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人在蒙古,剛下航母”,送我們3萬隻羊的蒙古國,為何總被調侃

前段時間,蒙古國捐送我國三萬只羊的消息引發人們熱議,真是應了“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老古話,大家在表達感謝的同時,也掀起了對蒙古國的大討論。

蒙古國,簡稱“蒙古”,毗鄰中俄,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內陸國,1946年獨立,並在1949年和我國建交。然而如果不是這次蒙古國捐贈3萬隻羊給我們,恐怕很多人根本想不起來我們還有這樣一位鄰居。

“人在蒙古,剛下航母”,送我們3萬隻羊的蒙古國,為何總被調侃

更有意思的是,在網絡上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許多調侃蒙古國的流行段子,比如“在蒙古國,離開首都烏蘭巴托後,向哪走都是農村”,又比如我們今天題目裡面提到的“人在蒙古,剛下航母”,那麼這位存在感很低的鄰國為何總被調侃呢?在許多朋友眼中,蒙古國甚至比朝鮮還要神秘,那它究竟神秘在何處呢?

“人在蒙古,剛下航母”,送我們3萬隻羊的蒙古國,為何總被調侃

其實,蒙古國對我們來說也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凡知道內蒙古的讀者可能多多少少也聽說過蒙古。內蒙古為何要帶上一個“內”字呢?這是因為蒙古國又被叫做“外蒙古”。

在古代歷史上,內蒙古和外蒙古是作為一個草原整體出現的。在成吉思汗以前,蒙古草原長期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少數民族統治著,蒙古人被稱為韃靼。直到1206年,成吉思汗一舉統一了分散在草原上的各個部落,大蒙古國建立,屬於蒙古部落的輝煌才正式開始。

在勢不可擋的蒙古鐵騎之下,金朝、西夏、西遼、花剌子模、大理,以及南宋最終都走向了覆滅。127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並一統中原地區。隨後,蒙古鐵騎的足跡橫跨亞歐,許多國家都被攻滅,元朝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蒙古帝國。

不過僅在短短70多年後,元朝就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368年,明朝的軍隊攻進元大都,元朝統治者退回蒙古草原,直到1402年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元朝徹底滅亡。

“人在蒙古,剛下航母”,送我們3萬隻羊的蒙古國,為何總被調侃

隨著元朝的覆滅,蒙古很快就分裂成了三個部落:“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蒙古從此走向了衰落。

到了17世紀時,蒙古諸部被清朝重新統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各省紛紛脫離清政府統治,蒙古也宣佈獨立。後來蒙古和中原的分分合合中,摻雜了許多政治因素,國民政府於1946年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

“人在蒙古,剛下航母”,送我們3萬隻羊的蒙古國,為何總被調侃

然而獨立後的蒙古再也不可能恢復元朝時的輝煌,相反的是,蒙古是一個內陸國,對外交通和對外貿易都很難開展,其境內多草原和高原,且溫帶草原氣候不適宜發展農業,主要依靠畜牧業和自然資源開採發展經濟。因此蒙古的經濟發展很緩慢,其人口才三百多萬,而且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首都烏蘭巴托,經濟總量只有一百多億美元,國際地位很尷尬。

經濟落後,且在國際上非常低調,對許多人來說蒙古國是一個比朝鮮還要神秘的國度。因此也就催生了許多茶餘飯後的調侃段子。比如這句“人在蒙古,剛下航母”,就是針對蒙古地理位置的玩笑話。

“人在蒙古,剛下航母”,送我們3萬隻羊的蒙古國,為何總被調侃

最後,蒙古國雖然在經濟上很落後,在國際上也沒有什麼影響力,但卻很重視兩國友誼,這次為我們捐贈3萬隻羊,真可謂是禮重情義也重,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