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叔本華:越讀書的人越蠢?

讀書到底有沒有用處?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問博士李先說:“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李先回答:“莫若書籍。於是,拓跋珪下令郡縣大索圖書,全部送往首都平城,供其閱覽;

《莊子·天道篇》說:齊桓公在堂上讀書,工匠輪扁在堂下造木,輪扁譏笑桓公說:“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並且說,自己的造輪技術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頭不可傳授,這是因為有“數”在其中。同樣,古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不可言傳的,因此書籍不過是前人的糟粕罷了,沒必要讀。

朱熹曾說:“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顏元則反對道:“紙上之閱歷多,則世事之閱歷少;筆墨之精神多,則經濟之精神少。”

由此可知,讀書有無用處的爭論由來已久。我認為“作用”是相對於工具而言的,如果讀書是謀求名利的工具,那它確實作用不大;但是讀書在根本上不是謀求名利的工具,而是深化思想、修持自我、益人心智、窮理盡性的方法,它是“體”而不是“用”。

因此問讀書是否有用,這已經是把問題建立在“讀書就是為了謀求名利”的價值判斷之上,而讀書是否就是為了謀求名利,這是一個需要先證明的問題,不能把需要證明的東西拿來當作判斷的依據。

撇開謀求功名不談,讀書究竟有何意義呢?我們又應該怎麼閱讀呢?叔本華在《論書籍與閱讀》中給出了中肯的回答。

叔本華:越讀書的人越蠢?

亞瑟·叔本華(1788-1860)

為什麼富人也要讀書?

智慧乃是人格之王,你在運氣、容貌、氣質或其他方面超過別人,大多數人都不會在意,但是沒有人願意在見識上被碾壓,尤其是那些位高權重者。被說成無知,乃是一種極大的羞辱,對於豪門富貴更是如此。

無知對於窮人來說並無所謂,因為那是生活所迫的結果,人們往往也不會去苛責一個窮人放下謀生的工作而去讀書。這說明,不管承認與否,在人們的內心之中,看似無用的讀書,其實是在溫飽滿足以後,必不可少的需求。對於富人權貴而言,如果不讀書,就會被鄙夷,被看做沒有高尚的追求。

財大氣粗卻言語粗俗、聲名顯赫但粗魯無禮的人,其形象猶如荒原上的野獸,雖然人們畏服於他們的權勢,卻打心底瞧不起其人格。因為,無知的暴發戶僅僅是為了貪慾而活著,滿嘴口誤的權貴也只是沾了父輩的榮光而已。所以,孔子教導說要“富而好禮。”

這或許也是許多人在積累到一定的財富之後,願意暫離商場,遁入校園讀書的原因吧。如果說身價是富人最好的裝飾品的話,那麼補發的學歷也是一塊不可或缺的遮羞布。讀書,會讓富人看上去更加完美。

書讀得越多越好嗎?

杜林在抨擊馬克思時曾經用了“中國人式博學”這個名詞,有時候我們也喜歡把那些閱書無數的書呆子戲稱為“兩腳書櫥”。

在閱讀領域,有些文人喜歡弄買自己的學識,例如在《管錐編》第一卷的《繫辭(六)》裡,錢鍾書考證《易經》中的“天下同歸殊塗,一致而百慮”的意思時,進行繁瑣的引證——先是引《史記·自序》,意謂不謀而合;再引班固《幽通賦》“術同原而分流”;引陸九淵“同此心,同此理也”;引《樂緯稽耀嘉》所謂:“人雖生異世,其心意同如一也”;引《淮南子·修務訓》“殊體而合於理,其所由異路而同歸”;最後甚至引證到西洋人斯賓若莎的思想之倫次、系連與事物之倫次、系連相符上來。對於錢鍾書而言,“殊途同歸”這麼淺顯的意思都值得廢如此多的筆墨來解釋,是

