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數字經濟時代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中臺”

去年開始,“中臺”概念猶如一陣狂風,突然火了起來。很多傳統行業的企業都開始躍躍欲試,要搭建自己的中臺,似乎不提中臺,就已經落伍了……在數字化時代,應該如何理性的看待有關中臺的前世今生,本文為你一一剖析,溯本清源,重塑對中臺的認知!

中臺發展的數字化背景

數字經濟時代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中臺”

當前,如果有人問社會經濟領域最火熱的詞是什麼,可以說,既不是“互聯網+”,也不是“智能+”,位居榜首的無疑是“數字+”,宏觀層面有“數字經濟”、“數字中國”等,而在微觀層面“數字化轉型”的熱度無疑排在前列。

從谷歌趨勢可以看出,從2013年開始到2017年,數字化轉型的熱搜一路高漲到峰頂。IDC報告顯示,全球範圍內支持業務實踐、產品和組織的數字化轉型(DX)的技術和服務支出,在2018年超過1.1萬億美元,比2017年的9580億美元增長16.8%。

為什麼數字化轉型如此之熱,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已經身處數字化時代。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大規模應用和普及不到十年的這段時間裡,ICT新技術已經眼花繚亂地紛紛冒出。人工智能輕易戰勝了人類的圍棋選手、無人駕駛技術看到商用的曙光、3D打印成為工業設計的重要手段、虛擬現實技術帶來新的體驗、5G即將大規模組網……這一切無不暗示著數字化的時代已經徹底到來!

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會帶來社會的進步以及商業規則的改寫,二者的相互影響越來越密切。雖然大家對數字化轉型的理解不一,但是,利用數字化技術,依託數據資產,圍繞著數字化運營模式,以客戶為中心進行持續創新,促進組織結構朝著新的商業模式進行重構,最終形成卓越的數字企業,實現降本節費提質增效的目的,這種對數字化轉型的定位和認知,應該還是比較靠譜的。

這背後反映了數字化時代商業邏輯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過去強調產品功能的滿足,現在更加重視消費者的良好體驗,某種程度上說,商業已經進入到了消費升級且多樣,並逐步走向消費者說了算的新階段,需求側的用戶力量開始崛起。隨著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多樣化,消費體驗場景越來越碎片化,開始倒逼供給側,要求企業跟得上用戶手指點擊屏幕的速度,要求企業變得靈活,跟得上用戶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升級。

從三個維度理解中臺概念

在數字化時代,快速洞察消費者需求,並通過提供優質產品和良好服務體驗予以滿足,是決定商業成敗的基本邏輯。由此可以說,供給側比拼的是消費者響應力,“中臺”焦慮症背後反映的就是企業都想快速擁有這種響應力,而這種響應力的構建,無疑會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對於中臺的理解,至少應該從三個維度去釐清和認識。

第一個維度是組織模式。

中臺定位為服務支持決策層,屬於戰場指揮部,為前臺——與客戶接觸的業務場景層,提供財務、人力資源和IT等方面的共享服務支撐功能,並在戰略層面起到決策指揮作用。前臺的業務場景層是一線作戰單元,依託各種業務場景,滿足用戶需求,為企業直接創造價值,後臺則是由其他職能部門組成,提供公共資源維護,對企業的運營進行規則設計和調控干預,包括法規、法務、審計等職能。

貫穿前中後臺的,則是企業的核心價值鏈,包括採購、研發、生產、銷售等等。在這裡,中臺是前後臺之間的連接器,負責把企業價值鏈各環節以及組織內部的各種職能“孤島”聯通和打穿,為前臺賦能。

本質上,中臺組織就是前臺交互作戰單元的航空母艦,它以聚合的方式幫助前臺快速匹配所需的能力及資源,進而實現針對用戶快速變化需求的敏捷響應。例如,華為提出了“大平臺炮火支撐精兵作戰”的企業戰略,打造組織架構的前中後臺,讓決策者聽到一線的炮聲,具體來說,把面向交互對象(包括消費者、供應商、渠道合作伙伴等)的部門定位為前臺,把提供渠道與零售及營銷管理、電子交易管理、研發和共享服務的部門,定位為中颱,把集團管控職能的部門,定位為後臺。

