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第一炉香》搬上荧幕:别高估爱情,也别低估人性

前言

《红楼梦》开篇,曹雪芹便写下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面世之初,曹雪芹被时人批为“离经叛道”。

曹公着笔写《红楼梦》时年未二十,贵族出身他年纪轻轻便经历了曹家家族的没落,经历过天堂,又坠落地狱的感觉让年轻气盛的曹雪芹深刻体会到了封建社会的堕落与黑暗。

正是这种天壤之别的人生起落,促使曹公写出《红楼梦》这样的文化瑰宝。

除了曹公,世上无第二人可以写出皇家贵胄的奢靡,也无一人能将贵族堕落的隐伤刻画地如此传神。

不经历人间富贵,没有资格谈论看淡一切。

真正的淡泊一定是由内而外,享受过人间百态,才会心甘情愿归隐山林。经历过大贵的曹公,看淡一切的时候才真正成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

巧合的是,张爱玲也家世显赫,她虽很少提及,但作品中对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上海与香港上流社会的生动描写却已将自身的见识暴露无遗。

张爱玲成名作《第一炉香》,讲述一个上海家庭没落的女孩葛薇龙远赴香港求学,被姑妈带入上流社会圈子后,在衣香鬓影中结识没落公子哥乔琪,并最终在一厢情愿的爱情中迷失自我,成为姑妈与乔琪乔的揽财与交际工具。

《第一炉香》搬上荧幕:别高估爱情,也别低估人性


2019年5月12日,由许鞍华执导的电影《第一炉香》盛大开机。张爱玲的成名作首度被搬上荧幕。

这一消息使我重读《第一炉香》,希望能从中读出些不一样的东西。

初读它时,我对于女主葛薇龙:“我爱你,关你什么事?”的爱情观不敢苟同,怎么会有如此卑微的爱情?一朵低到尘埃里的花是注定不会获得爱情的。真正的爱情,是势均力敌。

如今再读《第一炉香》,发现只写小女人的张爱玲,通过一个个小女人的故事在剖析爱情与人性。

爱情,真的如世人描写那么美好吗?或许我们一直在高估爱情,而低估了人性。

再读张爱玲,我发现了高估爱情低估人性的两个表现。

在名利场里找爱情:精心设计的爱情圈套,跳进去就是死路一条。


因为战乱,葛薇龙的父亲举家迁往香港。但随着香港的发展自己家庭事业的停滞,葛家逐渐难以负担生活的开销。

葛薇龙父亲决定迁回上海,但葛薇龙想留在香港完成学业。于是她找在香港的已经被逐出家门的姑妈求助。葛薇龙的姑妈年轻时嫁到香港做小被逐出家门,如今在香港社交圈风生水起,水性杨花。

薇龙知道姑妈身份,但她坚信自己不会走上歧路。但一个单纯无比的学生,又怎么能对抗名利场浸淫多年的姑妈?

姑妈只消一个华美的衣橱,就让猎物进入了圈套。

薇龙打开华美的衣橱,一件件试穿,想象着名与利的簇拥。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第一炉香》搬上荧幕:别高估爱情,也别低估人性

姑妈有意让薇龙讨好自己的老相好司徒协,一向清高的薇龙并不情愿。这时候,她在一个宴会上遇到了落魄混血公子乔琪。

乔琪生性浪荡,不过是为了报复姑妈,无意撩拨了薇龙,薇龙便陷入了与之结婚生子的爱情假象。

也许乔琪的追求她不过是一时高兴;也许他对任何女孩子都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他向她有诚意的表示的话,她一定会答应他。的确,在过去,乔琪不肯好好地做人,他太聪明了,他的人生观太消极,他周围的人没有能懂得他的,他活在香港人中间,如同异邦人一般。幸而现在他还年轻,只要他的妻子爱他,并且相信他,他什么事不能做?即使他没有钱,香港的三教九流各种机关都有乔家的熟人,不怕没有活路可走。”

这段薇龙的心理活动,恰恰是很多女性的通病。所有女性的奋不顾身,大概都觉得自己可以做那一个独一无二,可以让浪子回头,可以用爱情改变一个人。

沉浸在爱情的薇龙,无意撞破乔琪与睨儿的私情,心灰意冷的她决定离开香港。这时姑妈出现,与乔琪达成了一项合作。

梁太太道:“你老老实实答一句罢:你不能够同她结婚。”乔琪笑道:“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我没有婚姻自主权。我没有钱,又享惯了福,天生的是个招驸马的材料。”

乔琪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消极的人生态度,人性本就是趋利避害,他与姑妈达成一致

用爱情的假象把薇龙留在香港。

薇龙接受了姑妈的包装,她在社交圈过的风生水起。

薇龙与乔琪的婚讯登报。

从此以后,薇龙这个人就等于卖了给梁太太和乔琪乔,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乔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

