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很多人十年前都喜歡超人蝙蝠俠這些DC英雄,而現在很多人卻都喜歡鋼鐵俠美隊這些漫威英雄?

阿席達卡11499131


最近這些年漫威的電影完全吊打了DC,看看超人的電影什麼玩意,正義聯盟的劇情有點拼湊的感覺,剪輯太亂了!

而且漫威聰明之處就是彩蛋文化,漫威電影都有彩蛋,片尾彩蛋可以讓大家期待一下新登場的英雄。片中彩蛋多了,觀眾可能會重複看一兩遍找新的彩蛋。

而蝙蝠俠三部曲則偏向於人性和寫實,缺少超級英雄的聯動性,DC走的是英雄的獨立路線,每一個英雄只要獨立排片都可以,但是隻要聯動起來就有點亂成一鍋粥了。為什麼?因為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大超太強大了!而蝙蝠俠人氣又太高了,弄到一起最後總讓人有種兩個超級主角爭男一的感覺,而其他英雄比如海王、神奇女俠、閃電俠等由於大陸的根基並不穩,正義聯盟上線的時候,這幾個英雄猶如打醬油一般……

依我看,漫威還是拍攝類似海王的獨立電影比較好,英雄湊一起,打的套路都被漫威玩膩了。。

記得當時海王上映,旁邊小孩還BB,這個是復聯哪個英雄啊無語。可見新一代的粉絲爭奪戰中,漫威已經贏了DC一大截……

我要是DC我會出獨立英雄電影,然後比如想出正義聯盟了。就設置讓每一個獨立英雄的結尾都遭遇這個事件,引爆熱點。

其實海王我也是從生活大爆炸裡瞭解到的,拉傑吐槽海王愛喝魚尿。不過他的獨立作品確實我不太清楚。


巖哥直言


我是維賽迪,我來回答。


其實總結起來,原因很簡單,文化輸出力。


超人與蝙蝠俠很早就推廣到全世界,而早期的漫威缺乏這種輸出力


在十多年前,其實超級英雄遠沒有現在這麼火。


要說到人所共知的超級英雄,也就超人、蝙蝠俠與蜘蛛俠三個,當時的大眾也並不清楚什麼漫威DC。




DC因為早在1969年就被華納兄弟收購,背後有了金主的支持,所以在對旗下英雄的資源投入可以更加大,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是超人與蝙蝠俠的輝煌期。


這段時間,這兩名英雄推出了什麼作品?


  • 超人

1978~1987年的10年間,擁有4部電影作品。

其中《超人1》是整個超級英雄電影史上意義最大的一部作品(沒有之一),《超人2》的MTC評分高達8.7分,至今仍然是所有漫改電影的NO.1。

電視劇方面,1988年的《少年超人》以及1992年的《超人新冒險》在當年也是轟動一時的美劇,之後在2001年又推出了《超人前傳》,進一步提高了超人的人氣。

1996年的超人TAS動畫連續劇,可以說是一代人的回憶,更加是將超人的知名度擴展到全年齡範圍向。

  • 蝙蝠俠

1989~1997年的8年間,擁有4部電影作品。

1989年的《蝙蝠俠》的哥特風格以及在那個年代超前的科技感使得這部電影票房極高,1992年的《蝙蝠俠歸來》雖然不如前作,但也是非常優秀的作品。


當然,要更往前說的話,其實早在1966年,蝙蝠俠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個人電影了。


在1992~1999年期間,蝙蝠俠推出了個人的TAS動畫系列以及《蝙蝠俠新冒險》,使得人氣與知名度進一步擴散。


2005~2012年年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獲得空前成功,蝙蝠俠人氣與影響力達到巔峰,後來也推出了各種遊戲以及動畫劇場版。

其餘還有很多與蝙蝠俠相關的節目。



而同一時期的鋼鐵俠與美國隊長.....


鋼鐵俠這個階段的領域作品只有1994年的動畫,網傳的1977版其實是誤傳,那只是一部叫做EXO-Man的電視劇。


美國隊長倒是在1979跟1990年都有自己的個人電影,但是......拍得實在不怎麼樣....


