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比留住眼前人更重要的,是明白這幾點

電影《我的寵物是大象》的主人公老齊,是一個馬戲團團長,帶領著一群年輕人和幾頭大象四處流浪,到處表演。

老齊喜聚不喜散,喜歡每一個人一直在場,更喜歡用一樁共同的事業把大家夥兒聚在一起的感覺。

但是這個行業在沒落,馬戲團裡的人也將有自己的生活,他終於意識到如論如何努力維持,人和人都會走散的現實。

韓松落在《人生中最難的事》中寫道:

“人生中最難的事,其實就是留住眼前人,讓歡宴永遠持續,讓聚會永遠停留在高潮。所以,我們看到的那些歷史人物的故事裡,最讓人哀傷,也最驚心動魄的,就是他們如何留住眼前人。

最終,每個人都要在離散中獲得成長,慢慢接受人都會走散這個事實。”

比留住眼前人更重要的,是要明白這幾點:

1.孤獨是人生常態,我們不是要留住人,而是要記住相處的時光。

吳冠中曾說:人,從軀體到精神,是獨立的個體,這個硬道理決定了人的孤獨,孤獨是人的本分。

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都只能陪我們走上一段路,更多的時候都是一個人的獨自行走。

從小時候的成群結隊,到長大後的形單影隻,峰迴路轉,不斷更換同路人。世事相隔,人情異化,故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在複雜多變的數十年人生道路上,確乎難以永保自始至終的知音。

加西亞·馬爾克斯曾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或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同行的路上,好好相處,坦誠以待,然後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將這段時光摺疊好放進記憶的相冊。

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得住的日子。

比留住眼前人更重要的,是明白這幾點

2.對世間所有事物的愛都是想擁有,唯獨對孩子的愛是要放手。

蒲公英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花,白白的絨毛,只要經風一吹,吹到各個地方,它就已經播種了,來年你也可以看到更多的蒲公英。所以蒲公英的花語是:永不停止的愛。

龍應臺在《目送》裡曾經寫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曾經有一檔綜藝節目叫《我家那小子》,有一期嘉賓備是朱雨辰和他媽媽。

朱雨辰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對於很多80後來說,都看過他演的《奮鬥》、《我的青春誰做主》等電視劇。

朱雨辰的媽媽在節目中表現出的,用一輩子全身心的照顧兒子,為了兒子沒有自我,還有提出的對媳婦的超高標準的輿論,讓所有的觀眾譁然。

這個71歲的媽媽彷彿依然將自己已經39歲的兒子當成小孩子來對待,喜歡干預兒子的所有事情,包括感情。節目中,朱媽媽承認對朱雨辰的每一段感情都有干預。

她認為兒子未來的另一半,必須是像她一樣要用整個生命去照顧她兒子的一個賢妻良母,此言論一出,讓觀眾終於知道了朱雨辰為何39歲依然單身的原因。

作為母親,有時候很難分清究竟是孩子離不開我們,還是我們更離不開孩子。我們以愛的名義,束縛著孩子,希望牢牢將其留在身邊。

殊不知即便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但他一旦作為一個個體存在,他就是獨立的,而不是誰的附屬品。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他前進時的助推器,疲倦時的避風港。

比留住眼前人更重要的,是明白這幾點

3.死亡的存在,提醒人們的是珍惜,而不是對抗。

美國醫生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別》一書中所言:死亡是我們的敵人,也註定是最後的贏家。如果有一個地方最需要探討臨終關懷和尊嚴死的問題,那可能就是ICU了。

巴金最後的6年時光,都是在醫院度過的,先是切開氣管,後來只能靠餵食管和呼吸機維持生命。

周圍的人對他說,每一個愛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巴金不得不強打精神表示再痛苦也要配合治療。

但巨大的痛苦使巴金多次提到安樂死,還不止一次地說:“我是為你們而活。”“長壽是對我的折磨。”

