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民航總醫院殺醫事件又有新進展,醫生的安全到底誰負責?


民航總醫院殺醫事件又有新進展,醫生的安全到底誰負責?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健識君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據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消息,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28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將於2020年6月1日實施。

民航總醫院殺醫事件又有新進展,醫生的安全到底誰負責?

▲發佈會現場

針對“醫鬧”事件屢禁不止,該法作出明確規定:全社會應當關心、尊重醫療衛生人員,維護良好安全的醫療衛生服務秩序,共同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醫療衛生人員的人身安全、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

違反本法規定,擾亂醫療衛生機構執業場所秩序,威脅、危害醫療衛生人員人身安全,侵犯醫療衛生人員人格尊嚴,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公民個人健康信息,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公民個人健康信息等,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而近日在社會上被鬧得沸沸揚揚的“民航總醫院的殺醫事件”又有了新進展。

12月27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經依法審查,對在北京市朝陽區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搶救室內行兇的犯罪嫌疑人孫文斌,以涉嫌故意殺人罪批准逮捕。

民航總醫院殺醫事件又有新進展,醫生的安全到底誰負責?

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新聞網絡處副處長成義在26日的例會新聞發佈會上公開表示,這不是一起所謂的醫患糾紛,而是嚴重的刑事犯罪。

面對近些年來層出不窮的暴力傷醫事件,業內普遍希望,通過立法來徹底消除這個藏在全國所有醫務工作心中的陰霾,將施暴的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還他們一份安全、健康的辦公環境。

楊文醫生遇刺

官方回應這是刑事犯罪

12月24日,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楊文副主任醫師在正常診療中,遭到一位患者家屬的惡性傷害,致頸部嚴重損傷。

事發後,北京民航總醫院第一時間組織全院力量進行搶救,同時,北京市衛生健康委迅速調集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和北京同仁醫院相關專家進行會診,全力救治。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12月24日6時許,市局110報警服務檯接報警稱,在民航總醫院一男子持刀將一女醫生扎傷。朝陽分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將犯罪嫌疑人孫某(男,55歲)當場控制,受傷醫生正在搶救中。

但不幸的是,楊文終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於2019年12月25日零時50分不幸去世,引發社會強烈關注。

民航總醫院方表示,該院全體醫務人員對楊文醫師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對不法分子的殘暴行為表示強烈譴責,並配合公安部門依法嚴懲兇手。

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新聞網絡處副處長成義在26日的例會新聞發佈會上,針對日前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大夫受傷致死事件做出回應,“這不是一起所謂的醫患糾紛,而是嚴重的刑事犯罪。”

民航總醫院殺醫事件又有新進展,醫生的安全到底誰負責?

▲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新聞網絡處副處長成義

成義指出,國家衛健委獲悉楊文醫生受傷致死事件以後,心情非常沉重和憤怒。楊文醫生是一名優秀的醫生,是工作中的骨幹、家庭的支撐,對待患者態度和藹。這種傷害醫生的嚴重刑事犯罪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截至目前,民航總醫院傷醫致死事件嫌疑人95歲的家屬孫某某已於12月27日下午,轉至該醫院急診重症監護室。

而民航總醫院在12月27日下午舉辦楊文同志的追思會,該院醫護人員共600餘人參加。大家紛紛表示,楊文同志珍愛醫生職業,在急診崗位工作 22 年,成功醫治無數病患,對她的不幸遇害表示痛心和哀悼。

暴力傷醫事件逐年提升

信息不對稱是醫患衝突的導火

事實上,暴力傷醫事件呈逐年上升趨勢。

據健識局的不完全的統計,2013年被媒體關注到的暴力傷醫事件僅16起,2016年則達到42起。另據中國醫院協會在2014年發佈的《醫院場所暴力傷醫情況調研報告》顯示,暴力傷醫事件的發生醫院從2008年的47.7%上升到2012年的63.7%。

民航總醫院殺醫事件又有新進展,醫生的安全到底誰負責?

圖/ 視覺中國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凌鋒在2018年兩會期間說,醫患關係不是供需關係,而是信任與救護的關係。

而如今,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部分醫療不良現象損害了整個醫療行業的形象,這常常成為醫患衝突的直接導火索。

中山大學醫學院江麗芳教授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患者對醫方信任不足的原因之一是老百姓健康素養不夠,不理解醫療中的不確定性,認為看病花了錢,就必須治好,一旦遇到問題,矛頭才會直指醫生。

不可否認的是,醫患關係之所以會出現意識上的偏差,兩個獨立的個體永遠不能相互理解,這是源於醫療健康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但這一難題目前還不能解決。

事實上,暴力傷醫不僅是在中國,現已成為全世界的普遍難題,只不過在良好的醫療制度和法律法規下,有些國家已將這種惡性事件降到了較低水平。

美國:組織醫護人員參加反暴力培訓

2004年,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局頒佈了第一版《醫療和社會服務工作者防止工作場所暴力指南》,就如何建立一個安全的醫療環境,避免和防範暴力侵入,提出了可操作的指標。

《指南》將系統化培訓醫務人員將如何應對身邊有可能發生的危險,例如:醫療場所必須安裝報警鈕;必須裝備24小時監控系統;設置緊急員工避險房間;醫院須建立暴力記錄的患者“限制訪客”名單;建立一個發現有攻擊性行為的問題患者記錄本。

日本:設專人聆聽患者苦惱

日本人看病大多采用預約制度,醫院很少有人滿為患的時候。為患者提供便利服務以及人文關懷,醫院會單獨成立部門,具體包括提供各種生活供需品、指派護工人員、接待投訴、聆聽煩惱、收集患者意見等等。

日本的醫院還相當重視對患者隱私的保護,包括病床必須配簾子,學生見習需要徵得患者同意等,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矛盾產生。

俄羅斯:採取“法律優先”

與許多國家解決醫患糾紛時採取“調解優先”不同,俄羅斯採取“法律優先”。如果患方認定自己的健康或生命受到了醫療事故的侵害,他們便可向相關醫院等提出索賠要求。另一方面,俄羅斯也利用法律保護保障醫生,對醫方造成的醫療事故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澳大利亞:對醫護人員實施暴力將最高面臨14年監禁

2014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通過法案,對醫護人員實施暴力者將面臨最長達 14 年的監禁處理。

昆士蘭衛生部門在互聯網上公開表示,超過 24500 醫護人員曾在過去 5 年間遭受過醫患暴力……請分享這則新法案,讓所有人知道,任何對於醫護人員肢體或語言上的暴力都是不能容忍的。

對所有暴力傷醫者,都應依法予以懲處。在這個問題上,不能再有什麼猶豫和疑慮。對此,《人民日報》在今天也發表評論稱,對那些性質惡劣、手段兇殘的暴力傷醫者,依法從嚴從重懲處,不僅是還白衣天使一個公道,也能有效震懾那些潛在的行兇者。

END

關於醫患關係相關投票,為天下所有醫生髮表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