而她的报酬,就是阴历三十夜和乔琪的独处。

《第一炉香》搬上荧幕:别高估爱情,也别低估人性


“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薇龙的付出,给了这句话最完美的注解。

张涵予,王珞丹主演过一部电影《我爱的是你爱我》,女主搞怪可爱,与男友相差18岁。沉稳成熟的男主最初为女主的单纯活泼而吸引,但最后又因这个原因而分手。

分手的时候男主直言:”我不爱你。我想我爱的是你爱我。

“随后男主又遇到了成熟知性的职场女人与温柔贤淑的幼师,但两段感情都无疾而终。在女主坚持下,男主终于回心转意和她在一起。

这部电影以”真爱无敌“为主旨,但是相较于此,《第一炉香》则更为现实。

乔琪不爱薇龙,从始至终,他爱的只是薇龙可以为他赚钱,他爱的是薇龙毫无保留的爱他。

这沉香屑的味道荡满屋子。不由让人想起爱情沉闷地让人唏嘘的命运。名利场里找来的爱情表象背后,不过是深思熟虑,权衡利弊。

从多情人身上求爱情:一生一世的深情笑话,当真了就是万丈深渊。

张爱玲在与胡兰成旷世绝恋的某一个阶段,葛薇龙就像她自己。

1944年初春,胡兰成因《封锁》对张爱玲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正如马尔克斯所说:

好奇心也是爱情的种种伪装之一。

几经波折胡兰成终于是见到了张爱玲,才学上的赞赏以及交流中的契合,让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胡兰成曾说“你的身裁这样高,这怎么可以?”。

张爱玲说出那句:“此时的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她变得很低很低,是身高,也是两性关系的地位,1944年的张爱玲遇到爱情之后,开启了她恋爱的第一阶段:从尘埃里开出的卑微的花。

因为这个时候的胡兰成,与二婚妻子的婚姻还处在存续之中。但是张爱玲是什么样的人?与胡兰成同类地生性豁达,不关心世俗。

不拘感情的胡兰成与张爱玲度过了神仙般的快乐时光,但时局动荡,胡兰成出走武汉结识17岁的小周;

日本投降,汉奸胡兰成去温州避难又与范秀美相识;张爱玲曾来温州寻胡兰成,经历了两女一男即尴尬又痛苦的相见后,张爱玲彻底放弃了胡兰成。

后来胡兰几次求和,但张爱玲只道:”我将只是萎谢了。“

《第一炉香》搬上荧幕:别高估爱情,也别低估人性


张爱玲这样的拿得起放得下的态度,也注定了她不会走上葛薇龙一样的道路。她与胡兰成相爱期间,她的创作数量达到了顶峰,这篇《第一炉香》也完成于这段时间。

哪怕当时的张爱玲更像是葛薇龙,她还是在《第一炉香》里写出了睨儿那样的角色。

睨儿在姑妈身边,是帮助姑妈讨好男人的人之一。她从一开始就弄得清自己的定位以及应该面对爱情的态度:名利场中多是浪荡多情之人,踏进这其中,便只谈价值,再无其它。

一次乔琪找睨儿私会,被喜欢上乔琪的薇龙撞见。薇龙第二天早晨找到睨儿,直接对其动手。

从不会让自己逆来顺受的睨儿,这一刻竟然没有还手,任由薇龙发泄打骂。

“由她去吧,她也够可怜的。”

薇龙的可怜,在于全世界都知道乔琪不爱她,但她乐于把自己蒙在鼓里。

《第一炉香》搬上荧幕:别高估爱情,也别低估人性

观烟-闻香-净心 一炉香一缕烟, 时而笔直直上, 时而缭绕而行, 飘渺青烟沉香沉醉。


《霍乱时期的爱情》有一句: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

乔琪,便是那生下来就不会的一种。他从小被轻视,被嫌弃,长期的生活环境让他不需要爱情,他只需要及时行乐地浪费掉余下的生命。

《围城》里一句很残酷的话: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显然乔琪是先吃好葡萄的人,他不要希望,只要当下快乐。薇龙则是把好的留在最后,用最大的牺牲去相信生来不会爱的人的一生一世,到最后,自己都分不清楚爱的是人,还是影子。

结语

《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费尔明娜与初恋达萨有一段美好的初恋,但是费尔明娜单方面结束了关系嫁给了乌尔比诺医生。

《第一炉香》搬上荧幕:别高估爱情,也别低估人性


贵族小姐与阿里萨相识不过是通过书信建立了一个对对方的美好幻想,就像网友在网络交流,偶然一次线下见面,阿里萨与费尔明娜悬殊的身份让费尔明娜觉得”我们的一切不过是一场幻觉。“

有时候爱情简单到会”见光死“,有时候也会像马尔克斯总结的那样:

随着星移斗换,从不同的途径得出了明智的结论,不可能换个方式共同生活下去,也不可能换个方式相爱: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

费尔明娜与阿里萨在暮年走到了一起,这段年少的初恋,经历了一个世纪后再续前缘,是因为达萨的爱,也不全是爱,一定有别的因素混合着爱情的玻璃渣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爱情不是一张白纸,可以孤立于世间一切而孤立存在。相反真正长久的爱情需要经过各方面的权衡和考量,不顾一切的爱,是韩剧,不是爱情本身。

别高估爱情,更别低估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