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導演王晶說:如果是爛片我為什麼一直能賺錢!能賺錢的電影90%不是爛片!你認同嗎?

瓜太郎


認同題中的觀點,電影賺錢了,那基本不算是爛片了。

爛片何來票房,沒有票房又怎會賺錢

王晶的電影到底爛不爛,要看怎麼講。票房是個實在的東西,那是用實打實的數據來說的,屬於客觀存在的。電影到底爛不爛就仁者見仁了,有人認為很爛,有人認為還不錯,那就看這部電影是否能夠觸發到觀眾內心,這個屬於主觀意識範疇。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東西,同理,一部電影不可能讓每一位觀眾滿意,更何況現在的社會,噴子眾多,哪個不火不噴哪個,就連《戰狼2》、《流浪地球》這種高票房的電影都受到各種噴,由此可見一斑。既然電影有票房那必然是得到大部分觀眾的認可,才能讓票房有所增長。像《上海堡壘》這樣的電影,口碑斷崖式的下跌,又何來票房之說。

不管是白貓還是黑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

王晶被稱為香港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他不僅是位導演,更是位商人,他的每一部電影都能體現出兩個字——賺錢。對於王晶來說,什麼賺錢拍什麼,什麼來錢快拍什麼。有人說王晶太俗,是在褻瀆藝術。但在王晶的字典裡,賺錢才是王道,只有賺錢,才能繼續下去,否則那就被浩瀚的電影市場所淘汰,那又從何談起藝術。所以在他看來,賺錢的電影就是好電影。這也應了那句話:“不管是白貓還是黑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王晶目前所拍的電影以不下百部,質量可謂是參差不齊。早期的王晶,在香港電影導演界有“鬼才”之稱,拍出的電影大多都是經典,像《賭神》系列、《賭俠》系列、《鹿鼎記》系列,那也算是經典中的經典。但近年來,隨著大陸影視業的崛起,優秀電影的增多,再加上王晶近年來的電影相比他早期的電影的質量,確實有下滑之勢,才有人說王晶現在的電影中出現很多爛片。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但這也僅僅是比較,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鬼才終歸是鬼才,在這樣競爭激烈的電影市場中,王晶的電影依然可以擁有票房,這也側面說明王晶在拍電影方面依然擁有很強的實力,不然何來票房。

綜上:真正的爛片都是口碑極差的,這樣也就不存在票房之說,又談何賺錢。反之,電影能賺錢,那也正說明這部電影受到了大部分觀眾的認可,從而才能獲得高票房,才能賺錢。


小咖豬愛影視


先說答案,就我個人而言,我不認同這句話,即使電影賺錢了,王晶的爛片也佔了90%。

王晶的理念

王晶參加過一期《吐槽大會》,恰好那一期我看了,王晶是這麼說的:拍電影不看票房,就像你老闆說,你工作就工作,要什麼工資呢,我想頂他的肺,看個電影而已嘛,開心就好。從這就可以看出來,王晶對自己的定位是很明確的,拍電影不能賠錢就是他的理念,甭管什麼劇本,只要觀眾買賬,能有票房,為什麼不接。而他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王晶拍電影更像是在做生意,錢在他手裡投資人很放心,不說穩賺起碼不賠,

爛片的定義

爛片,這是個很寬泛的詞,電影評價的兩極分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喜歡周星馳、成龍、李連杰,但罵他們的也不在少數,看電影本就是個很主觀的事情,審美、心情,價值觀等等都會影響我們對一部電影的評價。打個比方,有人喜歡電影有內涵、有深度,所以王晶的大部分片子簡直沒法看,有人卻就是想圖個樂呵,只要感情宣洩出來了,他也不會覺得電影特難看。

就我而言,電影就算要娛樂,也得手法高級一些,尬到難以忍受,那就是爛片,比如《王牌逗王牌》。但不得不佩服,對王晶電影買賬的總是大有人在,雖然口碑差,但票房高,人家就算是沒撲街,所以在王晶和一些人的眼裡:電影很好,這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沒有對錯之分。

好片也賺錢

王晶不是不能拍好片,但前提是得能賺錢,《追龍》我就看的很過癮,認真起來的“爛片之王”又變成了當年的王晶,影片的質感、道具、配樂等等,都完整的還原了那個年代香港的風土人情,兩個主角的感情糾葛也展現的淋漓盡致。

綜上

王晶不光是導演,更是個生意人,只要電影有人喜歡,願意買賬,在他眼裡就不是爛片,這是生意人的角度,所以王晶才說:如果是爛片,我為什麼一直能賺錢!能賺錢的電影90%不是爛片!

