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唐僧為什麼只有9個腳指頭?暗示著什麼?

歪膩50


唐僧唐三藏,《西遊記》的靈魂人物,沒有他,取經工程無法順利開始,更無法圓滿結束,這在原著裡多次提到過,如果唐僧死了,徒弟幾個就會分了行李,打道回府,孫悟空去花果山當妖王,豬八戒繼續霸佔高老莊的高翠蘭,沙和尚迴流沙河吃人度日,至於白龍馬,下場最慘,會被三兄弟賣了,給唐僧弄個衣冠冢。

不過,唐僧畢竟是如來的二徒弟金蟬子,他下凡走一遭,只是過場罷了,明面上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暗地裡有五方揭諦、六丁六甲、十八位護教伽藍等37位神仙,除此之外,觀音菩薩還派了值日功曹全程跟蹤記錄唐僧的苦難,一旦出現掌控不了的局面,觀音立馬出現。

所以,唐僧的一生,算是有驚無險,一點元陽未洩。但是,唐僧剛出生時,遭逢了一場驚天災難,也使得他不是一個“完人”。

《西遊記》第九十九回,觀音菩薩細數唐僧的劫難,其第二難為“出胎幾殺”,“幾”字表明,唐僧真的危險重重。

一是賊寇劉洪,他的表現很奇怪,原著中說“忽然劉洪回來,一見此子,便要淹殺”,劉洪為什麼忽然回來?為什麼殷溫嬌挺著大肚子不打胎反而生下來要淹殺?唯一的解釋是,可能有人託夢給劉洪,告訴他孩子不是他的!

二是唐僧生母殷溫嬌,見劉洪要淹死孩子,殷溫嬌的回覆是“今日天色已晚,容待明日拋去江中”,原以為她只是說說,會偷摸找戶人家領養,誰知第二日她果真這麼做了,“不如及早拋棄江中,聽其生死”,而作為母親,殷溫嬌竟然下口將唐僧的一個腳趾頭咬掉,“又將此子左腳上一個小指,用口咬下,以為記驗”,自此,唐僧有了身體上的殘缺,只剩9個腳趾頭,不再完美無瑕。

作為一尊佛,唐僧會心生遺憾嗎?書上沒有明確說明,但《西遊記》原著裡,卻從另一個角度給了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

唐僧的第八十一難,是通天河裡的老龜,覺得唐僧沒有完成諾言,它不管不顧,自個兒下沉河中,“把他四眾連馬並經,通皆落水”,等打撈出經書晾乾後,“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經》沾住了幾卷”

歷經千辛萬苦才得到的經書,輕易損壞,不正是驗證了唐僧成佛難,而斷指易嗎?

經書殘缺,孫悟空卻笑道:“……蓋天地不全,這經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豈人力所能與耶!”

孫悟空確實灑脫,他用天地不全之理,告訴唐僧有些事情,不是人力能改變的,這便是世俗的遺憾。

唐僧走上取經之路,最後立地成佛,得享長生,歲月日久,難免不以“人”自居,而自稱“佛”,可是唐僧有個斷指,會時刻提醒他,他先是人,再是佛,不能成了佛,就忘記自己原本是個人。

完美固然是好,但留有一絲遺憾在心頭,未必不好。

《西遊記》裡,師徒四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完美”,唐僧的完美是取得佛經三藏,孫悟空的完美是跳出輪迴逍遙人世間,豬八戒的完美是吃飽肚子脫離災瘴,沙和尚的完美是免除飛劍穿心官復原職。

然而,如來只給了唐僧一藏真經,結果還不全;孫悟空已然長生不老,卻還得秉持沙彌入佛門再修正果;豬八戒當了淨壇使者,發現自己不是那麼餓了;沙和尚成了羅漢,再不是凌霄寶殿上的捲簾大將。

他們的完美,都有了遺憾。

完美和遺憾,自有文字起,就一直存在著討論,比如孫悟空口中的天地不全。

天地不全?有女媧補天!天地全?有水神共工怒撞不周山!

那麼天地是不全還是全?答案不一而足,蓋在人心,認為它是不全,就是缺,認為它全,就無暇。

吳承恩借孫悟空之口,提醒唐僧,不必過多追求於形式。因為出身佛教,佛教講究因果,萬事有因皆有果,只有九指經書不全,這些“果”都是“因”造成的,所以不必糾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