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廣東和江蘇,哪個省的製造業實力更強?

財經知識局


兩省都是我國工業大省。如果從工業增加值來講,江蘇要略微領先於廣東。2018年的數據,江蘇省第二產業增加值4.12萬億元,廣東省4.07萬億元。兩省的差距極小。


在規模相同的情況下,誰的質量更高就意味著誰的實力更強。這個又有幾個因素會影響到製造業的質量呢?產業結構、技術先進程度、影響力,等等。


第一,從產業結構上來講,江蘇輕工業和重工業都很發達,稍微偏向於重工業。廣東這完全偏向於輕工業,重工業的規模完全不能和江蘇相比。江蘇省製造業的代表是鋼鐵、化工、機械、汽車。廣東省製造業的代表產業是電子、通訊、電器、建材、服裝、汽車。從產業結構來說,很難說出誰佔優勢。因為輕工業和重工業都很重要,但重工業為輕工業提供工業設備和中間品。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來說,重工業重要性更高。


第二,從製造業先進程度上來講,廣東要優於江蘇。廣東省先進製造業的規模已經排名全國第一了,要遠遠強於高於其他的省份。廣東省在2007年的時候就開始推行了騰籠換鳥的經濟戰略,不遺餘力的推動製造業發展升級。因此廣東這幾年誕生了很多全國非常有名氣的製造業品牌,家電領域的美的、格力、格蘭仕,手機領域的華為、OPPO 、vivo,汽車領域的比亞迪、傳祺,通訊領域的華為、中興。

綜合以上兩者,我認為廣東省在製造業的整體實力上是要強於江蘇省的。在規模相近或者相等的情況下,誰的技術越先進,誰影響力越大,誰實力就越強。


財經知識局


廣東和江蘇分別是我國第一和第二經濟大省,經濟實力都很強。在製造業實力方面,我認為江蘇省相對更強。

很多人會有疑問: 廣東不是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嗎?怎麼江蘇的製造業實力更強了呢?沒錯,廣東2018年GDP總量高達9.72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而江蘇GDP為9.25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位。

很明顯,廣東的經濟綜合實力領先於江蘇省,但是江蘇省的製造業實力領先於廣東省。

1.江蘇工業增加值位居全國第一

數據顯示,江蘇省2018年工業增加值為4.12萬億元,而廣東省2018年的工業增加值為4.06萬億元。

顯然,江蘇省的工業增加值領先於廣東省,這是為什麼呢?從三大產業佔比來看,廣東的第三產業佔比更高,今年上半年廣東省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68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05萬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82萬億元。


事實上,江蘇省的工業產值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數據顯示,2017年江蘇工業產值為15.4萬億元,廣東工業產值為13.5萬億元,江蘇領先全國。

2.江蘇的工業綜合實力較強

工業有輕工業和重工業之分,廣東更加側重於輕工業,而江蘇的輕重工業都發展較好。

在今年的世界500強榜單中,廣東有13家企業上榜,其中包括中國平安、華為、正威國際、南方電網、恆大、招商銀行、廣汽集團、騰訊、雪松控股、碧桂園、萬科、美的、格力電器。


可以發現,廣東的企業涉及的行業較為多元化,既有金融、互聯網、能源,也有家電、地產、汽車製造等諸多領域。但是,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領域。

而江蘇今年有3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分別是:蘇寧、沙鋼集團、恆力集團。其中,後兩家都是重工業領域的企業,江蘇的鄉鎮企業較為發達,規模並不是很大,但是數量較多,涉及各行各業。無論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江蘇都能涉及到。

所以,從製造業實力來講,江蘇的綜合實力相對更強。首先是江蘇工業產值及增加值領先廣東,位居全國第一位,最後是江蘇省輕重工業同步發展,比較全面,且實力很強。


至味財經


粵蘇兩省是我國製造業的大省、強省,光憑一兩個指標很難判斷出究竟哪個省的製造業更強,應該通過多個維度的比較來看下兩省的製造業實力:

工業經濟的規模效益

從上面兩張表格,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無論是工業經濟的規模還是效益,廣東都是領先江蘇的,而且在單位工業產值的利潤方面廣東也是優於江蘇的。2017年之前,江蘇的規模工業營收超過廣東,峰值出現在2012年,江蘇達到了廣東的127%,此後逐年下滑到今年前三季度的92%。2011年至2018年的八年時間裡,江蘇在規模工業利潤方面一舉超過了廣東,峰值為2012年,江蘇達到廣東的133%,然後下滑到了今年前三季度的84%。