但是,從觀影人的角度而言,票房與爛片本就是不搭邊的兩件事兒,如果觀看人數就是評定電影好壞的標準,那色情電影個個都是經典。


蛋蛋和鐵頭


王晶從來沒有客觀評價過自己,百分之八十的時間他在自嘲、自黑,或者乾脆說——他在演。

我感覺此人極度缺乏安全感,他將自己保護得很好,儘可能泯然眾導也,不當出頭鳥。

這是一種謀生技巧,並不能做為真實論據舉出論點。

然而影視圈同行都知道,其人天資聰穎,學養深厚,博聞廣記,知識儲備上無人出其左右。

當然,這仰賴於他良好的家教,世家出身的孩子,自有世家子弟的優勢。父親王天林(《83射鵰英雄傳》監製)藏書頗巨,以至於小時候的王晶每每想念父親,便鑽進書房煲書。

八九歲那年,王天林朋友到家中做客,想考一考小王晶,隨口問他《水滸傳》一百單八將綽號本名,王晶都能對答如流,無一紕漏。朋友大覺驚異,斷言這個孩子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從他的作品來看,此人是有很深的宗教情懷的,甚至悲天憫人,比如我深愛的港劇《縱橫四海》,從技巧上來說,這是一部教材級劇本,非常值得反覆研究,也容易令人聯想到王晶在對標《流氓大亨》(當然,這個目標他已達成,而且相當出色,是九十年代ATV第一部收視率超越TVB的)

我個人猜想,這個劇本他是在胸中醞釀已久。儘管編劇出現七八個筆名,但其中黃晶是誰,想必大家用腳趾頭都能猜出來吧。

王晶的創作能力世人有目共睹,他的創作水平,只能說土壤限制了他。在小小彈丸之地,民眾素質低下的七八十年代,王晶不可能拿出一個《公民凱恩》那樣找死的作品來(儘管我認為他認真寫個國際水準的本子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豬圈裡養不出千里馬,花盆裡栽不出萬年松。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王晶的作品,或曰“爛片”,是無法代表他真實水平的。

況且,多少演員依著王晶的“爛片”養家餬口,天天有工開?

從這個角度來講,王晶善莫大焉,賢隱不透。

總之,不論王晶拍過多少“爛片”,他都是我心目中最好的香港導演之一!


老電影博物館OFM


【如果按照王晶導演的這個理論,那是不是所有的日本AV都是大片?那是不是很多打擦邊球的直播都是大片而不是爛片?金錢不能作為評判一部電影的唯一標準。】

只需要賺錢就不是爛片,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三級片是不是都應該拿金像獎?

王晶導演的這句話明顯是有問題的,但是也說一句公道話,王晶導的電影也不全是爛片,比如《追龍》就是不錯的作品。

但是票房和盈利絕對不應該成為評判一部電影是不是爛片的標準。其實所謂的爛片就是指單純為了賺取商業利益,而缺乏內容和深度,達不到一部電影的基本及格線的片子。

當然觀眾的欣賞水平是各有不同,再爛的片子其實也有它的受眾。之所以大家都說王晶拍爛片,只是一種大概的印象而已,是很主觀的一種印象。

坦率的說如果按照內地的審核標準,王晶的很多作品可能都沒法過審

王晶的電影以前最有名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晶女郎,而晶女郎的統一特質都是性感撫媚、大膽的著裝。在王晶早期的電影裡,性感的女性角色一直都是他吸引觀眾的重要噱頭。

王晶的電影基本都是以賺錢為主要目的,電影的本身絕大部分並沒有什麼社會價值,基本都是純娛樂性質,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說他拍爛片的原因。

王晶本來就是一個商人導演,賺錢才是他的目的,從這個角度出發,他也算堅持初心

王晶拍爛片的事兒見仁見智,但是總的來說他也算坦坦蕩蕩,他也承認自己拍戲就是為了賺錢的,而不是搞什麼電影藝術。

王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做編劇出生,從做導演執導第一步《千王鬥千霸》開始就一直堅持走商業路線,絕大部分只拍賭片、情色片和搞笑片。


結語

王晶是一個爭議性很大的導演,從他執導的影片數量和在那個時代對香港電影的貢獻來看,他算是一個正面人物。但是從電影的內容低俗程度來看,他又確實是一個大家常規認識裡的“爛片”導演。



十三盤娛樂


王晶參加過一期《吐槽大會》,恰好那一期我看了,王晶是這麼說的:拍電影不看票房,就像你老闆說,你工作就工作,要什麼工資呢,我想頂他的肺,看個電影而已嘛,開心就好。從這就可以看出來,王晶對自己的定位是很明確的,拍電影不能賠錢就是他的理念,甭管什麼劇本,只要觀眾買賬,能有票房,為什麼不接。王晶不是不能拍好片,但前提是得能賺錢,《追龍》我就看的很過癮,認真起來的“爛片之王”又變成了當年的王晶,影片的質感、道具、配樂等等,都完整的還原了那個年代香港的風土人情,兩個主角的感情糾葛也展現的淋漓盡致。