換句話說,人家孩子可以看超人或者蝙蝠俠的TAS動畫,大人可以去看電影、節目,青少年可以看漫畫、電視劇。


美隊跟鋼鐵俠?基本只有漫畫這一輸出。


正因為當時兩者的文化輸出影響力完全不是一個級別,所以當時的美國隊長、鋼鐵俠這些漫威英雄與超人、蝙蝠俠完全是沒辦法相比的。


好萊塢龍頭強大的媒體推廣


在2009年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因為漫威被好萊塢六大的迪士尼收購了。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迪士尼這個背後金主的支持,漫威的英雄們絕對不會達到今天火遍全球的成就。


迪士尼給漫威帶來了什麼?


首先就是這個漫威電影宇宙。

儘管這個宇宙是2008年就開始啟動的,但實際上當時漫威很缺資金的,甚至《鋼鐵俠》都是通過將旗下英雄抵押給銀行貸款,東湊西拼才弄夠了預算。


沒有迪士尼這個大金主,漫威宇宙就算仍然可以進行下去,但進度肯定也會慢很多,要知道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先一步分到蛋糕搶佔市場是最重要的。


實際上,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網絡技術的普及再加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電影也成為很多人的一種娛樂手段。

所以,漫威電影宇宙其實就是鋼鐵俠、美隊等英雄提升知名度的最大助力。


同時,迪士尼因為還有屬於自己的主題樂園,在裡面會建設很多與漫威英雄相關的設施。

電視劇就更加不用說了,神盾局、特工卡特、夜魔俠、懲罰者等等一大堆....

動畫、遊戲方面漫威英雄們顯然也不落人與後。


於是,現在的情況就變成:


人家孩子可以看漫威動畫、玩漫威玩具、去迪士尼的漫威英雄遊樂設施,少年可以看漫威的各種美劇、漫畫,玩漫威的遊戲,大人們可以去看漫威的電影。

可以說,因為背後有了迪士尼的支持,再加上如今這個網絡媒體的發展,使得漫威的整體文化輸出力已經強於DC。


因此,不可否認如今超人、蝙蝠俠的知名度與地位仍然非常高,但鋼鐵俠、美國隊長這些英雄卻越來越能受到年輕人的喜歡。

所以說,DC真想追上漫威,那可要加把勁了。




老一輩的群眾,接觸到的是超人、蝙蝠俠,新一代的少年與孩子,接觸到的則是鋼鐵俠、美國隊長。


維賽迪


你好,我是“動漫大叔”。其實在中國是這樣,在全世界超人、蝙蝠俠還是有很高的的人氣。


其實不用說十多年前,縱觀2008年“漫威電影宇宙”開啟之前,全世界不敢說,在中國這塊土地,別說喜歡“鋼鐵俠”、“美國隊長”,連知道這幾個人的都不多。多少80後是在小時候玩的FC遊戲“上尉密令”中第一次見到“美國隊長”,而且不知道另一個人物是“鷹眼”。但是“超人”、“蝙蝠俠”至今為止,在全世界範圍內依然是知名度最高的“超級英雄”。

08年《鋼鐵俠》橫空出世,“漫威電影宇宙”正式開啟。之後,漫威的“粉絲”開始“日益增多”。到了《復仇者聯盟4》上映,漫威的粉絲數量已經非常龐大。而同樣的“DC電影宇宙”,“超人”、“蝙蝠俠”的人氣卻在10年間“鋼鐵俠”、“美國隊長”追上,我覺得有原因就是“DC電影宇宙”太不成功了。

DC電影宇宙的不成功:

DC電影宇宙不成功的原因有很多,簡單列舉幾條:

1.前期的優柔寡斷:2013年才推出第一部作品《超忍:鋼鐵之軀》,晚了漫威5年,3年後才推出第二部作品《蝙蝠俠大戰超人》。

2.風格搖擺不定:由於之前DC電影一直是暗黑風格,並大獲成功。所以“DC電影宇宙”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暗黑風格。前兩部作品不溫不火,使DC動搖,《神奇女俠》不再暗黑扳回一城,之後《正義聯盟》不倫不類,直接崩盤。

3.華納的過多幹預:很多人說這一條是“DC電影宇宙”崩盤的最大原因,沒什麼可說的,還我“扎導剪輯版”《正義聯盟》。

儘管,《海王》大獲成功、《沙贊》小成本,口碑尚可。但DC自己的坑,得自己慢慢填,已經沒有什麼“王炸”能讓“DC電影宇宙”迅速“起死回生”了。

超人、蝙蝠俠粉絲依然眾多:

