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昭雪歷史上被嚴重冤枉的兩個帝王

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上朝代的更迭,往往伴隨著一個“昏庸無道”的亡國皇帝和一個“英明神武”的開國明君的誕生,開國明君會彪炳史冊,亡國皇帝則會遺臭萬年。難道說亡國皇帝真的都是很不堪的嗎?顯然答案不會是百分百的肯定,畢竟歷史是勝利者寫的,難免會對前朝的亡國皇帝有一定的抹黑,這樣才能顯示出天理昭昭,新的上位者是順應天意才取而代之的。所以那麼多“昏庸無道”的皇帝中肯定有被冤枉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扒一扒歷史上被嚴重冤枉的兩個帝王。

一、商紂王

一部《封神演義》讓不少人都被洗腦了,於是乎商紂王在我們眼中的形象便被打上了暴虐、兇殘、好色等標籤。當然商紂王的黑化形象,不僅僅是在現代才有的。幾千年來,在中國人心中,商紂王一直是昏君、暴君的以及邪惡勢力、罪惡人性的象徵,經過從西周起至今三千多年的加工和渲染,紂王的形象已經成功被定性了。但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真的是天天只會酒池肉林,殘害忠良,魚肉百姓的嗎?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昭雪歷史上被嚴重冤枉的兩個帝王

當時商朝的中心區域在河南一代,最大控制範圍東至大海,西達陝西省西部,東北達到遼寧省,南至長江流域。不過商朝的統治並不穩定,帝辛繼位的時候,商王朝面臨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入侵。這其中包括北方的鬼方、西方的羌、南方九苗以及中原王朝的世敵東夷,其中東方的東夷人是商朝最強有力的對手。

帝辛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先後擊敗平定了北方的鬼方、西方的羌、大大擴充了商朝的版圖。由於商朝以商業為主,因此控制海陸道十分重要,敵對的東夷人顯然對商朝做買賣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因此商朝對東夷的作戰一直沒有停止,到了帝辛時期依然如此,史載當時東征的商朝大軍有15萬人,一直與東夷處於交戰當中。由於東方是商朝的軍事前線,因此西邊的防守便顯得薄弱了許多,這給了當時虎視眈眈的周方國很大的機會。由於當時的周方國在西部行征伐之權,國勢迅速強大,自周侯季歷至西伯姬昌僅僅兩代,周方國開闢的領土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只不過文王曾與紂王在山西黎城惡一場,被打得大敗,如果不是來自東夷的軍師姜子牙在商王國東部策反東夷作亂,恐怕文王的統一大業將就此完結。

昭雪歷史上被嚴重冤枉的兩個帝王

文王之後,武王姬發韜光養晦、勵精圖治,而紂王則變生肘腋、兩面受敵。擊敗周軍以後,紂王略作休整,便兵發東夷,無暇西顧,使周方國得以重整旗鼓。在對付東夷的戰爭中,紂王一方佔盡優勢。為了永絕後患,紂王甚至建起了一條通往東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調兵鎮壓夷人的反抗。

夷人儘管善弓,但商軍的箭鏃以青銅打造,精巧而鋒利,其射程遠、殺傷力大,而且商軍作戰部隊中甚至出現了“象隊”,古書上說:“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大象象牙輕易地戳穿了東夷人的胸膛然後把屍體拋向空中,東夷的軍隊一批批倒了下去。被紂王指揮的商軍一陣衝殺,層層包圍,東夷人的部隊大部分做了俘虜。據說,商軍如秋風掃落葉一樣,一直打到長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數東夷部落,俘虜了成千上萬的東夷人,取得大勝。從此以後,中原和東南一帶的交通得到開發,中部和東南部的關係密切了。中原地區的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使當地人民利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發展了生產。

現如今根據歷史學家的總結,商紂王的歷史貢獻主要有以下四點:1.他開拓山東、淮河下游和長江流域的功績。商朝疆域的擴展,促進了中原文明的傳播,有助於華夏大地的生產力發展。2.他曾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如反對神權,改革舊俗。3.打破奴隸主貴族“世襲”制,大膽地從中下層提拔了一批新人,為其革新路線服務。4.為古代中國的最終統一奠定了物質和思想的基礎,是統一古代中國的先驅者。

