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行走的步,到底是“步”,還是“歩”?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20課,我們只講一個漢字:

。步是《說文解字》540部部首漢字,也是現代漢語常用漢字,現代漢語部首檢字法已經沒有“步”部,步字在現代漢語201部檢字法中,歸“止”部,檢索時要注意。步的詳解如下:

步。讀b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行也。從止(這個字218課講過,讀tà)相背。”象形字。本義是行走。羅振玉《增訂殷墟書契考釋》:“‘步’象前進時,左、右足一前一後形……步或又增行。”既是象形字,就先看字形:

行走的步,到底是“步”,還是“歩”?

(步字的字形發展)

在甲骨文裡,“步”像左右二足前後相承之形,也有從“行”旁的寫法,表示在道路上行走之義,金文也是腳丫子一前一後的樣子,到了戰國時期,字形才發生改變,漸漸演化成小篆的寫法。小篆的寫法已接近現代漢語楷書的寫法。也就是說,左、右兩腳各向前邁一次為一步,所以“步”就是上從“止”(左腳)下從”“(右腳),因為人邁步多先出左腳,所以“止”在上。

古人們用行走在地上形成的腳印來描述行走,步是由“左腳”和“右腳”兩個符號組成的,上部跟下部是相同的,只是反了一個方向,瞭解了這個造字原理,就不會寫錯了。

行走的步,到底是“步”,還是“歩”?

(沙灘上的腳印)

注意,步字還有一個錯誤的寫法,因為寫錯的人非常多,也漸漸納入字庫,就是“歩”,有這種寫法,並不代表他是正確的寫法。《正字通·止部》:“歩,俗從少作歩,非。”顯然,歩是個訛字。

步字的本義是行走。《書·武成》:“王朝步自周。”《孔傳》:“步,行也。”《國語·吳語》:“(吳)王乃步就王孫雒曰:‘先之,圖之將若何?’”清代顧炎武《天下郡國行病書·雲南二·建昌路考》:“冬月多冰槽,滑不可步。”用的都是步的本義。

本義之外,步還有其他用法,比如:(1)徐行;緩行。《爾雅·釋宮》:“堂下謂之步。”郝懿行《爾雅義疏》:“《淮南·人間篇》雲:‘夫走者,人之所以為疾也;步者,人之所以為遲也。’是步為徐行。”《釋名·釋姿容》:“徐行曰步。”比如《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大意就是:夫子慢慢走,我也慢慢走;夫子前進,我也前進;夫子快跑,我也快跑;夫子遠走高飛,那我就只能瞪著眼睛落在後面了。這是顏淵的話,說自己跟夫子的差距。

行走的步,到底是“步”,還是“歩”?

(孔子和顏回)

(2)跟隨;追隨。《國語·周語下》:“目以處義,足以步目,今晉侯視遠而足高,目不在體,而步不目,其心必異矣。”大意是:目光確定行動的方向,腳步隨之配合,所以觀察他的神態就可以知道他的內心。用目光來觀察怎樣行動合適,以腳步與之配合,如今晉侯眼望遠處而腳步抬得很高,目光不支配自己的行動而腳步又不與之配合,他的內心一定在想別的。

(3)推算;測量。比如陸機《演連珠》:“是以儀天步晷(讀guǐ,義為日影。),而修短可量。”李善注稱:“鄭玄《尚書大傳》注曰:‘步,推也。’”又比如柳宗元《時令論上》:“迎日步氣,以追寒暑之序。”也是用此義。

行走的步,到底是“步”,還是“歩”?

(日晷)

(4)指步兵(諸兵種之一)。《隋書·李密傳》:“密乃自率步騎二萬拒之。”

(5)步伐,步驟。《三國志·蜀志·呂凱傳》:“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

(6)時運;境地。《詩經·小雅·白華》:“天步艱難,之子不猶。”怨我時運太不濟,可恨他還不如天上的白雲。

(7)古時候一舉足叫跬(半步),兩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小爾雅·廣度》:“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比如《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指的是一步的距離。再比如《荀子·勸學》:“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8)量詞。古代的長度單位,其制歷代不一。比如:百步穿楊。《莊子·庚桑楚》:“步仞之丘陵,巨獸無所隱其軀,而孽狐為之祥。”陸德明釋文:“六尺為步,七尺曰仞。”那幾尺高的土丘,大獸不能在裡面隱身,可是小狐狸卻認為很不錯。《禮記·王制》:“古者以周尺八尺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步。”到了唐代以後,“步”仍然是較重要的長度單位,《新唐書·地理志一》:“皇城長千九百一十五步,廣千二百步。”你看,一個城市的大小,也用“步”來丈量。

行走的步,到底是“步”,還是“歩”?

(唐長安平面圖)

(9)同“埠”。停船的碼頭。清代翟灝的《通俗編·地理》:“俗謂問渡處曰埠頭,據諸書當作步字,而《宋史》皆從俗作埠。”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瓜步在吳中,吳人賣瓜於江畔,用以名焉。吳江中又有魚步、龜步;湘中有靈飛步。昉按:吳、楚間謂浦為步,語之偽耳。”

(10)單獨彈琴奏瑟叫步。《爾雅·釋樂》:“徒鼓瑟謂之步。”郝懿行《爾雅義疏》:“徒者,空也,猶獨也。步,猶行也。《文選 ·樂府詩》注引歌錄有《齊瑟行》,行,即步之意也。”

行走的步,到底是“步”,還是“歩”?

(漢代鼓瑟俑)

(11)通“酺(pú)”。馬神名。也泛指災害人物之神。又為祭名。《周禮·夏官·校人》:“冬祭馬步,獻馬,講馭夫。”鄭玄注稱:“馬步,神為災害馬者。”賈公彥疏:“馬神稱步……步與酺,字異音義同。”

此外,步還是姓。《廣韻·暮韻》:“步,姓。《左傳》:晉有步揚,食採於步,後因氏焉。”《通志·氏族略三》:“步氏,姬姓。晉公族郄氏之後,步揚食採於步,遂以為氏……又步鹿氏改為步氏。望出潯陽。”

步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行走的步,到底是“步”,還是“歩”?

(步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220,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