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谚语“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中”是啥意思?有道理吗?答案来了


谚语“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中”是啥意思?有道理吗?答案来了

惊蛰,古时候最早叫做“启蛰”,后来到汉朝的时候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讳而改为惊蛰,唐朝的时候曾有短暂的恢复,然后就以惊蛰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了。惊蛰是我国第二十四节气之第3个节气,一般是在阳历3月5号到3月7号之间,今年是3月5号是惊蛰的日子。惊蛰马上就到了,在农村流传着这样的一句农谚“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中”,这是什么意思?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一起来聊一聊。


谚语“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中”是啥意思?有道理吗?答案来了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当然,今天我们知道,这个说法只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虫子自然是听不见雷声的,之所以醒来是温度变化的结果。

“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中“,这条谚语是说惊蛰节气不冷,以后冷的时间要长。当然,不能理解为真的要冷到五月中,只是打了一个比方。那么这是真的吗?对于农业有哪些影响?


谚语“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中”是啥意思?有道理吗?答案来了

类似的谚语还有“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如果惊蛰这一天要是刮起了大风,那么今后一段时间就会经常出现刮风天气,所以导致今后四十五天内气温都比较低。惊蛰的气温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如果惊蛰比较冷,那么上半年温度就会低一些,如果惊蛰比较暖和,那么前半年就会温度比较高,相同的俗语还有“惊蛰寒,寒半年”“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等各种对应的说法。

关于俗语“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中”,惊蛰过后还能冷多久?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