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百戲薈戲曲講堂——豫劇簡史(上)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它誕生在中原大地,是中原文化的產物。豫劇像一個黃河邊上土生土長的漢子,粗獷豪放、大氣磅礴、節奏明快、熱鬧紅火。最重要的是,它質樸通俗、不嫌貧愛富,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氣魄。豫劇表現的題材風格多種多樣,既有《穆桂英掛帥》裡“轅門外三聲炮如同雷震,天波府走出來保國臣”的器宇軒昂,又有《花木蘭》裡“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膾炙人口,更有現代戲中口語化的唱詞“親家母你坐下,咱們說說心裡話。親家母咱都坐,咱們隨便拉一拉”的親切樸實。

百戲薈戲曲講堂——豫劇簡史(上)

話說這河南地處中原,乃中國之中,自古便是四方交通的必經之地,素有“九州腹地”之稱。河南的西部以及南部都是山脈關隘,是兵家西進南下的咽喉,而東部地區廣闊的平原,又為大規模的軍馬戰車決戰提供了天然戰場。這一特殊地理特徵在造就了河南多舛命運的同時,也賦予了它豐富的戲劇化生活經歷,為豫劇取材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文化寶藏。河南,在歷史上時而風光無限,傲視九州,領全國風氣之先;時而兵荒四起,饑民遍野,演繹多少悲歡離合、生死別離另外,夏、商、周是中華文明發展的關鍵時刻,夏、商兩代的活動中心都在河南。周代,在周王室即將傾覆於蠻族犬戎的鐵蹄之時,周平王姬宣臼遷都洛陽,讓洛陽挽狂瀾於危局,扮演起重整河山、號令天下的角色,使周王室的江山又延續了512年之久,周朝也成為中國曆朝延續時間最長的朝代。眾所周知,在500多年的滄桑歲月中,產生了中國文化史上最鼎盛的“百家爭鳴”,正是這一文化盛況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礎。而河南則是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後的歷史進程中,洛陽、開封又多次被統治者選為建都之所。河南地區在東漢、隋、唐、五代、北宋、金理所當然地因其政治地位而成為全國文化心臟。

既然是中心地域,必然會集大量人跡,在大起大落的盛衰輪轉之下,則是中原人民綿延不絕的風土人情,是上至王侯將相下至鄉野人家,各個階層各具特色的廣闊生活畫卷,它正如宋人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那樣漫長、豐富,那樣讀不完、品不盡。

這樣深厚的人文積澱之下,豫劇橫空出世,帶著庭臺樓宇間的遙遠迴響,也帶著黃河奔湧般的雄渾壯闊。

百戲薈戲曲講堂——豫劇簡史(上)

《清明上河圖》(局部)

鄉野草臺的壯志豪情

豫劇有很多俗名,除了河南梆子之外,還被人稱為河南謳、靠山吼、土梆戲。從這裡可以看出,豫劇出身平民,至於出生地,則存在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明末時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在開封正式落戶;也有人說,它出生於河南、山西、陝西交界的三角地帶,輾轉到了河南。由於近些年來,相對於其它地方劇種,豫劇的發展勢頭不減反增,因此,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專家們開始對豫劇的身世進行詳細考察。比較權威的看法是,豫劇的原籍就是河南,在開封土生土長。當然,說它出生於開封,並非就是指的開封城內,而是包括開封城內以及開封周圍被稱為“內十處”的十個縣,包括祥符、杞縣、陳留、尉氏、中牟、通許、儀封、蘭封、封丘、原武等。

豫劇的出生時間則更難確定了。乾隆年間,一些文獻中提到一種叫“梆鑼卷”的戲曲樣式。“梆”就是指河南梆子戲。為什麼這樣推斷呢?因為,直到民國時期,河南部分地區還存在著“梆鑼卷”戲班,這種戲班子就是將河南梆子戲、鑼戲、卷戲同臺演出。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住斷,豫劇大體是出生在“乾隆盛世”之時。誕生不久的河南梆子勢單力薄,只得在鑼戲和卷戲的庇護下,求得生存和發展。

百戲薈戲曲講堂——豫劇簡史(上)

河南梆子,彷彿是條黃河漢子,正如這生他養他的水土一樣,有的是激情和生命力。幼年時期的辛酸經歷,不僅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無所畏懼的霸氣。這也為豫劇的壯大奠定了基礎,併為此後豫劇在風雨挫折中愈加強盛的現象埋下了伏筆。站穩腳跟之後,藉著土生土長的優勢,河南梆子便開始迅速擴張。清朝末年,它已在河南各地方劇種的競爭中遙遙領先,成為中原劇壇的“霸主”。隨著地盤的擴大,不同地域的水土、環境、語言、生產狀況及民風習俗等,都會對它造成影響。而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人文環境的差異,使得無權無勢的河南梆子要想征服當地觀眾,就必須在藝術形式上作些適當變動,以迎合當地觀眾的審美情趣。於是,豫劇統一的音樂唱腔結構體系下出現了眾多派別,各派別各有脾性,各立門戶,各有自己的腔調韻味。