近十年廣東、江蘇工業經濟兩個主要指標的“過山車”式變化,特別是江蘇近兩年指標的負增長,既有江蘇工業經濟偏重工業,受經濟大環境以及環保要求去落後產能影響較大的因素,也與原先江蘇的工業經濟基礎指標不紮實、有“泡沫”有著密切關係。

工業經濟的龍頭支撐

今年9月1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連續第15次向社會發布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榜單。廣東省共有42家企業上榜,其中深圳企業佔到了20家;江蘇省共有56家企業上榜。從數量上看,江蘇雖然佔有優勢,但是廣東的巨無霸企業更多,在榜單前十強中,華為高居第4,正威國際排名第7,廣汽列第14名,江蘇排名最高的為排名第13的恆力集團。

工業經濟的行業地位

根據工信部公佈的前三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名錄統計,江蘇省的製造業單項冠軍數量為48個,分佈於11個省轄市,廣東省製造業單項冠軍數量為25個,分佈於4個省轄市。江蘇不僅在數量上大幅領先廣東,而且製造業佈局比廣東明顯更均衡、更合理。

工業經濟的未來前景

江蘇省民營企業製造業十強企業

當今世界的優秀製造業企業,一定是國際性的公司。從這個方面看,廣東的製造業企業無疑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華為、大疆、中興、比亞迪、美的、格力、格蘭仕、OPPO、TCL等企業在聚焦國際競爭,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江蘇的製造業企業更偏向於重工業,偏向於產業鏈的中端產品,在掌握上下游的話語權和市場的知名度方面明顯不如廣東。

綜合來看,從製造業的規模、盈利水平以及製造業的國際國內知名度、影響力等方面看,廣東的製造業發展是領先於江蘇省的。


北固山達人


兩者實力相當,江蘇更全面!

江蘇是目前綜合實力第一強省,製造業自然是更加全面的。

廣東是依託電子製造業和服飾加工業興起,而後增加了汽車製造等重工業。江蘇早期是化工和重工業為主,之後才有了更大比重的輕工業以及加工業。

但為什麼說江蘇更全面?廣東電子業起步早、實力強,有很多自主品牌,但江蘇後期湧入眾多外資電子企業在此駐紮,包括希捷、佳能、尼康等精密電子一線企業。實力也不弱,兩者在該領域的主要差距在於品牌和技術自主化。

日用品以及服飾等就不多說了,廣東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但為什麼還說江蘇更全面呢?

因為重工業對於大層面的影響更大更深遠。比如江蘇的造船業是全球範圍都極具影響力的,亞洲十大造船廠,江蘇獨佔5席。化工領域同樣也是世界級水準。這是整體規模化的優勢,而不是某個企業的優勢。

另外就是江蘇的製造業規模更大、覆蓋率更高,廣東製造業資源高度集中與珠三角,而江蘇則是遍地開花,除了蘇南諸強以外,蘇北還有徐州這個工業強市做支點。

如果一定要決出勝負,我認為江蘇國企完勝,廣東民企完勝。茅臺VS軒尼詩的既視感。


城市發展報告


廣東和江蘇都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兩省的經濟總量差距不大,製造業實力都很強,綜合來看,江蘇實力要更勝一籌。製造業在GDP的構成當中屬於第二產業,2018年廣東的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0695.15億元,而江蘇則為41248.5億元,已經連續八年保持全國第一位。

我們再來看看它們的工業總產值。截止2017年,江蘇工業總產值高達154899億元,位居全國第一;而廣東工業總產值為135598億元,位居全國第三。



廣東輕工業要比江蘇發達,廣東珠三角地區已經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家電等為主的企業群和產業群,中國白色家電三巨頭當中的美的、格力都來自廣東,廣東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極為發達,擁有華為、中興兩家國內頂級的通訊設備製造商,還有OPPO、vivo、TCL等電子廠商。此外,珠三角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帶,是國內乃至國際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生產基地。

而江蘇各行業發展都很好,鋼鐵、冶金、機械能源、化學、材料,食品、紡織、印刷等重、輕工業都很發達,既能夠造船、軍艦母艦、通訊衛星、火箭等,也能生產家電、服裝、飲料等,總之各方面都有很強的競爭力,發展全面。


錦繡中源


先不論誰強誰弱,誰國土面積大誰的人口多,再來說強弱,都是沿海地區廣東那麼大人口那麼多改革開放國家在深圳投資了那麼多,能算廣東第一嗎?江蘇憑的是鄉鎮企業與私營企業一點一點的打拼創造了今天的輝煌靠的是勤勞與創新是廣東可比的嗎?


手機用戶20930904698


總有人發這種帖子,是何居心?自己想知道不會去查下數據嗎?分明是在等著互噴看好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