“超人”、“蝙蝠俠”雖然在“DC電影宇宙”中表現不佳,但在世界範圍來講,憑著其深厚的“底蘊”,依然有眾多的粉絲。每年美國評選的“最受歡迎超級英雄”,“蝙蝠俠“依然穩坐第一,不過近幾年第二被“蜘蛛俠”取代,不過這樣“超人”也是第三。

超人、蝙蝠俠只缺一個契機:

當年《蝙蝠俠三部曲》大獲成功,給“蝙蝠俠”圈了大批粉絲,可惜那個年代,“超級英雄”電影在中國還尚未引起狂潮。但如今,“超級英雄”電影正在全世界“大行其道”。所以,儘管“DC電影宇宙”前期十分令人不滿意。但只要給“超人”和“蝙蝠俠”一部真正被人接受的好作品,他們“圈粉”的速度,一定會快的驚人,因為“底蘊”在。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大家繼續討論。

——關注“動漫大叔”,瞭解動漫風潮。


80大叔看漫威


分析如下:

1、時間長

漫威宇宙本身就是人物眾多,結構合理!適合用電影來表現!而且,漫威英雄從很久以前就開始漫畫連載,很多人都是看著漫畫長大的。現在時代,計算機技術達到了虛構這些人物的程度,使漫威宇宙得以重現!

2、人物多

雷神、美國隊長、黑寡婦、綠巨人等超級英雄的粉絲,這導致觀眾基礎變得異常龐大。所以,總有觀眾喜歡的人物和電影。

3、慢慢養

看漫威電影的愛好是需要培養的,例如中國。漫威是從零開始做這個事!美隊1的票房只有7000萬,而美隊2的票房就到了7億,到美隊3的票房12億,復聯3的20多億。觀眾就是一步步培養出來的。

4、電影粘性

這些以前漫威電影的成功,使漫威能不斷的推出新的超級英雄電影,使粘性大大增加。而且拍的確實很不錯。前面挖坑,後面填。例如《銀河護衛隊2》中浣熊弄到一隻眼睛,《雷神3》雷神托爾眼睛被姐姐弄瞎;《復聯3》正好眼睛給雷神托爾安上。前後劇情非常連貫,非常有可看性。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及回答,望採納 謝謝!





志炫勿情世


英雄的形象沒有本質區別

不朽的是英雄的故事,而不是英雄本身。從本質上來說,這些英雄的人設區別不是很大。

比如說蝙蝠俠和鋼鐵俠,都是出生於富二代、用科技武裝自己的超級英雄。超人和雷神都是來自於外太空又把保護地球的使命賦予自身的形象。

DC與漫威之間的差別

真正的區別在於,DC陣營的宣傳實力和電影質量比不過漫威了。問題並不是出在超級英雄的形象上,而是出在他們背後的公司身上。

漫威自從賣身給了迪士尼,在電影的製作水平和資金支持上,有了飛躍式的發展。也正是在加入迪士尼之後,漫威才出現了鋼鐵俠這樣的爆款IP。

故事沒有講完的一天,英雄卻難免凋零

有人說小李子一直是一個非常專一的人,因為他永遠只喜歡25歲以下的模特。對觀眾來說也是如此,蝙蝠俠和超人的創新太少了,人們永遠偏向於喜歡那些新鮮感、刺激感強烈的英雄。漫威的復仇者4中,鋼鐵俠死了,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觀眾對於鋼鐵俠的新鮮感也正面臨蕭條,再出一個鋼鐵俠系列電影,似乎也沒多少觀眾買賬。

不朽的是英雄的故事,而不是英雄本身。人們永遠喜歡英雄的故事,卻無法一直喜歡單一的英雄。


達文心


這和傳播方式問題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中國人不常看漫畫更沒什麼人看美漫,所以十年前我們接觸這些超級英雄的方式大多是電影。

DC的超級英雄電影在十年前及更以前做的還是挺好的,90年代的時候蝙蝠俠就出了很多部電影,而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左右,那是後蝙蝠俠前傳三部曲大火,這位早已在中國就有很大名氣的蝙蝠俠再次聲名大噪。而那個把內褲穿在外面的傢伙,他的電影從80年代就開始大賣,從那時起在中國的人們便記住了超人,而2006年的超人歸來雖然票房不佳,但是也為超人再刷了一波存在感。這也就是為什麼十年前國內更喜歡DC的超級英雄。