羅點點是開國大將羅瑞卿的女兒,曾經從醫多年。

起初,她與幾個醫生朋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談起人生最後的路,她們一致認為,要死得漂亮點兒,不那麼難堪;

不希望在ICU病房,身邊沒有一個親人,“赤條條的,插滿管子”,像臺吞幣機器一樣,每天吞下幾千元,最後“工業化”地死去。

面對親人的即將離去,似乎只有說“盡一切力量,挽留每分每秒”才能表達我們的愛。

繪本《獾的禮物》講述的是充滿智慧的獾離開了他的身體,也離開了所有的動物朋友,雖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訴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頭,大家不要為他難過。

但是,在寒冷的冬天裡沒有了獾,這對大家來說,實在是太難過了。

直到春天的來臨,所有的動物聚在一起懷念獾,說著獾以前與大家相處的種種,大家的悲傷才慢慢撫平,因為獾雖然永遠離開了,但他所留下來的“禮物”卻像是礦藏一樣,永遠都在幫助有需要的人。

如果我們愛的人不可避免地離開,也許讓他在親人的陪伴下,安靜地、有尊嚴地離開,才是我們能夠給予他的最後的愛。

比留住眼前人更重要的,是明白這幾點

4.比留住眼前人更重要的是,懂得好好說再見。

我在考研期間曾經寄住在一個阿姨家,她的父親馮爺爺是動員死囚進行器官捐贈的志願者,他曾經跟我講了一個故事。

新聞報道一位男大學生因不滿女友提出分手,而尾隨至麥當勞,用刀將其捅死。男孩一審被判處死刑,馮爺爺按要求去動員這個男生進行器官捐獻。

爺爺告訴我,在交談中發現這個男生並非蠻不講理的偏執狂,而是很懊悔自己的行為,並同意死後捐獻器官。當爺爺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時,他流著淚反覆說:我只想和她好好說聲再見。

原來是他的女友在電話中提出分手,之後就一直避而不見,男孩起初的意思是想當面好好談開,但是這位女孩一直不願意見面,才有了後來的禍事。

斯人已逝,做錯事的人也得到了懲罰,我想說的是如果當初能好好說再見,也許這人世間便少了許多的痛苦。

另一個故事,是閨蜜小文的故事。

小文在讀研時陪師姐去相親,對方的陪同者對小文一見鍾情。彼時的小文已和男友分手,正面臨畢業求職。為了離開這個傷心地,她一直在其它城市尋找工作。

那個男孩向小文表達了心意,小文也說明了自己的情況,友好地回絕了他。但是男孩強調做不成戀人,可以做朋友,小文笑笑沒有拒絕,但是也並不相信兩人之間能有什麼純粹的友誼。

後來小文一直忙於找工作,男孩也幫他收集那個城市的招聘信息。求職回來,男孩總會請她吃飯,聊聊找工作的情況。

小文坦言去另一個城市求職並不佔優勢,男孩鼓勵她有志者事竟成。

男孩去北京出差,給小文帶了一個轉運手環。小文起初拒絕接受,男孩說是銀飾,不值錢,完全圖個好兆頭。

大概是太想求職順利了,小文戴上了這個轉運手環。

臨畢業前,小文終於找到了工作,在簽好合同的時候,這個手環突然斷了,小文的心裡湧上了一種莫名的滋味。

離開這個城市之前,小文堅持要請男孩吃飯。小文告訴男孩手環斷了,男孩笑著說它已經順利完成使命了。

男孩的心事小文不是不知道,只是相遇的不是時候,小文給不了任何承諾。她問男孩為什麼不想留住她,男孩笑著說留不住,那就笑著祝你飛得更高。

聽完這個故事,我突然很感動,為有這樣的一個人,為有這樣的一份情。

比留住眼前人更重要的,是明白這幾點

我們在表達愛的時候,常常會表現出偏執的一面,就是執著地要留住眼前人。其實,我們很明白這世間有太多的東西想留也留不住,比如人、愛和時光。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愛,然後牢牢記住這段時光,分別的時候微笑著說: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