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沒譜"的《書譜》


《書譜》,顧名思義,應該是按照書體的類別及其發展變化系統而編制的圖文並茂的書法教材。但是,讀完全文以後,我們發現其結尾處如是說:"今撰為六篇,分成兩卷,第其工用,名曰《書譜》。"(現今我撰寫了六篇,分作兩卷,依次列舉各種書體的技藝和使用,定名為《書譜》)然後……沒有了下文!就好像我們去劇院看戲,序幕結束以後,忽然宣佈全劇結束了,至於劇情的發展、高潮、尾聲,統統沒有的了。你能不生氣嗎?

原來,我們現今看到的《書譜》僅僅是原著的序言部分,正文沒有流傳下來。所以,我說這是"沒譜"的《書譜》!

雖說《書譜》"沒譜",但就是這序言部分,卻非常"靠譜"。就內容來說,三千七百字中涉及到書法發展、學書師承、重視功力、廣泛吸收、創作條件、學書正途、書寫技巧以及如何攀登書法高峰等課題,至今仍有現實意義,歷來研究書法的人無不奉為圭臬;就其書寫形式——草書墨跡來說,用筆流暢婉轉中極富變化,既得二王筆法的真諦,又有所發揚、創新,真是"意先筆後,瀟灑流落,翰逸神飛",達到了"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的化境。清朱履貞評其"一氣貫注,筆致具存,實為草書至寶。"(《書學捷要》)王世貞評其"濃潤圓熟,幾在山陰堂室。後復縱放,有渴猊游龍之勢。"孫承澤說:"唐初諸人無一人不摹右軍,然皆有蹊徑可尋。孫虔禮之《書譜》,天真瀟灑,掉臂獨行,無意求合,而無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是學習草書很好的帖本。


《書譜》對書法理論的闡述準確而精要,絕無絮絮叨叨不得要領之弊,也無故弄玄虛自我標榜之嫌,所以,歷來深受書法學習者的喜愛。

《書譜》的立足點很高,"君子立身,務修其本。"提醒道:胸有壯志的人不把主要精力埋沒在書法中,對全神貫注下棋的還標榜"坐隱"的美名;逍造自在垂釣者都能體會"行藏"的情趣;書法自然也應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提高境界、宣揚禮樂的手段。

孫地庭對書法學習的過程也做了三個階段的精要概括:"平正——險絕——平正",正是辯證法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具體體現。他說:"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條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任何一位成功的書法家都要遵循這個規律前進的。

在談到書法創作中的核心問題——運筆時,他告誡學者要在"執、使、轉、用"的技巧上下功夫。而對"執、使、轉、用"的解說言簡意賅,非常明白,起到"以祛未悟"的作用:"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鉤環盤紆之類是也;用謂點畫向背之類是也。"作者還針對當時書壇上出現的不良書風,即把一些裝飾性的"美術字"作為創新的書法,孫過庭指斥他們為"巧涉丹青,工虧翰墨",沒有在運筆上下真功夫。


對諸書體特點和長處的概括非常簡明精闢:"篆尚宛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簡而使",如果書法家能融會諸長於腕下,"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鼓之以枯勁,和之以閒雅",自然能成大家。

在談到書法創作"有乖有合"時,把可能影響到書法創作的各種因素都考慮到了:"神怡務閒,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心遺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可謂周密細緻,要言不煩。

《書譜》不愧是一部書學經典。作者孫過庭是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曾任右衛胄參軍、率府錄事參軍。胸懷大志,博雅好古。擅楷書、行書,尤長於草書,師承王羲之、王獻之,筆勢堅勁,直逼二王。其自身的書法藝術水平就相當高,從某種意義上說,《書譜》就是孫過庭自己書法實踐的總結和昇華,言之有物,透闢精到。這就好像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給我們講授兵法,他自身的經歷就是生動的戰例,達到了實踐與理論的渾然統一,這與文人紙上談兵不可同日而語。雖然作者感慨"心裡所理解的,難於用語言表達出來;能夠用語言敘說的,又不易用筆墨寫到紙上。"但是,孫過庭把難做的做到了。

所以說,《書譜》非常"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