從2012年蝙蝠俠前傳3結束之後,DC電影就開始走下坡路,《超人鋼鐵之軀》《超人大戰蝙蝠俠》《正義聯盟》等電影都是口碑票房都不是很好,也就《神奇女俠》憑藉其曼妙的身姿和蜜汁微笑票房和口碑看起來還不錯。但是儘管DC電影此時的不景氣但是DC電視劇卻大賣,從2012年開始的播出的《綠箭俠》到《閃電俠》《明日傳奇》《超女》《哥譚》等等都獲得了很高的評價與收視率,但是DC電視宇宙的打造儘管十分成功,但是在國內看美劇的少(在美國的收視率、口碑都極高),看這種超級英雄美劇的人更少,所以在這十年DC在我國的基本上沒圈到什麼粉絲。

而漫威和DC正好相反,08年以前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很少,只有《綠巨人1》等少數幾部作品,而這些電影別說在國內,在美國的票房和口碑都不怎麼好。但是08年《鋼鐵俠1》被漫威拍了出來,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救活了漫威,電影中的特效及劇情在國內迅速你圈了一大批粉絲,漫威看趁著鋼鐵俠的勢頭正火,馬上又拍了《鋼鐵俠2》、《美隊》、《雷神》,這幾部電影都憑藉著其特效及劇情大賣,美隊、鋼鐵俠、雷神等超級英雄也迅速成了年輕人間的流行文化,接下來的幾年漫威憑藉著漫威宇宙這個IP火遍全球。

當漫威火遍全球的這幾年,DC除了拍了幾部特效很好但是劇情生硬的電影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DC超級英雄電視劇以和以綠箭俠為核心構建的綠箭宇宙,但是綠箭電視宇宙在國內知名度並不高,所以十年前國人喜歡DC的超人蝙蝠俠,而現在我們卻更喜歡漫威的美隊鋼鐵俠。


黎明晨星HXY


蠻夷奴酋的文化洗腦,和文化入侵,和漢奸勢力的大力推廣,讓人虛幻的迷糊的認為國外國外是天堂,一個國家沒有雄性的顯示那就是一個扭曲奴性國家,可以看出國外都是男性化的英雄出場,而國內的大肆渲染女性化,陰柔化,可見有些勢力的可恨,所以一定國內要提倡國內英雄氛圍,現在已經開始了,並進行反擊,未來一定是崛起時代,光明已經刺破黑暗,


謀世123


漫威電影宇宙比較多元化,每個角色都有相對的存在意義,聯動性高,總讓人有不想錯過的感覺,還能和電視劇聯動,演員也基本沒什麼變化,讓人一看就知道這個演得誰,十來歲的小孩一看就會大聲喊道:“這個是美國隊長,這個是鋼鐵俠,這個是……”,這就是成功的地方。

反觀DC,雖然超英最早看的是DC,可是電影看不到有多少個角色,都是在近幾年才搬上熒幕,先機沒有了,這麼長的時間裡為什麼現在才像漫威那樣做呢,都幹嘛去了,哦對,都在幹大超和老蝙去了,就這兩角色請問都看了多少演員來演?而且許多人看了制服才認得這是哪個超英,說到劇情也就來來去感覺沒有新意差點讓人認為超英電影也就是那樣,好端端的正義聯盟拍成了超人歸來2,拜託請不要什麼都是大超老蝙,其實觀眾更希望的是DC的新鮮血液,感覺大超死了反而更能突出表現其他DC角色,因為大超太無敵,大反派都只有大超才能對付,大侷限啦。

希望DC大改,各種重啟


電玩小瘋


原因很簡單,跟風和隨波逐流。或許我說的有點過於片面了,但是事實差不了多少。

DC和漫威兩個大ID,被國人所瞭解,主要就是動畫和電影。在我小的時候,超人蝙蝠俠的動畫片我也沒少看,後來還看過《V字仇殺隊》、《守望者》和《蝙蝠俠》三部曲。但是對於DC我瞭解甚少,甚至我並沒有所謂喜歡超級英雄的概念,不過我還是會覺得裡面的人物特別厲害和很酷。後來《蜘蛛俠》三部曲、《神奇四俠》和《X戰警》系列等上映,我也通過碟片看了。漫威電影來的比DC晚多了,但是對於漫威,我還是和DC同樣的態度。不瞭解也沒有說喜歡。會看這些,都是因為喜歡這些類型和題材的動畫片和電影而已。和看其他的動畫片和電影一樣,因為有得看並且不抗拒,所以就看了。

