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在即,他的“防火防盜防同事”再一次爆紅網絡。
當初憑藉一句“不能總是欺負老實人”,這位硬核主任在眾多醫護人員中脫穎而出。
網友直言“他太敢說了!”
可是後來才發現,他不僅敢說,更會說。
面對疫情未結束人群開始扎堆的情況,他不批評,反而動員。
“你在家裡不是隔離,是在戰鬥啊!你覺得很悶,病毒也給你悶死啦,你呆在家裡你也是戰士。”
--張爸語錄
在家待著就是戰鬥!這話說的多讓人服氣,還怎麼好意思出門?
面對記者提的“重症病人怎麼治療?”這種不太專業的問題,他也沒有揶揄。
“我跟你講你一定是聽不懂的,因為你讀的書我讀的書都不一樣的。”
--張爸語錄
你看,這臺階夠下了吧?聽不懂也不用尷尬,術業有專攻而已。
面對網友對醫生潮水般的讚賞,他沒有照單全收,反而提出:
“醫護本是一家,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團隊,就是我們的護理團隊,你現在認為我們醫生有多重要,我們的護理姐妹們也就有多麼重要。”
--張爸語錄
我們都知道張文宏耿直,但出自小縣城的他,是怎麼成為會說漂亮話的“說話小天才”的?
這跟他的成長經歷,分不開。
張文宏說漂亮話背後,是根植於心的同理心。
他之所以反對欺負人,是因為他也是一路被欺負過來的。
張文宏出生於溫州一個縣城,瑞安。
如今是頂級醫院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的主任,科室的定海神針。
作為一個醫學生,這樣的逆襲之路,定是佈滿心酸和艱難的經歷,雖然他沒講過,但用他的話說:
“我一路被欺負過來,我理解什麼是被人欺負,知道這些欺負人的嘴臉是什麼樣的,所以更要牢記善待那些年紀比你低的,權力沒你大的人。”
--張爸語錄
人微言輕的滋味,他一定嘗過不少。
備受矚目後,他開始用僅有的說話權力,努力為老實人發聲。
因為疫情,停工減產,有些人生活成了問題,他呼籲企業:
“與其捐什麼東西,還不如讓員工隔離在家,就算他們上班嘛,也算是為社會做貢獻”。
--張爸語錄
他懂得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這一句話,不知道暖了多少為慌張的人心。
疫情初期,情況嚴重又不明,他的團隊一直衝在一線,苦累不堪,他直言:
“領導對醫護人員的關心,一定要不斷加強上去,如果跟不上,就說明沒有把醫務工作者當人。”
--張爸語錄
他深諳人心是一座蹺蹺板,任是一邊都會失衡。
已是主任級別的他,原本不需要查房,但他仍然堅持每週兩次查房,為的就是緩解團隊的恐懼和焦慮。
不欺負弱小,多體察他人,他能看得到別人的付出,肯定他人的貢獻,並像家人一樣細心和體貼的同理心,換來同事對他多年“張爸”的稱呼。
從科室“張爸”到全民“張爸”,
也許,醫人醫心,才是他最成功的學術。
張文宏說漂亮話背後,是訓練有素的高素質。
網友喜歡他,更多是因為他說的話幽默又言之有物,直白又不戳心窩。
這樣的高情商,源於他的高素養。
一夜爆紅之後,他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經常會被問到一些棘手的問題。
有次採訪,剛好媽媽來電,主持人就問他想不想媽媽?
這樣的問題,聽起來就很煽情,他笑笑說:
“你們是如此的感性,但我們都是很理性的,看到感性的人有時候就受不了,我就問你,哪個正常人不想自己的媽媽呢?”
--張爸語錄
這一反問,被網友封為教科書級懟懟。
因為張文宏曾直言自己不喜歡個人被過度曝光,尤其是隱私。
顯然,記者這個問題他不想回答,但他風趣的反問了,不違背隱私,也沒有讓記者難堪。
又被問到在會議上專家們吵架,這件有點敏感的話題,他又說:
“吵架是經常的,專家到了這份上吧,脾氣沒有一個好的,但是每一個,都抱著對病人極端負責的態度。”
--張爸語錄
不否認醫務人員脾氣差,但也肯定都是為了病人。
他的話很直白,但沒有侵略性,而是很善良的,用自己對專業的理解去回答。
說話,是一門學問,說的漂亮,考驗的更是情商。
一張嘴就讓人感到舒服的人,內在一定是素養在支撐。
張文宏說漂亮話背後,更是專業的底蘊。
太會說,以至於“段子手”的身份讓人忽略了他有多牛。
他可是個大學霸。
高三直接被保送,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
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美國伊利諾伊州大學微生物免疫和香港大學微生物系做過博士後。
進入華山醫院後,他所在的感染科,連續9年位居中國醫院排行榜榜首。
03年,他隨老師,華山醫院感染科終身教授翁心華教授參與非典的救治。
13年,他及時發現了H7N9的人傳人風險,將感染風險降到了0。
14年,他參加援助非洲的埃博拉緊急救援隊。
19年,他代替老師,成為上海市醫療救治組組長。
他立志“不允許上海出現出現擁擠、交叉感染,不允許讓病人住不上醫院”。
為了向人們解釋病毒,他凌晨3點查完房,7點之前就寫好一份3000字的專業文章,發佈到公號上為大家科普。
熊貓一樣的黑眼圈,是他奮戰30幾天的勳章。
記得季羨林曾說:敢講真話需要極大的勇氣,有時甚至需要極硬的“骨氣”。
張文宏的骨氣,就是他過硬的專業。
心中有物,才能言之有物,言的漂亮。
好多人說經此一疫,自己的孩子突然多了一個夢想:當醫生。
聽起來很遙遠,但這才是知識的力量所在。
時勢造英雄。
一場疫情,讓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這些國之重士,意外走紅。
人傳人,封城,沒有特效藥…
這些紅極一時的詞彙,很快就會過去。
當大幕落下,如張文宏所說,他們會悄悄走開,回到圖書館,回到實驗室,回到病房,銷聲匿跡。
但我們一定會記得,2020年那場危機中,有一群人,讓我們的孩子看到了真話的魅力,和知識的力量。
這不就是未來的希望麼?
閱讀更多 小小包麻麻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