第二個維度是IT架構。

雲計算實現了通過互聯網以“服務”的形式,向內外部用戶交付靈活和可擴展的IT功能,“服務”的不同特點構成了雲計算的三層架構,分別是屬底層的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Infrastructure as aService),位於上層的軟件即服務(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以及位於兩者之間的平臺即服務(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其中,Paas層提供應用服務平臺,如運行平臺、大數據平臺、能力開放平臺等,以及數據庫、中間件、容器、微服務、互聯網應用編程接口,用戶可以在此基礎上構建和部署自己的應用。當前,新一代PaaS,以Docker為基礎,在傳統PaaS功能基礎上,面向微服務使用場景,創建DevOps流水線,並集成不斷湧現的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服務,成為一站式應用交付平臺。

那麼,中臺就是雲計算三層架構中,位於Paas層且靠近Saas的SP層,而後臺就是靠近Iaas的IP層,前臺自然就是Saas層了。在Paas層,中臺又可以分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和“技術中臺”,分別包含了各種業務組件、應用模型數據和各種技術中間件,所以,中臺不是具體的應用,中臺的很多組件是需要被眾多的應用集成的,可以支持多產品團隊,對多產品團隊連接賦能。

在當前吵得火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概念中,工業PaaS平臺的核心是數字化模型。數字化模型把工業的技術原理、行業知識、基礎工藝、模型工具予以沉澱,並通過規則化、軟件化、模塊化,封裝為可重複使用的組件。

目前,數字化模型主要以兩種方式存在:一種是整體式架構,由一個複雜大型的軟件系統組成,另一種是微服務架構,傳統的軟件架構不斷碎片化成一個個功能單元,並以微服務架構形式呈現在工業PaaS平臺上,構成一個微服務池。目前兩種架構並存於平臺之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整體式架構會不斷地向微服務架構遷移。數字化模型的價值,概括起來講,就是狀態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精準執行。

第三個維度是應用系統。

當前,國內熱衷於中臺概念的企業,基本都是直接與C端客戶發生聯繫緊密的“to C”型,且有一定信息化基礎的企業。這類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比較早,往往已經有了CRM、ERP、財務等系統,這些系統的特點是要求穩定,往往變化頻率低、成本高,風險高,建設之初本來就是以規範處理企業底層資源和企業的核心可追溯單據(例如財務單據,訂單單據)為主,無法滿足由用戶驅動的快速變化的前臺系統要求。

所以,企業為了更好的服務前臺規模化創新,更好的響應服務引領用戶,真正做到自身能力與用戶需求的持續對接,中間就需要一個協調裝置,由此就出現了中國特色的中臺概念。

中臺促進商業變革

通過三個方面對中臺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哄而上談“中臺”,不同的認知,背後卻是一樣的訴求,那就是“中臺”反映了商業規則在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過程中,驅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兩大核心變革力量——信息化建設和組織再造,從內涵到形式都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一是IT架構由流程定義在向服務定義轉變

信息化建設開啟了一場由場景驅動的決策革命,預示著體驗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從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第一臺計算機開始,在過去的80多年時間裡,信息化建設從“系統+系統”模式的信息化管理已經走到了雲架構的智能化運營時代,這是一個打破“煙囪林立”格局和消滅日益劇增的各種孤島的過程,反映的是對以往業務系統複雜臃腫、迭代緩慢、交付低效等“痼疾”的挑戰,目的是為了讓IT可以給業務強有力地賦能,提升對需求側的快速響應能力。

這個過程也說明了信息化建設的邏輯由過去“我說了算”的流程定義,逐步轉向“你說了算”的服務定義新階段,而服務定義的背後是基於場景的決策,企業通過對場景的理解,試圖發現不同個體、群體在每個具體場景中做出消費決策的動機是什麼,具體的決策機制和過程是什麼,從而做到領先別人一步洞察消費者需求,由此來化解商業競爭中的不確定性,出奇制勝。

之所以能夠實現服務定義,還是因為雲計算架構體系,能夠使大量數據、模型、決策信息平臺化匯聚、在線化調用,系統之間能夠實現互聯互通操作,業務系統的功能複用、快速迭代、敏捷開發、高效交付、按需交付都有了技術前提和基礎條件。

但是,歸根結底,所有變化的邏輯起點,還是需求導向,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已經發生改變。過去,消費者追求的更多是性價比、產品功能、耐用性等功能訴求;而今天,年輕的消費者不僅僅關注功能性訴求,而且關注內容、服務、參與度、社交體驗、分享與交流等體驗訴求。

