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周亞娟:丹鳳竹編女人


周亞娟:丹鳳竹編女人


近幾年來,在丹鳳縣城北新街中段,時常可看到一位四十歲左右,在一堆竹籠、簸箕、竹篩旁忙活著做篾活兒的女人。她沒有固定的攤位和招牌,有時坐在行道樹下,有時坐在路邊牆角,春夏秋冬,寒來暑往……

記憶中的“篾匠”,是憑手藝餬口、掙錢,受人尊敬的“匠人”。他們大多是男性,農閒時挑著竹篾走村竄鄉,為鄉親們編織、修補蒲籃、簸箕、涼蓆之類的竹製品。幾十年過去,隨著時代的變遷,塑料用品的豐富,“篾匠”和竹製品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眼前這位看上去白淨、清秀的女篾匠,她為何不辭艱辛守著這古老的行當?她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周亞娟:丹鳳竹編女人


深冬的一天中午,我來到她的攤前,她正在埋頭用又薄又軟的竹皮給一個即將完工的竹篩纏口(即鎖沿)。她將即將完工的竹篩壓在屁股下面的小板凳上,隨著錐、送、拉、纏幾個動作,竹篾、竹皮在她手中翻轉、跳躍,屁股抬起,篩子轉動,屁股落下,篩子壓實。雙手一會拿剪刀,一會握槽錐,一會纏,一會繞……這情景讓我想起了曾經織布紡紗,飛針走線的母親,但母親做的只是家常女紅,而她做的卻是男人乾的活路,要技藝,也要力氣。

她叫彭粉娥,今年46歲,家住丹鳳縣土門鎮高峪溝村四組。30多年前,輟學回家的她,跟著父親學起了做篾活兒。篾匠手藝是個細緻活,要經過多年磨練才能達到精熟的程度。她說,學這門手藝,一是出於對篾匠技藝和竹製品的喜愛,二是想要掙錢補貼家用。


周亞娟:丹鳳竹編女人


“劈篾”,也就是“分篾”,是篾活的基本功,單這一項,她就學了整整一年。隨後的六七年裡,她跟隨父親遊走城鄉做篾活,逐步掌握了砍、鋸、切、剖、拉、撬、編、織、削、磨等技術。為了學好學精,她一個女孩子,雙手結滿老繭,十指纏滿膠布,時常累得腰痠背痛……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初那個父親的小幫手,終於成長為能夠編制幾十種竹製品的女篾匠了。她嫻熟的技藝時常引來人們的圍觀、讚許,她曾以此為驕傲,更以能掙來錢供弟妹們上學而欣慰。

22歲那年,她嫁給了同村一個小夥子。婚後相繼有了兩個兒子,為了生活,她又教丈夫學會了篾匠手藝。他們在房前屋後種竹植柳,為他們編織器具準備材料。她說種竹栽柳如育人,要經常清除周圍的雜草,還要經常打芽修枝,才能成器成才。那時他們要種莊稼,要招呼孩子上學,還要在鎮街上擺攤做篾活。

後來,大兒子考上縣重點高中,她就將小兒子也轉來城裡上學,在縣城中心廣場附近背街租了間房子。一家四口吃住在一間房子難免擁擠,為了省錢,她又租了人家的陽臺。每天早上,送兩個兒子上學後,她就揹著做篾活的工具、材料和沒賣完的成品、沒做好的半成品來到街頭,開始一天的勞作。到中午12點和下午5點的時候,她讓旁邊擺攤人幫忙照看攤子,自己匆忙回到出租屋給兒子們做飯。夏天是她最喜歡的季節,因為天長夜短,她晚上可以坐在街燈下編織到十點。她說自己住的陽臺冬冷夏熱,為此受了不少罪,但看到兩個兒子能夠健康成長,勤奮學習,丈夫天天出去能找到零活幹,她就開心,感覺自己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周亞娟:丹鳳竹編女人


師傅領進門,巧妙靠個人。在城裡賣竹製品,有時會遇到有人來訂做如茶兜、竹帽類的演出道具,或者其他不常見的竹製品,她就根據人家出示的樣品或者圖案來構思、設計、選料、編織,原料不足她就去南山、北山裡採購。鮮竹雖然只有兩、三毛錢一斤,但對於沒有運輸工具的她來說,要帶回城裡還得費一番周折。她先將選購好的竹子用篾刀劈成兩半,一捆捆扛到公路邊,然後綁在客車頂部帶回城裡。帶回後再根據所需篾條的寬窄、薄厚,進行分篾、刮光內外竹節,剖出青篾、黃篾和竹皮……

她編出來的竹籠、烘籠、針線籃,撮箕、簸箕、揹簍,美觀精緻,堅韌耐用,最主要是綠色環保。只可惜東來西往的人,拿到手裡觀看的多,掏錢購買的少,有時忙活一天也只賣出去兩三件,也就是百十來元的收入,有時一天到晚一件也賣不了。她也曾想過放棄,但又不想丟了父親給的這一技之長,何況還要付房租費,籌湊即將考研的大兒子和明年就要上大學的小兒子的生活費。老家高峪溝半坡上的房屋被泥石流沖毀,她還要修建夢想中安穩亮堂的樓房呢。


周亞娟:丹鳳竹編女人


儘管如此,她還是心懷感恩,她說有時城管來吆喝,過路或者周圍的人就趕緊幫她收拾攤子東躲西藏。有人看著她編織,向她伸出大拇指讚揚、鼓勵,還幫她諮詢就業創業,脫貧致富信息,也有人因為喜歡,因為懷舊,就買了整套拿回去收藏。她特別感謝出租屋善良的房東,把家裡沒有租出去的房子,騰出來免費讓她堆放材料,雨雪天出不了攤時當操作間用。

心靈手巧的女篾匠,願你有一個燦爛溫暖的明天。


周亞娟:丹鳳竹編女人


作者簡介:周亞娟,筆名閒雲,70後,陝西丹鳳人。喜歡雲的飄逸、靈動,喜歡文字的真摯、溫暖。在平凡的世界裡,聆聽生活,感悟生靈,謳歌真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