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優時零售無人車,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佔據了全球40%以上的電商交易。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數據,這一數字已經高於法國、德國、日本、英國和美國的總和。配送機器人因為其需求端——物流行業的龐大體量以及勞動密集的特點,尤其引資本關注,其研發競爭也尤為激烈。

優時零售無人車,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

2018年3月,優時科技闖入無人配送賽道,專注無人配送機器人的研發,其核心技術是將計算機視覺應用於短距離配送。該公司曾於2018年6月獲得數百萬人民幣的種子輪融資,今年7月完成千萬級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領投機構英諾天使基金投資總監馬瑞認為,優時科技的競爭優勢在於“技術驅動的成本壁壘”,把無人車從一臺¥10萬 - ¥30萬的成本降低到了¥8,000人民幣,能通過輕資本模式、快速建立起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同時,優時科技具備全棧自主研發能力,包括設計、底盤、機械結構、視覺傳感等軟硬件的研發。

今年4月,優時科技與韓國的一家大型外賣平臺達成合作,目前累積無人配送車訂單量300多臺,2020年,預計突破1000臺規模。

優時零售無人車,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

走進留創園洋創社區,一眼就能辨出優時科技創業團隊所在位置,由其研發的優時無人配送車,以“圓潤小巧”的外觀格外引人注目。優時無人配送車長60釐米、寬50釐米、高50釐米,看似體積不大卻可承載50公斤的貨物,其底盤最高負載150公斤;該無人車配以6輪驅動,可上下8釐米高的臺階,及60度的斜坡;擁有自動回充能力,充電6小時,可續航10-12小時;時速約5-8公里/小時,與人快走時速度相當;可識別紅綠燈、人、車等障礙物;此外,配置了360度防盜監控攝像頭,具有高精定位和防盜警報功能。優時科技CEO林錇森表示,如果它在路上被強行抱走,會一直“喊救命”,並通知管理人員。

優時零售無人車,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

“最後一公里配送的賽道對成本非常敏感。”林錇森表示,目前許多研發無人車的企業採用的激光雷達方案成本很高,如果沒有足夠的市場需求,都不敢量產,對於我們這個以低成本無人車駕駛的初創公司而言,是一個機會。”

優時無人配送車採用自主研發的計算機視覺技術,通過三維的輪廓特徵算法提高室外強光和弱光環境的視覺穩定性和魯棒性。林錇森表示,雖然公司成立時間不長,但在無人配送的賽道上,已經累積了雄厚的技術壁壘,從底盤,到視覺感知傳感器,到硬件和軟件的結合,技術環環相扣,相輔相成。

優時無人配送車從月球車中汲取靈感,採用六輪驅動,並可在強摩擦力下實現原地360度旋轉,無懼電梯門通常情況下的短暫等待時間。此外,爬樓梯時,車身始終保持穩定在同一水平面上,這為下一步技術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優時無人配送車前後各有一對雙目攝像頭,形成大廣角環視。林錇森說:“目前,大多數無人車在進入未知環境時,需要事先把路線來回掃描幾遍,構建一個高精度三維地圖,再做人工標註。但這種方法的弊端在於,每到一個新環境,都要做高精度地圖構建、標註、更新和維護,耗時可能長達幾個月。與之相比,通過穩定的地盤運行,加以視覺識別結合算法,可採集三維環境中的定位數據,再將其疊加在已有的二維地圖上,幾天即可投入運營。

據林錇森介紹,目前全球範圍內掌握線條邊緣輪廓算法技術的企業只有兩家,另一家 Starship在美國硅谷。然而,優時科技已經在邊緣輪廓算法有了新的技術突破,“實現環視大廣角的實時運算,相比之前的3-5幀,優時科技目前突破了30-40幀的實時運算。

優時零售無人車,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

2017年末,林錇森帶著這項全球領先的視覺算法回國,迅速找準了賽道,組建了一支12人的團隊,獲得融資,並在短時間內實現量產。看似夢幻般的開局,林錇森其實已經沉澱了5年的相關經驗。從大學時期就在計算機視覺上的探索和沉澱,到後來在最後一公里配送的創業經驗。若是沒有之前的技術和運營鋪墊,很難在這個領域這麼快速狂奔。