二是組織結構由金字塔型在向平臺化轉變

運營管理體系開啟了一場由效率驅動的協作革命,預示著生態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縱觀企業發展史,寶潔公司用了近180年,才使市值達到千億級美元,通用電氣公司在邁向千億市值的道路上花了將近150年,而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等純數字化企業,僅僅花了傳統企業三分之一甚至更短的時間,就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數字化原生企業成功的原因,就在於構建了與先進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以及與業務快速迭代、持續創新相適應的組織架構及運行體系,其共性的特點,就是倡導內部創客化的自組織文化,打造連接內外部資源的技術平臺,構建支撐一線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能力的共享服務體制機制,以及形成大規模社會化協作的產業生態聯盟。

當下企業熱衷於打造組織中臺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傳統金字塔型的科層制組織結構,使得企業內部“部門牆”厚重,職能部門各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企業內部無法形成對市場和消費者的快速響應能力,如何做好內部資源和能力的協同共享,已經成為企業現實的訴求,組織中臺恰恰承擔了這一使命。

企業的邊界變得模糊、連接與協作變得越來越重要時,企業業務將從研發、生產、銷售的開環,變成持續服務並收集反饋的閉環,由此會要求各種數字化系統穿過技術的防火牆,並與外界建立更緊密的聯繫,那麼,企業在商業環境、組織管理上的變化,最終也將反映到企業的技術平臺上。

所以,給“中臺”叫個啥名字並不重要,關鍵是所有的企業未來都需要基於雲架構,打造一整套快速響應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智能運營系統,也就是數字化平臺,以及通過應用智能技術,提高自動化水平,減少重複性工作,做好服務體驗,讓員工聚焦到高價值的工作來。最終,建立業務、數據、IT一體化的團隊乃大勢所趨。

SAP的“智慧企業”方案

2018年的Sapphire大會上,SAP首次提出了智慧企業的方案。在智慧企業的業務領域,明確提出了四大領域——線索到現金、尋源到付款、整體勞動力管理、設計到運營。這四大領域,橫跨了前後臺(沒有所謂“中臺”概念)的營銷、銷售、服務、支持、財務、支出、人力、製造、供應鏈等領域,充分體現了集成的必要性和總要價值。

2019年5月,在智慧企業的基礎上,SAP將“體驗(Experience)”作為新的元素,貫穿在今年的Sapphire整個大會中,體現了“領先的企業如何在體驗經濟的時代打造智慧企業,實現商業優勢”核心價值理念,核心思想就是通過應用智能技術,例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物聯網、機器學習等,不僅打通而且可以持續優化從數據獲取->數據洞察->驅動業務->產生價值的端到端整個價值鏈,提高自動化水平,讓員工聚焦到高價值的工作上來。

SAP通過“體驗(Experience)”的管理理念,能夠讓企業為內部員工提供更靈活的工作環境,更有效的團隊組合,以及通過產品驅動,讓員工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不可否認,“中臺”概念這兩年來被人為弄的沸沸揚揚和神秘化,似乎不提中臺,就好像落後了一樣。這種現象在國內產生,是諸多因素疊加影響的結果,既有互聯網企業的探索示範效應,例如阿里巴巴在發展電商的過程中,基於企業自身的實際做了大量創新性的探索和原創性的實踐,尤其是其超強的自開發能力發揮了很大的保駕護航作用,也有快速變化的市場和消費者持續迭代的需求升級,倒逼企業尋找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和新手段,以應對數字化時代種種不確定的變化,形成自己新的競爭力。

客觀上說,有些企業把自己打造中臺的最佳實踐分享出來是無可厚非的,但囿於產業和業態的不同,企業各自信息化能力的強弱,尤其是自開發能力的匹配度,如果在某種程度上罔顧信息化建設的內在規律,一哄而上“趕時髦”非得為自己弄箇中臺,不僅有可能東施效顰,讓自己的數字化轉型之路誤入歧途,也必然會導致整個社會信息化投入的浪費。

總結

放眼未來,從信息化建設的角度看,中臺和後臺都要定位於Paas層,事實上,IT架構雲化以後,中臺就是個偽概念,只要把自身的統一數據平臺做好,自然就會形成為前端賦能的基礎了,也就是“厚平臺,薄應用”和“雲網端”一體化。

商業的價值永遠在於創造客戶價值,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能為了中臺而中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