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一艘船居然花了15年才建完——西班牙艱難的國產戰列艦製造之路

戰爭新視界,專注近代戰爭歷史,鑑古知今 ,以史明理

一艘船居然花了15年才建完——西班牙艱難的國產戰列艦製造之路

一艘船居然花了15年才建完——西班牙艱難的國產戰列艦製造之路

眾所周知,西班牙帝國作為一代海洋霸主,其海上艦隊的實力可謂非同一般,但經歷過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以及1639年的唐斯之戰,日不落帝國當年的威風早已不在,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風帆戰列艦在英國和荷蘭的出現,讓敵對的西班牙惴惴不安,便也馬上開啟了自己的國產風帆戰列艦的製造之路。

實際上西班牙關於新式戰艦的研製工作早在英西戰爭爆發前就已經開始了。費利佩四世的艦船設計師們在吸取了已經出現的英、荷等國新式戰艦的設計經驗後,開始了自行建造的嘗試。而這種新式戰艦正是日後風帆時代海戰最重要的武器——戰列艦。

一艘船居然花了15年才建完——西班牙艱難的國產戰列艦製造之路

  • 17世紀下半葉一艘英國三級戰艦結構圖。該艦擁有雙層炮甲板和60門左右的火炮,是當時戰列艦的主流配置

“戰列艦”(Ship of the Line,西班牙語為Navio),顧名思義,即為戰列線上的戰艦,並不是某一年突然出現的名詞,而是風帆時代海上戰術演變而來的產物。真正最早將戰列線戰術作為交戰準則的是英國與荷蘭海軍。在此之後,“戰列艦”一詞正式誕生的大致時間是17世紀中後期。但當時歐洲各國應自己不同的國情,賦予此類艦船以“戰列艦”這一名稱的時間是均不相同的。作為我們所熟知的風帆時代的海上霸主,英國最早被冠以“戰列艦”稱謂的戰艦誕生於17世紀60年代,按照現有資料的記載,第一艘戰列艦是1663年的“皇家親王”號。該艦是1610年世界第艘三層甲板戰艦“皇家親王”號的重建版本,擁有92門火炮,在當時被劃分為最高等級的“一級戰艦”。不過“戰列艦”的名稱直到1677年英國海車部首席秘書佩皮斯提出的“佩皮斯海軍議案”中才首次為官方所承認。

一艘船居然花了15年才建完——西班牙艱難的國產戰列艦製造之路

  • 薩繆爾·佩皮斯的畫像。這幅油畫繪於1689年。佩皮斯是英國17世紀海軍建設的領軍人物,對近代英國海軍影響深遠

而西班牙的情況則比英國要複雜得多。“Navio”這一名稱最早出現在建造於1656年的“戰列艦旗艦”號(Navio Capitana)的船名中。這是一艘417噸的小型戰艦。儘管關於這艘戰艦的其他數據都已無從可考,但單從噸位來看,該艦即使是在17世紀也難以夠得上戰列艦的資格。同時,由於此時西班牙因國力衰弱而沒有能力建造大批可用於戰列線作戰的船隻,“戰列艦”實際上只是一紙空談罷了。

一艘船居然花了15年才建完——西班牙艱難的國產戰列艦製造之路

  • 17世紀中期一艘西班牙新式“Navio”的測繪圖。該艦擁有60門火炮,其在相對較小的船體上擁有了蓋倫船鉅艦級別的火力,這無疑是一大進步

儘管“戰列艦旗艦”號在1656年便建成服役,但從參數來看其完全不符合日後“戰列艦”的規格。因此從現有資料來看,西班牙第一艘船型被記錄為”Navio”,並且本身也符合日後人們所熟知的“戰列艦規格”的戰艦可能是在“戰列艦旗艦”號之後於1662年下水的鉅艦“聖母康塞普西翁”號,該艦同時也是西班牙有據可查的第一艘擁有三層全炮甲板的戰艦。

一艘船居然花了15年才建完——西班牙艱難的國產戰列艦製造之路

  • 英國皇家海軍一艘三層全炮甲板戰艦的剖視圖。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戰艦每側甲板的火炮佈置情況

與英法相比,西班牙擁有三層全炮甲板的戰艦出現時間過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當時的西班牙在經濟等各個領域的總體衰落而導致的。尤其是在1639年唐斯之戰失敗後,西班牙海軍幾乎被徹底消滅,造船業也受到沉重打擊。不過擁有三層甲板的戰艦對於西班牙造船師來說卻不是全新事物,儘管他們在此領域的優良傳統很少在國際上被承認,但比“聖母康塞普西翁”號早數百年,三層甲板的技術便已引入應用到船隻上,只不過那時的甲板並不是用來安放火炮的(戰艦的主要武器是弓弩和一些投擲武器)。在坎塔布里亞的桑坦德、比斯開等地以及加泰羅尼亞的造船廠早在14世紀便建造類似的大型船隻。現存資料證實了最早擁有三層甲板的帆船是西班牙人建造的“聖-克萊門特”號,該船擁有500名船員,於1331年在巴塞羅那開始投入使用。此外,阿拉貢的佩德羅四世於1354年所頒佈的皇家政令也命令建造擁有三層甲板和150名船員(包括80名水手、40名弓弩手和30名見習水手)的戰艦。而到了1500年左右,西班牙葡萄牙地區甚至出現了最多擁有七層甲板的巨型卡拉克式戰艦。

