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老家許昌

文·圖‖張延偉

在禹州市無樑鎮白馬寺村,曾有這麼一個富戶,戶主叫寧中亭,解放前曾因積極幫助共產黨、八路軍做事被國民黨抄了家,解放初又因此因禍得福,在階級成分劃分時使全家人獲益。這裡面到底有何曲折的故事?近日,筆者就此進行了一番深入探訪。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寧中亭支持共產黨

仲春的一個週末,暖陽高照,杏花盛開,白馬寺村籠罩在一片粉紅色的“花海”裡。村口,有幾位老人正在“曬暖兒”,筆者剛一說出來意,他們就一個個打開了話匣子,爭先恐後地講述起他們所瞭解的寧中亭其人其事。

寧家兄弟三人,老大叫寧全中,老三叫寧長恩,寧中亭排行老二。他們家種有近百畝地,在人們眼裡雖算不上地主,也稱得上是顯赫一方的“大戶”人家了。

在這個家裡,老三寧長恩英年早逝,老大寧全中無兒無女且為人吝嗇。據說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遇到大“年饉兒”幾乎顆粒無收,寧家糧食充盈卻和大家一樣吃黑麵(紅薯面),有人私下罵寧全中“死鱉貨”,他則回道:“我就是死鱉能咋著,你是活鱉你蹦蹦!”令人哭笑不得。

而老二寧中亭則是個另類,他讀過私塾,在外求學接觸過進步思想,對共產黨有著正確的認識,對當時的地下黨、八路軍暗中給予一定支持。

1944年4月,日軍發動河南戰役。國民黨軍隊37天連失許昌、鄭州、洛陽等38座城市。為開闢河南、控制中原,中共中央發出向河南敵後進軍的命令,9月份組成由皮定均任司令員、徐子榮任政委的“抗日先遣隊”挺進豫西,開闢抗日根據地。

1945年3月,豫西抗日先遣隊派出以張才千為司令員的第四支隊進入禹縣(今禹州)北部山區,在禹(縣)密(縣)交界處的薈萃山成立中共河南(豫西)區黨委第四地委、四專署和四分區。4月份,根據四地委、四分區的指示,沈甸之率密禹獨立團進入淺井、扒村、麻地川一帶活動,並派李浩帶人到無樑一帶開闢工作。

李浩先是駐紮在無樑西部劉家寨辦公,迅速在周邊發展地下黨員和積極分子,成立了游擊隊,以劉家寨為中心發動群眾英勇抗擊敵偽頑及土匪等,恢復和發展地下黨組織,鞏固和建立抗日基層政權,實行減租減息等。後因劉家寨被白沙國民黨匪兵盯上,李浩等人便轉移至東部群山環繞的白馬寺村繼續開展活動。寧中亭安排李浩及其部下20餘人全都在自己家裡吃住。

吃住問題得到解決,李浩等人很快在白馬寺村站穩腳跟,並根據上級安排在方圓村裡開展“倒地”運動。寧中亭積極配合,其家中一大部分土地都原價返還到貧民手裡。根據寧中亭的實際表現,李浩舉薦他當了“倒地委員(類似於後來的農會幹部)”,對他寄予較高期望。

下圖:歡迎共產黨隊伍進家(苗紅召繪圖)。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寧家大院攻守相宜

李浩等人當時選擇駐紮在寧家,除了寧中亭思想進步的原因外,在選址上應該也是經過一番考慮的。

筆者在寧中亭的曾孫寧華偉的帶領下走進寧家大院。院子依著兩丈多高的土崖而建,分為前後兩個院落,前院的土崖表層自下而上全部用紅石裱砌了一遍,看起來既結實又幹淨。偌大的院子除一拉溜6條窯洞和前後院中間那幢3間石牆灰瓦房保存完整外,其餘的已被寧家後人悉數扒掉,翻蓋成幾棟混凝土平房和存放農具、柴草的簡易庫房。

下圖:寧家後院一角。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最令人稱奇的是那些窯洞。依著前後順序依次作為牲口棚、磨坊、糧庫、灶屋等使用,而且大洞之中套有小洞。

下圖:洞洞相連。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其中一條窯洞靠裡部分還建有地窖。地窖口呈圓形,被一塊鑲嵌有鐵環的青石板蓋著。

下圖:窯洞內的地窖入口。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地窖裡方方正正,足有一間房子大小,全部用青石板兌砌分隔而成,底部用“三七”土夯實,堅固又防潮,既可囤放糧食又能藏人或金銀細軟。

下圖:地窖內景。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特別是窯洞上方還有天洞,天洞後牆是打麥場,設有暗門,遇到緊急情況,可打開暗門順打麥場一路逃往西山。後院兩條窯洞又與前院窯洞相通,同樣可借勢翻牆而出……的確是一處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