晶還有一點,那就是炒冷飯。王晶看到了《賭聖》系列的成功,於是照貓畫虎,衍生出了《澳門風雲》三部曲,一部比一部爛,票房卻一部比一部高。第三部我是在電影院看的,我看了這麼多電影,《澳門風雲3》是我第一次忍不住看到中途就想離場的電影,那拍的是什麼?不堪入目!後半程直接玩手機了。沒有這麼圈錢的,過分了,從那時起王晶在我心裡就是最爛的導演了。

王晶的很多作品可能都沒法過審王晶的電影以前最有名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晶女郎,而晶女郎的統一特質都是性感撫媚、大膽的著裝。在王晶早期的電影裡,性感的女性角色一直都是他吸引觀眾的重要噱頭。王晶的電影基本都是以賺錢為主要目的,電影的本身絕大部分並沒有什麼社會價值,基本都是純娛樂性質,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說他拍爛片的原因。


快活小仙


王晶的大部分電影是真的爛!而且是那種低俗的爛,看完之後只會讓人覺得尬!

之前的王晶不是這樣的。王晶也拍過好的作品,甚至是經典的作品。《賭俠》系列、《鹿鼎記》系列、《逃學威龍》系列、《九品芝麻官》等等。

但是後來王晶似乎是江郎才盡了,一心只想賺錢,編不出來好作品,拿一些爛梗來組成一部電影,一而再,再而三,爛片之王的名號也就來了~

《王牌逗王牌》,光看演員就已經是災難級了,黃曉明,他連正劇都演不好,喜劇演出來更是尬到極致!再加上王晶的爛梗,災難級。

(如此純屬的駟馬式,不難想象王晶的小癖好~)

王晶還有一點,那就是炒冷飯。王晶看到了《賭聖》系列的成功,於是照貓畫虎,衍生出了《澳門風雲》三部曲,一部比一部爛,票房卻一部比一部高。第三部我是在電影院看的,我看了這麼多電影,《澳門風雲3》是我第一次忍不住看到中途就想離場的電影,那拍的是什麼?不堪入目!後半程直接玩手機了。沒有這麼圈錢的,過分了,從那時起王晶在我心裡就是最爛的導演了。

可是王晶似乎是不想再被這樣稱呼,他拍了一部《追龍》~真好看啊!王晶憑藉《追龍》打了我們的臉,王晶認真起來還是有一套的,似乎找到了當年的感覺,《追龍》系列要拍三部曲,下一部《賊王》明年國慶檔上映,期待一波,王晶不要拍喜劇了,今後就認認真真拍警匪吧,希望“爛片之王”的稱號早日抹去~


青橙解說


王晶這個導演讓我覺得非常神奇,能拍出賭神這樣的佳作,也能拍出澳門風雲這樣的爛片,那麼為什麼這樣的爛片還能連拍三部?我是這樣認為的,首先澳門風雲可以說是大牌雲集,但是他給出我們的預告片,都在告訴我們,請注意,這是一部喜劇片。如今觀眾欣賞水平大幅度提升,大家都知道,香港電影,又大牌雲集,還是喜劇片,然後上映時間又是賀歲檔,那基本就是快餐電影,適合一家人在電影院看一看笑一笑,讓春節更有年味。

從預告就明白了他是爛片,觀眾自然就有了心理準備,在明知道是爛片的情況下還選擇觀看,這也不會讓觀眾有太多的情緒在裡面,所以大家看完後也不會對他有什麼批評,畢竟人家已經告訴我了。

相反的例子就是《愛情公寓》和《上海堡壘》,宣發商都是往大片的標準來宣傳,儘管有鹿晗,但是也營造出不是爛片的舉動,所以很多網友看了之後就覺得自己上當了,這樣一來票房和口碑肯定就是呈直線下滑。

然後當我們認為王晶江郎才盡的時候,他又給我拍出《追龍》這樣的好電影,給觀眾一種感覺是他的油箱裡面還有油。因此我對於他說的話是這樣理解的,也許我拍的電影不好,是爛片,但我知道該怎麼去宣傳,內容爛但是票房賺這就是我的成功。所以我還是比較認同他的這種做法。


小王特攝說


王晶的大部分電影是真的爛!而且是那種低俗的爛,看完之後只會讓人覺得尬!之前的王晶不是這樣的。王晶也拍過好的作品,甚至是經典的作品。《賭俠》系列、《鹿鼎記》系列、《逃學威龍》系列、《九品芝麻官》等等。但是後來王晶似乎是江郎才盡了,一心只想賺錢,編不出來好作品,拿一些爛梗來組成一部電影,一而再,再而三,爛片之王的名號也就來了~《王牌逗王牌》,光看演員就已經是災難級了,黃曉明,他連劇都演不好,喜劇演出來更是尬到極致!再加上王晶的爛梗,災難級。