“我認為創始人的前幾年創業都是在一種學習階段,除了學習技術,市場,運營以外,其它各方面都很考究一個創始人的學習能力,比如執行力,融資能力,管理能力等” 2013年,林錇森從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畢業,曾在硅谷創業,在“最後一公里”食物生鮮配送領域有3年運營經驗。2017年末,林錇森結合積累的運營經驗和技術的沉澱,回國往無人配送方向發展。

優時零售無人車,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

林錇森認為,創業就像剝洋蔥一樣,需要一層一層剝開風險。第一層的風險是技術風險,也就是技術可行性。這個時候,通常由創始核心技術人員快速做出一個能排除技術風險的原型機來初步驗證技術的可行性。技術驗證可行後,接下去就是要剝開第二層的產品轉化風險,這是很考驗一個團隊的執行力的, 也就是新技術能否變成一個市場願意接受並可以盈利的產品轉化。這也絕非易事,所以通常這個時候,團隊會需要一筆種子輪資金幫助團隊推動技術到產品的轉化。有了一個產品後,還需要知道產品能否能夠通過一個可複製的商業模式快速佔領市場。這個時候考驗的是團隊的市場和推廣能力,也絕非易事,所以這個時候團隊還會需要新的一輪天使輪資金去驗證市場。

一層一層地剝開風險,一直到公司能快速地覆蓋市場,大規模地盈利。早期初創公司的資源資金有限,創始人需要一雙雪亮的眼睛,彈藥有限的情況下,不可以亂開炮。只有團隊比競爭對手更專注,才有機會能比競爭對手做得好。 然而,具體要怎麼做?林錇森說,“看數據, 和同行領域沾邊的數據都要看,只有數據量足夠大,做出的商業抉擇才是最具代表市場的現象,然後通過現象看本質,才能在一個本就雜音很重的競爭環境做出正確的商業判斷。”

比如說,“無人車配送的本質是替代一些距離較短,路徑較簡單的人工配送成本。從數據上看現象,你會發現同行用激光雷達方案的無人配送車,普遍都沒起量。因為數據指出的本質原因是成本10萬 – 30萬一臺對最後一公里配送本身就對成本很敏感的領域來說,是一筆算不過來的賬,然而優時科技通過視覺技術替換掉了激光雷達,把成本降到¥8,000人民幣元以內,就能有效地解決核心痛點。” 林錇森表示,有了這個技術驅動的成本優勢做為市場需求的支撐,再選擇切入國內的外賣配送剛需市場,優時科技有望能成為這個賽道的領頭羊。

優時零售無人車,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

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個原因是無人配送需要一個適合它的生長土壤,中國有一個神奇的東西叫‘小區’, 是國外沒有這種大環境優勢,封閉半封閉的環境,更便於無人車新生科技的規模投放。第二點是中國的移動支付的大生態,同樣也是隻有中國獨有。無人車在移動支付的大生態下,能撐起更豐富的應用場景,比如自動駕駛的移動零售無人車。第三點是中國的硬件生產能力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是世界其它地方所不能超越的生產優勢。”

優時零售無人車,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

為了驗證技術的可行性,優時科技團隊一開始手工打造了一臺木頭原型機。但,就是這麼不起眼的一款木質原型機在計算機視覺取代激光雷達的技術驗證後,讓優時科技在成立不到2個月後便獲得由北京即聯即用領投,匯豐投融、平陽復輝、和北京金種子跟投的數百萬種子輪融資。之後團隊快速地進入產品化和商業化落地,很快和康師傅在五棵松落地測試一個全新的應用場景:自動駕駛的零售無人車,效果出奇的好,平均一小時就完成了40筆銷售,平均一年一臺無人車能產出¥5萬營收。” 基於新賽道帶來的新的創新,優時科技很快又獲得了英諾天使領投和馳星創投跟投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林錇森表示,雖然目前優時科技已經步入正軌,但並不會在駕駛座上“沉睡”,除了在技術上的不斷升級迭代,還會迅速佔有市場,以規模效應迅速搶佔先機,建立壁壘和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