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火了,可是它到底是個啥?

互聯網的發展日益壯大,複雜性業務越來越突出,服務中臺的概念被逐步的拉上歷史舞臺,那麼中臺到底是什麼呢?

1. 中臺是什麼?

中臺這個名詞,通俗來講,其實也可以看做一種後臺,只不過由於業務越來越複雜,使得一部分業務進行了分離,最終產生了中臺這個概念性的東西。

借用別人的話來說:中臺的產生,並非完全是自頂向下的戰略設計,也並非是為了追隨某種行業風口,而是隨著公司業務高速發展、組織不斷膨脹的過程中暴露的種種問題需要被解決,所產生的一種解決方案。

那麼,中臺到底是什麼呢?

中臺本身就是一種後臺,但是相對以往的前端--後臺架構,中臺的加入形成了前端-中臺-後臺的模式。在原有的基礎上,中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約束整體向上的業務接口,向下又可以兼容底層的服務實現。但是有人就會吐槽,我單獨拿出來一個服務來專門做這個事情,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啊,為什麼非要搭建一箇中臺來做呢?

“中臺”火了,可是它到底是個啥?

2. 為什麼需要中臺

需要中臺的原因,是為了解決問題,那麼中臺到底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呢?

基本可以概括為兩個:“重複造輪子”和“前後端交叉性建設”。

第一個問題存在於,中臺本身的出現,是由於互聯網紅利的驅動,帶來了大規模的業務擴展,但是由於擴展過快,而導致各種重複建設的情況出現。簡單來講,許多業務需求或功能需求高度類似、通用化程度很高,但是由於沒有專門的團隊負責規劃和開發,大量的系統重複開發、重複建設,導致複用性低、效率低、產研資源浪費、用戶體驗不統一。

第二個問題則是早期業務發展過程中,為了解決一些當下的業務問題,垂直的、個性化的業務邏輯與基礎系統耦合太深,由於沒有平臺性質的規劃,橫向系統之間、上下游系統之間的交叉邏輯也非常多,這樣導致在新業務、新市場的拓展過程中,系統沒法直接複用,甚至沒法快速迭代。說白了,就是之前欠下的技術債,當迴歸到問題本質的時候,卻沒有辦法解決。這樣中臺的出現就有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中臺”火了,可是它到底是個啥?

3. 中臺能做什麼

中臺可以看做是一種業務應用,主要起到的是一個連接作用。簡單講,中臺類似一個變速齒輪,目的是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將前臺的快速響應和後臺的複雜,穩定可靠,變化週期相對較慢的矛盾適配起來,快速驅動業務創新的同時,又保持了IT架構的穩定。

從表面上來看,中臺和平臺一樣,都是對外提供開放接口。但是,實際的情況是,中臺的核心特性,從本質上來看,有一條關鍵標準:是否能夠複用。重複利用,這才是“中臺”的源起。

從這一條標準來看,我們又引申出了3點:首先,複用本身,針對的是通用的功能能力,可以大大的提高整體的開發效率,避免了重複性建設。再次基礎上,會對業務邏輯進行解耦,

一個功能的修改可能會影響很多方面。只有將需要大量交互的功能獨立,從應用中拆解出來,這樣可以使得應用之間耦合度大幅下降。而大量的解耦勢必會帶來敏捷的業務開發,大型的應用會做到業務拆分,最終適應於中臺能力的業務模塊。

“中臺”火了,可是它到底是個啥?

4. 中臺的挑戰是什麼


那麼最終的問題是,如何做中臺呢?中臺的挑戰有哪些?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中臺的產生並不是從開始就有的,而是經過不斷的迭代發展,最終複雜業務無法被現有架構滿足的情況下,才會有中臺的介入。因此,中臺的開發,勢必要解決歷史包袱的問題。

在業務部門或者以業務為導向的產研部門,最核心的目的就是達成業務目標,要求你速度足夠快、功能高效地解決當下的業務問題,當前業務發展的效率是最關鍵的。至於說,這個功能將來有沒有可能適用於別的場景,有沒有可能解決別的問題,這個問題實在是沒那麼重要。大量的業務堆積,可以無法有效的篩選出適當的業務模型,甚至多個業務部門之間的耦合,並不能很好的協調,這些都將會是中臺帶來的挑戰。

而在中臺啟用後,敏捷化的開發業務需求,將會以適配中臺服務為導向進行擴展,這一部分往往與高效開發相沖突,這種矛盾體系下,中臺是否會拉低整體的開發效率,也是應該思考的問題。

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問題,中臺的對外接口,如何適應大眾化的業務需求,業務的動態變化隨時可能帶來業務擴展,而這些擴展是否能夠被中臺所容納,仍舊是一個很難界定的難點。是業務包容中臺,還是中臺包容業務,這都將會成為一個很難的看點。

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計算機俱樂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