坦率的說如果按照內地的審核標準,王晶的很多作品可能都沒法過審王晶的電影以前最有名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晶女郎,而晶女郎的統一特質都是性感撫媚、大膽的著裝。在王晶早期的電影裡,性感的女性角色一直都是他吸引觀眾的重要噱頭。王晶的電影基本都是以賺錢為主要目的,電影的本身絕大部分並沒有什麼社會價值,基本都是純娛樂性質,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說他拍爛片的原因。

相反的例子就是《愛情公寓》和《上海堡壘》,宣發商都是往大片的標準來宣傳,儘管有鹿晗,但是也營造出不是爛片的舉動,所以很多網友看了之後就覺得自己上當了,這樣一來票房和口碑肯定就是呈直線下滑。

真正的爛片都是口碑極差的,這樣也就不存在票房之說,又談何賺錢。反之,電影能賺錢,那也正說明這部電影受到了大部分觀眾的認可,從而才能獲得高票房,才能賺錢。


阿峪


我認同,既然它能賺錢,說明它存在一定的市場。

那為什麼很多人說是爛片呢?

一部電影的好與壞真的就是那部分人說了算?

其實有點鄙視那些在網絡亂以自己標準去給一部電影定好壞的人。

你的品味怎麼樣?

你的觀看喜好是什麼類型? 懸疑片? 劇情片? 喜劇? 戰爭? A片?

其實每個人的觀看喜好和標準與想法都不同。

我們又怎能因為你(或者一部分人)不喜歡而也判定他是爛片呢?

就單以周星馳的《美人魚》和吳京的《戰狼2》來說吧。

我發現網絡上很多人都說它們不好看 ,而且很多也說出了自己不喜歡看的理由。

無非一些是不喜歡其中的主演或者覺得有點裝再者是覺得太過愛國之類的。

還有就是喜歡拿來和好萊塢大片作比較,一比就恨不得把別人批得站不起。

其實沒人鳥你,別因為自己看多了幾部好萊塢大片就覺得自己是高級影評,把自己的品味抬得高高在上,沒幾部電影能入你的法眼,畢竟你的觀影“品味”提高了嘛。

但,事實用票房來告訴你,你不喜歡或者你覺得是爛片的這些電影,願意掏錢去看的人多到你不相信。

難道這麼多人都是品味差透了嗎?

還是是你自己在裝逼?

要知道不喜歡好萊塢大片或者你覺得好看到爆的美劇,還是有好多人覺得不好看的。

這說明什麼問題?

他們品味差?(再回頭看看你自己真的品味就那麼高嗎?既然自己那麼優秀,為何不是最耀眼的人?)

那是因為每個人、每個階段、每個心情所喜歡的東西都不同。

我們小時候看著王晶的片嘻嘻哈哈,長大了看他的新片卻覺得為什麼那麼尬和無厘頭。

是因為他變差了嗎?你小時候喜歡的那個王晶去哪了?

其實是喜歡這種片的你去哪了?

那是小時候階段的你對影片的喜好標準 ,長大一點了,你可能喜歡那些打打鬧鬧或者炫酷的;後來年紀大了、經歷多了,就喜歡看些寫實或者劇情嚴謹的。

這是影片的問題嗎?

是你的問題。

你不能以看寫實劇情片的標準去批評這個喜劇不好看 、這個愛情片不現實之類的。

就像一個老頭在批評小孩看動畫一樣:“這畫的是什麼?哪有眼睛這麼大的,哪有人會飛啊?那個人眼睛能發電光是什麼鬼?差評!這種辣雞片不應該存在。”

老爺爺,你老了,你卻忘記了自己曾經的喜好,只以老人的標準看世界。

要知道,這個世界每個階段的人都很多,影片能做到滿足一個階段的人而賺了錢,你說它是爛片?

我只敢說:“王晶的片啊。。。小時候很喜歡,因為覺得有意思和搞笑,加上一點無厘頭。

當年確實很喜歡。

可能因為我已經不小了,我喜歡看有點內容和深意的電影了,王晶的電影已經不適合我了。

但我絕對不會說它是爛片,這樣說只會證明我小時候只喜歡看爛片,那時候卻不喜歡我現在喜歡的這樣所謂“高大上”的影片。

所以我能說我現在不喜歡的都是爛片嗎?

反過來說,萬一有人不喜歡我,那我不就是爛人了?

憑什麼啊?

就憑你?

算了吧。”


TL天洛


就是這理論導致現在的垃圾電影遍地。王晶的垃圾電影好歹找幾個演技不俗的搞。可是劣幣驅逐良幣的作用下,現在垃圾電影早已無底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