求簡而得繁,不明白“辭達而已”的精神,博學是博學,卻顯得空洞而無用。

叔本華說:“我們在閱讀時,是別人在替我們思想,我們不過是在重複他人的思想過程而已。”讀書有時候就像書法和繪畫裡的臨摹一樣,我們只是沿著前人的思路去探索問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閱讀乃是在酒飽飯足後不費腦力的消遣手段,他們成天手不釋卷,從書籍中主動接受作者的灌輸,卻從不會去進行思考。

書呆子們把許多相似的觀點和概念記在腦子裡,能夠對書的內容倒背如流,甚至就連一個字都要反覆校對數十遍,引用不下於十種的解釋。這種功夫為兩漢經學家和滿清訓詁家所擅長,但是有價值的思想卻往往跟這些人無緣。他們就像擅長騎馬的人一樣,到最後連自己的雙腳都不會用了。

因此,孔子告誡說:“學而不思則罔。”

叔本華:越讀書的人越蠢?

我們需要讀哪些書?

精神糧食跟真正的食物一樣,能夠被所消化的部分佔比非常少,更多的知識還是被我們給遺忘了。因此,我們需要做的並不是暴飲暴食,而是挑選那些最有營養的書來閱讀。

學究們並不懂這個道理,他們為了顯擺旁徵引博的能力,利用一切空閒的時間來讀書而置其他一切於不顧。最後就像重複工作的印刷機一樣,生產了一堆複製品,卻沒給自己留下一點真才實學的墨水。

我們應該讀什麼書好呢?叔本華提議說——千萬不要讀那些暢銷書!因為,“為愚人寫作的書總會有大量的讀者。”這點根本就不需要過多的證明,讀者的人數並非檢驗書本好壞的標準,唯有時間才是。有價值的書才能夠經受時間的檢驗,一代又一代的流傳。許多暢銷書卻像過期的報刊一樣,時間過得越久,越無人問津。我們現在的許多作者強調要追熱點,這體現了他們的膚淺和短見。

其次,要閱讀具有啟發性

的書籍,特別是那些看上去很難讀懂的書。例如黑格爾的《邏輯學》,這是一本對任何讀者都很不友好的書,許多人甚至連一頁內容都看不懂。如果你自恃博學多才,平常喜歡對一切作品評頭道足,那麼不妨讀讀這本書,它會教你什麼是謙虛。

叔本華:越讀書的人越蠢?

黑格爾(1770-1831)

我們應該怎麼樣讀書?

清人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提出一個觀點,他認為讀史書的精神有兩種:

一是馳騁議論,廣發雄辯,臧否褒貶,以為能明法戒,申於後世;

二為穿鑿典籍,考較句逗,改諱補脫去衍,不以意見依附其中,一切公諸後世。

前者為史評議論,後者為考辯訓詁。前者易而後者難,因為史評,乃一個人主觀意見而已,人人都可以隨意發表評論,不論膚淺與否。相比而言,考辯則是廣採諸家以參校,博採眾長的真學問。

發表主觀意見,小孩子都可以做到,不足為奇,而且人們往往各不相下,最終流於無用的清談和謾罵,大家收穫的知識都很少。

而考辯功夫,對於胸無點墨、閱覽不豐、意志不堅的人來說,實在是不能勝任的工作。只有內心寬和,能容納眾論,善於剖析辨別不同觀點的人,才能夠採納眾長以參閱,疏通而證明,學者自己的觀點也在其中闡發,這才是實事求是之學。

能把這種讀書方法用得最好的人是顧炎武,在他的《日知錄》中,通篇都是引述他人的觀點,很少見到他自己的正面議論,他把這種讀書和寫書方法稱為“

採銅于山”。往山上增加一簣很容易,自立學說亦不難,但這不過是多添一框土而已,並不寶貴。難的是能在典籍浩海的前人著作中找到真知灼見,能從糞土堆積的山裡冶煉出真銅來,此所謂“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叔本華:越讀書的人越蠢?

可惜,淺閱讀風行,自從抄書法廢后,能堅持“採銅于山”法的人已經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