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当年西南联大选择迁往云南昆明,而不是四川的某个城市呢?

好运正走来


西南联大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共同组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起初成立于长沙,后西迁昆明。关于西南联大为什么最终要选址昆明,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地理位置

抗战时期,云南昆明是民国的大后方,被后靠有至印度的驼峰航线和至缅甸的滇缅公路,几乎所有的援华物资,都由这两条公路进入中国,是国内物流聚集的繁华之地。所以在物质条件相对充沛的昆明是西南联大西迁的原因之一。

西南联大校门

2.战争环境

当时的中国,若是想找一个完全能安心办校的地方恐怕是不现实的,无论在哪里,西南联大的生存都会显得很艰难,只是当时云南没有沦陷,比较之下还是较为安全的地方。

西南联大的铁皮屋顶

3.政治势力

当时已经统一云南地区的省主席龙云拥兵自重,很多时候对中央蒋介石的号令置若罔闻,又有很多时候对中央马首是瞻,总之关系是扑朔迷离。刚开始云龙对西南联大的事并不热心,但云南教育厅厅长龚自知竭力邀请联大来昆,云龙本人也认为可以借此事拉近或抗衡中央,所以对西南联大落地昆明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西南联大化学系学生在做实验

为什么没选择四川个人认为原因一是四川当时已经接纳了大量的内迁人员和单位,能够接纳的地方已经不多,二是四川受日军轰炸频繁,不太能够潜心治学。

抗战胜利,梅贻琦做最后演讲,联大胜利结束


坚果kk


西南联大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抗日战争时期逃到云南办学的名字,他们先到湖南,可是湖南可能守不住。

最后去了昆明,并立即建设简易校舍恢复教学科研。西南联大培养了很多院士,教学依然高水平。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都是西南联大毕业生。

昆明相对安静,逃往昆明人流量不那么多。四川?顺着长江把好多工厂都搬过去了,政府各部门、军队,重庆可是战时首都啊。他们怕去了四川资源一时间难以分配到位,毕竟三所大学师生人太多了。当然最后肯定是当时中央政府教育部拍板,而昆明就是拍板选择。

昆明有火车通向越南(法国人殖民地),方便大学交流、交通;有滇缅公路通道而缅甸是英国人的地盘。当然没想到后来日本人把东南亚除泰国(中立国)都给占领了。龙云也算开明军阀,大家不担心。昆明电力、自来水清末就有了,外国传教士也挺多,聂耳就是跟传教士学的音乐。三所大学在战时选择落脚昆明还是靠谱的,昆明有陆军讲武堂、有云南大学,是个有文化的地方;袁家谷、熊庆来、楚图南、缪云台、曲焕章、聂耳给大家印象都不错;蔡锷云南重九起义、唐继尧护法战争,在推翻帝制维护共和方面云南一向走在前头。

闻一多李公仆是中统暗杀的,与云南本土军政府无关。

朱自清感觉魔芋难吃,但现在是公认的健康食品啊,他十个娃儿应该感谢魔芋的慷慨。闻一多曾经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工作,昆明到越南火车经过蒙自,蒙自还有机场。龙云在昆明办有航空学校,面向国际招生,昆明早就有机场。当年昆明是发达城市。


云端美


这跟云南当时的政治势力环境有关。龙云当时已经统一了云南,他出身云南本地,对于本地发展有自己的见解。(参考电视剧炮神)由于他拥兵自重,所以很多时候甚至不听蒋介石号令做出很多有利于云南本地和他自己的决策。

他在容忍联大学生和国民政府的矛盾,暗里保护联大师生方面有很多作用,客观上提倡了一种自由的学风。另外,当时日本来犯,作为举国重心西迁的一部分,学校和研究机构也迅速西迁,教授学子从北平南京等地长途跋涉到云南,更加珍惜有限的教育资源。又因抵御外敌,研究和实用并重的新风气在锻炼师生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云南本地的发展。

实际民国大学内往最多的是“三坝”,汉中的鼓楼坝,重庆的沙坪坝,成都的华西坝。只能说西南联大因为第一站在长沙,紧接着日本人又追过来,所以再次搬迁,这时候能选择的地方已经很少了,没办法才去的昆明。同样类似的还有武汉大学,本来他们根本没有搬迁计划的,结果日本很快打到武汉附近。由于之前没有准备过搬迁的事情,四川由于已经接纳了太多内迁的人和单位。武大已经找不到地方愿意接纳他们了。最后还是乐山主动邀请他们,才有地方去。同济搬迁李庄也是同理。

其实昆明更好,因为更远,所以日本轰炸还没有四川那么厉害。大家才能潜心治学。


赤元重生


因为云南以前是中国的发达省份,昆明是发达省的省会,相当于现在的广州


会泽哥哥


西南联大是当时国难当头的中国的最宝贵的财富,学校的安危关系到民族精华的存亡,社会各届给予了极大的关切。迁址的考量很多,但安全是第一位的。云南昆明是离抗日战场较远的大后方,日本的飞机从占领区最前沿的机场飞到昆明耗油比四川贵州多,可以少挨轰炸,这是昆明相比川黔的优势。还记得作家汪曾祺先生关于西南联大防警报的名篇吗?回味一下那段烽火连天的如晦岁月吧。


八大山人99


这和云南当时政治势力和国内大环境有关。

龙云当时实际上已经统一了云南地区,他出身云南本地,对于本地发展有自己的见解。又由于他拥兵自重,所以很多时候甚至不听蒋介石号令做出很多有利于云南本地和他自己的决策。他在容忍联大学生和国民政府的矛盾,暗里保护联大师生方面有很多作用,客观上提倡了一种自由的学风。

另外,当时日本来犯,作为举国重心西迁的一部分,学校和研究机构也迅速西迁,教授学子从北平南京等地长途跋涉到云南,更加珍惜有限的教育资源。又因抵御外敌,研究和实用并重的新风气在锻炼师生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云南本地的发展。

西南联大的建立颇具传奇色彩,作为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的合一,它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一枝独秀立于边陲云南,由于云南当时相对安全,自然而不染的氛围也赋予师生不受打扰的研究学习环境。


风嫱遥度天际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东部中部,半壁江山丢失殆尽,唯有西部还能退守,西部之内又只有西南易守难攻,人员物资能支撑抗战,

至于为什么西南联大会在昆明就好解释了

要把机构尽量分散减少对一个地方的压力,毕竟这些机构会对当地造成压力。第二分散后更有利于安全,扎堆不是当靶子嘛。


183****7329


那时云南有钱


大有上吉自天祐


云南从北伐开始,讲武堂开始,是那个时期各种进步力量的发源地。

讲武堂改变那个时代发挥了80%的作用


高原怡苍山


他总得迁个地方呀!迁昆明你问为啥不迁成都。迁成都你是不是要问为啥不迁昆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