以上這些貢獻絕不是一個昏庸無道的帝王可以做到的,而之所以商紂王被如此醜化,說到底是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編造出這些謊言來籠絡民心。但這樣的謊言之所以能盛行,說明商紂王也並不是毫無過錯的。因為在他執政後期的時候,他也確實是親信小人,剛愎自用,沉迷酒肉,醉於淫樂之中。只不過,他最後被西岐打敗,西周為了政治的需要,所以才把他的錯誤誇大化而已。歷史或許是勝利者所“譜寫”, 但這種“譜寫”也許會矇蔽一時,卻矇蔽不了有心人的慧眼,也阻擋不了無情的歷史洪流。在兩千多年以後的今天,帝辛的功績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兩千多年 的歷史迷霧遮不住人們對於真相的探尋。我相信,總有一天,帝辛沉冤得雪,讓“紂王”成為歷史的名詞。

二、隋煬帝

現如今有不少小說和影視劇作品都把隋煬帝楊廣描繪成一個暴君,而大多數民眾也都欣欣然的接收了這一說法,那麼真實的隋煬帝真如此昏庸無能嗎?答案是否定的,歷史上真正的隋煬帝並不是暴君,相反他可以算是“一代明君”,他的功績甚至為日後唐王朝的輝煌奠定基礎。隋煬帝是中國科舉制的開創者,也是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的建設者,有歷史學家指出來,所謂的隋煬帝”好色“、”淫逸“、”淫母“、”弒父“這些罪名,絕大多數都是由野史作者們強加在他頭上的,在正史中並沒有任何證據可言。假如仔細閱讀並且推敲史料,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楊廣原來是一個文武雙全,才華橫溢,戰功卓著,而且擁有雄才大略的勤奮敬業的君主。

昭雪歷史上被嚴重冤枉的兩個帝王

楊廣14歲時,同江南的大貴族之女蕭氏結婚。一直到他去世,他們兩人始終相敬如賓、舉案齊眉。而且楊廣就只有三個兒子,像這樣感情專一的君主,就連歷史上有名的賢君估計都比不上。隋文帝時,楊廣親自指揮完成祖國統一,”天下皆稱廣以為賢“,從而也結束了上百年來中國分裂的局面,使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楊廣登基之後,一生勤於政事,可謂是宵衣旰食的工作狂。在楊廣看來,南朝滅亡主要的原因是”江東諸帝多傅脂粉,坐深宮,不與百姓相見。“因此在他統治的14年裡,除了待在宮裡的四年時間之外,其餘大部分時間是花在巡遊的路上。

昭雪歷史上被嚴重冤枉的兩個帝王

隋煬帝在位期間修建南北”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接起來,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大運河不僅使南方的物資能夠順利地到達當時的洛陽和長安,還加強了隋王朝對南方的軍事與政治的統治,同時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強。如此浩大的工程,利於千秋萬代,隋煬帝為中國後來子孫萬代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只可惜,這樣巨大的工程,實在是太****了,隋煬帝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導致身死國滅。隋煬帝還創立科舉制,開設進士科,以考核詩賦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這種制度削弱了門閥大族世襲的特權,為選拔下層優秀知識分子提供了極好的機會,對後世產生了影響深遠。

除此之外,隋煬帝還掘長塹、置關防、開馳道、築長城、置糧倉,大修文治、制定新制度,方勤遠略威震八方等許多功績,這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業。在其統治的前期,曾多次普免錢糧,連續四次****,可是國家的財富依舊是越來越多,人口也是不斷增長。《資治通鑑》也說:”隋氏之盛,極於此矣。“

昭雪歷史上被嚴重冤枉的兩個帝王

如果從這些事蹟來看,那麼那些關於隋煬帝是十惡不赦的暴君的說法,就站不住腳了。但隋煬帝也有不足之處,但他好大喜功、窮奢極欲,據研究僅從公元604年至608年短短4年間就動用了近540多萬民力修建大運河(開鑿通濟渠、永濟渠),長城和洛陽城,過於****。又西巡張掖、“親征”吐谷渾、以厚利誘使西域商賈至洛陽,並於大業八年(612年)徵集三十萬軍隊攻打高句麗(不包括後勤100多萬民力),幾乎動用了舉國之力,最終於公元611年引發民眾乃至貴族大規模的起義——隋末民變,618年楊廣在江都被部下縊殺。不過平心而論,就隋煬帝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建樹,他的確可以堪稱是一位偉大的帝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