我真正喜歡上DC和漫威是因為正義聯盟吧,在這個貼吧裡,我真正的接觸到DC和漫威,真正瞭解了DC和漫威。DC和漫威是漫畫公司,無論電影、動畫、電視劇還是遊戲,都是附加產業和衍生產品。為的就是可以宣傳,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然後他們就可以賣出他們的漫畫。並且電影、動畫、電視劇和遊戲,這些都是改編自漫畫。可惜,在國內,DC和漫威再怎麼做,都不可能達到這個效果。因為國內看美漫的人少之又少,一般都是通過網上的資源或者漫畫軟件來看,能不花錢的就不會去買,本來要買就難了,還有可能買不到漫畫。

以前DC的電影和動畫片播得多就喜歡超人和蝙蝠俠,現在漫威電影宇宙大火,就喜歡鋼鐵俠和美國隊長。真正喜歡的應該不多,因為所謂喜歡,卻從來不會去迴歸他們兩家公司的本行去了解他們。不看DC和漫威的漫畫就不能算是喜歡?當然不是,只是這種喜歡只侷限於你觀看的電影或者動畫片。但是要說是喜歡這兩家公司就還差了點意思。特別是那些只看電影的人總是評論別人寫的漫畫劇情是假的。或者只聽說過一些漫畫劇情,就靠著那點東西,到處亂吹。

美漫的製作不同與國漫和日漫。美漫是流水線,編劇、作畫等等工作都是不同的人來負責。一份漫畫幾個人接手,最終成型。而國漫和日漫大部分都是作者一個人包辦全部或者大部分工作。比如《海賊王》到現在還在連載,20年的連載已經屬於很長了,尾田榮一郎需要一直自己畫原稿,甚至相關衍生的動畫、小說也需要監製。反觀DC和漫威,已經幾十年了。看國漫和日漫如果只看動畫,不看漫畫,其實差得不是太多。即使動畫需要改編,也不會偏離太多。所以喜歡國漫和日漫的人,無論是看漫畫還是動畫,都是可以深入瞭解這部作品的全部。但是美漫有時候漫畫和其他衍生產業相比內容和劇情可能千差萬別,甚至只是使用人物而已。你無法從一個衍生的作品來完整的瞭解這個公司。如果你只是喜歡其中一兩個衍生產品,並不能算是真正喜歡。也就是喜歡看漫威電影的,只能叫漫威電影宇宙粉,而不是漫威粉。

當年的DC超人蝙蝠俠動畫吸引著孩子們,《V字仇殺隊》、《守望者》和《蝙蝠俠》作為神作,讓人們認識了DC。現在的漫威電影宇宙藉著優秀的製作,特別的設定吸引著觀眾。在風頭上,大家似乎都喜歡,但是一旦優勢失去了呢?應該就沒有人愛了吧。DC不就是因為真人電影沒有發展好,在國內一直被認為已經輸給了漫威。大家也都喜歡漫威,不喜歡DC。可是,DC在電視劇、動畫電影和動畫片等其他方面卻是遙遙領先漫威。這些衍生產業的宣傳比不上電影,所以知道的人少。如果不是隨波逐流,如果不是跟風,是真正的喜歡,那就應該是正確的做出評價,並且不是因為有熱度才喜歡。本人就是因為喜歡DC和漫威,無論是電影、動畫還是其他的表現形式,都會去看,但是絕對不是因為他們火才看。

大家好,我是舒宜昂,歡迎關注我,每個回答我儘可能答到最好,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


舒宜昂


審美在進步,dc起於還沒有特效的年代,在特效上越走越暗黑。而故事內容本身除了蝙蝠俠三部曲,幾乎看不下眼。橋段太簡單了。觀眾已經進化了。

二十年前你說起飛就起飛,在今天,每一個超能力都必須有嚴密的邏輯。鋼鐵俠每一個武器和飛行的動力裝置都設計的很合理。而對標的蝙蝠俠,簡直就是cosplay。

總的來說dc的橋段和特性畢竟魔幻。適合小時候的我們,漫威的特效看起來比較高科技,劇情也比較爆米花。適合現在工作壓力大的我們。現在的dc烏漆嘛黑的。看著壓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