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年味兒雖然淡了,但過年的內涵卻更加豐富了

現在人們往往在感慨年味兒越來越淡,幾乎找不到過年的感覺了!

確實,在一些形式上,年味兒淡了許多。

以前一進了臘月,人們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買吃的、喝的,給大人孩子添置新衣服,打掃衛生等等等等,隨時隨地都能感覺到過年的氣息。

但現在,沒有人再早早地準備年貨了,現在市場上什麼都不缺,隨時都能買到想要的東西,沒有必要提前準備。大人孩子一年四季都是穿新衣、戴新帽,不會因為過年再去刻意添置新衣。

現在居住條件大幅度改善,天天收拾得窗明几淨,不用在新年來臨之際,再匆忙打掃衛生。

特別是,近幾年無論城鄉,都實行了禁放煙花爆竹政策,以前那種鞭炮聲此起彼伏的景象也沒有了。

一切都跟平時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以,人們不禁感嘆越來越沒有年味兒了!


年味兒雖然淡了,但過年的內涵卻更加豐富了


但是,如果認真地想一想,現在過年跟以前相比,形式上好像冷清了些,但在內涵上卻是更加豐富了。

一是閤家團聚的喜慶比以前更加濃烈。以前,大部分人是不會離開家的,一家人甚至一村的人,都是天天生活在一起,所謂的團聚,無非就是已經分家另過的子女聚在父母身邊吃頓年夜飯。因為平時經常見面,這樣的團聚並沒有多少驚喜和激動。

現在不同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在外工作或者打工的人,一年沒有回過家了,老人們期盼了整整一年,孩子們終於回來了,那份喜悅和激動是難以言表的。

留守在家的孩子,一年沒有見到爸爸媽媽了,突然見到了也許還有些許的羞澀,但這短短的幾天,應該是孩子一年中最幸福的日子!

二是人們交流的內容更加深刻。以前,都在一個村子裡住著,誰家的情況都大概知道,見了面連問候都是簡單的“吃了麼?”再也找不到適合的話題。

現在人們從四面八方回到這個小村莊,帶來的是全國各地的信息,人們見面再也不問“吃了麼?”而是互相交流各地的發展、行業的動態,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廣交會”!

就連村裡的幹部們也不會放過這個大好的機會,許多村子裡都藉著這個時機,召開座談會。村兩委的幹部們向這些外出的人彙報村裡一年來的工作,提出下一年的規劃和打算,讓這些見過大世面、見多識廣的人幫著參謀參謀,讓他們為村裡的發展建言獻策。


年味兒雖然淡了,但過年的內涵卻更加豐富了


三是人們關心的問題越來越廣泛。以前過年,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很少過問別人家的事情,現在人們更加關心全村的發展和事業。

我們附近一個村子,村裡成立了幸福院,對全村8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無償供養,在年前村裡召集外出打工歸來的人到幸福院參觀,並徵求他們的意見。沒想到,僅僅一個上午,這些人就捐款近8萬元。那些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回家的人,也與村裡聯繫,現在捐款還在源源不斷地打到村裡的賬戶上。

時代在變,過年的形式也在變,但永遠不變的是那一顆顆熱騰騰的心!

雖然沒有了鞭炮聲,但老人和孩子們的笑聲,比鞭炮聲更加祥和、喜慶,不是嗎?


年味兒雖然淡了,但過年的內涵卻更加豐富了


對於過年這個話題,您有什麼見解呢?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