一艘船居然花了15年才建完——西班牙艱難的國產戰列艦製造之路

  • 一艘1500年左右的巨型卡拉克式戰艦的彩繪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見包括艏艉樓在內,該艦擁有多達4-5層甲板

不過早期帆船所謂的“多層甲板”與進入戰列艦時代的“炮甲板”並不是一回事。從當時的記載情況來看,早期帆船的甲板層數通常將最下層的儲物甲板和高聳的艏艉樓甲板也計算在內而戰列艦的“炮甲板”則僅僅是其裝備火炮的貫通甲板層數,甚至不包括船艏艉沒有貫通卻載有火炮的艏樓和艉樓甲板。以風帆時代最著名的英國三層甲板戰艦“勝利”號為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戰列艦的甲板分層情況。

一艘船居然花了15年才建完——西班牙艱難的國產戰列艦製造之路

  • “勝利”號的剖面模型為我們很好地展現了它的3層炮甲板和1層儲物甲板,倘若算上頂層露天甲板和底倉,該艦一共擁有6層甲板

因此綜上所述,“聖母康塞普西翁”號才是西班牙建造的第一艘“貨真價實”的三層甲板戰艦。這是一艘建造週期很長的帆船,也可能是由於該艦是西班牙第一次嘗試建造三層甲板戰艦經驗不足所導致的緣故。在17世紀西班牙建造的為數不多的三層甲板戰艦中,幾乎每一艘都是建好兩層炮甲板後先舉行下水儀式;而後再建造最上層的第三層炮甲板。1648年,“聖母康塞普西翁”號在當時西班牙最大的造船基地帕薩赫斯港鋪設了第一塊龍骨,並於1656年建造好船體上的兩層炮甲板後開始下水,但卻因種種原因該艦直拖到1662年才真正完成下水儀式。而等到其徹底完工則還要推遲一些時日。於是這艘鉅艦從開始建造到投入使用至少花費了15年以上,這在先前的西班牙造船史上是不曾有過的。

一艘船居然花了15年才建完——西班牙艱難的國產戰列艦製造之路

  • 唯一一幅關於1662年下水的“聖母康賽普西翁”號的油畫。描繪的是1669年該艦在那不勒斯燈塔旁停泊的景象

當然,導致“聖母康塞普西翁”號建造週期如此漫長的原因與其空前龐大的船體尺寸是分不開的——據資料記載,該艦甲板長49.42m,龍骨長37.93m,寬13.5m,吃水深6.38m,輕載排水量1515噸。其尺寸甚至不輸於30年後建造的西班牙17世紀唯一一級三層甲板戰列艦“聖-費利佩”級(共3艘),並且即便與同期英國建造的一批三層甲板鉅艦相比也難分伯仲,是17世紀西班牙名副其實最大的戰艦之一。

一艘船居然花了15年才建完——西班牙艱難的國產戰列艦製造之路

  • 西班牙在17世紀唯一一級三層甲板戰列艦——“聖-費利佩”級的一號艦

“聖母康塞普西翁”號的標準武備為84門火炮。從該艦開始,西班牙人為艦載火炮的配置做出了系統的劃分,即同層甲板安放同等磅數的火炮(火炮的磅數指的是彈藥的重量,火炮口徑越大,彈藥磅數越大,威力也就越大)。由於在17世紀,西班牙所使用的火炮均不超過24磅,我們可以推測“聖母康塞普西翁”號的三層甲板火炮佈局可能為:下層甲板28門24磅炮,中層甲板28門18磅炮,上層甲板28門8磅炮。到後期,“聖母康塞普西翁”號又增加了6門輕型火炮(可能是6-8磅炮),被置於頂層露天甲板。這樣該艦的火炮總數達到了90門。

一艘船居然花了15年才建完——西班牙艱難的國產戰列艦製造之路

  • 後人製作的1662年下水的“聖母康賽普西翁”號的模型

目前沒有任何資料可以證明“聖母康塞普西翁”號曾參加過戰鬥。這艘鉅艦的存在意義對於西班牙海軍來說恐怕僅僅是起到了威懾作用。該艦的最終命運沒有被記載,但從西班牙在1687年下水的新一代三層甲板戰列艦“聖-費利佩”級的首艦被重新命名為“聖母康塞普西翁”號,以及1686年時的西班牙海軍艦艇名單來看,這艘老艦在1686年之前就很有可能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想了解更多近代戰爭的相關知識,就快來關注我吧!如果有任何建議與疑問,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