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李鸿章之后唯有张之洞可堪大用,可自他入京后,便留下了两大谜团

在晚清的历史舞台上,除了李鸿章还有一个人几乎可以与他平分秋色,此人就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他的学问之高,城府之深,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似乎还没有能出其右者。这位晚清的柱国之臣给后世留下两个谜题,一是慈禧和他的一次密探,二是他的离奇死亡原因。

李鸿章之后唯有张之洞可堪大用,可自他入京后,便留下了两大谜团

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后期的领袖人物,深受慈禧的赏识。自庚子事变两宫回銮后,朝廷的局势已经错综复杂,摇摇欲坠。慈禧太后也是六神无主,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此时的李鸿章早已去世,能依赖的大臣仅剩张之洞一人了。于是她马上下旨,让张之洞迅速来京陛见。

这次入京的过程显得十分神秘,一直让朝野内外猜测不断,因为他们的谈话内容从来不曾为外界所知。慈禧召见张之洞究竟谈了什么?这也成为朝臣们背后讨论的焦点。

后来在清宫一份史料《奏对大略》中披露了此事,这一迷雾终于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在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载:慈禧太后问现在的朝廷乱得很,我现在没有什么法子了,今天叫你来帮我拿个主意。张之洞回答说:臣此次进京,愿极力调和内外朝臣之意见,消除他们的分歧。

李鸿章之后唯有张之洞可堪大用,可自他入京后,便留下了两大谜团

慈禧又问:留洋的学生,排清情绪闹得很厉害,这该如何是好?张之洞答道:只要迅速实现宪政,此等风波自然平息。出洋学生其中不乏可用之材,朝廷应广为录用。至于孙文等人在海外,并无势力,平日虚张声势,全是朝臣自相惊扰。慈禧又问:立宪之事我已经安排好,眼下正在筹备。张之洞说:实行立宪,越快越好,预备两字,实在误国。现在天天说预备,但却遥遥无期,臣以为革命党还是小事,现在日法协约,日俄协约,整个局势非常危险。

紧接着慈禧又问:现在用人很难,你看究竟可堪大用的人有谁?张之洞答:此时仓促臣不敢妄说。慈禧说:徐世昌如何?张之洞答:徐世昌未始不可用,总之太得意,缺少历练。慈禧问:曾春煊何如?张之洞答:曾春煊极有血性,办事勇敢,但是此人鲁莽。然当今人才难得,入闲置不用,非常可惜。

李鸿章之后唯有张之洞可堪大用,可自他入京后,便留下了两大谜团

慈禧又问:林绍年如何?张之洞答:林绍年才具开展,操守极好。随后慈禧又问了一些人,如庆亲王奕劻、赵尔巽鹿传霖以及载沣等人,张之洞都一一给予了慈禧的答案。

从上面慈禧问张之洞的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朝廷的重大事项,每一个都关系都未来的局势走向。尤其是人事安排,更是重中之重。张之洞之所以对慈禧的问话对答如流,显然是他对立宪一事和朝廷局势有着深刻理解的。

在满洲贵族内部,实行立宪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它直接涉及到朝廷大臣们的地位和权势。大多数朝臣怕殃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对立宪采取消极观望的态度。而张之洞却如此旗帜鲜明地支持立宪,无疑是惹来了那些失去权势的大臣的切肤之恨。

李鸿章之后唯有张之洞可堪大用,可自他入京后,便留下了两大谜团

张之洞此番陛见慈禧后,便被亲点入京参与朝政大事,担任大学士、军机大臣。张之洞此次进京,被朝廷安置在白米斜街的一所宅院中。房子并非新置,却经过一番修整。因为他是从湖广总督任上进京就职,所以湖北方面拨款2万两白银,对其府邸进行了修缮。

自从入京任职后,张之洞身居高位,往来应酬十分频繁,他还命自己的厨子在什刹海的边上开了一家会贤堂饭庄,经常有达官显贵在此聚会饮酒作诗。白米斜街在当时很是热闹了一阵,成为文人雅士向往的地方。

张之洞于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一日晚病逝于白米斜街的张府。关于张之洞的病情史料中并没有任何记载,因此也就让他的死成了一个疑案。据民间传闻,是因为他与摄政王载沣发生了一次口角而导致病重的。

李鸿章之后唯有张之洞可堪大用,可自他入京后,便留下了两大谜团

所涉及的内容就是对徐世昌的任命问题。载沣对张之洞所提的意见十分不满,遂口出狂言对张之洞大加侮辱,张之洞闻言大惊,口吐鲜血,就此一病不起。或许是载沣心有愧疚,于八月二十日晚亲自到张府看望这位晚清重臣。至于两人说了什么,又或是奄奄一息的张之洞有什么嘱托和希望,已经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