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古人是怎么制作车轮的呢?不看不知道,原来古人这么聪明!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这是在《荀子·劝学》中古人制造车轮的描述,写的怎么复杂,我想大家也是不怎么明白吧,小编作为一只理科小编,对于这么复杂的古文也是不怎么能解释的了,但是通过小编的努力,咱们用现代的技术来理解一下古人是怎么在没有机械辅助的条件下,怎么将车轮制造出来的吧。

古人是怎么制作车轮的呢?不看不知道,原来古人这么聪明!

根据历史记载,咱们中国古代的车轮在开始的时候是由陶制成的,后来人们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陶制的车轮麻烦,不仅在制造的方面,而且一旦破损,陶制的车轮很难修复,所以聪明的古人便研究出了木质的车轮。古时候车轮的结构大致为辋、毂、辐三部分组成。辋就是车轮的外圆,类似于现在的外胎,毂就是车轮中心的原木,起固定支撑作用,辐就是车轮辋与毂之间连接的木棍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回到过去,看一下车轮的制造吧。

在研制车轮的过程中,古人想了好多种办法,也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甚至在最开始古人还做过全实木的轮子,但是这样的轮子体积大,而且笨重,最重要的是哪有那么多直径巨大的树木呢?所以在古人将毂研制出以后,便沿用至今。要做车轮首先第一步就是制作轮毂,轮毂的制作倒是还算简单。

古人是怎么制作车轮的呢?不看不知道,原来古人这么聪明!

首先古人要找一段合适的木材,要用质量好一些的松木,硬而不失弹性,然后就是加工了,划线尺规作圆,先将轮毂的大致形状做出来,然后就是打磨,这可是纯钳工的活儿,而且需要的技术水平很高,因为完全是靠人的感觉来控制整个轮毂的圆度。打磨完以后使用线绳测量轮毂的周长,看看能不能对的上。

古人是怎么制作车轮的呢?不看不知道,原来古人这么聪明!

之后就是在轮毂上打孔,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安装轮辐。轮辐的安装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它的制作对于古人来说确实最难的,因为古人需要使每一根轮辐做的基本一致,对于没有机械机床辅助加工的古人来说,这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机械加工还好,无非就是批量生产,但是纯手工制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就很是重要了,怪不得古时候学徒要十几年才能出师,一旦出师就足够吃一辈子了。

古人是怎么制作车轮的呢?不看不知道,原来古人这么聪明!

在完成轮辐制作之后,剩下的就是轮辋。轮辋的制作相对来说也比较困难,因为一旦轮辋没有做好,整个轮子转动起来是不平的,忽高忽低,既然古时候坐车的人都是有钱人,那么这些达官贵人怎么能够受得了这个呢?所以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不单单划线要精准,还要将木工活做到完美。

古人是怎么制作车轮的呢?不看不知道,原来古人这么聪明!

等到一个轮子做好,通常先不打磨,直接加工另一个轮子,等到两个轮子都加工到这一步了,就开始同时打磨,但是虽说是同时打磨,也是先打磨一只,然后测量它的外轮周长,再根据所测尺寸来打磨另一只。尽量使两只轮子都都一样大,圆度也差不多,不然的话轮子用不了多久就要坏掉了。

古人是怎么制作车轮的呢?不看不知道,原来古人这么聪明!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不可能,聪明的古人为了叫他们辛辛苦苦制作的车轮更加耐用,古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在轮子的外胎增加铁皮,减少木质车轮的磨损。那么这个铁皮是怎么加上去的呢?原来古人在将轮子完成之后,测量过了轮子外端的周长,便叫铁匠打一个一样长的铁皮圈,先将木轮泡在水里,然后将烧热的铁皮圈直接套在木轮上,加水降温,使铁皮圈迅速冷却,从而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铁皮圈套在木轮上,完成木轮的加工。

古人是怎么制作车轮的呢?不看不知道,原来古人这么聪明!

怎么样,看明白了吗,聪明的古人就是这样制作车轮的哦,但是吧因为车轮制造工艺复杂,古人想要拥有一辆代步出行的马车可不简单哦,况且你还得先有一匹马,所以好多古人可能努力了一辈子都没有买上一辆马车呢。努力奋斗的你还觉得自己辛苦吗?

古人是怎么制作车轮的呢?不看不知道,原来古人这么聪明!

喜欢历史趣闻的朋友们可以关注小编的动态,发表大家的看法,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反馈大家的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