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10歲孩子被老師打3巴掌,老師哭訴:她先打我,網友:怎麼可能?

最近羅先生一直悶悶不樂,他十歲的女兒在託管班被老師打了,可是當他帶著女兒去找學校評理的時候,打人老師竟是滿臉的委屈,她說是羅先生的女兒先動的手。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麼,由於當時班上的監控發生了故障,我們只能聽羅先生女兒和打人老師一面之詞,只是在兩種出入極大的描述中,真的讓人不知道該相信誰。

10歲孩子被老師打3巴掌,老師哭訴:她先打我,網友:怎麼可能?

女兒告訴羅先生,自己因為糾正了打人老師講課中的一個小錯誤,就被老師直接拎起了耳朵,在這過程中她推了老師一下,結果換來了老師重重的三巴掌。

而老師則哭訴說:自己在課堂上講課,這個女學生一直在下面搗亂,自己不聽還影響別人。於是她才去象徵性的揪了一下女生耳朵,沒想到學生竟然直接打她的臉,迫於無奈她才還的手。

羅先生拿出了孩子的病例,右側面部軟組織挫傷、右腔黏膜挫裂傷、右眼鈍挫傷,這一個個醫學術語就像是針一樣紮在了他的心上,對孩子心疼不已。

羅先生表示女兒平時確實調皮了點,但是分寸還是有的,他無法相信女兒會先動手打老師。

網友清爽:孩子還那麼小,怎麼可能打老師?

網友1988:俗話說:母慈子孝,如果老師微笑著好好說話,學生先動手的幾率為零。在學生心裡老師是比家長更為敬畏的,但是如果老師說話生硬,表情暴躁了,性格比較暴躁的孩子是比較容易被激怒先動手的。

網友路見不平:護犢子總有一天護不了,到孩子遭社會狠狠教育時,再追究誰的錯都晚了。

10歲孩子被老師打3巴掌,老師哭訴:她先打我,網友:怎麼可能?

其實退一步說,作為老師面對年幼的孩子,不管如何都不應該下如此重的手,她們可以對不聽話的孩子略施一些懲罰,比如罰站或者抄書等,但打孩子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老師的作用是什麼?

  • 傳授學生知識

老師要根據教材中的要求,把知識全面又細緻的傳授給學生,讓孩子能夠對這些知識有感性的認知,把這些知識轉變為自己所有。

在這過程中老師要教會孩子學習方法,以便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10歲孩子被老師打3巴掌,老師哭訴:她先打我,網友:怎麼可能?

  • 培養學生智能

老師除了要幫助孩子學習成績有所提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在不斷的探索中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會把知識靈活運用。

這樣孩子才會在學習中獲得進步,以後進入社會時也能夠有更好的學習能力,更好的融入工作。

  • 提高學生技能

知識和技能是相輔相成的,當孩子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要多動手實踐,這樣才能把知識用於生活中,當熟練程度越來越高之後,動手技能也會有所提高。

這對於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能夠讓孩子在社會中更有競爭力。

10歲孩子被老師打3巴掌,老師哭訴:她先打我,網友:怎麼可能?

  • 引導學生形成健康人生觀

孩子在學校學習階段,正是人生價值觀等形成的關鍵時期,而老師作為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自然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因為價值觀一旦扭曲,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而健康的價值觀,才會讓孩子走的更遠。

10歲孩子被老師打3巴掌,老師哭訴:她先打我,網友:怎麼可能?

老師應該如何教學生?

老師平時應該多觀察孩子,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他們的視角看問題,這樣能夠更好的和學生相處,也能讓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

我們當然不否認老師的權威性,但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也要求老師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

儘量和學生平等相處,真誠的對待學生,和他們進行有效溝通,這樣練出來的學生才會更健康更優秀。

作為老師,不應該讓學生怕自己,而是應該讓學生尊敬自己,只有這樣,老師才能稱為合格。老師本是一份讓人尊敬的職業。

10歲孩子被老師打3巴掌,老師哭訴:她先打我,網友:怎麼可能?

因為他們的存在,孩子才會懂得更多,成長更快,所以千萬不要讓教育變質,不要讓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僵化,否則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孩子,更是老師教學失敗的表現。

好好的愛每一位學生,哪怕他們是折翼的天使,我們都要讓他們有飛向天空的權利。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