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再探缙州故址!了解历史深处的秘密

再探缙州故址!了解历史深处的秘密

十年前,本人到永康市志办当差时,曾于2008年,在第三期的《永康志鉴》和同月的《丽州报》上发表过一篇《永康曾设缙州初探》一文,后来因为没有发现新的更加有效史料,就不再去深入探索研究了。

近年,有永康报社蒋中意、芝英学者应业修等先生提出,有多个理由认为缙州治所是在永康的大镇芝英。

经过交流,我亦认同这个观点,现总结一下,发表下自己的新看法。

再探缙州故址!了解历史深处的秘密

芝英一带土地深厚肥沃,排灌方便,自古开有大片水田,所以简称大田里,是越国和以后乌伤县的主要粮仓。早在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吴王刘濞就在此屯田,故又称“官田”。建武三年(前138),东瓯国经此北迁。吴赤乌元年(238)三月廿八日,分乌伤县上浦乡为永康县,大田里是永康县境的地理中心。东晋太宁二年(324),明帝司马绍把这块地盘封给镇南大将军观阳县侯应詹,作为他一千六百户的食邑之一,应詹就委托自己数位亲族和家属,在此建立多处庄园进行经营管理,所以这片地方就叫“诸应”。

再探缙州故址!了解历史深处的秘密

随着各方面的发展,梁大同二年(536)建立了紫霄观,与建于梁普通二年(521)的永康南境景霄观(今称南宫寺,现属缙云壶镇)为南北二宫观。当时,从临海郡到东阳郡的通京官道,都从景霄观、紫霄观门口经过,并设有驿站与配套机构建筑,各上下任的临海郡和属县官员以及名士阮孚、陶弘景、陆修静、昭明太子等都曾来回过此多次。

梁绍泰二年(556)至陈天嘉三年(561)一个跨越二个朝代历时六年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缙州,于是就以诸应为州治。为何称“缙州”?是因当时的古永康境内有缙云山(唐玄宗时改名仙都),故名。

再探缙州故址!了解历史深处的秘密

缙州的设置,与金华历史上一个名叫留异的地方官有直接关系。据《陈书》记载,留异家族在东阳郡长山县,全郡有名的大家族。异“善自居处,言语酝藉,为乡里雄豪”。担任过晋安、安固二县令。侯景之乱时回到乡里,建立军队。太守沈巡入京平叛,让郡给留异。异令侄子留超担任留后,也领兵随沈巡到都城。从此不管是侯景或王僧辨当权都任命留异为东阳太守。陈霸先当政时命侄陈蒨平定会稽,留异以粮草劳军。绍泰二年(556)权臣陈霸先设置缙州,任留异为刺史兼领东阳郡。并把临海、永嘉二郡亦划归缙州管辖。后以侄孙女丰安郡主配留异第三子贞臣。陈文帝即位后,王琳反,留异与王琳有来往。王琳败后,文帝派沈格“代异为郡,实以兵袭之”。留异兵出下淮抵抗,败之。留异又上表请罪。

再探缙州故址!了解历史深处的秘密

当时朝庭刚用兵湘、郢,就下诏慰喻。等到湘州平定后,陈文帝于天嘉二年(561)十二月发布檄文派拥戴重臣侯安都,前来讨伐割据一方的留异。留异本来认为官军会溯钱塘江而上,于是派重兵把守下淮和建德。不料侯安都却从会稽、诸暨这条陆路攻击留异薄弱的地方。当官军出现在永康地界时,留异大惊,慌忙弃城逃到地势险要的桃支岭(今缙云与丽水交界处),于岭口(今缙云马蹄湾)立栅自固。侯安都拦口筑堰坝(在今兰口狮子头)攻击。第二年夏发大水,安都引船入,攻破其工事。留异逃往割据今福建的女婿陈宝应辖地晋安郡。天嘉五年,陈宝应平,留异被擒伏诛。

从上面材料可看出,留异是豪族出身,以军功起家,在乱世中时而左右依附不定。虽然留异和陈文帝为儿女亲家,任缙州刺史六年,却形同独立,不服调命,拥兵自重,这才引起朝廷征讨,以至失败。

现此事已过一千四百六十来年,后人却对缙州州治到底在永康哪,存在着许多疑问。清代《永康县志》只是载明缙州在永康,号称“八婺书厨”的潘树棠同时对缙州在永康作了举例考证。现按多人多方分析,我也认同在诸应(就是现在的芝英)。其中各种原由,蒋中意、应业修等先生所写的相关资料都已经表明,无需我赘言了。

再探缙州故址!了解历史深处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