立性也足夠。這樣就能與阿里的中臺類似,可以深入業務的同時保持中臺的獨立。頭條的組織化極其看中效率,因此統一支持,效果俱佳。舉個例子,用戶增長團隊是手握預算、以bp身份介入許多業務、有許多產品功能上的決策權的,這跟有的公司的用戶增長其實就是市場投放而已,截然不同。

美團很少提到自己的中臺戰略或者能力。內部在搭建的主要也是基礎服務中臺和數據中臺。對於業務中臺來說,美團業務模式之間的差異性導致不太容易抽象(團購-外賣-酒旅-物流-新零售-單車-網約車)。不過美團的組織建設對新業務非常友好,每個新業務都是得到了老業務支持(當然前提是數據本身做得足夠好)後生長出來的,無論是底層技術業務的支持,還是人力資源的支持,又或者是流量的支持。因此可以說美團具備一定的組織中臺文化。

京東提出中臺化後,也搭建了技術中臺、數據中臺,以及部分業務中臺(比如搜索中臺、營銷中臺)。從結構上跟阿里比較類似,不過相對低效一些,業務方與中臺的協作不夠順暢,會出現前文提到的各種問題。

整體來說,各司的中臺存在幾個特徵:

  • 基礎服務(賬號、支付、安全、風控等)能力的中臺,相對都很完備。技術中臺基本多多少少都在搭建了,滲透業務的程度各有不同。
  • 數據中臺也大都在搭建中,不過還是側重提供“採集、存儲、取數”的能力,雖說降低了研發成本,但跨部門協作通常會增加協作成本;這樣的中臺,距離能提供業務決策洞察的數據中臺,恐怕還比較遠。真正一般數據分析的工作都是各業務內自己閉環,自己完成。
  • 業務中臺視情況而定,有的公司業務之間天然不適合做中臺化。對於適合的公司,最常見的方式,一種是難以解耦閉環的情況,就採用“老大哥”式的方法,由核心業務來提供支持,比如貝殼、滴滴;另一種是中臺有機會掌握自己的業務,比如阿里的電商中臺、字節跳動的增長中臺。

最後,對於中臺化的問題,說幾個總結

  • 中臺化還是要遵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道理。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中臺化策略,有的業務就不需要中臺化,有的中臺化反而會適得其反。有的公司壓根就只有一個業務,或者有幾個業務都沒有重複造輪子的現象,那硬去學習阿里的中臺,一定是東施效顰了。看阿里謝純良的採訪,包括我跟阿里的朋友瞭解到的,阿里的中臺也是“痛極思變”的過程,在跌跌撞撞中成長的,不是老闆一聲令下就全部到位的。
  • 中臺化的目標都是降低成本,分兩種:第一,現存業務之間重複造的輪子合併,降低成本;第二,為某些業務尤其新業務提供能力,可以低成本快速試錯。
  • 對於有的大公司,中臺化不是個技術問題,反而變成了組織問題,就是各業務線要不要接受別人提供的東西,還是我就要自己做;以及對於新業務來說,能否得到老業務既有能力的支持。
  • 對產品經理和運營來說,一定要加入可以業務自閉環的團隊,不要加入純支撐的中臺團隊。離業務遠會很容易成為“雞肋中臺”。比如在許多公司,基礎服務的中臺,壓根是沒有產品和運營這樣的業務崗的,都是技術。

參考:企業紛紛效仿阿里建中臺,到底是盲目跟風還是不做會死?

地址:https://urlify.cn/U7byu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