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傀儡棚中,張酒李醉——殿前歡·省悟(其三)

殿前歡·省悟(其三)

元 李伯瞻

去來兮,青山邀我怪來遲。從他傀儡棚中戲,舉目揚眉。欠排場佔幾回,痴兒輩,參不透其中意。止不過張公吃酒,李老如泥。


傀儡棚中,張酒李醉——殿前歡·省悟(其三)

這是元代文學家李伯瞻所作的《殿前歡·省悟》中的第三首小令,上面兩篇文章已經講述過前一、二首了,今天讓我們來一起看這第三首。

傀儡棚中,張酒李醉——殿前歡·省悟(其三)


回來吧,青山久候,已經在怪罪我沒有早早歸來了。這裡的青山被詩人擬人化,青山怎麼會怪呢?怪的是自己久在樊籠,如今才回到田園。“從他傀儡棚中戲,舉目揚眉”一句中,傀儡棚並非單指木偶戲,亦是代指官場。同代文學家張養浩在散曲《雁凡落兼得勝令》中言及:

“夢境兒也清安,俗勢利不相關。由他傀儡棚頭鬧,且向崑崙頂上看。”


傀儡棚中,張酒李醉——殿前歡·省悟(其三)

這裡的傀儡棚便是指官場。作者背倚青山,坐在鄉間簡陋的戲棚下,看著眼前木傀泥偶抬首搖身,別有一番樂趣,思及羈旅多年的仕途官場,又何異於這傀儡戲呢?不過是操持於名利手中的傀儡罷了。

官場上的傀儡戲啊,不過是缺了這方戲臺罷了,多少執著名利的庸夫俗子,身陷官場囹圄,卻看不透這場戲。

傀儡棚中,張酒李醉——殿前歡·省悟(其三)


大抵就是一場張公喝酒,李公爛醉的鬧劇罷了。這裡的“張公吃酒,李老如泥”源出唐代小說家張鷟《朝野僉載》第一卷:

“天后時,謠言曰:‘張公吃酒李公醉。’張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


傀儡棚中,張酒李醉——殿前歡·省悟(其三)

大意是官場無常,多有誤會而代人受過之事,個人揣測亦有對官場奉迎市儈的諷刺。全詩較於前兩首小令,少了些輕快,多了些沉重意味,官場沉浮,終究是名利無常,哪有青山做伴,明月為裳來的自由,詩人於小令中感慨于田園無拘之樂,亦有對官場的厭惡譏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