它們分別是祥符調、豫東調、沙河調、豫西調。

開封縣古稱祥符縣,因為四個派別都是以地名而稱,所以,在河南梆子四兄弟中,祥符調算是老大,它是豫劇的“母調”,河北梆子諸流派的“源頭”和“軸心”,其主調色彩明快、活潑、俊俏、華麗。祥符調歷史悠久,孕育了大批班社和演員,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豫劇男旦李劍雲。

李劍雲,別名“壯妞”,由於其父好戲,他也成了一個小戲迷。他8歲時登臺演出,立即引起轟動,觀眾都說“聽了壯妞唱戲,憂愁生氣全忘記”。周圍幾縣一聽說“壯妞”演出,萬人空巷,爭相觀看。20歲時,李劍雲到大城市開封演出,其扮相和唱腔讓開封無數觀眾傾倒。

1916年,朱仙鎮重修明皇宮,河南省的74家豫劇班在此匯演,106位名伶中,李劍雲名列榜首,人們送他“戲狀元”的美譽。李劍雲如日中天之時,不僅行內人向他請教,求他提攜,許多戲迷和社會名流、達官貴人也都想盡辦法親近他。傳言某個有斷袖之癖的綢緞莊老闆,甚至變賣家產以求和他熟悉,進而企圖侵犯,遭到他的嚴辭斥責。

令人惋惜的是,李劍雲後來染上鴉片,壞了嗓子,沒人再請他唱戲了。1929年,他回到老家陽武縣城,在城隍廟大會上,被人認出,應縣長和鄉親們的請求,他只好化妝上場,演了一段《撿柴》,雖表演不如從前,卻也博得了眾人喝彩,這段《撿柴》也成了他的絕唱。此後,他貧困潦倒,到處討飯,晚上就寄宿在關帝廟裡。1931年,李劍雲因飢餓疾病交困,死於鄭州銘功橋下,年僅39歲。一代豫劇名伶就這樣悽慘離世。李劍雲雖然早逝,但他對豫劇發展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鄒少和在《豫劇考略》中,對李劍雲給予了高度評價:“宣統間,小且李劍雲者,陽武人,天賦佳喉,清脆圓潤,髙下疾徐,婉轉曲折,璣珠走盤,無不如意,又復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劇風為之一變,優伶界中感嘆為空前絕後之才。”

百戲薈戲曲講堂——豫劇簡史(上)

豫東調,是祥符調傳入豫東後形成的流派,又稱“下路調”或“東路調”,形成於嘉慶、道光年間,以商丘為中心輻射至魯西南一帶。豫東調基本風格高亢、挺拔、激越、奔放,以表現激情見長。女聲花腔明快、俏麗,男聲則更顯剛烈、高亢,原以本嗓“帶喊兒”唱出,“河南謳”之名由此得來。除了陽剛的一面,豫東調又不乏輕巧抒情的特點,這使其深受當地民眾喜愛,得以迅速壯大。老八班、府八班、夏邑三班、永城龍虎班都在當時的豫東地區相當活躍。

開封南邊,有一條大河蜿蜒東去,人們管它叫沙河。沙河兩岸,便是沙河調繁衍生息的處所。沙河調又稱“南路調”,是祥符調和南陽梆子結合的產物,它以漯河、周口為中心,隨著沙河水的流淌,延伸到皖西北和豫東南一帶。音樂形態方面則是在本身的唱腔板路里多了墜子和越調的成分,強化了粗獷豪放的風格。沙河調亦以表現激情見長,用五個字便可歸納它的特點:粗、高、暴、重、快。豫劇“搬板凳”的腔調,為沙河調獨創,唱詞結構是上下句對稱的順口溜形式,字多腔少,如說似唱,生活氣息濃郁。

與祥符調差別最大的是豫西調,又稱“西府調”,其領地是河南西部。早期的豫西調在鄭州以西,後來逐步向西發展。由於鄉村山野演出時多靠山背坡搭臺,故像西山區也將其稱作“靠山吼”“靠山簧”“山梆子”。本來,豫西調與老大祥符調基本相同,至1900年前後,名旦紀喜來、名生楊小德進行改革,開始唱“下五音”,豫西調才與祥符調有了較明顯的區別,豫西調的演唱風格開始變得沉穩厚重,演出劇目比其它地域更多一份悲劇成分。

儘管沙河調中已經出現了女子登臺,但在當時整個的戲曲大環境之下,豫劇也不可避免地處於男子演戲時代,因此,清代後期,公案戲、宮廷戲、征戰戲等偏重男性陽剛的劇目佔據著豫劇舞臺,也形成了“四生、四旦、四花臉”為主體的角色行當體制,而以男角——四生、四花臉——為主的戲被稱作“外八角戲”。清末民初,“外八角戲”達到鼎盛,那忠奸分明的演出劇目、豐富多彩的行當戲路、氣勢磅礴的演員陣容、熱鬧紅火的戲劇場面,充分張揚了豫劇的雄渾之美。

外八角戲一家獨大的現象持續到了191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