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為什麼說商國吞併這個與自己實力相當的方國,夏朝就無力抵抗了?

晚期的夏王朝,王族勢力的衰退和方國力量的崛起,其共主地位早已岌岌可危。

尤其是夏桀統治時期,其實桀並不是其真名,而是商湯贈與他的諡號,意為兇猛。桀本名癸、履癸,姒姓,夏朝第十六代君主發之子,即第十七代君主。他在位五十二年(前1818~前1766),同比中國君主在位的平均年限,還是比較長的。史書載他文才出眾,出口成章,且武藝超群,能夠赤手空拳格殺虎豹,將鐵鉤象拉麵條一樣隨意彎曲拉直,如此文武雙全的人完全可以成為一代明主,但他卻專注於暴虐、享樂和瞎折騰,原本就危機四伏的夏王朝,這下徹底崩潰了。

為什麼說商國吞併這個與自己實力相當的方國,夏朝就無力抵抗了?

當時的商國繼續壯大,經歷了報乙、報丙兩代國王,到三十五年之後,相當於古崇國君主廑在位時期,即孔甲的父親在位期間,商國開始由北向南,正面進攻崇國的附屬方國。

其中,位於商國和崇國之間的豫北地區的昆吾國實力與商國不分上下。昆吾人善於製陶、琢玉、冶金和占卜,還發明陶瓦以代替茅草蓋房,是建築史上的創舉。

據說,昆吾國是高陽氏後裔建立的方國,傳說高陽氏衰落時,酋長重黎與弟吳回爭奪酋長之位,風姓的高辛氏趁機參與進來,幫助吳回擊敗重黎。此後,高辛氏成了聯盟霸主,高陽氏的酋長則被冊封為祝融,專門負責祭祀中與火相關的禮儀,被神化成為火神。

吳回的後人繁衍分化成六個大的氏族,為首的大宗就是昆吾國。據《路史·國名記》載:“蘇,己姓子,忟為夏侯伯,今懷慶之武德有蘇古城。”姓氏學家斌來按:蘇氏出自己姓之昆吾,昆吾子(忟)封於蘇,後世遂以國為姓。昆吾的字義《夏小正》釋為“昆小蟲,又稱昆者眾也。”昆吾是陸終氏的分支,他們的氏族也以“眾蟲”為崇拜物,以“昆”為圖騰。此外,還有彭氏、曹氏、季連氏等。曹氏的後人被周王分封到邾地,成為朱氏的來源,季連氏則是楚國王室的祖先。

為什麼說商國吞併這個與自己實力相當的方國,夏朝就無力抵抗了?

仲康時期,崇國冊封昆吾國的君主為伯,一起抵抗有窮氏。

實際上,在夏中晚期很強盛,昆吾國早已成為當時諸侯國十霸之一。到了夏太康時,昆吾國趁朝廷腐敗之際,組織勤王之師,聯合諸侯國自為盟主,以尊王室。

太康死後,繼位桀暴虐荒淫,不理朝政,昆吾國趁機造反。

而此時,商國也正在策劃推翻夏王朝,因此不會對昆吾國的所作所為放任不管的。於是,湯正好以除奸討亂為藉口,出兵討伐昆吾。

據《竹書紀年》載:廑在位的第四年,商發起了進攻昆吾的戰爭。在擁有馬和青銅武器的商面前,昆吾國沒有任何優勢。

即使有崇國做後盾,昆吾國仍然戰敗,不過卻避免了像有易氏、皮氏被商攻滅吞併,殘餘力量最後都遷移到了黃河以南的許地,在那裡重新立國。

為什麼說商國吞併這個與自己實力相當的方國,夏朝就無力抵抗了?

據說昆吾國被商湯攻陷後,其國王吾回被迫帶領一群臣民在外流亡。他有一個兒子叫陸終。在流亡期間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兒為妻,生了六個兒子,其中大兒子名樊,最小的兒子叫季連。據《大戴禮記·帝系》記載:“吾回氏產陸終。陸終氏娶於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饋氏,產大子,孕而不粥,三年,啟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曰籛,是為彭祖;其四曰萊言,是為雲劊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其六日季連,是為羋姓。”。此後昆吾國在吾回之孫子季連手上覆國改名叫荊楚(楚國)。

此戰後,商的領地大大拓展了。

其實,商之所以能夠在北方征討各個方國,除了已掌握了青銅技術以外,還擁有了馴馬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