下圖:窯洞和天洞。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今年83歲的高石磙老人回憶說,1945年8月份的一天半夜裡,李浩帶領隊伍翻過白馬寺北面的僧弘嶺,到新鄭觀音寺去攻打太清觀,當時還動員村裡的青壯年參與配合抬擔架、搬雲梯等工作。

下圖:精神矍鑠的高石磙老人。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隊伍到達目的地時正值凌晨,駐守太清觀的國民黨地方武裝做夢也沒想到此時會有人來攻打他們,結果在睡眼惺忪中倉促應戰,許多人還沒出被窩就成了“甕中之鱉”,李浩的隊伍沒費多大力氣就拿下了太清觀,而且繳獲不少槍支彈藥。次日早上,李浩等人踩著晨露勝利而歸,當時已十來歲的高石磙親眼所見他們個個肩扛彈藥、身背雙槍。

下圖:李浩帶人攻打太清觀(苗紅召繪圖)。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寧中亭的跌宕人生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軍隊在中原地區調兵遣將,圍剿豫西抗日根據地,搶奪抗戰勝利果實。面對新形勢,1945年10月,黨中央命河南軍區部隊撤離豫西,各級黨政軍機關也隨之一同撤出,禹縣再次淪為國民黨統治區。

於是國民黨及其地方匪兵開始“反攻倒算”,瘋狂報復、大肆抓捕以前同情支持共產黨的民主進步人士和曾經參與過人民政府基層政權的農會幹部等。寧中亭自然也就成為他們的“眼中釘”之一。

當年11月份,號稱十三縣“剿共總司令”的楊德親自帶領兵馬來到白馬寺村捉拿所謂的“赤化分子”寧中亭。楊德是和無樑搭界的長葛後河鎮趙樓村人,據說原來以賣豆腐為生,日軍攻陷許昌後,國民黨第五行政督察專員謝某倉皇西逃途中和楊德一見如故,被楊德好吃好喝伺候。日本投降後謝某官復原職,就舉薦楊德當了許昌所轄十三縣的“剿共總司令”。

楊德帶兵於中午時分趕到白馬寺村,穿過寧家的荊棘門進入前院,見前院無人遂往後院趕。此時衣著樸素的寧中亭剛好吃過飯從後院出來,有位當兵的問他是誰,認不認識寧中亭。寧中亭靈機一動說自己是本村村民,來寧家借耙耙地哩。那當兵的用槍托朝他背上戳了一下,罵道:“趕緊滾!”

寧中亭也顧不得其它,趕緊拔腿往外跑。當時他家大門外砌有兩個水塘,雨季用來儲水,旱季用來漚糞,水塘連著從西邊山坡延砌下來的下水道,有十多米長,一尺半寬窄。寧中亭便借院內慌亂之機鑽進下水道躲了起來。

楊德等人遍尋寧中亭不見,便把老大寧全中和寧中亭的兒子寧聚同抓了起來,逼問寧中亭的去處,二人也說不出所以然來;遂又追問家中糧食、錢財藏匿之處。叔侄倆經受不住拷打,供出了窯洞裡偽裝得天衣無縫的隱蔽地窖。於是,楊德在方圓村裡徵用了六七十輛牛車、馬車等,從村口一直排到寧家院子,整整用了兩天時間,將寧家的一應家當、金銀細軟等收拾了個乾乾淨淨,甚至連一根頂門槓都不放過。

寧全中和寧聚同叔侄倆也被帶走拘禁起來。後來寧家又賣了幾十畝地,湊了不少“袁大頭”,托熟人找楊德求情。楊德原本就是借“剿共”之名搜繳寧家錢財,眼見目的已經達到,就做了個順水人情,把人放了。

再說寧中亭遭此劫難,身心受到嚴重刺激,從此變得瘋瘋癲癲,整天蓬頭垢面地在村裡村外四處遊蕩,卻不忘把擔任“倒地委員”時頒發的標牌帶在身上。只要一聽到哪裡有鑼鼓傢什響聲,他就急忙趕過去,一手舉著標牌,一手握拳振臂高呼:“窮人對,趕社會!窮人對,趕社會!……”彷彿又回到了參加“倒地”運動的年月,令人唏噓不已。

下圖:寧家大院窯洞上方天洞後側的打麥場直通西山。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1950年下半年,全國範圍開始農村階級成分劃分,寧家雖然仍種有一些田地,但早就不幹剝削窮苦百姓的營生,再加上李浩等共產黨人在他家駐紮以及遭楊德抄家一事人人皆知,最終被劃作“下中農”成分,全家人也由此躲過了後來的許多劫難,其後代子孫也少受“地主”“富農”類歧視。這不能不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寧中亭活了68歲,於1963年冬月裡無疾而終。而他以及圍繞著他發生的傳奇故事,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

下圖:院外一側。

禹州此人傳奇:70多年前遭劫,60多年前因禍得福!

【作者簡介】張延偉,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禹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文字散見於各級報刊和網絡媒體。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本今日頭條號立場。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